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帶三字和六字的成語有哪些
1. 三頭六臂 [ sān tóu liù bì ]
釋義:三個腦袋,六條胳臂。原為佛家語,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領。
造句:離開了集體,你個人即使有三頭六臂也不頂用。
2. 六經三史 [ liù jīng sān shǐ ]
釋義:六經:《易》、《書》、《詩》、《禮》、《樂》、《春秋》;三史:《史記》、《漢書》、《后漢書》。泛指古代典籍。
造句:六經三史,諸子百家,非無可觀,皆是為治。
3. 三茶六飯 [ sān chá liù fàn ]
釋義: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造句:老孫去了,你要好好服侍我師父,三茶六飯,不可缺了。
4. 三姑六婆 [ sān gū liù pó ]
釋義:比喻不務正業的婦女。
造句:這件事被一些三姑六婆渲染之后,已經完全變質了。
5. 三茶六禮 [ sān chá liù lǐ ]
釋義:猶言明媒正娶。舊指正式婚姻。
造句:宋茶特有的茶俗文化至今影響著近現代人的生活,比如“三茶六禮”婚慶習俗的最終定型,就是在南宋時期。
2、 帶三的成語
捱三頂四 挨三頂五 捱三頂五 白璧三獻 不成三瓦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管三七二十一 避軍三舍 避君三舍 八難三災 不三不四 半三不四 巴三覽四 巴三攬四 不壹而三 半夜三更 此地無銀三百兩 草廬三顧 差三錯四 重三迭四 重三疊四 攢三聚五 攢三集五 垂涎三尺 此中三昧 鼎分三足 得其三昧 掉三寸舌 倒三顛四 顛三倒四 丟三落四 丟三拉四 讀書三到 讀書三余 丟三忘四 低三下四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二滿三平 二三君子 二三其德 二三其意 二桃殺三士 二心三意 分三別兩 觀隅反三 喙長三尺 河東三篋 華封三祝 火冒三尺 火冒三丈 河清三日 紅日三竿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橫三豎四 橫三順四 幾次三番 接二連三 九流三教 九烈三貞 假眉三道 九衢三市 金人三緘 接三連四 頰上三毫 頰上三毛 狡兔三窟 狡兔三穴 舉一反三 距躍三百 徑一周三 君子三戒 九蒸三熯 犒賞三軍 狂三詐四 六臂三頭 兩般三樣 屢次三番 兩次三番 兩道三科 連二并三 連二趕三 六街三陌 六街三市 兩兩三三 兩面三刀 連三并四 拉三扯四 連三接二 連三接四 連三接五 連三跨五 利市三倍 立時三刻 六韜三略 兩頭三面 兩頭三緒 六問三推 兩意三心 連中三元 茅廬三顧 孟母三遷 暮四朝三 目無三尺 拿三搬四 偏三向四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欺三瞞四 日出三竿 日高三丈 繞梁三日 入木三分 讓三讓再 日上三竿 日已三竿 讓再讓三 三榜定案 事不過三 三班六房 三百六十行 三步兩腳 三般兩樣 三不拗六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三病四痛 三百甕齏 三寸不爛之舌 三曹對案 三差兩錯 三長兩短 三茶六飯 三茶六禮 三寸鳥,七寸嘴 三從四德 三長四短 三差五錯 三朝五日 三朝元老 三寸之舌 三冬二夏 三等九般 三等九格 三對六面 三迭陽關 三疊陽關 三復白圭 三夫成市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三番兩次 三翻四復 三翻四覆 三反四覆 三風十愆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三復斯言 三番五次 三墳五典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三夫之對 三夫之言 三更半夜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三顧草廬 三跪九叩 三姑六婆 三宮六院 三顧茅廬 三過其門而不入 三告投杼 三綱五常 三魂出竅 三好二怯 三槐九棘 三回九轉 三好兩歹 三好兩歉 三魂七魄 歲寒三友 三回五次 三皇五帝 三環五扣 三戶亡秦 三葷五厭 三句不離本行 三家村 三句話不離本行 三教九流 三饑兩飽 三腳兩步 三街兩市 三街六市 三節兩壽 三街六巷 三緘其口 三江七澤 詩家三昧 三江五湖 三諫之義 三六九等 三老四少 三鄰四舍 三老五更 三令五申 三命而俯 三媒六證 三毛七孔 三沐三熏 三沐三薰 三馬同槽 三臡八菹 三年化碧 三年五載 三年之艾 三平二滿 三婆兩嫂 三朋四友 三拳不敵四手 三親六故 三親六眷 三拳兩腳 三清四白 三求四告 三親四眷 三妻四妾 三期賢佞 三遷之教 三人成虎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三人為眾 三日新婦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尸暴跳 三獸渡河 說三道四 三十而立 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行 三首六臂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三十六行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三三兩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三蛇七鼠 三豕涉河 三三四四 三十三天 三牲五鼎 三尸五鬼 三三五五 三山五岳 三生有幸 三頭八臂 三臺八座 三頭對案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頭六臂 三湯兩割 三頭兩面 三頭六面 三頭兩日 三天兩頭 三推六問 三頭兩緒 三頭六證 三吐三握 三湯五割 三五成群 三窩兩塊 三瓦兩舍 三瓦兩巷 事無三不成 三位一體 三徙成都 三徙成國 三寫成烏 三心二意 三旬九食 三心兩意 三熏三沐 三薰三沐 三釁三浴 三下五除二 三省吾身 三寫易字 三星在戶 三星在天 三月不知肉味 三怨成府 三余讀書 三言訛虎 三陽交泰 三陽開泰 三言兩句 三言兩語 三浴三釁 三盈三虛 三諫之義 三六九等 三老四少 三鄰四舍 三老五更 三令五申 三命而俯 三媒六證 三毛七孔 三沐三熏 三沐三薰 三馬同槽 三臡八菹 三年化碧 三年五載 三年之艾 三平二滿 三婆兩嫂 三朋四友 三拳不敵四手 三親六故 三親六眷 三拳兩腳 三清四白 三求四告 三親四眷 三妻四妾 三期賢佞 三遷之教 三人成虎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三人為眾 三日新婦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尸暴跳 三獸渡河 說三道四 三十而立 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行 三首六臂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三十六行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三三兩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三蛇七鼠 三豕涉河 三三四四 三十三天 三牲五鼎 三尸五鬼 三三五五 三山五岳 三生有幸 三頭八臂 三臺八座 三頭對案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頭六臂 三湯兩割 三頭兩面 三頭六面 三頭兩日 三天兩頭 三推六問 三頭兩緒 三頭六證 三吐三握 三湯五割 三五成群 三窩兩塊 三瓦兩舍 三瓦兩巷 事無三不成 三位一體 三徙成都 三徙成國 三寫成烏 三心二意 三旬九食 三心兩意 三熏三沐 三薰三沐 三釁三浴 三下五除二 三省吾身 三寫易字 三星在戶 三星在天 三月不知肉味 三怨成府 三余讀書 三言訛虎 三陽交泰 三陽開泰 三言兩句 三言兩語 三浴三釁 三盈三虛 三諫之義 三六九等 三老四少 三鄰四舍 三老五更 三令五申 三命而俯 三媒六證 三毛七孔 三沐三熏 三沐三薰 三馬同槽 三臡八菹 三年化碧 三年五載 三年之艾 三平二滿 三婆兩嫂 三朋四友 三拳不敵四手 三親六故 三親六眷 三拳兩腳 三清四白 三求四告 三親四眷 三妻四妾 三期賢佞 三遷之教 三人成虎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三人為眾 三日新婦 三人行,必。
3、 有三的成語
折臂三公 一飯三遺矢 三角戀愛 三寸金蓮 拼命三郎 二意三心 形容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堅定 二桃三士 士:武士。
春秋時齊景公將兩個桃子賜給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論功而食,三人棄桃自殺。比喻借刀殺人 二三其節 二三:指不專一。
三心二意,沒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專,反復無常 二三其操 二三:指不專一。
三心二意,沒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專,反復無常 二帝三王 二帝:唐堯、虞舜;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
指古代帝王 二次三番 蕃:遍數。不止一次,反復的 重三疊四 〖解釋〗形容多次重復。
語四言三 〖解釋〗指信口亂說閑話。 壹倡三嘆 〖解釋〗指一人歌唱,三人應和。
一飯三吐哺 〖解釋〗指一頓飯之間,三次停食,以接待賓客。比喻求賢殷切。
一而二,二而三 〖解釋〗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聯想開去。
蹄閑三尋 〖解釋〗指馬奔走時,前后蹄間一躍而過三尋。形容馬奔跑得快。
同“蹄間三尋”。 事無三不成 〖解釋〗謂辦事非經多次努力不會輕易成功。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解釋〗三十年前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年后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解釋〗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恒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三拳兩腳 〖解釋〗形容不多幾下拳打腳踢。
三薰三沐 〖解釋〗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
③比喻栽培,提攜。 三沐三薰 〖解釋〗再三沐浴熏香。
表示鄭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三句話不離本行 〖解釋〗行:行當,職業。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范圍。
三句不離本行 〖解釋〗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
三夫成市虎 〖解釋〗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同“三人成虎”。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解釋〗形容人長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樣子。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解釋〗罵人的話。
罵人長相難看。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解釋〗詈詞。
罵人長相難看。 三分鼎立 〖解釋〗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同“三分鼎足”。 三疊陽關 〖解釋〗即《陽關三疊》。
琴曲。琴譜以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為主要歌詞,并引申詩意,增添詞句,抒寫離別之情。
因全曲分三段,原詩反復三次,故稱“三疊”。后泛指送 二心三意 〖解釋〗想這樣又想那樣。
形容意念不專,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 〖釋義〗三十年前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年后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解釋〗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解釋〗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后就變得膽小怕事。
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 【出處】【解釋】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請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示例】【故事】 白璧三獻 〖解釋〗楚人和氏得玉璞,兩獻楚王,兩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為璧,世稱“和氏璧”。
比喻不識良材或懷才不遇。 八難三災 〖解釋〗比喻小孩生來多病。
也形容經常遭遇不幸。 朱弦三嘆 《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
后因以“朱弦三嘆”指稱音樂的美妙。 晝日三接 一日之間三次接見。
形容深受寵愛禮遇。 重三迭四 見“重三迭四”。
至再至三 指一而再,再而三。 遮三瞞四 謂說話、做事多方掩飾,不爽快。
攢三集五 見“攢三聚五”。 再衰三涸 見“再衰三竭”。
余聲三日 語出《列子·湯問》:“(韓娥)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后因以“余聲三日”形容樂聲余韻無窮,不絕于耳。
有三有倆 謂有富馀錢財。 一獻三售 見“一獻三酬”。
一獻三酬 《周禮·考工記·梓人》:“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獻以爵而酬以觚,一獻而三酬。”后因以“一獻三酬”謂人臣過蒙寵幸。
亦作“一獻三售”。 一歲三遷 比喻官職升得極快。
一時三刻 同“一時半刻”。 一日三月 《詩·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一日三歲 《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后以“一日三歲”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覆 同“一日三復”。 一日三復 謂在一天之內多次反復玩味。
一舉三反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后以“一舉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倡三嘆 《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謂一人歌唱,三人相和。
后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美,富有余味,令人贊賞不己。倡,亦作“唱”。
陽關三迭 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三迭:反復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
后也比喻離別。 楊穿三葉 《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原謂射技高超。后亦喻兄弟三人相繼科舉及第。
言三語四 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咸五登三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方將增泰山之封。
4、 帶三的成語有那些
一日三秋
一板三眼
一波三折
一唱三嘆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三十而立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五成群
三長兩短
三心二意
三生有幸
三令五申
三頭六臂
三墳五典
三位一體
三言兩語
三紙無驢
三思而后行
三顧茅廬
三教九流
三朝元老
三番五次
三番兩次
半夜三更
再衰三竭
兩面三刀
5、 三什么六什么四字成語有什么
三頭六臂、三姑六婆、三宮六院、三頭六面、三茶六飯
三頭六臂
讀音:[ sān tóu liù bì ]
釋義:三個腦袋,六條胳臂。原為佛家語,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領。
造句:孫悟空有七十二變,哪吒能變三頭六臂。
三姑六婆
讀音:[ sān gū liù pó ]
釋義:比喻不務正業的婦女。
造句:三姑六婆成天來挑撥是非,說這說那,怎能不起風波呢?
三宮六院
讀音:[ sān gōng liù yuàn ]
釋義:泛指帝王的妃嬪。
造句:有個情人算什么,古代皇帝還三宮六院呢。
三頭六面
讀音:[ sān tóu liù miàn ]
釋義:指當著眾人或有關各方之面。
造句:律師“坐堂”信訪,三頭六面,不僅司法救助,更是中間人的裁判作用,實屬必要;尤其是利益多樣價值多元的現時期。
三茶六飯
讀音:[ sān chá liù fàn ]
釋義: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造句:老孫去了,你要好好服侍我師父,三茶六飯,不可缺了。
6、 誰有3字,5字,6字,7字成語
三字:試金石 閉門羹 替罪羊 悶葫蘆 緊箍咒 莫須有 煞風景 迷魂陣 耳邊風 走過場 亂彈琴 破天荒 笑面虎 空城計 迷魂湯
五字:一心掛兩頭 一去不復返 一百二十行 一字長蛇陣 一言以蔽之 一言抄百種 一沐三捉發
一舉手之勞 一退六二五 一棒一條痕 一棍打一船 十萬八千里 十年九不遇 十指有長短
八字沒一撇 下筆如有神 三年不窺園
六字:一個鼻孔出氣 一不做二不休 一動不如一靜 一而再再而三 一傳十十傳百 一步一個腳印
一床錦被遮蓋 一虎難敵眾犬 一客不煩二主 一蟹不如一蟹 丁是丁卯是卯 九牛二虎之力
士可殺不可辱 萬變不離其中 三寸不爛之舌 三折肱為良醫 大開方便之門 中惠而實不至
井水不犯河水 太歲頭上動土 五十步笑百步 天無絕人之路 天不怕地不怕
七字:君子之交淡如水、勿謂言之不預也、山雨欲來風滿樓、樹欲靜而風不止、心有靈犀一點通、柳暗花明又一村、人心不足蛇吞象、浪子回頭金不換、無可奈何花落去、行百里者半九十、此地無銀三百兩、夏蟲不可以語冰、醉翁之意不在酒、春蠶到死絲方盡、不識廬山真面目、一年之計在春
7、 帶有三的褒義成語
【大酺三日】酺:聚飲。封建帝王為表示歡慶,特許民間舉行大聚飲三天。后用以表示大規模慶賀。
【得其三昧】三昧:梵語,意為正定。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專心致志,達到悟境。引申為訣竅或精義。指在某方面造詣深湛,熟知精義。
【讀書三到】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編制成席子。用三根篾條勒住肚子。指勒緊腰帶。比喻忍受饑餓,安于貧困。
【讀書三余】馀:冬者歲之馀,夜者日之馀,陰雨者晴之馀。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閑馀時間。
【觀隅反三】猶言舉一反三。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華封三祝】華:古地名。封:疆界,范圍。華封:華州這個地方。華州人對上古賢者唐堯的三個美好祝愿。即:祝壽、祝富、祝多男子,合稱三祝。
【河清三日】為升平祥瑞的預兆。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眾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個超群出眾的人。
【家半三軍】三軍:舊指上中下三軍人馬。指一家人可以抵得上半個三軍的數目。形容家庭人口眾多。
【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稱“九春”;三秋:秀季三個月,故稱“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時光。
【九棘三槐】棘、槐:樹名。古代皇宮外朝種植棘樹和槐樹,作為臣子朝見皇帝時所居位置的標志。后泛指三公、九卿等高級官職。
【九烈三貞】貞:貞操;烈:節烈。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
【舉一反三】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距躍三百】指歡欣之極。
【孟母三遷】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形容家長教子有方。
【茅廬三顧】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同“草廬三顧”
【夢喜三刀】指官吏升遷。
【六臂三頭】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廣大。
【拼命三郎】梁山好漢石秀的綽號。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盡全力的人。
【氣冠三軍】三軍:軍隊的總稱。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
【繞梁三日】形容音樂高昂激蕩,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回響。
【三不朽】不朽:永不磨滅立。立德、立功、立言,這三件是永不磨滅的功德偉業。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請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三過家門而不入】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三軍之勇,可以劫取首領,而普通的人,卻不可奪其志氣。形容一個人志氣的重要。
【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繞梁:環繞屋梁。優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在屋梁上回蕩。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一隅三反】隅:角落;一隅:一個方面。從一件事物的情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況、道理。
【一詠三嘆】一個人領頭唱,三個人和著唱。原指音樂和歌唱簡單而質樸。后轉用來形容詩婉轉而含義深刻。
【一月三舟】佛家語,同是一個月亮,三只船上的人看的角度各不一樣。比喻佛家的道規只有一個,而因人理解不同而異。
8、 帶有三月的詩句
這兒有一堆,慢慢選!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 《詩經·小雅·出車》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初春小雨—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草--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夜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行—賈島 去去行人遠,塵隨馬不窮。旅情斜日后,春色早煙中。
流水穿空館,閑花發故宮。舊鄉千里思,池上綠楊風。
江南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春云--韋莊 春云春水兩溶溶,倚郭樓臺晚翠濃。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靈曾有劍為龍。
官辭鳳闕頻經歲,家住峨嵋第幾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陽吟斷一聲鐘。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送別--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春草--張旭 春草青青萬里馀,邊城落日見離居。
情知海上三年別,不寄云間一紙書。 漁歌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清平樂--李煜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武陵春--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 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小重山--李清照 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
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玉樓春—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 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 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 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 且向花間留晚照。
江南春—陳維崧 風光三月連櫻筍,美人躊躇白日靜。小屏空翠飐東風,不見其余見衫影。
無端料峭春閨冷,忽憶青驄別鄉井。長將妾淚[黑宛]紅巾,愿作征夫車畔塵。
人歸遲,春去疾,雨絲滿院流光濕。錦書遠道嗟奚及,坐守吳山一春碧。
何日功成還馬邑,雙倚枇杷花樹立。夕陽飛絮化為萍,攬之不得徒營營。
點絳唇—姜夔 金谷人歸,綠楊低掃吹笙道。數聲啼鳥。
也學相思調。 月落潮生,掇送劉郎老。
淮南好。甚時重到。
陌上生春草。 悲哉行--謝靈運 萋萋春草生。
王孫游有情。 差池燕始飛。
夭裊桃始榮。 灼灼桃悅色。
飛飛燕弄聲。 檐上云結陰。
澗下風吹清。 幽樹雖改觀。
終始在初生。 松蔦歡蔓延。
樛葛欣虆縈。 眇然游宦子。
晤言時未幷。 鼻感改朔氣。
眼傷變節榮。 侘傺豈徒然。
澶漫絕音形。 風來不可托。
鳥去豈為聽。 天凈沙·春--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柳梢青--趙長卿 桃杏舒紅。
遲遲暖日,媚景芳濃。紫燕穿簾,香泥著地,未乳巢空。
千山萬水重重。煙雨里、王維畫中。
芳草斜陽,無人江渡,蓑笠漁翁。 山坡羊·春日--張可久 西湖沈醉。
東風得意。玉驄驟響黃金轡。
賞春歸。看花回。
寶香已暖鴛鴦被。夢繞綠窗初睡起。
癡。人未知。
噫。春去矣。
西江月—朱淑真 辦取舞裙歌扇,賞春只怕春寒。卷簾無語對南山。
已覺綠肥紅淺。 去去惜花心懶,踏青閑步江干。
恰如飛鳥倦知還。淡蕩梨花深院。
玉樓春--王國維 今年花事垂垂過,明歲花開應更亸。 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
勸君莫厭尊罍大,醉倒且拼花底臥。 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阮郎歸—歐陽修 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梅,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廉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