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句子
征文;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 核心價值觀是人們對社會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各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它深深影響著民眾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引領著社會的發展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支柱,這種精神是一種理想,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文化傳統的結晶,是世界人類文明的偉大成果。
社會主義核心體現在方方面面,但是有一種精神,能使身處黑暗的人看見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見希望;有一種力量,能給我們以無窮的動力,給我們美好的前景。這是信念理想,如同心中的燈塔,不屈脊梁。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有理想者就有一個“大寫的人”。夏明翰在他短暫的革命生涯中,抱著革命事業必勝的堅定信念,為真理以身殉志,為理想視死如歸,為我們后人樹立了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江姐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所展現出來的錚錚鐵骨,再次證明信仰的力量多么偉大,人格的力量多么堅強。
歷史證明,信念理想是人類一代又一代生存發展所不可缺少的寶貴因素,理想如珍珠,一顆綴連著一顆,貫古今,串未來,瑩瑩光無盡。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
唯有民主法治,方能治理國家和管理社會。跨越千年,大道曾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當代的中國,民主是社會不懈追求的政治理想,法治是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最高權威,作為約束所有社會成員的根本規范。
“長期共存,相互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引領我國的政黨民主法制制度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光明。 再論愛國,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們的魂,我們的根。
愛國主義精神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崇高氣節,培育了無數愛國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從屈原憂慮的眼神中,我們能感受到他的正直和剛烈,他對祖國的無比忠誠。
從岳飛的戎馬一生,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愛國精神和“無愧”之心。從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中,我們看到了他那“光照日月、氣壯山河”的民族氣節。
從錢學森“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偉大精神中,我們能看到他義無顧地回到祖國,開創航天事業的卓越貢獻。從閔恩澤院士“國家需要”四字如明燈照耀著他的創新之路,他燃燒了自己,把才華和成就獻給了祖國,照亮能源產業。
新時代的愛國主義不需要那么多血與淚的犧牲,要的是更多的平凡的付出和奉獻,是盡職盡責、克勤克儉的努力和奮斗。 當代中國青年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祖國繁榮富強,繼承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請看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在一片廢墟中,哪里最危險,哪里有艱難,哪里有險阻,哪里就有我們的鋼鐵長城——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的身影,他們是新時代祖國的脊梁,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還有今年的玉樹大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搶險中大批地中國青年志愿者用自己的滿腔熱情,譜寫動人的新篇章,用自己的行動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續寫歷史的豐碑。
我們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是早晨的陽光,朝氣蓬勃;是奔涌的激浪,豪情萬丈;是高飛的雄鷹,勇往直前。【征文;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征文;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歷史賦予我們新生命,我們就應該刻苦努力,學好文化科學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時刻準備著,履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旗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奮斗。 信念理想的追求,愛國主義的展現,和諧文明的構造,敬業愛崗的奉獻,這些都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維系中國社會的繁榮與昌盛的精神紐帶。
我們要努力學習,躬身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我們的滿腔熱血,用我們的才華和成就,不斷譜寫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篇章,共同推進我們的偉大事業,讓中華民族恒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征文;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集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榮辱觀為一體的思想文化體系。
它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黨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和重大戰略任務。它鮮明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應該用什么樣的精神旗幟團結帶領全體人們開拓前進、中華民族應該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問題,它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其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靈魂,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
我們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其精神實質,并以之指導我們的改革創新實踐,發展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八個詞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于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
3.求以“崇德尚法、德法同行”為主題的名言警句,最好原創,馬上就要
文明禮貌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良好的文明習慣要從小抓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雷鋒《雷鋒日記》 相信每個人不會不熟悉這句話。雷鋒精神像春風一樣拂過了同學們的心靈,播下了樂于奉獻、樂于助人、爭做
文明使者的種子。
先人倡導的“仁愛和諧、正義奉公、尚禮守法、崇智求真、誠實守信的道德規范鑄就了中國人民不屈的精神靈魂,形成中華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諧、謙和好禮、誠信克己、與人為善、勤儉廉政、刻苦耐勞和精忠報國的優良素質,在傳統文化長期孕育下的中華傳統美德使中華民族走向繁榮昌盛,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同時,優秀的民族文化承載著傳承傳統美德的重任。我們的先賢用他們的思想和智慧為我們這個民族贏得了“禮儀之邦”的美稱。古有程門立雪的尊師,有孔融讓梨的尊長,有三顧茅廬的恭敬,有負荊請罪的謙讓團結等等。其實,做到講文明、講禮儀并不難。其中一部分同學身體力行,已經成了我們學校一道明禮的獨特風景線。在此,希望所有的同學都能以一顆明禮的心對待身邊所有的人,以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約束我們的言行,做一個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好學生。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民族禮儀之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美德世代傳承,明五禮、知五恥,對個人是品德修養,融入到社會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是維系社會正常生活和良好風氣的豐厚滋養。
以“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為精神引領,講道德,樹明禮向善之風,做正直友善的人;講學習,樹艱苦奮斗之風,,做勤勞節儉的人;講健康,樹崇文尚潔之風,做健康開朗的人;講誠信,樹誠實守信之風,做正義坦蕩的人;講秩序,樹禮讓和諧之風,做遵紀守法的人;講奉獻,樹互助友愛之風,做熱心志愿服務的人。
個人榮辱事關國家興衰,我們切不可“以恥為榮”,更不可“以榮為恥”,要“恥榮分明”。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不能混淆,我們要知榮明恥。“清官執法,不貪權貴。剛正讓誰人都平易近人,潔凈讓誰人都卓爾不群。這成了立在人們心中的豐碑。”——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希望每個人積極努力,為樹立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作出積極貢獻。讓我們共造和諧新風范。
——————————————————————————————————————————
奮發向上,是中華兒女幾千年來與大自然拼搏而儲蓄形成的核
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華文明發展歷史的光輝結晶。奮發向上的
精神,促進了社會人文的發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進了人類與自
然、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
我們的黨,就是憑著奮發向上的革命精神,從弱小走向了強
大,帶領人民趕走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
嚴;我們的黨,就是秉承崇德向善的高貴品德,率領全國人民建設
新家園,構建幸福生活,懲惡揚善,維護了世界和平。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寶貴財富,是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織部分,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的強大動力。我們今天的道德講堂以“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為主
題,共有六個流程,分別是“自我反思、唱一首歌曲、學模范(看
一部短片和講一個故事)、誦一段經典、發善心、送吉祥”。
讓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進行
4.“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寄語內容(好點的)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發布日期:[2008-5-14] 點擊[509]次 “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已在全國廣大未成年人中開展。
這項活動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際出發,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動員全國城鄉未成年人,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踐行道德規范,增強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品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黨和國家對廣大未成年人的殷切期望。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當代未成年人將承擔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把廣大未成年人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戰略任務,是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的保證。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黨的十七大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
在廣大未成年人中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在未成年人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舉措。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根本利益所在。
少年時期是長身體時期,也是思想道德觀念形成時期,要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長不可或缺。“德者才之帥”(司馬光語),思想道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主導,關系到他們將來成為什么人,走什么路,能否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要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就要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一代。在廣大未成年人中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要貼近未成年人的實際,按照簡單易行、切實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組織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學習當中,在家庭、學校、社會參加針對性、參與性、實效性強的道德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強道德觀念,打牢道德基礎。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也是億萬家庭對未成年人的心愿。億萬未成年人的成長和發展,牽動著億萬家長的心,關系到億萬家庭幸福。
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而僅僅在生活上關心他們是不夠的,還要培養他們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他們提高鑒別力,增強免疫力,養成自制力,防止錯誤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蝕,抵制色情、暴力、賭博、毒品等丑惡現象的誘惑,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險,避免危害。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而僅僅讓他們掌握知識技能是不夠的,還要培養他們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讓他們學會做人,與他人和諧相處,適應市場競爭,適應時代和社會的要求,自立于社會,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真正成為高素質人才。
孩子有出息,家庭才幸福;家庭幸福了,社會才安定和諧。 全團帶隊是共青團的責任,服務青少年是共青團的職能。
各級團組織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大力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要圍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一主題,充分發揮團組織的組織動員優勢,積極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和社會各方面踴躍參與,使“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成為影響和號召廣大未成年人的響亮主題,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活動品牌。
5.向國旗敬禮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寄語
五星紅旗---我心中永遠不落的太陽
天高云淡,晴空萬里。五星紅旗伴著朝陽冉冉升起。國歌聲響徹寰宇,向我們發出前進的號令。仰望鮮艷的國旗,我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聆聽激昂的國歌,我們群情振奮,意氣風發。國旗是我們心目中最神圣的圖騰,國歌是我們靈魂里最美妙的樂章! 國旗是國家的象征、民族的驕傲,升起國旗就是升起我們的理想和希望。一次次國旗升起,一次次涌動愛國情愫。 實干興幫萬民志,赤誠報國億眾心。我們要以王進喜、孟泰、時傳祥、王永志、袁隆平、魏書生為榜樣,熱愛教育工作,獻身教書育人事業,為行業發展作出我們應盡的義務和應有的努力;我們要把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落實到關心家鄉、建設家鄉的實際行動中,在建設新鐵嶺、大鐵嶺的偉業中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高秋好賦騰飛曲,盛世當歌奮進詩。我們要進一步樹立創新意識、發展意識,發揚“兩彈一星”和“航天”精神,進一步做好教研、科研、培訓等各項工作,努力實現事業新的發展和不斷邁上新臺階。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要講學習,講團結,講奉獻,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加強自身修養,努力培植愛崗敬業精神和團結服務意識;要誠信質樸、求真務實,力爭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 人心若路直行好,世事如棋寬作高。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的生命軌跡,引領著我們前進的人生路程,我們要大力弘揚和積極踐行“八榮八恥”榮辱觀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自身修養,通過自己扎實努力的工作,傾心營造團結進取、善良博愛、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圍及生活環境,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我們的力量。 丈夫何事足縈懷,此身心系家國事。我們要以孟二冬教授為榜樣,自覺肩負起為中華民族培養、造就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責任,開拓進取,努力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孟二冬同志為楷模,愛崗敬業、嚴謹治學,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樂觀向上、珍愛生活,求真務實、自強不息,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文500到800字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公民個人層面提出的價值準則,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它涵蓋了公民道德行為各個環節,貫穿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公民都應當樹立的道德規范和價值追求,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
公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主體,這決定了規范公民個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基礎地位。只有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內化到每個人的心中,外化于每個人的行為規范,才可能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才可能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現代社會。
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承接。
中國從來不缺少有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精神的人,有著“善學者能、多能者成”敬業作風的人,有著“以信立身、以誠處世”誠信品格的人,有著“取人為善、與人為善”友善態度的人。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優秀品格,需要今天的我們繼續發揚光大。
當前,社會深刻變革、開放不斷擴大,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增強。但同時,金錢至上、唯利是圖、誠信缺失、人情冷漠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信仰出現了動搖。歷史證明,一個國家和民族,貧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信念缺失、精神頹廢。培育和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有著鮮明的現實針對性,順應了時代需要,緊跟了實踐步伐,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良好道德風尚,有利于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也必將有力地助推我區的富民強桂新跨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在于實踐,在于每一個社會成員自覺行動。只有人人成為積極活躍的實踐主體、成為自覺能動的建設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獲得最富營養的培育沃土,才能生根發芽,才能開花結果。只要每一個公民都努力做到熱愛祖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友愛善良,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一個人人為國家發展助力、為民族進步鑄魂的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必定為期不遠。
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詞語的意思
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作如下概括:(一) 發展經濟。
就是要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二) 財產社會所有。
就是要人人依法擁有財產,依法平等保護各種社會成員的財產權,推行以社會成員財產權為基礎的合作占有制。 (三) 以人為本。
就是要一切從人本出發,尊重和保護人權,堅持人道主義,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四) 自由平等。
就是要堅持人生而自由平等,尊重和保護人的合法的自由,堅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五) 主權在民。
就是要堅持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一切權力為了人民,人民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當家作主,實行民主政治、民主憲政。(六) 依法治國。
就是要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一切社會成員都必須在法律范圍內開展活動。(七) 科教興國。
就是要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行科技創新;要尊師重教,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不斷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繼續教育體系,讓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八) 誠實信用。
就是要全體社會成員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堅持誠信原則。(九) 社會公正。
就是要高舉社會公正的旗幟,采取切實的措施,克服種種社會不公正現象。 (十) 共同富裕。
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建設要造福于全體人民,使全體人民都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防止貧富過于懸殊和社會兩極分化。(十一) 熱愛祖國。
就是要全體社會成員有愛國的情感,堅決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利益,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十二) 和諧發展。
就是要和平發展,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循序漸進的發展,穩定的發展。
8.如何理解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國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道德之間的相互
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實意義(一)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有助于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淀形成的優秀道德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等諸方面的總和。中華民 族傳統美德作為社會意識的重要內容, 是一種以維護祖國民族利益為標志的精神, 是我們民族文明的集中表現,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精神支柱。
戰國時代的屈原, 他那壯烈的愛國行為, 以及那皓月般的愛國詩篇, 激勵著中華民族世代人民。漢代的蘇武, 唐代的杜甫, 宋代的岳飛、陸游、文天祥等都是愛國民族英雄的杰出代表。
他們反對民族壓迫, 渴望祖國統一和強盛, 為了祖國憂心如焚,九不悔。岳飛“精忠報國”、蘇軾“報國之心, 而后已”對祖國的忠貞之志, 躍然紙上。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優, 后天下之樂而樂”成了后人的座右銘。顧言武提倡“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的思想, 林則徐寫的“茍利國家生以, 豈因禍福必趨之”的詩句都顯示了強烈的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的愛國精神。
正是這種精神, 昭示著后繼者在歷代譜寫了偉大的篇章, 成為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 向心力。不能設想一個自卑感十分沉重的民族, 一個缺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沒有凝聚力的民族, 如何能夠自立于世界,所以克服民族虛無主義和民族自卑感, 振奮民族精神, 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助于增強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 有利于增強人們的愛國熱情, 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懷, 提高民族主體意識, 還有利于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二)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有利于建設新道德。
任何社會的道德觀念和道德體系都具有三重基本的特性: 即歷史的繼承性, 社會存在決定的現實性, 反映社會生活未來發展因素的超前性或理想性。也就是說, 從一定道德觀念的形成和道德體系的確立過程來看, 它是三方面的組合。
一定社會的一定道德體系總是內含著過去、現在、未來三種基本因素的。繼承和發揚以往道德中的合理因素, 體現出的是道德的文化本位價值。
這不僅是道德發展連續性的必然, 而且也是一定道德觀念為一定社會和民族所認同并容納的需要。新道德不能脫離開傳統道德而產生。
我們講社會主義道德, 必須和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道德結合起來, 這樣才會有民族的語言、民族的形式和民族的情感。我們的傳統倫理道德中有許多東西可以給我們很好的啟發。
如中國傳統道德中的整體為上的集體主義, 在今天仍然有現實價值。 孟子講過: “天下之本在國, 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曾子在《大學》中也講過, 修身, 齊家, 治國平天下的內在聯系: “修身而后家齊, 家齊而后國治, 國治而后天下平。”古代將個人、家庭和國家利益看成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強調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 整體利益高于個體利益, 它反映了中華民族勇于犧牲、樂于奉獻小我而成全大我的優秀品格。
這種品格是國家利益至上的思想基礎, 也是孕育集體主義價值觀心理的土壤。再如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注重提倡人倫價值, 強調每個人在人倫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
一個人在社會中生活, 就必然會同各種人發生不同的社會關系, 承擔不同的社會角色, 強調個人在不同關系中所應遵守的道德義務, 對于社會穩定是不可缺少的。在人倫關系中, 古人特別重視“孝梯”。
“孝”乃人倫之始, 是人類相生相養的自然情感,是中國社會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規范。古人認為, 只有對父母敬重的人, 才有可能為國家盡忠。
“在家孝父母, 而好犯上做亂者, 未之有也。”孝敬父母不只在衣食上, 還應使父母精神上得到安慰。
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 不管父母, 那就很難設想他會誠心誠意為別人, 為公眾做事情。“梯” 是“孝” 的擴展。
孔子要求“弟子入則孝”,“出則梯” , “友于兄弟”, 并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古人講“孝梯”, 同時推而廣之, 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提倡社會普遍的敬老受幼之風。
中華民族這種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由此派生而來的扶弱濟困、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不僅使千萬個家庭和樂融融、充滿溫馨,而且對于維護社會公德、建設精神文明,促進國家長治久安與團結安定亦有重要作用。可以說,傳統美德是建立社會主義新道德體系的思想材料。
離開了傳統的道德材料, 是不可能建起真正的適應新經濟關系的道德體系的。在人類歷史的優良傳統中, 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是一個十分豐富的思想寶庫。
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 可以從這個寶庫中找到自己的思想淵源。要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的需要, 再造新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 也可以從這個寶庫中找到必要的思想資料和表達方式。
因此說,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有利于建設新道德體系的。( 三)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有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大膽地學習和借鑒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 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 也促進了精神文明的進步, 但與此同。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