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木雕的句子
木雕工藝品木質堅韌、紋理細密、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在制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木雕工藝品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工藝品的造型起伏越大,木紋的變化越豐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狀動態越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
木雕工藝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好的工藝品能體現出雕刻師的聰明才智和精湛的雕刻技術。對于收藏工藝品的人來說,收藏自己喜歡的工藝品,能陶冶情操,能給自己繁忙的空間注入無限的活力,同時給自己創造出豐富的想象空間。
木雕簡介: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木雕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
木雕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在我們國家的工種分類中為“精細木工”。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
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采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
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并用。有的還涂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
起源: 木雕藝術起源于新石器時期的中國,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于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致完美。
施彩木雕的出現,標志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
許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杰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為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時代的木雕品題材,多見為生活風俗、神話故事,諸如吉慶有余、五谷豐登、龍鳳呈祥、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當時社會歡迎。
主要分類: 中國木雕,分布極廣,此衰彼興,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資源條件,取材不一,工藝不同,形成了諸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流派。
在我國,木雕流派大多是以地域來區分的。例如: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泉州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北京宮燈,臺灣木雕,寧波朱金木雕,云南劍川木雕,湖北木雕船,曲阜楷木雕刻,蘇州紅木雕刻,上海紅木雕,南京仿古木雕,江蘇泰州彩繪木雕,山西木雕,山東濰坊紅木嵌根雕,上海黃楊、白木小件雕,遼寧永陵樺木雕,貴州苗族龍舟雕、面具雕,江西儺面具雕,湖北通山木雕、咸浦邦木雕,天津木雕,東山海柳雕等等。
這些木雕流派在全國或者當地都極具影響力,而最為著名的是泉州木雕、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這五大流派被稱為“中國五大木雕”。
2.求
木雕
被沉重的斧頭砍伐后殘存下來
被尖刻的雕刀鑿刻后殘留下來
被粗礪的砂紙打磨后裸露示人
我才成了人們眼中閱歷豐富的珍品
沒有人記得我的創口
我的傷痛
只是從美麗的外表斷言
隨著時間的流逝
我一定價值不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雕
在你拈住七月的,二指之間
桃花又飄落了
離你,一步之遙的地方
芳香零亂的十月,正躊躇不前
萋草,卻已早早地橫過了,你的額頭
無比深遂的記憶中,也有三月陽春
也曾俯下過身子,向你
凝視了一眼,或許更長
刀劍如夢的青春里,你將日子
變成了一枚刺青,刻進了自己的身體
交與生命,一同流逝
如今的你,指間仍然
緊拈著那柄刻刀,細細雕出那些如山石嶙峋的歲月
七月、十月
又是一個三月陽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年木樹 千年木雕
一日裝修結束
踏上回家歸路
誤入小村深處
驚見木雕無數
尋他百度
卻在闌珊處
裝修已近尾聲
早想選木雕一二 以示裝點
恰逢此地 竟巧入頗具規模的木雕家具集散地
真乃意外之喜
我只愛老木雕
并非為他木質昂貴
亦非為升值誘惑
是因為深沁木質軀體中蘊藏著歷久彌香的美麗故事
木頭是有生命和年齡的
我深信這一點
當他從大地中被連根拔起的那刻
就以結束一段生命為代價開始了另一段生命
走進滿是塵埃的舊舍
從廢墟中拾起幾塊看不清模樣的東西
當灰塵在陽光下飛舞
一排身著唐代宮廷盛裝的人物乍現
細細端詳
他們騎馬 奏樂 侍立 起舞
一場盛大的唐代宮廷祭祀正如火如荼
透過他們模糊的面孔 斑駁的肢體
一時間 仿佛人聲鼎沸 編鐘齊鳴 歌舞升平
而我 正隱身其中
屏息注視著這場盛大的儀式
看癡了過去……
這些小木人雖已腐朽殘缺
但無論從發髻、服飾或裝扮上都分明顯示著盛唐的雍容
或許他因見證了千年中華的興衰
載不動太多愁 才變得如此憔悴
我和他是有緣的
我要帶他回家
聽他講述
店老板還在喋喋不休地推銷著他的紅木圈椅、精品黃花梨……
我卻早視此人為無物
只選了木人和幾塊小尺寸的窗花
木頭里藏著老故事
怕家為太多的木器所累 也變得沉重
窗花上 樹枝蒼勁 花朵玲瓏
要鑲入庭院門廊的墻腳
內置光源
深夜歸來
自有柔光透過窗花
將曲線優美的影 投射在地面上
溫暖著路人
回到家
靜靜審視著小木人們
也不知他們本應存在于怎樣一宗氣勢磅礴的木器之上
而現在
只剩下他們形單影只
或許
我不該買下他們
是否會因此令更多的老木雕遠離故土呢
我不敢想……
3.描寫“木雕”的句子有哪些
1. 老木匠用他那雙靈巧的手塑造了一個個精美的木雕作品。
2. 小明將珍貴的木雕奉還給了小剛。 3. 聽了那話,他驚得半天回不過神來,站在那里,如泥塑木雕的一般。
4. 他站在那里,有如泥塑木雕。 5. 這些尸位素餐的人和泥塑木雕又有什么區別? 6. 王師傅喜歡木雕藝術。
7. 他聽說銀行倒閉,10萬元的存款付之東流,泥塑木雕般坐了半天,后來就精神失常了。 8. 這位大師的木雕作品中所表現的力與美,真是無與倫比。
9. 這些人尸位素餐,和泥塑木雕沒有兩樣。 10. 印第安人木雕像:土著美洲人的木制肖像,拿著一簇雪茄,以前作為煙草商的標志。
11. 這就是你之前提過的朱金漆木雕? 12. 木刻心,槿花開,永相記;木雕顏,筆驚艷,椓蠡兮。 13. 前任主人對這所房子翻修了一遍,木雕刻的壁爐,拼花地板,加了鉛條的玻璃窗,每一處細節都是精心打造,可謂是用心良苦。
14. 光福自古是紅木雕刻之鄉,早在明清時期便已聞名遐邇。 15. 罕見的黃楊木雕赤腳女孩,女孩一手執鐮刀,一手環抱一捆麥穗,約出品于1968至1970年**時期。
4.贊美浮雕的句子
第1句】在中華民族燦爛的民族藝術中,有一朵絢麗奇葩--雕刻藝術,而其中的木器雕刻,又以浙江東陽為最佳。北京故宮、明清皇陵、杭州靈隱寺及名廟豪門等處精美的木雕,大都出自東陽木雕藝人之手。因此,東陽被譽為中國“木雕之鄉”。
【第2句】木雕工藝品木質堅韌、紋理細密、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在制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木雕工藝品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工藝品的造型起伏越大,木紋的變化越豐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狀動態越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木雕工藝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好的工藝品能體現出雕刻師的聰明才智和精湛的雕刻技術。對于收藏工藝品的人來說,收藏自己喜歡的工藝品,能陶冶情操,能給自己繁忙的空間注入無限的活力,同時給自己創造出豐富的想象空間。
【第3句】雕花的門窗,雕花的床面,雕花的桌椅,乃至雕花的箱柜……千家萬戶東陽人無不講究精彩。未經雕琢的,木頭還是木頭,一經雕琢了,木頭不再是木頭;就像一個人成為一個人,少不了幾番風雨,幾度春秋。誰在創造奇跡?就問東陽人的一雙妙手。該留下的留下,該屏棄的屏棄,只因為生活不能全盤照收。雕琢的是一個個日子,精彩的是長長的歲月。
【第4句】我常常望著這引人入勝的軟木雕出神。我多么想讓身體變小,到這秀麗的微型立體風景中遨游一番啊!這座巧奪天工的軟木雕讓我無比佩服能工巧匠們那高超的技藝,這些沒有生命的小木頭在他們手里被塑造成如此栩栩如生的形象,真叫人贊嘆不已。
【第5句】這里是一幅接一幅的木雕作品,組成了幾百米長的木雕畫廊,每幅木雕都高達兩米多,真實地展現了林區的勞動場景和生活畫面,雕刻手法基本采用寫實手法,技藝精堪,無比精美,我們看到那時的森林遮天蔽日,大樹粗壯的二人圍不過來,各種野獸穿行其中,小火車一輛接一輛地下山,當年林區的繁榮和昌盛盡顯其中。站在這樣的畫廊面前,我仿佛聽到了遠古歷史的回聲,聽到了當年伐木工人朗朗的笑聲,那種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毫情壯志展現在我的眼前。風吹著我的頭發,雪花撲打在我的臉上,看著這些反映林區當年蓬勃生機的歷史畫卷我不禁心潮起伏、淚濕眼眶。
【第6句】木雕工藝品就是陳列、擺設于櫥、窗、臺、幾、案、架之上,供人欣賞的小型的、單獨的藝術品。起到點綴與美化環境、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的作用。木雕工藝品陳設工藝品屬木雕工藝品工藝中的一個傳統的品類。它是利用立體圓雕的工藝技術雕制的。現代的木雕工藝品陳設工藝品,無論是造型制作,還是題材內容,都打破了歷史局限,開創了新時代的新局面。表現的題材內容廣泛,有花卉、飛禽、走獸、仕女等,還有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木雕工藝品作品;造型別出心裁。各有千秋,深受人們的喜愛。
【第7句】江南木雕陳列館,又名百花廳,以其木雕精美而聞名。它雕梁畫棟,尤其是門楣窗欞上的人物、飛禽、走獸,通過圓雕、平雕、透雕、鏤空雕等表現手法表現得出神入化。如今,它的正室偏屋內更陳列了豐富的中國古代木雕精品器件。館內藏品豐富,可看性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細細品味,從中可以領略中國幾千年來博大精深的木雕文化,飽覽東方文明的一枝奇葩。
【第8句】那些刨花鋸末,飄蕩著杉木的新香。嬉笑的孩童,拿著卷曲的刨花玩耍;東家吸著水煙筒,看著躬身雕鏤的師傅,鑿子刻刀齊飛,刀法嫻熟,技藝高超。一棵棵杉木,躺在寬埕上,在木匠手中,變成各種木料,我仿佛看見年老的師傅,在杉木身上刺青紋身,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呼之欲出,一種種植物瓜果,活色生香。當被裝上屋宇之后,生命開始了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