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大禹傳說。
古代民間傳說。
禹是傳說中夏代的始祖。
他的主要業績是治水。
古籍記載,相傳帝堯之時,發生洪水,帝命鯀去治理。
鯀治水失敗,被殺于羽郊,其子禹繼承父業,經13年終于平復水患。
后舜禪位于禹,夏王朝由此建立。
②愚公移山傳說。
據稱:古時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于門前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阻礙出入,就立志鏟平這兩座山。
家人、鄰里都來相助。
他們終日劈山運土,往返于渤海和太行之間,常年不息。
河曲智叟譏笑愚公“愚蠢”。
愚公對智叟說:“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們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動了上帝,上帝就派夸、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
③魯班傳說。
古代能工巧匠的民間傳說。
魯班是春秋末期魯國的工匠,名公輸般。
他技藝超群,又是魯國人,所以后來人們就稱他為“魯班(般)”。
古籍及一些筆記和方志中都有著錄。
戰國時期本來是歷史人物的公輸般,在民間逐漸變為一個傳說式人物。
④孟姜女的傳說。
孟姜女被說成是葫蘆所生,由于葫蘆牽連到隔壁而居的孟姜兩家,因稱孟姜女。
孟姜女哭倒長城后,秦始皇見其貌美,欲納為妃,并接受孟姜女提出的3個條件,披麻戴孝,手執喪杖,為杞梁發喪。
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
⑤牛郎織女傳說。
牛郎和織女是從牛郎星和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的。
漢魏間,民間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間的看牛郎,織女則是天帝之女。
織女與牛郎婚配,并生一男一女,最后王母將其捉回,在兩人之間劃成一道天河,兩人只能靠鵲橋每年七夕相會。
擴展資料:
傳說與神話的聯系:
第一,民間傳說與神話產生的歷史時期比較接近,它們的歷史關系十分密切。
一部分上古時期的傳說與神話是交融在一起的,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傳說與神話的界限十分模糊。
第二,就體裁特征和傳播方式而言,傳說與神話都是散文體的口述故事。
第三,傳說和神話都具有超現實性的幻想。
傳說的人物和情節有一定程度的超現實因素。
傳說的故事追求傳奇性,而許多傳說效果是靠超現實性的魔幻情節來制造的,
參考資料:民間傳說_百度百科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有哪些民間傳說150字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