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是雙音節詞】
(1)由兩個音節組成的詞就叫雙音節詞,它占詞的絕大多數.如:認真、勤勞 、謹慎等. 此外,還有單音節詞,如:鳥、山 、笑等.還有多音節詞,如:社會主義、麥克風 、布爾什維克等. (2)在漢語中,一個字相當于一個音節.而雙音節詞就相當與把一個字在詞義相同的條件下擴展為兩個字.列如:“將”字變雙音節詞就是“將來”、“將要”等 一種修辭手法,其主要方式有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a.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b.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如:c.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4、例如: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根據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對偶分為嚴式對偶和寬式對偶,嚴式對偶要求上下兩句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平厭相對、不重復用字.如例句曲.寬式對偶對嚴式對偶五條要求只要有一部分達到就可以,不很嚴格,如例句c. 對偶和對仗是兩種極為相象的語言形式.所謂“相象”,是說它們相同之處較多而不同之點較少,所以區別起來就較為困難,甚至連一些工具書對這兩個概念都解釋得含糊其辭,不甚了了.如《辭海》“對仗”條下注釋曰:“指詩文詞句的對偶.”陜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學辭典》則解釋“對偶”為“修辭方法一種,……詩歌中叫‘對仗’.”如此以“對偶”注“對仗”,用“對仗”釋“對偶”的輾轉解說,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結果是使人誤以為“對偶”與“對仗”是一回事,是一個概念的兩種稱謂.那么,究竟什么是“對偶”?什么是“對仗”?二者有什么區別呢? 1、對仗的基本特點是“對立”,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 2、對偶主要是從結構開工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對比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 3、對偶里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手法的兼類現象.)。
2. 【16.漢語詞語雙音節化對語法組合有一定的影響.()17.語序和虛詞是
16.漢語詞語雙音節化對語法組合有一定的影響. (√)因為在雙音化的過程重要考慮到詞與詞的組合方式,如聯合,述賓,偏正等.17.語序和虛詞是現代漢語語法的兩個主要手段. (√)因為漢語缺乏形態的變化,因為需要語序和虛詞作為語法手段來彌補.如“不很好”和“很不好”語序不同,表示的意義也不一樣.在“我和弟弟”“我的弟弟”中,虛詞不同,語法意義也不同.18.形容詞都能受副詞“很”修飾. ( * )性質形容詞大都能受程度副詞修飾,如“很小”,“很簡單”,但性質形容詞的重疊式和狀態形容詞,或者是表情態的,或者是本身帶有某些程度意義,不能再受程度副詞修飾.不能說“很早早”“很雪白”.19.“老王昨天去北京的”中的“的”是助詞. (√ )助詞的作用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表示結構關系或動態等語法意義.這里的“的”是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語氣,是結構助詞.20.漢語的詞類與句法成分之間不存在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 ( *)漢語缺乏形態的變化,因此詞在運用上比較靈活,詞類與句法之間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動詞可以做謂語,也可以作狀語.名詞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還可以作謂語.但副詞只做狀語.可以參見下圖,截自《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
3. 雙音節詞語是什么
由兩個音節組成的詞就叫雙音節詞,它占詞的絕大多數。如:認真、勤勞 、謹慎等。
此外,還有單音節詞,如:鳥、山 、笑等。還有多音節詞,如:社會主義、麥克風 、布爾什維克等。
在漢語中,一個字相當于一個音節。而雙音節詞就相當與把一個字在詞義相同的條件下擴展為兩個字。列如:“將”字變雙音節詞就是“將來”、“將要”等
一種修辭手法,其主要方式有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 a.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 b.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如: c.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4、例如: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根據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對偶分為嚴式對偶和寬式對偶,嚴式對偶要求上下兩句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平厭相對、不重復用字。如例句曲。寬式對偶對嚴式對偶五條要求只要有一部分達到就可以,不很嚴格,如例句c。
對偶和對仗是兩種極為相象的語言形式。所謂“相象”,是說它們相同之處較多而不同之點較少,所以區別起來就較為困難,甚至連一些工具書對這兩個概念都解釋得含糊其辭,不甚了了。如《辭海》“對仗”條下注釋曰:“指詩文詞句的對偶。”陜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學辭典》則解釋“對偶”為“修辭方法一種,……詩歌中叫‘對仗’。”如此以“對偶”注“對仗”,用“對仗”釋“對偶”的輾轉解說,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結果是使人誤以為“對偶”與“對仗”是一回事,是一個概念的兩種稱謂。那么,究竟什么是“對偶”?什么是“對仗”?二者有什么區別呢?
對仗的基本特點是“對立”,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
對偶主要是從結構開工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對比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相反或近,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
對偶里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手法的兼類現象
4. 老師您好
我們先來說介詞與動詞吧。
是不是介詞,不是看“詞”的本身,而是看這個詞以及它后面的名詞性成份共同在句子中的功能。 舉例:“為誰”,是介賓結構還是動賓結構?充當句子謂語時,是述賓結構:“我為誰?”充當句子的狀語時,是介賓結構:“我為誰勞作?”同理:我在家的在家是述賓結構,而在家睡覺的在家是介賓結構。
再說“當”。它的本義是“相當”、“當對”,引申為“擔當”,因而具有動詞性質。
這種特點,決定它要么是動詞,支配賓語,即所謂動賓結構(或述賓結構);要么用為介詞,與后面的名詞性成份組成介賓結構,補充限制謂語中心詞,充當句子的狀語。 其中: 有的組詞不能用作狀語,如:當權、當國、當局,屬于支配式(或動賓式)的名詞性詞組,多用作主語或賓語。
有的可以兼作動詞或介詞,如“當面”:當面數清、當面來一下,都是狀語,因而是介詞;而“侍中執事,相見無期,惟是筆疏,可以當面”,則是動詞,動賓結構 。 有的則只能作介賓結構,如:當春,只能解釋為“在春天的時候”;當初,只能解釋為“在一開始的時候”;當場,只能解釋為“在現場”。
它們只能用作狀語,不能做謂語。 此外,“當”經常與其它名詞組成詞組,形成一個難以分割的時間名詞,這種情況不能用“動賓”或“介賓”去解釋。
如:當天、當下、當代、當世、當口等,當在其中失去了獨立性,不能將它們分開解釋,如“當著口”、“當得下”。這些固化了的時間名詞,能夠被其它介詞支配,如:在當代、于當下、自當天等等。
在解釋這些詞的構詞方式時,不能說“動賓”還是“介賓”,兩個詞素之間,是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語法上叫“支配式”。 另外,“當然”是副詞,詞根加詞綴構詞,表示應當、肯定。
不能分開解釋為“合適的樣子”。
5. 【漢語詞匯的構成方式有什么特點
①漢語語素絕大部分是單音節的,單獨使用時就是詞,不單獨使用時就是構詞成分.如:“光”和“明”既是兩個語素,又是兩個詞,二者合起來是一個詞. 漢語詞匯相關書籍 ②構詞法與句法基本一致,這主要由于漢語缺乏形態變化,詞根復合是新詞產生的主要方法,因此很多復音詞是由古代單音詞構成的詞組發展而來的,如妻子、困乏等. ③漢語復音節詞絕大部分是合成詞,但有一部分是雙音單純詞,主要表現為疊音詞和聯綿詞.疊音詞是同一個字重疊而成,如關關、交交、習習、所所等;聯綿詞大多數是由具備雙聲或疊韻關系的兩個字構成的,如:逍遙、徘徊、望洋、蕭瑟、流離、倜儻等.疊音詞和聯綿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詞中的單字不表示任何意義,只起記錄音節的作用,重疊或兩個字合起來后的兩個音節表示具體詞義. ④漢語中有一大批外來詞(包括少數民族詞語),音譯外來詞自古就有,如:匈奴(Huna) 、佛(buddha)等,屬于古代的音譯外來詞;雪茄(cigar)、康拜因(combine)、加侖(gallon)等,屬于現代的音譯外來詞.漢語中的外來詞主要有兩種情況:純粹音譯,就像上面所舉的例子;半譯音半譯義 ,如 :哀的美敦書(uleimatum) 、吉普車(jeep)、啤酒(beer)等 . ⑤ 漢語詞匯的雙音節化趨勢:單音節詞常常擴充為雙音節,多音節詞語往往被壓縮成雙音節,如:車—車子,鳥—飛鳥,月—月亮,窗—窗戶,高級中學—高中 ,電視大學—電大 ,對外貿易—外貿,挖掘潛力—挖潛等. ⑥漢語中有大量四字成語,就其語言結構單位說,多屬于詞組,就其造句功能說,相當于一個詞.任何一種語言的詞匯都永遠處于不斷變化狀態,漢語詞匯將隨著中國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和豐富.。
6. 什么是雙音節詞語
雙音節詞是兩個或者三個以上的音節組成的詞,就是這些個音節共同組成一定的意義.一般地說,一個單詞中有幾個發音的元音字母,就有幾個音節。如habit,politics,no等。但要注意:(1)單詞末尾不發音的e不構成音節。如bike,take等;(2)兩個元音字母在一起,一般為字母組合,發一個元音,構成一個音節。如book,rain等;(3)詞尾的-le可以和其前邊的輔音組成一個音節。如a-ble,peo-ple等。
雙音節詞的重音一般在第一個音節上。如 basic,even, window,open,stu-dent等。重讀音節中的元音字母的讀法和單音節詞一樣,也是開音節讀字母音,閉音節讀短元音。怎么知道它是開音節還是閉音節呢?
(1)兩元音字母之間如有兩個輔音字母,則中間分開,一邊一個。如mat-ter,mem-ber,win-dow,doc-tor,sup-per,lit-tle等。這樣一分,第一個音節是以輔音字母結尾的,它就是重讀閉音節,元音字母讀短元音。
(2)兩元音字母中間有一輔音字母,該輔音字母劃歸后一音節。如basic,region,open,human等。這樣一分,頭一個音節是以元音字母結尾的,它是重讀開音節,元音字母讀其字母音。但是,雙音節詞中,重讀開音節中的元音字母有不少仍讀短元音。如second,present,ever,hover,modern,proper等。第二音節中有/i/時,第一音節中的a,e,i,o大多讀短元音。如spanish,habit,mes-sage,city,system, profit等。
(3)第一音節如是r音節或其他元音字母組合,其讀音方法和單音節詞基本一樣,如army,merit,circle,order,purple,awful,autumn等。但也有讀短元音的,如knowledge,nourish等。
(4)非重讀音節中的元音字母a,e,o,u,及字母組合ar,er,or,ure等一般讀為/+/,如about,silent,atom,supply,radar,supper,doctor等。i,y及字母組合ay,ey一般讀作/i/,如acid,thirty,Sunday,valley。a,e也可讀作人/i/,如comrade,before等。o在詞尾時仍讀字母音。如hero,Negr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