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段著力描寫月色。
先寫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花葉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這是實寫;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則又是虛寫,但虛中見實,貼切地表現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不定的姿態。
虛實為用,寫出一種勾人心魄的意境。
單寫月光比較單調,因此有著力摹寫月的投影,有“參差”“斑駁”灌木的“黑影”,也有“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而這些“影”又像是“畫在荷葉上”。
光影交錯,把岸邊樹、塘中荷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美麗而復雜的圖案,由是荷塘在其襯映下更顯得風情綽約了。
但是,這里寫月色卻又處處不忘荷塘,那月光如流水般靜靜瀉在花葉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霧”,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
作者在這一段描寫月色的文字中,運用了很多貼切、妥當的動詞,“瀉”字給人一種向下傾的實感,使月光有了動感。
曾經也有人提出‘作者這里為什么用瀉而不用照或鋪呢?’其實,問題就在這里。
用“瀉”具有比“鋪”或“照”更強的藝術表現力。
再一個“浮”字,表現出月光下荷葉、荷花的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還有一“洗”字寫出了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明欲滴的實感。
作者通過寫葉、花的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
最后,一“畫”字含“人為”動作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