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第一章--小人國
好段: 我時不時將腿沉下去,但卻總也探不到底。
眼看我就要完蛋而又再也無力掙扎時,忽然覺得水深已經不及滅頂了,而這時風暴也已大大減弱。
海底坡度很小,差不多我走了一英里才到岸上,那時我想大約是晚上八點鐘。
我又繼續往前走了近半英里,沒有見到任何房屋或居民的跡象,至少是我沒有能看到,因為當時我實在太虛弱了。
我疲憊到了極點,再加上天氣炎熱和離船前又喝過半品脫的白蘭地,所以極想睡覺。
我在草地上躺了下來。
草很短,軟軟的,一覺睡去,記憶所及真是前所未有的酣甜香沉。
我睡了大約有九個小時,因為醒來時,太陽正好從東方升起。
我想站起來,卻動彈不得;由于我恰好是仰天躺著,這時我發現自己的胳膊和腿都牢牢地綁在地上;我的頭發又長又厚,也同樣地綁著,從腋窩到大腿,我感覺身也橫綁著一些細細的帶子。
我只能朝上看。
太陽開始熱起來了,陽光刺痛了我的眼睛,我聽到周圍一片嘈雜聲,可我躺著的姿式,除了天空什么也看不到。
過了沒多大一會兒,我覺得有個什么活的東西在我的左腿上蠕動,輕輕地向前移著,越過我胸脯,幾乎到了我的下巴前。
我盡力將眼睛往下看,竟發現一個身高不足六英寸、手持弓箭、背負箭袋的人!與此同時,我估計至少有四十個他的同類隨他而來。
我大為驚奇,猛吼一聲,結果嚇得他們全部掉頭就跑。
后來有人告訴我,他們中有幾個從我腰部往下跳,竟跌傷了。
但是他們很快又回來了,其中的一個竟敢走到能看得清我整個面孔的地方,舉起雙手,抬起雙眼,一副驚羨的樣子,他用刺耳卻很清晰的聲音高喊:“海琴那·德古爾!”,其他的人也把這幾個字重復了幾遍,可那時我還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讀者可以想象到,我一直那樣躺著是極不舒服的;最后,我努力掙脫。
僥幸的是我把繩子掙斷了,拔出了將我的左臂綁到地上的木釘。
我把左臂舉到眼前,發現了他們綁縛我的方法。
這時我又用力一扯,雖然十分疼痛,但還是將綁我左邊頭發的繩子扯松了一點,這樣我才能稍稍將頭轉動兩英寸光景。
但是,我還沒來得及將他們捉住,他們卻又一次一溜煙的跑了。
于是聽到他們一陣尖聲高喊,喊聲過后,我聽見其中的一個大叫道:“托爾戈·奉納克”;即刻就感覺有一百多支如針一樣的箭射中了我的左臂,非常疼痛;他們又向空中射了一陣,仿佛我們歐洲人放炮彈一般。
我猜想許多箭是落到我身上了(盡管我并沒有感覺到),有些則落在我的臉上,我趕緊用左手去遮擋。
一陣箭雨過后,我不勝悲痛地呻吟起來。
接著再一次我掙扎著想脫身,他們就比剛才更猛烈地向我齊射,有幾個還試圖用矛來刺我的腰;幸虧我穿著一件米黃色的牛皮背心,他們刺不進去。
我想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安安靜靜地躺著。
我的打算是,就這么挨到夜晚,因為既然我的左手已經松綁,我是可以很輕松地獲得自由的。
至于那些當地的居民,假如他們長得全和我看到的那一個一般大小,那么我沒有理由不相信,就算他們將最強大的軍隊調來與我拚,我也是可以敵得過他們的。
但是命運卻給我作了另外一個安排。
當這些人發現我安靜下來不動的時候,就不再放箭;但就我聽到的吵鬧聲來判斷,知道他們的人數又增加了。
在離我約四碼遠的地方,沖著我的右耳處,我聽到敲敲打打地鬧了大約有一個多鐘頭,就好像有人在干活似的。
在木釘與繩子允許的范圍內,我將頭朝那個萬向轉過去,這才看見地上已豎起了一個一英尺半高的平臺,旁邊還有兩三副梯子靠著用以攀登。
這中間就有一個看上去像是有身份的人,對我發表了一通長長的演說,只是我一個字也聽不懂。
剛才我應該先提一下,在那位要人發表演說前,他高喊了三聲“朗格羅·德胡爾·桑”(這句話和前面那些話他們后來又都重新說過,并且向我作了解釋)。
他一喊完,立即就有五十多個居民過來將我頭左邊的繩子割斷,我因此得以把頭向右邊轉動,也可以看清要說話的那人的樣子。
他看上去中年,比跟隨他的另外三人都要高。
三人中其中有一個是侍從,身材好像只比我的中指略長些,正替那人拽著拖在身后的衣服;另外兩人分別站在他左右扶持著他。
他的表演十足的演說家派頭,我看得出來他用了不少威脅的話語,有時也許下諾言,表示其同情與友好。
我答了幾句,但態度極為恭順,我舉起左手,雙目注視著太陽,請太陽給我作證。
自從離船后到現在已有好幾個小時沒吃一點東西了,饑腸轆轆,我感覺這種生理要求十分強烈,再也忍不住要表露,我已等不及了,也許這有悖禮儀,就不時地把手指放在嘴上,表示我要吃東西。
那位“赫夠”(后來我才得知,對一個大老爺他們都是這么稱呼)終于明白我的意思。
他從臺上下來,命令在我的兩側放幾副梯子,大約一百個居民就將盛滿了肉的籃子向我的嘴邊送來;這肉是國王一接到關于我的情報之后,立即下令準備并送到這兒來的。
我看到有好幾種動物的肉,但從味道上卻分辨不出那是什么肉。
從形狀上看,有些像是羊的肩肉、腿肉和腰肉,做得很有味道,但是比百靈鳥的翅膀還要小,我一口吃 兩三塊。
步槍子彈大小的面包一口就是三個。
他們一邊盡快地給我供應,一邊對我的高大身軀與胃口驚訝萬分。
接著我又表示要喝水,他們從我吃東西的樣子看出,少量的水是不夠我喝的。
這些人非常聰明,他們十分熟練地吊起一只頭號大桶,然后把它滾到我手邊,撬開桶蓋。
我一飲而盡,這我很容易做到,因為一桶酒還不到半品脫。
酒的味道很像勃艮第產的淡味葡萄酒,但要香得多。
接著他們又給我弄了一桶來,我也是一口氣喝個精光,并表示還想喝,可他們已拿不出來了。
我表演完這些奇跡之后,他們歡呼雀躍,在我的胸脯上手舞足蹈,又像起先那樣,一遍又一遍地高喊“海琴那·德古爾”。
他們向我作了個手勢,讓我把這兩只酒桶扔下去,可是先警告下面的人躲開,高喊著地大約“勃拉契·米浮拉”。
當他們看到酒桶飛在空中時,齊聲高喊:海琴那·德古爾”。
我得承認,當這些人在我身上來來回回地走動時,我常想將最先走近我的四五十個一把抓住扔到地上去。
可是想起剛才我所吃的苦頭,也許那還不是他們最厲害的手段;我也曾答應對他們表示敬重(我是這樣解釋我那恭順的態度的),想到這些,我立即打消了以上的念頭。
再說,他們如此破費而隆重地款待我,我也應該以禮相待。
然而,私下里我又不勝驚奇,這幫小人兒竟如此大膽,我一手已經自由,他們還敢在我身邊及身上走來走去,在他們眼中我一定是個龐然大物,可見到我,他們居然抖都不發一個。
過了一些時候,他們看我不再要肉吃了,我的面前就出現了一位皇帝派來的高官。
欽差大臣帶著十二三個隨從,從我的右小腿爬上來,一直來到我的臉前。
他拿出蓋有國璽的身份證書,遞到我眼前,大約講了有十分鐘的話,雖然沒有任何憤怒的表示,說話樣子卻很堅決。
他不時地用手指向前方,后來我才明白,他是在指半英里外的京城,皇帝已在那里的御前會議上決定,得把我運到京城去。
我回答了幾句,可是沒有什么用。
我用空著的左手作了一個手勢,把左手放到右手上(從欽差大人的頭頂掠過,以免傷了他和他的隨員),接著又碰了碰頭和身子,示意他們我想要獲得自由。
他像是很明白我的意思,因為他搖了搖頭表示不同意;他舉起手來作了個手勢,并說非得把我當俘虜運走不可。
不過他又作了另外一些手勢,是讓我明白可享受足夠的酒肉,待遇非常好。
這么一來,我倒又想要努力掙脫束縛了,可同時我感覺到臉上手上的箭傷還在痛,而且都已經起瘡,許多箭頭還扎在里面;同時我看到敵人的人數又增加了許多,這樣我就只有作手勢讓他們明白,他們愛怎么處置我就怎么處置吧。
這樣,“赫夠”及其隨從才禮貌而和顏悅色地退了下去。
很快我就聽到他們一齊高喊,不斷地重復著:“派布龍·塞蘭”。
這時我感覺我左邊有許許多多人在為我松綁,使我能夠將身子轉向右邊,撒泡尿放松一下。
我撒了很多,使這些人大為驚訝;他們看我的舉動,推想我要干什么,就趕忙向左右兩邊躲閃那股又響又猛的洪流。
但在這之前,他們在我的臉上手上除了一種味道很香的油膏,不過幾分鐘,所有的箭傷全部消失了。
這一切,加上我用了他們營養豐富的飲食,使得我精力恢復,不覺昏昏欲睡。
后來有人證實,我睡了大約有八個小時;這倒也并不使人感到奇怪,因為醫生們奉皇帝之命,事先在酒里摻進了一種安眠藥水。
看來我上岸以后一被人發現在地上躺著,就有專差報告了皇帝,所以他早就知道了這事,于是開會決定把我用前面敘述的方式綁縛起來(這是在夜間我睡著時干的),又決定送給我充足的酒肉,并備一架機器把我運到京城。
這一決定也許太大膽危險,我敢說在同樣情形下,任何一位歐洲的君主都不會效仿此法的。
不過,他們這么做既極為慎重,又很寬宏大量,因為假如這些人趁我睡著的時候企圖用矛和箭把我殺了,那我一感覺疼痛,肯定就會驚醒過來,那樣或許就會使我大怒,一氣之下,用力就能夠掙斷綁著我的繩子,到那時,他們無力抵抗,也就不能指望我心慈手軟了。
這些人是十分出色的數學家,在皇帝的支持與鼓勵下,他們機械學方面的知識也達到了極其完美的程度。
皇帝以崇尚、保護學術而聞名。
這個君主有好幾臺裝有輪子的機器,用來運載樹木和其他的一些重物。
他常在產木材的樹林里建造最大的戰艦,有的長達九英尺,然后就用這些帶輪子的機器將戰艦運到三四百碼以外的海上去。
這次五百個木匠與工程師立即動手建造他們最大的機器。
那是一座木架,高三英寸,長約七英尺,寬約四英尺,裝有二十二個輪子。
看來是在我上岸后四小時他們就出發了,我聽到的歡呼聲就是因為這機器運到了。
機器被推到我身邊,與我的身體保持平行。
可是現在主要的困難是他們怎樣把我抬起來放到車上去的。
為此他們豎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們用繃帶將我的脖子、手、身子和腿全都捆住,然后用包扎線粗細的極為結實的繩索,一頭用鈞子鈞住繃帶,一頭縛在木柱頂端的滑車上。
九百名最強壯的漢子一齊拉繩索,用了不到三小時,就把我吊了起來放到了車上;在車上我依然被捆得結結實實。
這一切全都是別人告訴我的,因為在他們工作的時候,我由于摻在酒里的催眠藥藥性發作,睡得正香呢。
一千五百匹強壯高大的御馬,每匹都約有四英寸半那么高,拖著我向京城而去。
前面我已說過,京城就在半英里之外。
在路上我們走了大約四個小時的時候,一件很可笑的事忽然把我弄醒了。
原來是車出了點毛病,急需修理,停下沒多長時間,就有兩三個年輕人因為好奇,想看看我睡著時的模樣,爬上機器來,悄悄地來到我的臉前,其中一個是衛隊軍官,他把短槍的槍尖直往我左鼻孔里伸,像一根稻草那樣弄得我鼻孔發癢,猛打噴嚏;他們隨即偷偷溜走了,并未被人發現;事情過了三個星期,我才弄清楚為什么我那時會突然醒來。
那天接下來我們又走了很長的路,夜里休息時,我的兩邊各有五百名衛隊,他們一半手持火把,一半拿著弓箭,只要我想動彈一下,就會隨時向我射擊。
第二天太陽剛一升起,我們就又繼續上路,大約中午時分,離城門就不足兩百碼了。
皇帝率全朝官員出來迎接,但他的大將們卻堅決不讓皇帝冒險爬上我的身子來。
停車的地方有一座古廟,據說是全王國最大的。
幾年前廟里曾發生過一樁慘無人道的兇殺案,就當地那些虔誠的人看來,這有污圣地,所以就把所有的家具及禮拜用品全都搬走了,只當作一般的公共場所使用。
他們決定就讓我在這古廟里住下。
朝北的大門約有四英尺高兩英尺寬,由此我可以方便地爬進爬出。
門的兩邊各有一扇小窗,離地約有六英寸。
國王的鐵匠從左邊的窗口拉進去九十一條鏈條,那鏈條很像歐洲婦女節上所掛的鏈子,粗細也一樣;鐵匠再用三十六把掛鎖把我的左腿鎖在鏈條上。
在大路的另一邊,與這廟相對的,是二十英尺外的一座塔樓,樓高至少五英尺,皇帝及其朝中主要官員就由此登樓,以便瞻仰我的模樣。
這是我后來才聽說的,因為我看不到他們。
估計有十萬以上的居民也都出城來看我。
雖然我有衛隊保護,可我猜想有不下萬人好幾次由梯子爬上了我的身體。
但不久國王就發出公告禁止這種行為,違者處以極刑。
當工人們感覺我不可能再掙脫了時,就將捆綁我的繩子全都砍斷;我站立起來,生平從來沒有過這樣沮喪。
可是當人們看到我站起來走動時,其喧鬧和驚訝的情形簡直是無法形容了。
拴住我左腿的鏈條長約兩碼,不僅使我可以在一個半圓的范圍內自由地前后走動,而且因為拴鏈條的地方離大門才不到四英寸,所以我可以爬進廟里去,伸直身子躺在里面。
好句:1、國王向格列佛詢問歐洲的風俗、宗教、法律、政府和學術的情形。
格列佛便向他講述了英國近百年來發生的大事。
但他聽完卻說:“這些大事只不過是一大堆陰謀、反叛、暗殺、屠戮、革命和流放”,并指責說:“你的同胞中大多數人都屬于自然界中爬行地面的可憎的小毒蟲中最有害的一類。
”
2、國王要以理智和仁慈來治理國家。
他對人的評價是:“誰要能使本來只生產一串谷穗、一片草葉的土地上長出兩串谷穗、兩片草葉來,誰就比所有的政客更有功于人類,對國家的貢獻就更大。
”
3、格列佛認為,“這位君主具有種種令人尊敬、愛戴和敬仰的品質:他具有卓越的才能,無窮的智慧,高深的學問,治理國家的雄才,也受到人民的擁戴。”
4、這里科學家們正興致勃勃地在進行各種可笑的研究:有的在埋頭設計如何從黃瓜里提取陽光;有的想把糞便還原為食物;用豬耕地;還有的想利用蜘蛛織網,用風箱打氣法治病等等。
在學校教育中,這里的人,準備取消詞匯,認為這樣有益于健康。
5、一位教授正在寫一本關于如何偵破反政府陰謀的書。
于是格列佛向他介紹了蘭敦(暗指倫敦)關于這方面的做法。
格列佛說:“那里的居民差不多都是偵探、見證人、告密者、上訴人、起訴人、證明人、發誓控告人和他們手下的爪牙……在這個王國里制造陰謀的人大都是企圖抬高自己的政客身份,使一個軟弱無能的政府恢復元氣,鎮壓或者緩和群眾的不滿情緒,竊取沒收來的財物填滿自己的口袋,左右輿論使它能符合于個人利益。
”
6、他還將羅馬的議會和現代議會作了一番比較,認為:“羅馬的議會好象是英雄和半神人的聚會,而現代的議會卻象是一群小販、扒手、強盜和暴徒。”
7、格列佛說:“有時是因為君主野心勃勃,總認為統治的地面不夠大,人口不夠多;有時也因為大臣貪污腐化,唆使他們的主子進行戰爭,才好壓制或者轉移人民對于國內行政事務的不滿情緒。
”
8、格列佛還談起法律和金錢的用處。
他說歐洲的耶胡們認為:“不管是用錢還是攢錢,錢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就是這樣,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婪無厭。
富人享受著窮人的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
”
9、格列佛感到“這些杰出的四足動物有許多美德,跟人類的腐化墮落對比一下,使我睜開了眼睛,擴大了眼界”。
10、他把這些親身的見聞記載下來,“唯一目的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所以不管怎樣我也決不可能感到失望”。
11、在天文學上,我們將會有多么奇妙的發現!我們活著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預言成為事實;我們可以觀察到彗星的運行和再現,以及日月星辰的種種運動變化。
12、所以問題不在于一個人是否能永葆青春,永遠健康幸福,而在于他在老年所具備的種種常見的不利條件下,如何來渡過他那永恒的生命
13、貴婦人和廷臣們全都穿得非常華麗,他們站在那里看起來仿佛地上鋪了一條繡滿了金人銀人的襯裙
14、他們一站整齊就馬上分成兩隊,進行小規模的軍事演習,一時鈍箭齊發,刀劍出鞘,跑的跑,追的追,攻的攻,退的退,總之表現出了我從未見過的嚴明的軍事紀律
15、我們聽任波濤的擺布,大約過了半個小時,一陣狂風忽然從北方吹來,小船一下掀翻了。
16、我疲憊已極,極想睡覺,便在草地上躺了下來,一覺睡去,記憶所及真是前所未有的酣甜香沉。
17、由此發生六次叛亂,其中一個皇帝送了命,一個丟了皇位。
18、動亂后,流亡的人總是逃到那個帝國去避難,據估計先后有一萬一千人情愿受死也不愿去打破雞蛋較小的一端。
好詞:賞心悅目 微不足道 極其驚訝 肅然起敬 婉轉 顯赫 懦弱 虔誠 狼藉 潦倒 奢侈 純樸 慷慨和善 頻繁 隱瞞 拘禁 前途無量 慎重 高談闊論 熟練 精光 手舞足蹈 威武 勻稱 莊嚴 惡意 罪魁禍首 嚎啕大哭 感激 騷亂 自由 爽快 恢復 特別 計劃 損傷 輝煌 壯麗 和藹 祝賀 統治 激烈
讀后感
讀<<格列佛游記>>有感
近幾天,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著作《格列佛游記》。
當我翻開了《格列佛游記》時,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錄所吸引了:小人國歷險、大人國歷險、會飛的國家……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這些就想快點往下看,想快點了解怎么會有小人國和大人國,國家又怎么會飛。
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地讀起了第一章。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奇書,它不是單純的少兒讀物,而是飽寓諷刺和批判的文學杰作,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一生中讀了不下六次,他說:“如果要我開一份書目,列出哪怕其他書都被毀壞時也要保留的六本書,我一定會把《格列佛游記》列入其中。
”在這本書中,斯威夫特的敘事技巧和諷刺才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反映。
作品的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是個英國外科醫生,后升任船長;他受過良好教育,為祖國而自豪,在職業和政治兩方面似乎都頗有見識,可是他本質上卻是一個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這種局限達到了最充分的諷刺效果。
全書由四卷組成,在每一卷中格列佛都要面臨常人難以想象的特殊情況。
第一卷寫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國(利立普特)的遭遇,格列佛與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為十二比一,那里的居民身高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
起先他被小人們捆了起來,但后來由于他表現溫順并答應接受某些條件,小人國國王同意恢復他的自由。
此時,該國正遭到另一小人國(布萊夫斯庫)入侵,格列佛涉過海峽把敵國艦隊的大部分船只擄來,迫使敵國遣使求和。
盡管格列佛立了大功,但后來因在幾件事情上得罪了國王,國王決定刺瞎他的雙眼,將他活活餓死。
格列佛得知消息,倉皇逃向鄰國,修好一只小船,起航回家。
第二卷描述格列佛在大人國的遭遇。
在這一卷里,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時,遭遇風暴,船被刮至一片陌生的陸地。
這陸地叫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
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鐵塔。
格列佛一到這里,由“巨人山”一下子變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國,自己仿佛變成了一個利立普特(小人國)人,比例倒了過來,成了一比十二。
在大人國的農夫面前,格列佛像鼴鼠般大小,被農夫當作玩物帶回家。
為了賺錢,農夫竟把他帶到市鎮,讓他耍把戲,供人觀賞。
后來他被王后買去,得以與大人國的國王相處。
逐漸地,格列佛思鄉之情日益濃烈,在一次隨國王巡視邊境時佯稱有病,去海邊呼吸新鮮空氣。
當他在岸邊鉆進小木箱睡覺時,一只大鷹將木箱叼走。
后來木箱落入大海,被路過的船只發現,里面的格列佛獲救,終于又回到英國。
第三卷寫的是飛島國。
這一卷比較松散,鋪得較開,寫格列佛以勒皮他(飛島)游歷為中心,兼及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和日本四個地方的游記。
第四卷描述了格列佛在賢馬國(“慧骃國”)的所見所聞。
這是歷來最為爭議的部分。
在那里,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骃的放逐,滿心悵惘地回到那塊生他養他如今卻叫他厭惡的故土,憤怒而又無可奈何地與一幫“野胡”在一起度過自己的余生。
在這些虛構的國度里可以找到當時英國社會的痕跡。
作品集中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種種矛盾,對英國政治制度作了辛辣的諷刺。
如小人國里的高跟鞋代表的是當時的輝格黨,而低跟鞋代表的是托利黨,關于打破雞蛋是從大的一頭打還是從小的一頭打的爭論反映了宗教戰爭。
主人公格列佛勤勞、勇敢、機智、善良。
作品想象豐富,構思奇特,勾畫出一個五彩繽紛的神奇世界。
幻想與現實的有機統一是這部作品的最大特點。
首版在一周內售完,并立即被譯成法文和荷蘭文。
18世紀末葉出現了改編的小冊子。
倫敦塔巴特出版社于1805年首次出版了專門的兒童版本,并附有三幅彩色銅板插畫。
迄今的兒童版本一般只涉及格列佛在小人國和大人國的奇遇。
《格列佛游記》對英國和世界兒童文學產生過重要影響,尤其是其勾想手法、離奇描寫在英國兒童文學史上有開拓意義。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暑假是個放松身心的好時間,在這個閑暇的暑假中,拿起《格列佛游記》,仔細閱讀著其中有趣、驚險的故事,真的可以把人帶入斯威夫特的游歷的世界, 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個愛好出游的人,他渴望著周游世界,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也許正是他那無畏的探索精神,才讓我們也領略到了這奇特的四個國家吧。
我想,利立浦特與布羅卜丁奈格,也就是小人國和大人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了。
利立浦特的居民們雖然都不過是一般人手掌那么大的人,但他們卻十分的勤奮與聰明。
格列佛為這個國家出了不少力,最后卻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彈劾,被迫離開這個國家。
這也從某個角度折射了當時英國政府的昏暗、各黨派之間的爭斗以及與法國的戰爭等等,充分表現出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
在大人國,格列佛又從小矮人的角度仰視人類,諷刺了人類的一些不好的習性。
第三部中的飛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飛島上的人們只重視音樂與數學,一點沒有想到要全方面發展,才能讓國家強大起來。
而且那些致力研究一些奇怪實驗的人,譬如用蜘蛛網作防線,用嗅覺、觸覺辨別顏色,還有把糞便還原為原來的食物等等。
這些實驗都是很愚蠢,有的實驗甚至根本沒有意義,但他們卻依然熱衷于做這些實驗,而不去造更好的房子或是種植出更優良的糧食,讓土地都變的荒廢后還不以為然,真的令人不解。
作者辛辣地諷刺了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科學研究者,并諷刺了人類的瘋狂和邪惡的本性,人性隨著歷史的前進一步步地墮落,走向深淵。
在慧嘶馬國中,格列佛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嘶馬。
在慧嘶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他們不懂什么叫“懷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是人們所追求和向往的地方。
在這里,你不需要考慮別人說話的真假,因為他們不知道說謊是什么。
但是,格列佛卻因過于崇拜慧嘶馬,而成了憤世嫉俗的偏執狂,根本看不到人的優點,把人看作與野胡一樣,最終格列佛也成為了作者嘲諷的對象。
這部小說真實地描繪出了一幅格列佛出游的圖畫,讓讀者看到了社會上美好的一面與黑暗的一面,由此也想到了很多。
當我第一次見到此書,我以為是像《魯濱孫漂流記》那樣的小說。
而當我翻開書,看了書的前言才知道了,原來這個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
但小說的童話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銳深邃的諷刺才是其靈魂。
他諷刺地道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欲、陰險和野心。
"他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化作臟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
他大談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錢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
作者不僅諷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個人類社會。
耶胡代表人類,而主人公卻是如此厭惡耶胡。
書中的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社會的不滿。
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慧因國里與慧因的生活是最令他難忘的。
他們的國家不會出現表示罪惡的字眼,像:欺騙、懷疑、狡猾等等之類的詞。
所以他們的社會不會有欺騙、懷疑、狡猾、陷害、陰謀、賄賂。
那個世界才是一個真正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地方。
以至于當主人公離開那里時流下了悲傷的眼淚。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格列佛游記中的好詞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