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用人不當后果的詩句
[用非其人]:任用了不適當的人才 指用人不當
【大器小用】:大的器物只派了小用場.后比喻用人不當,把有能力的人安排在不重要的崗位上.
【酒酸不售】:酒已經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驥服鹽車】:驥:駿馬;服:駕馭.讓駿馬駕鹽車.比喻使用人才不當.
【棲鳥于泉】:棲:棲息.讓鳥棲息在水里.比喻處理或用人不當.
【小才大用】:以小的才能而任大事.指用人不當.
【小材大用】:以小的才能而任大事.指用人不當.
【用違其長】:違:違背.用人沒有使用其特長.
【用違所長】:違:違背.用人沒有使用他的專長.
以上,供參考!a
2.形容不會用人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不會用人的成語有很多,比如用非其人、大材小用、酒酸不售、驥服鹽車、棲鳥于泉、小才大用、小材大用、用違其長、用違所長等。
一、用非其人
【解釋】:任用了不適當的人才。指用人不當。
【拼音】:yòng fēi qí rén
【出處】:《魏略》:“三公具贍所歸,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賈詡為三公,孫權笑之。”
白話文:“三個具豐富歸宿,不可以用錯了人。從前魏文帝聽從賈詡為三公,孫權大笑的。”
二、大材小用
【解釋】:把大的材料當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當,浪費人才。
【出自】:晉·石崇《許巢論》:“蓋聞圣人在位,則群材必舉,官才任能,輕重允宜,大任已備,則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極其分,則不以積久而合處過材之位。”
白話文:“我聽說圣人在位,那么所有材料必須舉,官才能勝任能力,輕重應從,充分利用已準備好,那么不抑制大才能使住在小位;小材已極的分,就不因長久而合處超過材料的位置。”
【示例】: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業。 ◎宋·陸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詩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指人事安排不當
【近義詞】懷才不遇、牛鼎烹雞、牛刀割雞、大器小用
【反義詞】人盡其才、人盡其材、殺雞焉用牛刀
三、酒酸不售
【解釋】:酒已經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宋人有酤酒者,……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問長者楊倩,……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而狗迎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白話文:“宋國有一個賣酒的人,在這樣賣不出去……,酒酸,奇怪他為什么,問他們所知道,問長者楊倩,說……:‘狗猛則酒就賣不出去?’說:“人們害怕了。……,而狗去咬他,這酒酸了也賣不出去了。”
【近義詞】狗惡酒酸
四、驥服鹽車
【解釋】:驥:駿馬;服:駕馭。讓駿馬駕鹽車。比喻使用人才不當。
【出自】:《戰國策·楚策六》:“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法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白話文:“良馬的年齡到了,穿鹽車,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滯崩潰,漉法灑在地上,白出汗,中山路拖延,背著車轅不能上。”
【示例】:驥服鹽車不稱情,輕裘肥馬鳳凰城。 ◎宋·黃庭堅《次韻晁補之廖正一贈答詩》
【近義詞】懷才不遇、駿骨牽鹽
【反義詞】將遇良才
五、用違其長
【釋義】違:違背。用人沒有使用其特長。
【出處】《宋史·曹利用等傳論》:“逵料葛懷敏之敗,如燭照龜卜,一時最為知兵。雖南征無功,用違其長,又何尤焉。”
白話文:“速料葛懷敏的失敗,像蠟燭照亮龜卜,一個當時最為了解部隊。雖然南征無功,用人沒有使用其特長,又有什么特別的。”
【示例】蔡東藩《兩晉演義》第四回:“吳主卻令他分將父兵,真所謂用違其長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用非其人
百度百科-大材小用
百度百科-酒酸不售
百度百科-驥服鹽車
百度百科-用違其長
3.形容不會用人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不會用人的成語有很多,比如用非其人、大材小用、酒酸不售、驥服鹽車、棲鳥于泉、小才大用、小材大用、用違其長、用違所長等。
一、用非其人 【解釋】:任用了不適當的人才。指用人不當。
【拼音】:yòng fēi qí rén 【出處】:《魏略》:“三公具贍所歸,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賈詡為三公,孫權笑之。”
白話文:“三個具豐富歸宿,不可以用錯了人。從前魏文帝聽從賈詡為三公,孫權大笑的。”
二、大材小用 【解釋】:把大的材料當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當,浪費人才。
【出自】:晉·石崇《許巢論》:“蓋聞圣人在位,則群材必舉,官才任能,輕重允宜,大任已備,則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極其分,則不以積久而合處過材之位。” 白話文:“我聽說圣人在位,那么所有材料必須舉,官才能勝任能力,輕重應從,充分利用已準備好,那么不抑制大才能使住在小位;小材已極的分,就不因長久而合處超過材料的位置。”
【示例】: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業。 ◎宋·陸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詩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指人事安排不當 【近義詞】懷才不遇、牛鼎烹雞、牛刀割雞、大器小用 【反義詞】人盡其才、人盡其材、殺雞焉用牛刀 三、酒酸不售 【解釋】:酒已經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
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宋人有酤酒者,……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問長者楊倩,……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而狗迎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白話文:“宋國有一個賣酒的人,在這樣賣不出去……,酒酸,奇怪他為什么,問他們所知道,問長者楊倩,說……:‘狗猛則酒就賣不出去?’說:“人們害怕了。……,而狗去咬他,這酒酸了也賣不出去了。”
【近義詞】狗惡酒酸 四、驥服鹽車 【解釋】:驥:駿馬;服:駕馭。讓駿馬駕鹽車。
比喻使用人才不當。 【出自】:《戰國策·楚策六》:“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法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白話文:“良馬的年齡到了,穿鹽車,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滯崩潰,漉法灑在地上,白出汗,中山路拖延,背著車轅不能上。” 【示例】:驥服鹽車不稱情,輕裘肥馬鳳凰城。
◎宋·黃庭堅《次韻晁補之廖正一贈答詩》 【近義詞】懷才不遇、駿骨牽鹽 【反義詞】將遇良才 五、用違其長 【釋義】違:違背。用人沒有使用其特長。
【出處】《宋史·曹利用等傳論》:“逵料葛懷敏之敗,如燭照龜卜,一時最為知兵。雖南征無功,用違其長,又何尤焉。”
白話文:“速料葛懷敏的失敗,像蠟燭照亮龜卜,一個當時最為了解部隊。雖然南征無功,用人沒有使用其特長,又有什么特別的。”
【示例】蔡東藩《兩晉演義》第四回:“吳主卻令他分將父兵,真所謂用違其長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用非其人 百度百科-大材小用 百度百科-酒酸不售 百度百科-驥服鹽車 百度百科-用違其長。
4.表達老師會用人的成語
伯樂相馬 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唐·韓愈《雜說》四:“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補闕燈檠 闕:缺;燈檠:燈架。沒有燈架,用人充作燈架。舊時諷刺男人懼內。
出處:宋·陶谷《清異傳》:“冀州儒李大壯畏服小君,萬一不遵號令,則叱令正坐,為綰髻,中安燈碗燃燈火,大壯屏氣定體,如枯木土偶,人諢目之曰補闕燈檠。”
登高能賦 賦:寫作。登得高,看得遠,能夠描繪形狀,鋪陳事勢。指國家的有用人才。
出處:《詩經·鄘風·定之方中》:“終然允臧。”毛亨傳:“升高能賦……可以為大夫。”
廣開才路 指讓有才干的人廣泛得到任用。
弘獎風流 弘:大。風流:指才華出眾之人。對才華出眾之人大加獎賞;或大量任用人才,以鼓勵其它人奮發上進。亦作“宏獎風流”。
驥服鹽車 驥:駿馬;服:駕馭。讓駿馬駕鹽車。比喻使用人才不當。
出處:《戰國策·楚策六》:“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法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加膝墜泉 喜歡就抱在膝上,不喜歡就推到深水里。比喻用人愛憎無常。同“加膝墜淵”。
出處:《舊唐書·姜公輔傳》:“公輔一言悟主,驟及臺司;一言不合,禮遽疏薄,則加膝墜泉之間,君道可知矣!”
加膝墜淵 加膝:抱在膝上;墜淵:推下深淵。喜歡就抱在膝上,不喜歡就推到深水里。比喻用人愛憎無常。
出處:《禮記·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進賢拔能 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