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節概括:烏雞國國王被妖道推入井中,妖道本人變作國王,占人妻子和王位。
那死去的國王,在唐僧的夢中訴說冤情,請求除妖救他。
悟空和八戒去井下,通過井龍王引路,背出國王的尸體,用還魂丹救活了他。
悟空變作木箱中的小和尚,向王太子揭露了事實真象,并在大殿上用真國王掀開了假國王的面具,一場打斗迫使妖道顯出原形。
國王合家團聚,唐僧師徒繼續取經路。
擴展資料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記》的內容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是最為龐雜的。
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莊亦諧,妙趣橫生使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
《西游記》呈現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雙重極權——皇權和神權,生存主體無論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被牢牢地桎梏,屈服于政權和宗教的二重宰制,在心理結構上集體無意識匍匐于皇帝和佛祖的腳下。
顯然,《西游記》的文本散發著與生俱來的國民奴性氣味。
即使是作為反叛偶像的“英雄”最終也不得不拜倒在象征高高在上統治形式的佛的“法力”之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西游記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西游記烏雞國救主情節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