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二年級數學小故事
原發布者:鄉翁1974
第三冊數青蛙童謠 一只青蛙一張嘴,二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張嘴,八只眼睛十六條腿,撲通、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 五只青蛙五張嘴,十只眼睛二十條腿,撲通、撲通、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小朋友,你還能接著數再數下去嗎?九九歌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于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關于九九歌,漢代燕人韓嬰的《韓詩外傳》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春秋時期,齊桓公設立招賢館征集各方面的人才,等了很久,一直沒有人來應征。過了一年后才來了一個老百姓,他把九九歌獻給齊桓公。齊桓公覺得很可笑,就說:“九九歌也能拿出來表示才學嗎?”這個人回答說:“九九歌確實夠不上什么才學,但是您如果對我這個只懂得九九歌的老百姓都能重禮相待的話,那么還怕比我高
2. 2篇自編數學故事
今天是小麗的生日,媽媽想要在家里舉行生日晚會,可是她想用最短的時間做菜,可是要怎么做呢?先看一下菜譜:做、煮面(10)制做蛋糕(20)煮魚(20)買可樂(5),擺好餐具(5)訂購KFC全家桶(2)。
正好小麗的數學老師今天交“如何減少時間”,下午,小麗回到家,媽媽疑惑不解的問:“小麗,給你看一下菜譜,你說媽媽要怎樣節省時間?” 小麗流順的說:“先制作蛋糕(擺好餐具(5)訂購KFC全家桶(2) 買可樂(5))(20),在做、煮面(10),最后煮魚(20)。一共的時間就是“20+10+20=50(分)”媽媽聽了說:“還是我的女兒最聰明”。
3. 小學二年級數學小故事20字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 +97+98+99+100 = ?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自己可以濃縮一下。
4. 數學小故事10篇(最簡短的)
一天,野人抓到一只兔子,他發明了1這個符號來記錄百今天的收獲.一天,野人抓到兩只兔子,他發明了2這個符號來記錄今天的收獲.一天,野人抓到三只兔子,他發明了3這個符號來記錄今度天的收獲.一天,野人抓到四只兔子,他發明了4這個符號來記錄今天的收獲.一天,野人抓專到五只兔子,他發明了5這個符號來記錄今天的收獲.一天,野人抓到六只兔子,他發明了6這個屬符號來記錄今天的收獲.一天,野人抓到七只兔子,他發明了7這個符號來記錄今天的收獲.一天,野人抓到八只兔子,他發明了8這個符號來記錄今天的收獲.一天,野人抓到十只兔子,他發明了10這個符號來記錄今天的收獲.后來,這幾個數字廣為流傳.人們甚至用野人的名字來作為地名來紀念他.這就不為后人所知了。
5. 二年級語文數學小故事
二年級數學小故事 村長慢羊羊、暖羊羊、懶羊羊和美羊羊被抓了。
喜羊羊和沸羊羊要去狼堡救他們。灰太狼可 不想這么容易讓他們把村長救回去。
灰太狼設了一些數學難關阻攔他們,如果做錯一題,他 們就會中埋伏。第1 關、鏡子題 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樹上掛著一面鏡子。
鏡子里,灰太狼指著一座鐘,鐘上的時間是10 點50 分。灰太狼說:“你們知道真正的時間嗎?如果你們不知道怎么做,你們就是笨蛋,如果你們知道怎么做,你們這些羊還是笨蛋!” 沸羊羊想了很久,說:“在鏡子里看到的時間,不就是10 點50 分嗎?”喜羊羊說:“鏡子里看到的物體跟實際物體是相反的。”
沸羊羊說:“那會不會是2 點20 分呢?” 喜羊羊說:“ 不。實際的時間和鏡子里的時間加起來是12 點。”
沸羊羊也開竅了,說:“我明白了,實際時間是1 點10 分。” 第2 關、2 步應用題 喜羊羊和沸羊羊剛剛走完一公里,又看到樹上貼著一張紙,旁邊有個電視機。
電視機里 漸漸地浮現出灰太狼的身影。灰太狼說:“能在這里見到你們,說明你們通過了第一關。
不 過,那道題太容易了,連小學生都會做。第二道題你們肯定做不出來。”
沸羊羊被激怒了:“我們肯定做得出來,灰太狼,走著瞧!” 灰太狼說:“哈哈哈哈,多一點憤怒,那才好玩呢!” 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紙上面寫著:“小白兔采了60 個蘑菇,現在只剩下48 個,它還要幾天 就能把蘑菇吃完?” 喜羊羊和沸羊羊說:“這是什么題啊,它還缺少一個條件呢!” 喜羊羊說:“咱們找找,旁邊有什么線索。”喜羊羊和沸羊羊仔細觀察,發現紙的背面寫著,這是一道2 步應用題。
他們就說:“小白兔采了60 個蘑菇,它每天吃6 個,現在只剩下48 個,它只 需8 天就能把剩下的蘑菇吃完。” 第3 關、年齡題 喜羊羊和沸羊羊他們又走了一公里,說:“現在怎么看不到題了呢?”他們四處找,發 現有棵大樹,樹里有個洞,洞里有張紙,還有個對講機。
對講機顯出灰太狼的樣子,灰太狼 拿起一本書,把書撕爛說:“什么,你們居然通過了第二關。你們過得了初一,過不了十五。
這第三關,你們是絕對做不出來的!“”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紙上面寫著:“媽媽的年齡是36 歲,是驕太狼的2 倍,爸爸的年齡比驕太狼多22 歲,請問爸爸的年齡是幾歲?”沸羊羊 說:“這種題難不倒我。爸爸不就是94 歲嗎?驕太狼的年齡是36*2=72 ,爸爸的年齡是72+22=94 !”喜羊羊說:“不,你再看一看!”沸羊羊再看了一遍,說:“沒有做錯啊!”喜羊 羊說:“這里的意思說,媽媽的年齡是驕太狼的2 倍,不是驕太狼的年齡是媽媽的2 倍。
正 確的解題方法是36 除以2 等于18 ,18 加22 等于40 ,得出爸爸是42 歲,而不是94 歲!” 沸羊羊說:“我真粗心,以后我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第4 關、邏輯推理 喜羊羊和沸羊羊走了一個懸崖峭壁前面,發現前面有三條獨木橋。
旁邊有一張紙,上面 說“你們來到這里,證明你們過了第三關。不過,這第四關可是有巨大風險的。
我在橋下面 準備了3 口鍋,如果你們做錯了,就會掉到懸崖下面,變成羊肉火鍋!” 沸羊羊說:“灰太狼,我們不會讓你得懲的!喜羊羊說:“沒錯!”喜羊羊和沸羊羊又看到一張紙,上面寫著小明、小剛和小紅各拿著一本書,書名是《語文》、《數學》和《品德》。已知,小明拿的不是《語 文》,小剛拿的又不是《語文》又不是《數學》,請問誰拿的是《數學》?小明的編號是1 ,小剛的編號是2 ,小紅的編號是3 。
誰拿著數學書,就走他的編號的橋。沸羊羊說:“灰太狼 的題怎么一題比一題簡單?這題我都會做。
小剛拿的又不是語文,又不是數學,那就一定是 品德。然后,小明拿的不是語文,那就是數學或者是品德。
小剛已經拿了品德,那么小明拿 的就是數學!”喜羊羊說:“沸羊羊,你的進步真大呀,你做對了!”然后喜羊羊說:“小明拿 的是數學書,小明的編號是1 ,我們走1 號橋吧!” 第5 關、幾個角 喜羊羊和沸羊羊走了一公里,到了下山的路。他們又看到一張紙,上面畫著3 個等邊三 角形,沒有交叉,請問里面有多少個角,其中有多少個直角?然后沸羊羊就說:“這還不簡 單。”
喜羊羊說:“每個三角形有3 個角,有3 個三角形就是三三得九,有9 個角。等邊三角 形一個直角都沒有。”
第6 關、乘法算式 喜羊羊和沸羊羊又走了一公里,他們看到一張紙,上面寫著:“當你們看到這張紙的時 候,你們就好好睡一覺吧,因為這是你們睡的最后一覺了45 乘以11 等于多少?” 沸羊羊說:“這還不簡單!先算45*10 等于450 ,接下來再加45 ,就等于495 !”然后喜羊羊說:“還有 一種簡單的方法,4+5 等于9 ,把9 放在4 和5 中間,就變成495 !” 第7 關、幾厘米 喜羊羊和沸羊羊又走了一公里,他們看到一張紙,上面寫著:“喜羊羊,看來你們也真 是厲害。不過,再厲害,你們也活不到村長被吃掉的時候!一座鐵塔有2500 厘米高,請問 它高度是多少米?”沸羊羊說:“100 厘米就等于1 米,2500 里面有25 個100 。”
喜羊羊接 著說:“所以,這座鐵塔有25 米!” 突然地上鉆出一個機器人,喜羊羊過了很久才認出來,這就是軟綿綿祖先遺留下來的東 西。喜羊羊和沸羊羊。
6. 小學二年級編寫一個和數學有關的小故事,急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圣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并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后來“0”終于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小朋友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比如說:買菜、賣菜、算多少錢……
下面就是一個小故事,是一個數字之間的故事。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一位說起話來了。
0弟弟說:“我們大家伙兒,一起拍幾張合影吧,你們覺得怎么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
老4說話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于是,它們變忙了起來,終于+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沖印店,沖是沖好了,電腦姐姐身手想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呆呆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你知道該是怎么算出來的嗎?
唐僧師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瞇瞇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是多少呢?
7. 短的數學小故事
小朋友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8. 小學二年級趣味數學故事
1、趣味數學小故事
泰勒斯看到人們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來告示上寫著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問泰勒斯用什么工具來量金字塔。泰勒斯說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邊,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樣長的時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長度和金字塔底面邊長的一半。把這兩個長度加起來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頂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趣味數學小故事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于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
但是田忌采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范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二年級數學簡短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