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像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成語還有哪些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于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是漢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
關于誠信的成語:光明磊落 忠信樂易 言而有信 開誠布公 貨真價實 駟馬難追
誠心實意 天人共鑒 徙木為信 物微志信 講信修睦 正心誠意 抱柱之信 尾生之信
一言為定 背信棄義 金口玉言 誠心誠意 堅持不懈 推誠不飾 言行一致 信誓旦旦
光明正大 季路一言 心虔志誠 千金一諾 快馬一鞭 取信于民 修辭立誠 善氣迎人
真心誠意 剖心析肝 赤誠相待 一諾千金 以誠相見 歃血為盟 實事求是 問心無愧
言信行果 心口如一 取信于人 專心一意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巧詐不如拙誠 出淤泥而不染
言必信,行必果 童叟無欺 出爾反爾 犬馬之誠 金石為開 直諒多聞 專心一意
心口如一 言信行果 彌天大謊 言行信果 推心置腹 抱誠守真 駟不及舌 精誠所至
真心實意 一言九鼎 襟懷坦白 竭誠相待 拾金不昧 指天誓日 海枯石爛 說一不二
2.成語‘一諾千金’和‘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由來
一諾千金
◎曹德旺
人格不是商品,不可交換。
尤其誠信。
中國人是最講誠信的。關于這方面的故事也很多,像“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等等。
一諾千金,講的是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才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
高尚的品格更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貴重品。
后漢時,有一個人叫朱暉,他讀太學期間,結識了朝廷重臣張堪,兩人甚為投機。
張堪對朱暉的才學和人品非常賞識,又恰好是同鄉,有意提攜他,被朱暉婉言謝絕了。但張堪一心把他當作知己,推心置腹地對朱暉說:“你真是一個自持的人,值得信賴,我愿把身家與妻兒托付給你。”面對張堪把他當作生死至交的話語,朱暉心里非常感動,卻只是恭敬地答道:“豈敢,豈敢。”
朱、張二人揮手作別后,便失去聯絡,再沒有碰面。后來,張堪死了,他為官清廉,死后也沒有什么豐厚的遺產,家人的生活頓時變得窘迫起來。朱暉知道后,便全力接濟張堪的家人。
朱暉的兒子不解:“我們以前沒有聽說過你與張堪有什么深交,你為什么如此厚待他家的人?”朱暉說:“張堪生前,曾對我有知己相托之言,我嘴上雖然未置可否,心中已經答應了。”
“既然你們互為知己,為何長年不見往來?”
朱暉答道:“當初他身居高位,并不需要我的幫助;如今他離去了,家人生活得很不好,才需要我這個朋友出面幫忙呀。”
他和朋友陳楫也十分投機。陳楫謝世后,朱暉也是盡一切力量照顧其子。有一天,南陽太守聘請朱暉的兒子朱駢出來當官,朱暉辭掉自己的兒子而推薦陳友。他就是這么講義氣!南陽發生大饑荒,朱暉把家中的錢財全部拿出來,救助同宗或同里的貧窮親友。
后來,朱暉做到尚書令。他兒子朱頷當了陳相,孫子朱穆出任冀州刺史。他時常對兒子說:“你們不一定要學我如何做官,但不妨學我如何做人。”《后漢書??朱暉傳》
對于一面的交情及一句的交托,竟然終身不忘,努力實踐。這樣的諾言,可謂重如泰山。這樣的諾言,可見品格的高尚。
高尚的品格,是一生的良友。它如同隱藏在你身上的金子一樣,在你生命中最適當的時候,最需要它的時候,必會發光。這金子一樣的“人性的光芒”,不僅會照亮自己的心靈,也會照亮別人的眼睛。
高尚的品格,需要我們用盡一生去保持。比如信任,它就像鎖鏈,環環相扣,只要失去其中一環,鎖鏈就斷了。建立信任很難,而失去信任卻很容易,偶爾一句話、一件小事,都有可能葬送全部的信任。
高尚的品格,更預示好人生。品格是一種力量,就像海里的一滴水,我們融合在這個社會中,要形成力量,匯成激流,做任何事都需要與人溝通、合作。而一個好的品格可以讓你得到信任、朋友,進而得到好的人生。
3.和一諾千金意思相同的成語有哪些
和一諾千金意思相同的成語:一言九鼎、說一不二、言而有信。
1、一言九鼎
【拼音】:yī yán jiǔ dǐng
【釋義】: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
【例句】:你若是專家或者要人,~,那自當別論。 ★朱自清《很好》
2、說一不二
【拼音】:shuō yī bù èr
【釋義】:說怎么樣就怎么樣。形容說話算數。
【出處】:清·張春帆《宦海》第四回:“這個時候的邵孝廉,就是個小小的制臺一般,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莊制軍沒有一回駁過他的。”
【例句】:窮苦人們起來,在村里~! ★梁斌《紅旗譜》十八
3、言而有信
【拼音】:yán ér yǒu xìn
【釋義】: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出處】:《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例句】:則要你~,休擔閣了少年人。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
一諾千金
【拼音】:yī nuò qiān jīn
【釋義】: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出處】:《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例句】:夫人而誠~,更無食言也者。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嘆批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一諾千金_一言九鼎_君子一言_駟馬難追_還有哪些這樣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