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孝順父母卻得不到體諒的詩句
描寫孝敬父母的詩句有?描寫孝敬父母的詩句有?我妻由乃丶v8p 語文 2014-11-14優質解答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孝經·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意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系上.——(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美國)羅素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于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羅素 還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于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 我看見過。
2、 關于理解、體諒寬容人的句子
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于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左傳》
欲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晉書》
治國之道,在乎猛寬得中(宋·朱熹)
寬而栗,嚴而溫〈淮南子〉
生活過,而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但是誰能說是不需要寬容的呢?(屠格涅夫)
最高貴的復仇是寬容。(雨果)
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蘇霍姆林斯基)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紀伯倫)
寬容是文明的惟一考核(海爾普斯)
智慧的藝術就是懂得該寬容什么的藝術(威廉·詹姆斯)
寬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歐文)
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場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實現的目標,完全可能由寬恕去實現----(西德尼·史密斯)
誠摯地寬恕,再把它忘記(英國)
寬容是人性的,而忘卻是神性的(詹姆斯·格蘭)
寬容的人最為性急,耐受力強的人最不寬容(貝爾奈)
人們應該彼此容忍:每一個人都有弱點,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個人都能被切割搗碎(濟慈)
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處,我們必須允許每一個人保持其個性(叔本華)
正義之神,寬容是我們最完美的所作所為(華茲華斯)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寬容;懦夫決不會寬容,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寬容要么對人有益,要么對人有害(伯克)
愛之深,責之嚴(法國)
盡量寬恕別人,而決不要原諒自己(西拉斯)
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嚴是愛,松是害,不聞不問要變壞
寵是害,嚴是愛
訓你是愛你,寵你是害你
家不嚴招賊,人不嚴招險
教不嚴,師之隋
欲成方圓,規矩必嚴
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
責人要寬,責己要嚴
嚴以律已,寬以待人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刻苦自己,厚待別人
以春風待人,以寒風自待
待人要豐,自奉要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
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警句解讀:
寬則得眾。
——語出〈論語·陽貨〉。意為:待人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
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
——語出〈荀子·非相〉。意為:君子賢能而能容納無能的人,聰明而能容納愚昧的人,知識淵博而能容納孤陋寡聞的人,道德純潔而能容納品行駁雜的人。
3、 自己感到無奈,又想自己所愛體諒的詩句
1《詩經》之《王風 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原意為:了解我心情的人,認為我心中惆悵;不了解我心情的,還以為我呆在這兒有什么要求呢!
2,《論語 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強調個人修養。
3,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齊怒。”意即:楚王[你]不覺察我的本心啊,反而聽信讒言[火上加油]燃燒起怒火[一同發難] 。強調楚王失察。(如果朋友之間相互調侃,一人正色道:“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齊怒。”另一人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答之,可謂連璧。)
4,陳勝:“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粗俗直接。
5,如果顯得孤高一些:“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李商隱·《安定城樓》)。或者:“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又似乎有些狂氣。
6,誠如樓上所言,“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其出處不詳,按出現的時間順序,應該是元代高明所著的《琵琶記》最早。網上有帖子說最早的出處是《封神演義》,但《封神演義》為明代天啟年間所作,而《琵琶記》卻是在元末,所以《琵琶記》最早,除非找到比《琵琶記》更早的。但是更早的至今只能找到半句,在唐代齊澣的詩中有“將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懷”的說法,這不能算。
7,以上都是稍顯其志的,至如以隱喻來表達內心情感的,幾乎篇篇皆是。如果你考了第一名,別人妒嫉你,你可以微嘆一聲“高處不勝寒”;如果你是男生且失戀了,大叫一聲“天涯何處無芳草”,別人都能理解,如果是女生有人追求,可到處炫耀“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非來貿絲,來即我謀”,呵呵呵。
至于愁緒,不但詩詞曲能拿來佐興,還有《秋色賦》、《秋聲賦》、《赤壁賦》拿來借鑒。
古典詩詞幾乎都是具象的,心情有好多種,具體哪一種,要對應而論。
4、 關于體諒的成語
將心比心
jiāng xīn bǐ xīn
【解釋】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大學三》:“俗語所謂將心比心,如此則各得其平矣。”
【結構】連動式。
【用法】用在人與人相處方面。一般作謂語。
【正音】將;不能讀作“jiànɡ”。
【近義詞】推己及人、設身處地
【反義詞】恩將仇報
【辨析】~和“設身處地”;都表示“處在別人地位;像別人那樣想”的意思。常可通用。但“設身處地”偏重在“處在別人的地位”;~偏重在“像別人那樣想”。
【例句】我也有子女;~;我理解家長們希望孩子升入重點中學或重點大學的愿望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