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萬事開頭難的詩句有哪些
一、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 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 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劍環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 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二、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三、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四、上堂開示頌 唐代:黃蘗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譯文: 擺脫塵勞事不尋常,須下力氣大干一場。
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五、勸學詩 /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2."萬事開頭難"的下一句是什么
萬事開頭難的下一句是斗霜傲雪二十年,堂堂劍氣尚寒。
出自:宋代佚名的《詩詞三百首》
原文:地轉天旋,萬事開頭難,斗霜傲雪二十年,堂堂劍氣尚寒。
白話譯文:一切事情只有在剛開始的時候是最難的,歷經風雨,看遍與態,還保留那一絲傲骨。
擴展資料:
《詩詞三百首》一經問世,立即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當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關心她的人越來越越多,持正反兩方面意見的人,一直在唇槍舌劍,互不相讓。這種文化現象令人欣慰。盡管在硝煙彌漫中,個別人的言辭過激,大失風度,但在提倡言論自由的今天,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詩詞三百首》極力主張個性的張揚,主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理會越辯越清,詩人也好,讀者也好,總有一天都會擺正自己的位置……(李森) 革命導詩 潛龍勿用,終日乾乾。 龍戰于野,或躍在淵。
《詩詞三百首》給沉寂多年的詩壇帶來了新的革命,給退守一隅的頑固派和保守派帶來了新的打擊。上個世紀,有人稱詩人是中國的梵高,然而時代不同了,欣賞水也不同了,加上詩人與畫家對客觀事物表達方式的不同,所以中國的梵高要比外國的梵高幸運得多。
詩人本身也沒有想到,在這么短的時間、這么大的空間里,這種返樸歸真的表現手法竟得到了這么多的人的認可和贊同。(王欣璧) 煉詩補天 日終則終,日食則食。 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詩詞三百首》填補了我國詩詞史上的許多空白,
她在追求簡單、崇尚自然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這類原生態式的詩詞本來就是對天籟最直接、最真實的記錄和描繪,實際上,最能震撼人的心靈的往往就是這類詩詞。(葛金軍) 詩全詩美 受子介福,于其王母。 眾允之志,失得勿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詩詞三百首
3.關于“萬事開頭難”的成語有哪些
一、萬事開頭難指的是一切事情開始時頭緒多,很難著手處理。
二、關于“萬事開頭難”的成語有: (1)、【成語】: 知易行難 【拼音】: zhī yì xíng nán 【解釋】: 知:懂得。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
【出處】: 《尚書·說命中》:“說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
【舉例造句】: 現在提出這問題,蓋亦知易行難,遂只得空口說白話,而望墾辟于健者也。 (2)、【成語】: 難乎其難 【拼音】: nán hū qí nán 【解釋】: 指非常困難。
【出處】: 清·秋瑾《致秋譽章書》:“交人必于貧賤交以恩誼,則后日必收其效果;若于富貴時交人,及望富貴照拂,則難乎其難。” 【舉例造句】: 但一說到辦法,就是難乎其難。
(3)、【成語】: 出師不利 【拼音】: chū shī bù lì 【解釋】: 師:軍隊。利:順利。
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出處】: 王朔《頑主》續篇二:“‘出師不利出師不利。’馬青探頭探腦往前后胡同口張望,見確實沒有作家追殺而來,這才放下心,對于觀說,‘誰想到今兒作家全出街了。
’ ”。
4.萬事開頭難的下一句
萬事開頭難的下一句是斗霜傲雪二十年, 再下一句是堂堂劍氣尚寒。 出自《詩詞三百首》,作者叫做白玉。是現代白玉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現任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教師。自幼跟隨黑龍江省龍江劇院二級演奏員彭陸玨學習柳琴。
擴展資料:
萬事開頭難全詩如下:
地轉天旋,萬事開頭難。
斗霜傲雪二十年,堂堂劍氣尚寒。
戎馬倥傯一生,多少失敗成功?
試看大千世界,依舊海闊天空。
其翻譯如下:
凡事只要能邁出第一步,后面的路就會好走了,難就難在要怎么邁出第一步。歷經風雨,看遍與態,還保留那一絲傲骨。主人翁在追憶這一生中的成敗與得失。天地萬物,自有規律,不會因為人的力量而改變。活在當下,無悔于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容地過完一生,不要被名利、榮辱所牽絆。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萬事開頭難
5."萬事開頭難"的下一句是什么
萬事開頭難的下一句是斗霜傲雪二十年,堂堂劍氣尚寒。
出自:宋代佚名的《詩詞三百首》 原文:地轉天旋,萬事開頭難,斗霜傲雪二十年,堂堂劍氣尚寒。 白話譯文:一切事情只有在剛開始的時候是最難的,歷經風雨,看遍與態,還保留那一絲傲骨。
擴展資料: 《詩詞三百首》一經問世,立即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當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關心她的人越來越越多,持正反兩方面意見的人,一直在唇槍舌劍,互不相讓。這種文化現象令人欣慰。
盡管在硝煙彌漫中,個別人的言辭過激,大失風度,但在提倡言論自由的今天,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詩詞三百首》極力主張個性的張揚,主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理會越辯越清,詩人也好,讀者也好,總有一天都會擺正自己的位置……(李森) 革命導詩 潛龍勿用,終日乾乾。
龍戰于野,或躍在淵。 《詩詞三百首》給沉寂多年的詩壇帶來了新的革命,給退守一隅的頑固派和保守派帶來了新的打擊。
上個世紀,有人稱詩人是中國的梵高,然而時代不同了,欣賞水也不同了,加上詩人與畫家對客觀事物表達方式的不同,所以中國的梵高要比外國的梵高幸運得多。 詩人本身也沒有想到,在這么短的時間、這么大的空間里,這種返樸歸真的表現手法竟得到了這么多的人的認可和贊同。
(王欣璧) 煉詩補天 日終則終,日食則食。 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詩詞三百首》填補了我國詩詞史上的許多空白, 她在追求簡單、崇尚自然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這類原生態式的詩詞本來就是對天籟最直接、最真實的記錄和描繪,實際上,最能震撼人的心靈的往往就是這類詩詞。
(葛金軍) 詩全詩美 受子介福,于其王母。 眾允之志,失得勿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詩詞三百首。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形容萬事開頭難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