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小山的詞語有
成語: 峰巒雄偉 峰巒疊嶂 奇峰羅列 怪石嶙峋 連綿起伏 千峰萬仞 危峰兀立
拔地而起 奇峰突兀,怪石嶙峋,連綿起伏,重巒疊嶂,孤峰突起
詞語:雄偉 險峻 陡峭 峻峭 嶙峋
好句:只見遠處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圍還有幾十座小石峰。仔細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孫悟空正領著它的孩子們向南天門殺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蒼黑似鐵,莊嚴、肅穆。紅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藍色。緊接著,霧靄泛起,乳白的紗把重山間隔起來,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筆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畫。過了一陣兒,霧又散了,那裸露的巖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紅,漸漸地又變成古銅色,與綠的樹、綠的田互為映襯,顯得分外壯美。
尖刀似的小山,挑著幾縷乳白色的霧,霧靄里,隱約可見一根細長的線。
希望您能采取
2.描寫小山的詩句
1.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2.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胡陰先生壁》
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4.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東漢·曹操《觀滄海》
5.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6.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8.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宋·范仲淹《漁家傲》
9.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行路難》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眺》
3.關于小山的詞,喜歡詩詞的朋友進.
晏幾道的詞,確有過人之處,若中午有空,必給你答案 臨江仙 ---晏幾道斗草階前初見, 穿針樓上曾逢。
羅裙香露玉釵風。 靚妝眉沁綠, 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 行云終與誰同? 酒醒長恨錦屏空。 相尋夢里路, 飛雨落花中。
作者簡介: 晏幾道(約1030—約1106),字叔原,號小山,臨江人,晏殊的第七子,世稱“小晏”。少年生長富貴之家,后當過潁昌府許田鎮監、開封府推官,官職微不足道。
晚年家境中落,生活貧困,詞多感傷哀憶之作。由于他帶著真情實感寫作,所以在風格上“秀氣勝不的韻,得之天然”,能把凄楚纏綿的情思,表露得貼切自然,讀后使人掩卷憮然,心情搖動。
此詞系作者為懷念一個離開了自己的女子而作,這是一首深情款款的懷人之作。上片不過寥寥五句,可是一句一景,一景一情,通過情景交融的描寫,暗暗交代了雙方感情的由淺而深,逐步遞進。
更妙的是,這女子的音容笑貌,也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斗草階前初見”——那時候,女孩子時興在端午節玩“斗百草”的游戲,那年那月那天,她同別的姑娘在階前斗草的時候,小晏第一次看見了她。
“穿針樓上曾逢”——轉眼又到了七夕,七月七日是姑娘們對著牛郎織女雙星穿針的節日。那一天,她們都湊到樓上穿針,這天晚上,他們又第二次相逢了。
以上兩次是偶然的、不期而遇的見面。“羅裙香露玉釵風。
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而這一次則是有約會的相見了。是在寂靜的庭院前,夜涼露濃,她的羅裙上沾了露水,玉釵在頭上迎風微顫,顯然她是經過脂粉裝飾,是有意為悅己者容的。
但這次相見不同于斗草階前、穿針樓上,他們離的最近的時候,她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也不禁“羞臉粉生紅”了。 詞進入下片,中間留下了一大段的空白,小晏沒有去描寫。
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樣的感情,有過一段什么樣的關系?讓我們從小晏那深情一片的憶念中去探尋吧。“流水便隨春遠,行云與終誰同?”——時光就象流水一樣把春天帶走,也把他倆那段美好的生活一同帶走了。
往事可以回憶,卻無法追回,然而記憶中的情景又不隨時間流逝而消逝。她像天上的一片行云,具有不可挽留的美,卻又不知終落何方。
用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典故,說她像傳說中的神女那樣,不知又飄向何處,依附誰人了。今天我們已無法知道他們后來為什么分離。
失去的美好事物,它的美質在人的心中與日俱增,這就更使小晏悵恨不已了。“酒醒常恨錦屏空”——每當夜闌酒醒的時候,總覺得圍屏空蕩蕩的,這種虛空是無法填充的。
酒可以消愁,只是每次醒后愁卻更愁,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來了。可是,那情感卻一直留了下來,很顯然,他和她在一起的日子,使他永久無法忘懷,而且他是多么希望和她能夠永遠在一起啊!于是,小晏寫下了如此動人心魄的兩句話:“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是落花時節,在春雨飛灑中,他獨自跋山涉水,到處去尋找那個女孩子。
盡管這是在夢里,他仍然希望能夠找到她。小晏這種豐富、真摯的情感,在他其他的詞句中也可找見——“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這真是何等崇高的境界!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當為作者別后懷思歌女小蘋所作。詞之上片寫“春恨”,描繪夢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
下片寫相思,追憶“初見”及“當時”的情況,表現詞人苦戀之情、孤寂之感。全詞在懷人的月時,也抒發了人世無常、歡娛難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兩句,寫午夜夢回,只見四周的樓臺已閉門深鎖;宿酒方醒,那重重的簾幕正低垂到地。“夢后”、“酒醒”二句互文,寫眼前的實景,對偶極工,意境渾融。
“樓臺”,當是昔時朋游歡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樓空。詞人獨處一室,在寂靜的闌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獨與空虛。
企圖借醉夢以逃避現實痛苦的人,最怕的是夢殘酒醒,那時更是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了。這里的“夢”字,語意相關,既可能是真有所夢,重夢到當年聽歌笑樂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歡離合的感慨。
起二句情景,非一時驟見而得之,而是詞人經歷過許多寥寂凄涼之夜,或殘燈獨對,或釅酒初醒,遇諸目中,忽于此時煉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這種空寂,正是詞人內心世界的反映。第三句轉入追憶。
“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產生的一種莫名的悵惘。“去年”二字,點明這春恨的由來已非一朝一夕的了。
同樣是這春殘時節,同樣惱人的情思又涌上心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寫的是孤獨的詞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對著飄零的片片落英;又見雙雙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輕快地飛去飛來。
“落花”、“微雨” ,本是極清美的景色,在本詞中,卻象征著芳春過盡,傷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雙飛,反襯愁人獨立,因而引起了綿長的春恨,以至在夢后酒醒時回憶起來,仍令人惆悵不已。
這種韻外之致,蕩氣回腸,令人流連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構成一個凄艷絕倫的意境。
過片是全詞樞紐。“記得”,那是比“去年”更為遙遠的回憶,是詞人“夢”中所歷,也是“春恨”的原由。
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詞·自跋》中提到的“蓮、鴻、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屬意者的名字入詞,小。
4.描寫山的優美句子
露出云層的群山似島嶼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懸浮著。
周圍的大山像一幅五顏六色的花布。
山浪峰濤,層層疊疊。
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起伏的黃土山頭,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濤。
龍山頭,像一座大墓似的聳立在夜色中。
峽江兩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讓人頭暈。
幽幽的深谷顯的駭人的清靜和陰冷。
山溝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樣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鋪的大廣場。
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余光橫照。
好段
站在這里一看,真怪,山簡直變了樣,它們的形狀與在平原或半山望上來大不相同,它們變得十分層疊、雜亂,雄偉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盡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隨時觸到山。
只見遠處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圍還有幾十座小石峰。仔細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孫悟空正領著它的孩子們向南天門殺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蒼黑似鐵,莊嚴、肅穆。紅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藍色。緊接著,霧靄泛起,乳白的紗把重山間隔起來,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筆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畫。過了一陣兒,霧又散了,那裸露的巖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紅,漸漸地又變成古銅色,與綠的樹、綠的田互為映襯,顯得分外壯美。
重重疊疊的高山,看不見一個村莊,看不見一塊稻田,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個靠著一個,沉睡著不知幾千萬年了,從來有驚醒它們的夢,從來沒有人敢深入它們的心臟,就是那最愛冒險的獵人,也只到它們的腳下,追逐那些從山上跑下來的山羊、野豬和飛鳥,從不攀登它的峰頂。
再沒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個山坡,都是蒼翠欲滴的濃綠,沒來得散盡的霧氣像淡雅絲綢,一縷縷地纏在它的腰間,陽光把每片葉子上的雨滴,都變成了五彩的珍珠。
尖刀似的小山,挑著幾縷乳白色的霧,霧靄里,隱約可見一根細長的線。
這堵石壁似摩天大廈仰面壓來,高得像就要坍塌下來咄咄逼人。山巔上,密匝匝的樹林好像扣在絕壁上的一頂巨大的黑毯帽,黑綠從中,巖壁里蹦躥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雨改變了公園的情調,西北方向的云霧之中,是水墨畫似的遠山,這在園林建筑中頗被稱道的“借”來。
沿河兩岸連山皆深碧一色,山頭常戴了點白雪,河水則清明如玉。在這樣一條河水里旅行,望著水光山色,體會水手們在工作上與飲食上的勇敢處,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沈從文《湘行散記》
5.描寫山上景色的句子
1、群山重重疊疊,像波濤起伏的大海一樣,雄偉壯觀。
2、遠山近嶺迷迷茫茫,舉目顧盼,千山萬壑之中像有無數只飛蛾翻飛抖動,天地頓時成了灰白色,山林的第一場雪悄無聲息地鋪天蓋地而來。
3、兩岸的山峰變化成各種有趣的姿態:有時像飄灑的仙女,有時像持杖的老翁,有時像獻桃的猿猴,有時像脫韁的野馬。
4、群山都落在腳下,顯得空曠高遠,高得可以同月牙兒拉手,同太陽親臉。
5、鑲嵌在天邊的連綿起伏的山巒,在夕陽的照耀下反射出閃閃的金光,顯得分外壯麗,好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6、大小冰山千姿百態,潔凈的冰面像龜背一樣裂成美麗的紋理,卻并不破裂,冰面像鏡面一樣光滑透明,可照人影。
7、遠處,奇山兀立,群山連亙,蒼翠峭拔,云遮霧繞。
8、南極的冰山,頂部平展展的,四面陡立,像刀劈似的整齊,顏色是藍幽幽的。
9、仰望天湖山,只見那嵯峨黛綠的群山,滿山蓊郁蔭翳的樹木與湛藍遼闊的天空,縹緲的幾縷云恰好構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畫。
10、龍首巖拔地千尺,危峰兀立,怪石磷峋,一塊巨崖直立,另一塊橫斷其上,直插天池山腰,勢如蒼龍昂首,氣勢非凡。
11、俯瞰足下,白云迷漫,環視群峰,云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云霧外,似朵朵芙蓉出水。
12、烏龍山四面環水、孤峰兀立,山上樹木繁茂,翠竹成陰,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13、影影綽綽的群山像是一個睡意未醒的仙女,披著蟬翼般的薄紗,脈脈含情,凝眸不語。
14、在陽光下,遠山就像洗過一樣,歷歷在目,青翠欲滴,看上去好像離眼前近了許多,也陡峭了許多。
15、當紅日的萬道金光照射到冰峰上的時候,像給銀光閃閃的冰峰戴上了黃金的桂冠。
16、路兩邊群山起伏,林海莽莽,在綠色的林海中間還點綴著一簇簇小黃花。
17、銀裝素裹的群山,登高遠望,就像是大海被狂風卷起的雪浪,蜿蜒起伏,一望無際。
18、其實,那山本身就富有神奇感:這邊的像鋒利的尖刀,那邊的像駝背的老人,再遠一點兒便像含苞欲放的蓮花……
19、遠處,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綠樹成陰,又有花兒映襯,把整個山峰打扮得分外妖燒。
20、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勢,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齊魯大地上,古人盛贊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諸峰無雨亦生云”。
21、遠遠望去,整座雪峰好像一朵閃閃發光的雪蓮,不需要任何美麗的裝飾,它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個最完美的奇跡。
22、在這煙波浩渺的大海之中,屹立著一座山峰,它的形狀很像筆架,所以叫它“筆架山”。
23、泰山拔地而起,直沖云霄,恰如一個巨人,矗立在萬山之中,正深情地俯視著大地。
24、遠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像調皮的孩子和你捉著迷藏。
25、仰望天臺,峰上云霧繚繞,山徑蜿蜒曲折,像一條彩帶從云間飄落下來,游人似一個個小白點,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帶上,緩緩地向上移動著。
26、巍峨的云峰上,霎時峭壁生輝;轉眼間,腳下山林云消霧散,滿山蒼翠,掩映著雕檐玲瓏的古代建筑群。
27、遠望天山,山頂千年積雪,像一位久經滄桑的白衣老人安詳地臥在那里。
28、高矗云霄的博格達峰上,成年累月戴著白雪的“頭巾”,披著白雪的“大氅”,不管春夏秋冬,它總是一身潔白。
29、蒼山19座山峰連為一體,宛如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環繞著整個大理,成了一座天然的“擋風屏障”。
30、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雄偉山峰,有的像巨人,有的似駱駝,有的如駿馬,形態各異,險峻陡立。
31、當登上極頂,舉目四望時,那壯觀的景象使我血液沸騰,整座嶗山就像在霧里飄著一樣。
32、十渡的山雖沒有峨嵋的嬌姿、華山的險峻,也比不上泰山的挺拔、桂林山峰的奇異,但它卻有自己獨特的風韻——樸實無華。
6.描寫山的好句子大全
描寫山的優美語句
1、山浪峰濤,層層疊疊。
2、水繞青山山繞水,山浮綠水水浮山。漓江水平的有如鏡面,應出山峰的優美倒影,有的朦朧,有的清晰。船行江面,從山峰倒影的畫面上駛過,就像從一幅典型的中國水墨畫中穿行一般。怪不得有古人云:“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呢!
3、山最樸素的品質是石頭,而石頭從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總和。山的身體潛藏無數的財富,金銀銅鐵,錫鋁鎳鉻,鮮花美玉,礦泉溫泉,鉆石石墨,木材草藥,珍禽異獸,只要你善于發掘,決不會寶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頭,也有許許多多的品格。山身上還有人類至今尚未發現的資源。珍貴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著人類物質和精神的豐厚成果。
4、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5、峰巒疊嶂,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猶如百里畫廊。
6、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桂林建城在山中,翠綠的群山與夢幻的漓江小心的呵護著懷中的桂林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中是城,城中是山”這話一點兒不假,正所謂“無山不奇,無水不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