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春天頤和園西堤句子和詩詞
1、頤和園墻根 :
殿閣嵯峨接帝京,阿房當日苦經營.
只今猶聽宮墻水,耗盡民膏是此聲.
2、頤和園繡漪橋 :
螺黛一丸,銀盆浮碧岫
鱗紋千疊,璧月漾金波
3、頤和園月波樓 :
一徑竹蔭云滿地
半簾花影月籠沙
4、頤和園十七孔橋 :
虹臥石梁,岸引長風吹不斷
波回蘭槳,影翻明月照還空
5、頤和園諧趣園飲綠亭 :
愛新覺羅·玄燁
云移溪樹侵書幌
風送巖泉潤墨池
6、頤和園諧趣園知魚橋 :
月波瀲滟金為色
風瀨琤琮石有聲
7、頤和園宜蕓館 :
繞砌苔痕初染碧
隔簾花氣靜聞香
8、頤和園畫中游 :
幽籟靜中觀水動
塵心息后覺涼來
9、頤和園畫中游石牌坊 :
閑云歸岫連峰暗
飛瀑垂空漱石涼
10、頤和園霞芬室 :
愛新覺羅·弘歷
窗竹影搖書案上
山泉聲入硯池中
11、頤和園涵虛堂澹會軒 :
碧通一徑晴煙潤
翠涌千峰宿雨收
2.描寫頤和園的句子
描寫北京頤和園的好詞好句好段好片段整個頤和園真可謂是無比壯觀.郁郁蔥蔥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法國有位傳教士曾這樣描述頤和園:“——以人工疊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聯貫而成無數小山谷,谷之低處清水注之——谷中池畔有庭院,有敞廊,有花園,有瀑布——山丘之上遍栽林木,而以花樹為多,真人世間之天堂.”頤和園展示了中國園林傳統的風貌,高峻的樓臺,清幽的庭院,其間曲折密布的小徑相連接.即使嚴寒的冬天,連綿不斷的峰巒仍披著綠裝,色濃似染,空氣清新.漫步其間,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全園的中心是一座大山,那高聳的假山全由黃石堆砌而成,山下流水淙淙,傳來一片悅耳的聲音.山上樹木蔥籠茂盛,清香撲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參差.更妙的是,在山腰看圍墻,只見一條磚瓦砌成的石龍盤繞而上,栩栩如生,好像真要騰云駕霧飛越而去.再往上石梯就比較陡峭了,蜿蜒曲折,有時能看見山頂上的游客,聽到他們的談笑聲,但真要到頂,還要努力呢.終于到達山頂,鳥瞰全園,樓臺亭閣掩映于綠水青山之間,氣勢雄偉,煞是好看。
3.描寫頤和園景色好句有哪些
1、這座五彩琉璃建造的佛殿,墻是琉璃的,瓦是琉璃的,整個建筑沒用一磚一石,也沒用一檀一柁。每塊琉璃磚上都雕刻著一尊盤腿打坐,雙掌合十,慈眉善目的佛像,看表情,看神志,如有生命力般栩栩如生。從智慧海向下鳥瞰,萬壽山郁郁蔥蔥,昆明湖波光粼粼,西堤綠蔭下的座座石橋,盡收眼底。
2、這條全長728米的長廊,在我國園林建筑中,算是最長的一條游廊,廊間建有象征著春、夏、秋、冬的“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長廊又是一條五光七色的畫廊,廊間的每根枋梁上都繪有彩畫,整條長廊一共有1400多幅彩繪圖。長廊的彩畫題材廣泛,有山水、有花鳥,也有許多人物,人物多出自神話傳說、歷史傳說、古典小說、古典戲曲、詩詞文賦等幾方面。這些彩畫充分展示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故事,讓人們從不同方面了解到了中國古老的歷史文化。
3、排云殿坐北朝南,依山面水,是專門為慈禧太后舉行“萬壽慶典”而建的,每逢陰歷十月初十慈禧生日,慈禧太后便端坐在排云殿的寶座上,光緒皇帝首先行三跪九叩大禮,其余王公大臣依次跪伏于排云門的金水河橋南北,三品以下的大臣跪伏于排云門外的殿前廣場。大殿內外鼓樂齊鳴,儀仗威嚴,香煙繚繞,慶典的場面隆重而又熱烈,壯觀而又氣派。
4、石舫是昆明湖上又一著名建筑。舫,作為建筑形式是從臨水的廳堂發展而來的。石舫為乾隆皇帝取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之意而建。石舫始建于1755年,船體用巨大的石塊雕造,建有兩層艙樓,磚雕掛檐,典雅別致,精巧華麗。乾隆建造石舫除了觀賞昆明景色外,還用它來象征清王朝如磐石般鞏固。
5、波光漣漪的昆明湖水清澈照人,倒映的堤花岸柳和高閣長橋構成一幅清新優美的圖景。頤和園中有三十多座橋,最大的橋是十七孔橋,它連接著東堤和南湖島。這一橋、一島和橋頭的廓如亭,組合成昆明湖上最為突出的景觀,隔湖與萬壽山上的佛香閣遙相呼應。十七孔橋全長150米,寬8米,橋欄望柱的柱頭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石獅,堪稱一絕。
6、昆明湖中的游船在水面上慢慢的劃行,無數道優美的弧線在湖面上蜿蜒擴散。輕緩低沉的船笛聲伴著潺潺的流水聲在湖面上悠揚飄蕩,引得水中的魚兒跳出水面,為之伴舞,將精彩絕倫的舞姿奉獻給船上的游客。坐在船上看岸邊的風景,猶如欣賞一幅濃妝淡抹的水墨畫,這是一幅何等優美的畫卷!它給人們的印象,要超過人間所有的名作。
7、沿著昆明湖東堤前行,湖岸古木參天,綠意盎然。佇立岸邊,憑欄而望,遠處南湖島上綠陰簇擁,湖水環繞,龍王廟氣勢恢宏屹立其中,安臥在湖中的鎮水牛,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衛士,日夜守衛著碧波蕩漾的昆明湖。近處,“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知春亭屹立在湖中的小島上,亭畔上假山點綴,柳樹吐綠,亭邊荷花亭亭玉立,醉人心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文昌閣巍峨莊重,把昆明湖裝點得更加美麗多姿。環視湖面,天水一色,盈盈湖水,楫舟往來,漪漣閃閃,遠山近黛,倒映其中,旖旎動人。
8、從萬壽山東麓折向后山,經過一座城關,關額曰“赤城霞起”,“紫氣東來”。傳說老子游經函谷關,關令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圣人降臨,果見老子騎著青牛而過,便請他寫下了《道德經》。后人遂以紫氣東來表示吉祥降臨。
9、從城關門洞穿過,前行數十步,便來到諧趣園。未進園門,先聞水聲。進得門來,但見園內一池荷花亭亭玉立,池水潺潺。聽著這水聲,照著這水影,水趣無窮,情趣無窮,難怪這座名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譽。諧趣園小巧玲瓏,結構精致,園內所有亭、臺、堂、榭都圍繞中央水池分布,并與三步一折,五步一回的百間游廊串通。諧趣園稱得上是頤和園的“園中之園”,更是天堂之中的天堂,小橋流水,長廊百折;溪流淙淙,如琴如瑟;萬堂樓榭,精致典雅;一亭一徑,足諧奇趣。
10、踏上石徑小路,穿過德和園,來到莊嚴神圣的仁壽殿。殿前的銅麒麟象征太平盛世,而那只龍則代表權力和尊嚴,鳳標志著吉祥和太平。
4.頤和園春夏秋冬的作文
頤民公園堪稱“小頤和園”,它的景色優美動人,使游人流連忘返。
頤民公園有一座供奉神佛的廟宇——文殊寺。文殊寺中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普渡眾生的佛祖。其中一尊天王高達兩米,他青面獠牙,身著五色鎧甲,右手抓著一條蛇,惟妙惟肖,好不威武!看到這一尊尊精妙絕倫的泥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
頤民公園不僅有歷史悠久的文殊禪寺,還有各式各樣的涼亭。涼亭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是長方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有的是六邊形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涼亭上邊邊角角的裝飾畫。涼亭上的裝飾畫,有的是仿古宮廷邊檐,有的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有的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有的是花鳥魚蟲的形態,有的是一條巨龍……坐在這一座座精美絕倫的涼亭中,只覺得自己的周圍都是文化藝術那古老的氣息。
頤民公園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小花園——百花園。百花園的處地幽靜,花園里種著姹紫嫣紅的花兒,有嬌羞的玫瑰花,有金燦燦的菊花,有大方的月季……花園里這種花還沒凋謝,那種花又探出了腦袋。陣陣微風送來撲鼻的花香,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頤民公園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這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樹,每一個景點,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5.只揀兒童多處行哪些句子可以表現冰心奶奶是個怎么樣的人
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頤和園門口,就像散戲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門內擠了出來.這幾扇大紅門,就像一只大魔術匣子,蓋子敞開著,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關不住的小天使. 這情景實在有趣!我想起兩句詩:“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反過來也可以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我們笑著下了車,迎著兒童的涌流,擠進頤和園去. 我們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無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著紅領巾的,把外衣脫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東一堆,西一簇,唧唧呱呱地,也不知說些什么,笑些什么,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噴發著太陽的香氣息.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著樹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會神地看小人書.湖面無數坐滿兒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蕩漾,一面一面鮮紅的隊旗,在駘蕩的東風里嘩嘩地響著. 我們站了一會,沿著湖邊的白石欄桿向玉瀾堂走,在轉折的地方,總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個滿懷,他們匆匆地說了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和園門口大概是他們集合的地方,太陽已經偏西,是他們歸去的時候了.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開得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春光,就會這樣地飽滿,這樣地爛漫,這樣地潑辣,這樣地華侈,它把一冬天蘊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揮霍出來了! 我們在花下大聲贊嘆,引起一群剛要出門的孩子,又圍聚過來了,他們抬頭看看花,又看看我們.我拉住一個額前披著短發的男孩子.笑問:“你說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他忸怩地笑著說:“好看.”我又笑問:“怎么好法?”當他說不出來低頭玩著紐扣的時候,一個在他后面的女孩子笑著說:“就是開得旺嘛!”于是他們就像過了一關似的,笑著推著跑出門外去了. 對,就是開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給它適時地澆水施肥,花也和兒童一樣,在春天的感召下,歡暢活潑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鮮美麗的四肢,使出渾身解數,這時候,自己感到快樂,別人看著也快樂. 朋友,春天在哪里?當你春游的時候,記住“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春天的頤和園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