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更好的積累運用詞匯,提高寫作水平
當老師不知不覺兩年了,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現在很多時候都能感覺到學語文的重要性,那是一般學科遠遠不能比擬的.e.g你的習字練字、你的與人交流、你的口語表達、·····以前經常開玩笑的說,只要是中國人都能教語文,這話真的是侮辱中國文學.只有自己接觸了,了解了,研究了,才意識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x0d從中我學到了很多,現在的我只能說是和孩子們共同學習(一開始讓他們堅持寫日記的時候,我就也同樣堅持著養成這樣的習慣,堅持寫一些生活中的瑣事、小事亦或是讓我感動的事,有時候也拿出來和她們一塊分享,今年根據學校的要求,天天中午我就和他們一起練字十分鐘,我的字寫得不敢恭維,經常是連自己都很不滿意,所以班上的口號就是共同進步).\x0d最近一段時間再改孩子們的作文,然后發現了寫作中存在著一個普遍問題:作文缺乏文采,語言不生動,表達不具體.可以說,她們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沒有很好的做到基礎知識的積累,同時,對所掌握的詞語并沒有很好的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幾乎在作文中很少用到課本內外所學到的詞匯,作文語言顯得干巴巴,內容不生動.\x0d出現這種問題,一方面是他們對平時所學到的詞匯練習不夠,邊學邊忘,大腦里儲存的詞匯量不夠多,基礎知識不牢固;而另一方面,雖然他們積累了一些詞匯,但是,對詞語理解不夠深,無法靈活運用這些詞匯,綜合學習能力不高.因此,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就要解決學生在詞匯積累和運用方面的問題.如何幫助孩子們做到詞匯大量的積累和有效的運用呢?\x0d就我認為,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不能忽視說話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巧妙設置各種語言游戲,增加他們說話的機會,提高說話的難度,以此來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詞匯.\x0d如:成語(詞語)接龍、正話反說、做動作猜成語(詞語)\x0d當然,讓他們把一些詞語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表達出來,比如說把所教的內容唱出來,這樣同樣可以幫助詞匯的積累和運用.這學期我們第二課《爸爸的花兒落了》里面就有一首歌曲《送別》于是我提前學會,在講到開學典禮那部分時我就把這兒唱了出來,此時孩子們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很多,他們好多自己多會唱也唱了出來,下來后他們的反應真的很好.那么當時我就想著是不是可以以后幫我一。
2.怎樣讀書積累才能提高寫作水平
寫作是對自己的積累進行選擇、提取、加工、改造。積累是寫作的基礎,積累越厚實,寫作就越有基礎,文章就能根深葉茂開奇葩。沒有積累,胸無點墨,怎么也不會寫出作文來的。
寫作積累具體有四個方面:
一是材料的積累。材料是寫作之源。寫作材料主要來源于社會生活。在活生生的現實中有很多美的事物,學生要學會時時處處留心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不斷擴大自己的生活領域,捕捉生活熱點,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識的捕捉有意義的事,有趣的人,并隨手記下。這樣,發現多了,積累也就多了。閱讀和聽取,則是獲取寫作材料的另一途徑。對于生活范圍較小,生活經歷有限的中學生來說,從這一源頭獲取材料最為廣泛。閱讀書籍報刊,聽取軼聞逸事,可以使他們獲得許多無法親身接觸到的材料。可見,學生要養成勤于閱讀的習慣。通過留心生活,精于閱讀,學生材料積累多了,便不再會出現無話可說的狀況,而是潑灑成文。
二是語言的積累。語言是文章這所房子的磚瓦,中學生要有意識的積累語言,讀書看報,碰到富有表現力的字詞句;聽廣播看電視,甚至聽別人說活,得到的美妙言語,都要記下來。平時碰到的成語、歇后語、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認為生動美妙的,就積累。這樣,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從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語言詞典。同時,生活中碰到的生字詞,要查字典。經過積累,語言豐富了,寫作文時自然左右逢源。
三是情感的積累。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寫作者只有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自己的真情、深情、純情、至情(如對師長的敬愛,對同學的友愛,對弱者的同情,對壞人的憎惡等等)付諸寫作對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動心。可見,寫好作文,中學生必須有情感的積淀。而事實上,情感積累豐富了,寫作時人稟七情就能自然流淌,進入一種情不能已的境界,寫出的文章生動感人。
四是精妙寫法的積累。“《文選》爛,秀才半”之說,形象道出了古人學習寫作的經驗。大凡優秀的作品,本身就告訴我們,文章該怎么寫,不該怎么寫。通過熟讀、多讀各大家的作品,達到心領神會的程度,自然學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閱讀多了,積累多了,用于寫作實踐,必能提高寫作水平。
實現寫作的積累,要達到三個要求:一、量要大,量的保證,才能帶來質的變化。教師要鼓勵學生勤動筆,將自己發現的東西記在其專為寫作積累而準備的本子上。二、范圍要廣。為了積累,學生生活視野閱讀視野要寬。教師可以組織各種活動,以擴大學生的生活圈子;可以建立班級書庫,實現資源共享,為學生的積累興趣,鼓勵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
3.學生背“好詞好句”對作文提高究竟有多大用處
學生背的好詞好句,有多少是用得上的? 很多老師和家長在不知如何教孩子寫作文的時候,會說,背好詞好句吧,能用得上,事實并非如此。
任何知識從學習到應用,都是建立在三個層次上的,第一個層次是識記,第二個是理解,第三個是應用。一個人在13歲之前,記憶力是最佳的,因此在記憶上有這種優勢,但孩子在對詞義詞性的識別上,是十分偏弱的,在字詞的理解方面同樣存在這種情況,因此即便積累了大量的“好詞好句”,也無法恰如其分地運用到在要寫的文章中。
●“好詞好句”并非萬能。 另外,很多對“好詞好句”的界定,通常是優美的語句或華麗的辭藻,這種觀念的本身,便存在問題。
好詞好句,是指那些生動形象、準確適體的語言,而通常意義上“優美的語句或華麗的辭藻”,在那篇文章中會是好詞好句,但到了別的文章中,卻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 首先說“好詞”,回想一下,很多所謂的“好詞”,是四字詞語或成語,這些詞語能夠簡明扼要、言簡意賅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或事物的情形性質,因此,這些濃縮了的優秀語言,從這方面來講,確實是好詞。
但他們并不適用在學生作文中,學生作文是練表達能力基本功和進行語言練習的地方,需要的是語言使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描寫,如何將作文內容寫得具體、生動,如何熟練地進行語言搭配。 其次,很多優美或感人的句子,作為收藏或品析,是非常有益的,但要在寫作文時也要有用,則顯得十分困難。
也無法支撐起一篇文章,反而養成了一些不好的寫作習慣--圍繞一段“好句”,想要填充出一篇文章來,反而使學生的寫作文過程變得更加的復雜和艱難。●對不會教作文的老師來說,教學生背“好詞好句”,抄作文,是最省事、最無效的辦法 近些年以來,大學一直擴招,師范或非師范類的中文系招生,一直是只要整體成績就了就可以。
但這些學生中,會寫文章,懂寫作的學生極少,雖然在大學里會學到相關的專業課,但這些專業課把關并不嚴。使得很多到了工作崗位上的語文老師,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寫文章,教學生寫作文更是不會。
而這種現象不只是在年輕老師群中,在整個語文教師隊伍中,也是非常普遍的。 最淺顯的道理,教數學的老師,首先這道題,他自己是會解的,教英語的老師,英語他是熟的,唯有教作文的,大多數老師懂的是語文基礎,不會講的是寫作。
對不會教作文的老師來說,教學生背“好詞好句”,抄作文,是最省事的辦法,對學生來講,是最辛苦最無效的勞動。而有些老師發明出一個理論來,說抄作文是仿寫的第一步,不學會抄,怎么學會仿寫,不仿寫,怎么能學會作文。
事實上是,問問寫作水平好的人或作家,有幾個是靠抄作文學會寫作的?目前沒有發現!●“好詞好句”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反而成了學生作文水平進一步提高的攔路虎 “好詞好句”的作用,本適應用20%寫作能力特別弱的學生用,用來進行臨時性的提高。比如,有位同學寫作文時,這樣寫了句“教室里很亂”,這樣寫,肯定是最不生動、具體、形象的,通常寫作能力偏弱的同學,會寫得如同這句話一樣,很概括,不夠具體生動。
當我們用好詞好句時,效果會好出很多來,如“教室里一片狼藉”或“教室里雞犬不寧”,都能突出教室里不同方面的亂來。比剛才好了很多。
但很多讓學生使“好詞好句”成習慣老師,便認為這已是“過得去”的作文,至少顯得有亮點,而這種“亮點”,卻使得學生的寫作水平只能停留在中等偏下的水平。真正的好的語言,是通過描寫,具體、生動、形象地再現當時的場景,如“教室里,有的桌子斜壓在椅子上,好像隨時都會倒下去一樣,有的書本從桌肚里滑了出來,掉得地面和椅子上到處都是,我們很難找到可以落腳的地方,不得不用手扶了一下桌沿,想走過去。
手剛碰到了桌子,它便”吱呀“一聲,晃晃悠悠地倒在了一邊,壓在了散落的書本上面”上面一段,沒有用“一片狼藉”這樣的詞語,卻比用了“好詞好句”有著更好的表達效果,更容易讓人感受到當時教室里的亂。 因此,學生最缺的不是“好詞好句”,而是“學會描寫”,以會用幾個“好詞好句”要求學生,必將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反而成了學生作文水平進一步提高的攔路虎。
只能培養出會寫一兩篇八股文的作文,永遠教不出能寫好文章的學生。●不積累“好詞好句”,學生還能做什么? 如果真要孩子背些東西,不如小學低年級時積累些詩詞,中年級多掌握些成語本義,高年級時多背些經典古文。
對有寫作基礎的小學生或中學生,可以多積累些動詞,對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益的。 如果要提高寫作水平,除了可以參加專業的寫作培訓,還可以重點多進行描寫訓練,先學會將文章內容寫具體,再學會寫生動。
一句話,從學會描寫開始。
4.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詞語積累,提高寫作能力
作為一個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口成章,能寫出優秀的作文,甚至還希望孩子寫的文章能見諸報端.有這樣的愿望,家長就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在課余時間認真輔導孩子寫作.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的寫作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呢?抓住根本,培養素質,打牢基礎.如果你有興趣,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試一試. 第一,彌補課堂教育的缺限.主要是針對學生課堂教育的缺限,在家里進行輔導,打牢孩子的寫作基礎.比如讓孩子背寫古詩、默寫課文、解釋成語等. 第二,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教會孩子說話,要讓孩子說出話來有條理性,詞不達意的語言要及時糾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 第三,讓孩子多接觸成語.這里的成語不光是詞典上的成語,還包括一些常用語、習慣語、歇后語、名言、警句、諺語等,孩子腦子里詞匯豐富了,寫作能力自然就會提高. 第四,盡量系統地培養孩子寫作,從字、詞、句的認知到語言的表達,從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到場面、情節的描寫,由淺入深,系統地培養孩子寫作,這樣,孩子的寫作能力會漸漸得到提高.。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詞句積累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