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破紅塵的詞句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六首其六》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二首其一》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辛棄疾《鷓鴣天》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二、描寫紅塵的詩句
風華年少 輕合琴蕭 逍遙紅塵笑
同攬流云 彈劍長吟 青山東籬影
巧笑兮,愿紅塵共笑傲。
凝眸兮,江山一夢癡未了。
癡未了,情未了,恩未了,怨未了
不求踏馬功名到
只愿相伴同偕老
緣情難了天荒地老
一夜春夢羞了紅顏
白了發梢
滄海無際歸人無期
潮來潮往
卷走多少紅塵記憶
抬頭間刀光劍影一切如風早已走遠
揮揮手恩恩緣怨都已化作一縷塵煙
誰斷腸
孤帆漣影曳紅塵,
流光飛螢草木深。
七月江南秋風瑟,
落花滿地不開門
劉禹錫《玄都觀桃花》詩的開頭,很有名的一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后栽。
紫陌紅塵:紫陌:郊野滿著花草的小路;紅塵:揚起的飛塵。塵本不紅言其染也。紫陌紅塵于詩中為郊野景色,后延伸盛世浮華之意。
1.相逢紅塵內,高揖黃金鞭。--《相逢行》唐.李白
2.紅塵陌上游,碧柳堤邊住。--《生查子》宋.晏幾道
3.日落紅塵合。車馬亂縱橫。--《于長史山池三日曲水宴》唐.陳子昂
4.行舟縈淥水,列戟滿紅塵。--《泛舟送鄭卿入京》唐.杜審言
5.上有紅塵撲,顏色不得鮮。--《京兆府新栽蓮》唐.白居易
6.下視十二街,綠樹間紅塵。--《登樂游園望》唐.白居易
7.酒酣白日暮,走馬入紅塵。--《同儲十二洛陽道中作》唐.孟浩然
8.自笑走紅塵,流年舊復新。--《書事》唐.杜牧
9.紅塵掩鶴蓋,翠柳拂龍媒。--《春晚看群公朝還人為八韻》唐.陳子良
10.劍鋒生赤電,馬足起紅塵。--《劉生》唐.楊炯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三、描寫紅塵的詩詞
《離思》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前塵往事斷腸詩,儂為君癡君不知。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間多情癡。
煩心瑣事隨風去,笑看紅塵對月悠。
笑看落花流水,細聽古往今來,多少紅塵絕戀,皆隨風雨同舟。
是否前世與君識,淪落今生為君癡。真情苦澀向君訴,一片真心愿君知。
瑤宮寂寞鎖千秋,九天御風只影游。不如笑歸紅塵去,共我飛花攜滿袖。
滾滾紅塵萬丈深,三千誘惑罪惡身。
四、有沒有表達自己看破紅塵的詩句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意思: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并非是臺,本來就虛無一物,那里會染上什么塵埃?
涵義: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首先說一下這首詩的出處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于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墻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里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里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后,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于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并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然后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并傳了衣缽給他。然后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于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后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