描寫西安的語句
如果說中國是一棵參天大樹, 西安無疑是樹根。
十三朝古都、 3100多年建城史、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這里,銘刻著華夏文明久遠的璀璨榮耀。 這座厚重的城市,歷史與未來相互交織與碰撞, 如今正朝著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邁進。
如果北京是大樹樹冠,那西安就是大樹的樹根。 西安是中國十三個王朝建都的地方, 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
打開西安地圖,你會驚奇地發現, 西安最多的就是名人墓。 秦始皇、李世民、武則天、漢武帝、 衛青、霍去病、扁鵲……許許多多的歷史名人都在這里熠熠生輝。
——導讀【第1句】在中國有這么一句俗語:“看十年的中國在深圳,看百年的中國在上海,看千年的中國在北京,看上下五千年的中國在西安。”這次,我將探訪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去一覽它的風采!【第2句】歷經數千年的十三朝古都,如今我就站在你的腳下,心懷崇敬之情來欣賞你的古韻風情,只因為要揭開你蒙在我心中的神秘面紗。
我有很重的西安情節。我常在想對西安這種濃烈曠久的愛來緣于何處,是對華夏五千年文明的綿延渴念?是對千古帝都經歲月沉淀下來的厚重感的向往?亦或是與生俱來的情愫?【第3句】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
漫步西安,氣象萬千的名勝映入眼簾: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半坡博物館,世界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佛教古剎--大雁塔,中國先保存最完整的城墻--明城墻。這些,都充分展現出西安豐厚的文化底蘊。
西安,是座美麗的城市。它它依山傍水,北臨渭河,南依終南山。
以險峻著稱的西岳華山就坐落在它的東稱的西岳華山就坐落在它的東北方。西安城內,有古香古色的鐘樓、鼓樓,有蘊涵書法藝術精髓的碑林。
長安八景和山水園林交織,裝點著這座美麗的城市。【第4句】走了半個中國,終于來到了很早就想來的西安。
一直以來,對西安這座古都都是崇敬有加的,因為它有著十三朝帝都的悠久歷史,有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有唐風秦韻孕育出的別樣風情。你可以是四川人河南人北京人東北人,甚至是美國人英國人非洲人歐洲人,五湖四海的人,只要你來到西安,你就會變得像秦磚漢瓦一樣墩實厚重,秦川牛一樣樸實,關中馬一樣勤奮。
不管時間如何變遷,世事如何無常,西安依然會像煌煌盛唐一樣包容著世界,改變著我們。也許你因為一個理由來到西安,卻會有一萬個理由留在西安。
【第5句】站立在古城墻上,西安那清秀迷人的風貌,筆直寬廣的油柏馬路,林立的高樓大廈,交錯而不堵的立交橋,完整而無損的古跡盡收眼底。還有那環繞城市的一環、二環、三環和繞城高速,風格不同的各種建筑物和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增色不少,頗面而來的新鮮空氣沁人肺腑,真是令人心曠神怡,瞬間充滿了活力。
【第6句】如果在西安遇見你,那么,我們一定要一起去城墻上走一轉,在古老與現代的交匯處緊緊相擁,告訴自己我愛你不論滄海桑田。如果在西安遇見你,那么,我們一定要一起騎單車去灃峪口,一起在水邊嬉戲玩耍,體會一種忙里偷閑的快樂。
如果在西安遇見你,那么,我們一定要一起去一趟省圖書館,在門口和思想者一起合影,告訴他別再想了,趕緊去追求自己喜歡的那個女孩吧。如果在西安遇見你,那么,我們一定要去大唐芙蓉園,看一場水幕電影。
【第7句】這是一個可愛的地方,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里雖然沒有大上海的喧囂,卻多了幾分古樸;這里雖然沒有青島、大連式的優雅,卻多了一些厚實。
有人說:如果把中華文明比作一棵大樹,這棵樹的樹冠在北京,它的根卻深扎在這里——可愛的西安。西安有舉世聞名的唐文化、有名勝古跡的大小雁塔、有吸引游客的鼓樓,也有人山人海的鐘樓。
特別是那古老的鼓樓,吸引了中外游客。美麗清爽的噴泉,好玩的游樂場,可口的風味小吃,說得讓人越來越想去了。
【第8句】西安像一位沉郁中斂的關中漢子,背手立在秦嶺下,渭河畔,他滿腹經綸,歷經滄桑,他的每一條經絡里,每一管血液里,都有著無數誘惑因子,使我從多情湘江邊啟程,不懼千山萬水,奔向于他。【第9句】西安城內的廣場上只要不是逢著下雨,天一黑,便鑼鼓喧天,吼秦腔的、唱豫劇的、跳舞的熱鬧無比;若是天氣不好,偶爾還能隱隱聽到不知哪里傳來的嘯聲,如泣如訴,繞梁不絕。
西安古跡太多,比如大小雁塔,比如鐘樓,比如碑林,太多太多數不勝數,這還是在城內。西安的歷史自秦以來,也兩千多年了。
大秦帝國的銳利、剛猛、智慧,早已傳播華夏;漢帝國的精神、文字也早已植入我們的血液、我們的骨髓;大唐的雍容富貴、磅礴大度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早可見蹤跡。西安實在是太歷史了,只愿自己太淺薄,所知太少,單是古城墻就有說不完的話。
【第10句】入夜,各色的地燈、路燈,還有那高樓大廈的霓虹燈變幻多端,發出五光十色的光芒,點亮了整個古城,一眼望去,真還分不出東南西北方向。大街小巷燈火通明,小吃街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最值得我們古城人驕傲的是大雁塔北廣場修建了全亞洲最大的音樂動力噴泉,它吸引著許多中外游客前來觀賞;還有大雁塔南廣場的大唐不夜城以及大唐芙蓉園、曲江遺址公園更是。
求描寫西安的詩、詞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道離別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長安城中秋夜長,佳人錦石搗流黃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紅塵紫陌,斜陽暮草,長安道,是離人: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三月三日空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暗聞歌吹聲,知是長安路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渭水收暮雨,處處多新澤。
宮苑傍山明,云林帶天碧 風舞槐花落御溝,終南山色入城秋 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盧照鄰《長安古意》) 長安雪后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岑參《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 長安渭橋路,行客別時心(綮毋潛《送章彝下第》)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長安》) 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見,外州客,長安道,一回來,一回老(白居易《長安道》) 長安重游俠,洛陽富財雄(盧照鄰《結客少年場》)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張說《十五日夜御前口號踏歌詞二首》)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李山甫《寒食二首》)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崔顥《七夕》) 憶長安,九月時(范燈《憶長安?九月》)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手環堵(杜甫《秋雨嘆三首》)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李商隱《滯雨》) 紅塵白日長安路,馬走車輪不暫閑。 唯有茂陵多病客,每來高處望南山(張元宗《望終南山》) 碧池新漲浴橋鴉,分鎖長安富貴家(杜牧《街西長句》) 豪家沽酒長安陌,一旦起樓高百尺(韋應物《酒肆行》) 長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長安路》)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李賀《沙路曲》)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李白《長相思》)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 。
描寫西安的詩句有哪些
《水調歌頭·落日古城角》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勸君留。長安路遠,何事風雪敝貂裘。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
功名事,身未老,幾時休。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何處依劉客,寂寞賦登樓。
《永遇樂·紫陌長安》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紫陌長安,看花年少,無限歌舞。白發憐君,尋芳較晚,卷地驚風雨。問君知否,鴟夷載酒,不似井瓶身誤。細思量,悲歡夢里,覺來總無尋處。芒鞋竹杖,天教還了,千古玉溪佳句。落魄東歸,風流贏得,掌上明珠去。起看清鏡,南冠好在,拂了舊時塵土。向君道,云霄萬里,這回穩步。
《滿江紅·瑞靄長安》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瑞靄長安,京城里、非煙非霧。須信道、岳鍾神秀,再生商傅。節過重陽才一日,祥開蓬島群仙聚。見箕星、昴宿輝文昌,欣初度。五馬貴,榮朝著。人品異,多文富。況清廉如水,襦歌督府。佇想君正煩燮理,一封召入為霖雨。指莊椿、祝壽八千春,從今數。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
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水調歌頭·不上長安道》
年代: 宋 作者: 李彌遜
不上長安道,霜鬢幾驚秋。故人何在,時序欺我去如流。賞對洛濱仙伯,共說薌林佳致,魂夢與追游。更唱中秋句,得月上東樓。云巖底,秋香下,楚江頭。十年笑傲,真是騎鶴上揚州。卻憶金門聯轡,曉殿催班同到,高拱翠云裘。明月今千里,何計緩離憂。
描寫西安的詩句
西安就是古時的長安
唐代的孟郊在《登科后》一詩中這樣寫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句生動地描寫了古代文人一旦科舉登第,命運立即改變,從此平步青云。是呀,長安登科,文人們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終于落于實處,自然是春風拂面、愜意自得。平日里那些因為苦讀寒窗,無暇也無心觀賞的京都景致,如今都變得分外迷人、嫵媚妖嬈。在這樣情況下,那興奮之情必然要充分宣泄,腦袋里自然也會滋生出一日盡覽長安所有繁花似錦之處的雅興。這兩句詩成功地塑造出了瀟灑得意幾近顛狂的書生形象。而詩句中提到的繁花似錦之處——長安,即為今陜西西安!
“長安自古帝王都”。西安和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北京一樣,是一個古老的都市。不過,與別的古都相比,西安又有了許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一是她建都時間最早;二是建都朝代最多,共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三是建都年代最長,達到1062年,而北京才600多年;四是她是中國歷史上最早達到百萬人口、最早實施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大都市。與此同時,西安又和雅典、開羅、羅馬、伊斯坦布爾齊名,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古都之一。
西安實在是太老了,從歷史的煙云中一路走來,她的身上籠罩著太多的傳說。如周幽王為博愛妃褒姒一笑,登西安東郊的驪山烽火臺,亂點烽火以戲諸侯,最終釀成亡國之禍,只留下“一笑傾城,二笑傾國”的典故。西安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讓那些耳熟能詳的著名人物、市井習俗、詩歌詞賦,很輕易地就從千百年前跳將出來,成為迎面而來的風景。你瞧,一生叱咤風云的秦始皇,塵埃落定之后便安葬在西安市東面的臨潼區境內。而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躺在北面去國際機場的路邊那漢陽陵里的皇帝佬兒干的。或許,在暮鼓晨鐘里,你還能夠依稀看到從西天歸來的唐玄奘正在大雁塔里譯經習佛……西安是一個角角落落都充滿神秘的城市。
如今的西安,云集了40多所高等院校,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城”。西安的高校不但學科齊全,而且科研水平也較高;不但基礎學科雄厚,而且高精尖前沿學科也非常突出。西安高等院校的學科遍及工、農、醫、文、理、法、哲學、經濟、歷史等領域,與此同時,還擁有一批學術造詣深、在國內外享有一定聲譽的專家教授隊伍。普遍來說,西安高校的工科優勢明顯,機械、電子、冶金、建筑、輕工、紡織、航空、石油、煤炭、水利、電力、交通、農業等老專業基礎雄厚,聞名全國。同時,西安高校還建立和發展了一批在全國領先的新學科和專業,如文物技術、航天技術、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系統工程、計算機等。西安高等院校普遍為部、委所屬老牌院校,在國內外有較高聲譽。
求學于西安,與求學于北京和上海等繁華、時尚的城市不同,相比之下,你能夠感受到的,或許更多的只是樸實和端莊、穩重與大度。就院校分布而言,西安的高等院校多數都集中在南郊、西郊和東郊。南郊著名的學校有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學院、西安郵電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醫學院)、長安大學(小寨校區)、西安音樂學院、西安體育學院、西安美術學院、西安石油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學院等。西郊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工程科技學院,以及第四軍醫大學等。東郊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因為這些院校相對集中,西安的公交公司甚至開設了專門的教育專線,穿梭來往于各大高校之間。近年來,由于高校規模不斷擴張,西安許多高校已經在更南郊修建了第二校區,并已投入使用。
對于普通學生來說,求學于西安,或許更關心的是學習、生活、學費等東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方面的一些情況吧。
描寫西安 詩詞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李山甫《寒食二首》)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崔顥《七夕》)
憶長安,九月時(范燈《憶長安》)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李商隱《滯雨》)
紅塵白日長安路,馬走車輪不暫閑。唯有茂陵多病客,每來高處望南山(張元宗《望終南山》)
碧池新漲浴橋鴉,分鎖長安富貴家(杜牧《街西長句》)
長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長安路》)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李賀《沙路曲》)
《逢入京使》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形容“西安”的詞語有哪些
長安八景。
這八景分別是:華岳仙掌、驪山晚照。
灞柳飛雪、曲江流飲。
雁塔晨鐘、咸陽古渡。
草堂煙霧、太白積雪。
1.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道離別
2.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3.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4. 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5. 長安城中秋夜長,佳人錦石搗流黃
6.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7. 紅塵紫陌,斜陽暮草,長安道,是離人:
8.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9. 三月三日空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10. 暗聞歌吹聲,知是長安路
11.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12.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13. 渭水收暮雨,處處多新澤。宮苑傍山明,云林帶天碧
14. 風舞槐花落御溝,終南山色入城秋
15. 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盧照鄰《長安古意》)
16. 長安雪后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岑參《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
17. 長安渭橋路,行客別時心(綮毋潛《送章彝下第》)
18.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長安》)
19. 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之一)
20. 君不見,外州客,長安道,一回來,一回老(白居易《長安道》)
21. 長安重游俠,洛陽富財雄(盧照鄰《結客少年場》)
22.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張說《十五日夜御前口號踏歌詞二首》)
23.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李山甫《寒食二首》)
24.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崔顥《七夕》)
25. 憶長安,九月時(范燈《憶長安?九月》)
26.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手環堵(杜甫《秋雨嘆三首》)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李商隱《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