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教育孩子最好
引用 樾潯說道: 簡短的49條, 雖不能說句句精辟,但仔細品味, 每一句都有它的道理: 1, 孩子不需要太聰明,太鋒芒畢露,我覺得那不是好事;關鍵是良好習慣的培養; 2, 環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3, 不要輕易養成一個壞習慣,那樣你會發現,糾正一個壞習慣的時間會是2倍,3倍于養 成習慣的時間;不要因為一時眼前的短暫利益妥協,隨便就給孩子引入新的不良習慣,比如因為孩子不吃飯,就開電視讓孩子看,來達到多喂幾口飯的目的。 4, 尊重孩子,習慣換位思考; 5, 說真話,當你發現有些真話說出來可能會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說話的技巧,寧可說一半,說的外交辭令些,也不要說瞎話; 6, 說孩子聽得懂的話。
習慣于講道理的媽媽要說得簡潔明了,忌諱像唐僧。 7, 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漸進,不要一口吃成個胖子,一步步來;了解當前孩子的特點,不拔苗助長。
8, 有預見性,明明知道這么做可能會引起孩子強烈抗爭并且自己還可能妥協,那么就不要去干預孩子,否則最后結果只會更壞不會更好。 9, 吃,注意比較均衡的配比即可,無需太精細;1歲以前孩子保證奶量;一歲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飲食做不到各類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飲食搭配一下,都兼顧一下,也是可以地 10, 孩子不會餓死自己 11, 吃飯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請離開 12, 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時候,也沒必要太擔心,能力范圍內稍微注意下,比如選家干凈的飯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綠色食品等,就沒必要太擔心了。
13, 補鈣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數,不缺不補;多曬太陽 14, 穿不講究。不刻意 15, 穿的和媽媽差不多多。
16, 給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運動量大,玩出汗風一吹更容易感冒,還更不容易好。
17, 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 判斷冷熱,摸孩子后脖子; 19, 不給孩子經常,動輒吃小藥。
天冷季節,不定期給孩子吃點vc,或者每天吃點富含vc的水果。 20, 感冒癥狀輕的時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剛開始就吃藥,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數是病毒性的,病毒沒有特效藥,吃藥14天好,不吃藥2個禮拜好;很多時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
21, 感冒發燒去醫院的話,盡量要求驗血; 22, 一個人可能不生病嗎?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時候,小病的時候,不要驚慌失措,辯證地想,得一次感冒相當于打了一針預防針。對這種宏觀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沒必要太在意。
23, 玩不怕臟 24, 不影響到自己安危,不影響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對孩子的行為舉止干涉太多 25, 放手讓孩子玩,摸爬滾打,不頭破血流就可以 26, 不是所有危險的東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圍內,教孩子危險在哪里,怎么避免。 27, 盡量多給孩子自己體會的機會,不直接告訴結果;讓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敗; 28, 教孩子學會等待; 29, 教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0, 教孩子付出和回報是雙向的,學會感恩 31, 睡覺盡量陪孩子入睡 32, 注意保護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 33, 寒冷訓練 34, 社會上很多“早教”的方法,當不知道怎么做的時候,就不做,有所為有所不為;信奉寧缺勿濫,過猶不及。
35, 孩子是社會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當作孩子的救世主,唯一; 36, 不要過多糾纏在自己育兒細節上的為什么,理論依據。做就做了,既成事實,沒那么多講究。
37, 每天盡量保證父母中的一方能夠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時間。 38, 每天想辦法讓孩子大笑狂笑若干次。
39, 生活游戲化,游戲生活化 40, 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個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當一個70分的媽媽;不對自己嚴格要求,馬馬虎虎過得去就可以,我畢竟也是第一次當媽啊。 41, 教孩子直面失敗,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輸得起,我可以選擇放棄,也可以選擇再次沖擊,但是我不能在對手面前大哭 42, 有小朋友進攻,學會審時度勢,先正告一次,然后的基本原則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在幼兒園的時候,可以大叫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43, 不先出手打人 44, 無論誰先動手,你都不可以第一個哭 45, 你對自己的東西有決定的權利; 46, 計劃3歲以后,我會給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錢的機制----要開始學有限的錢來辦自己最想做的事,學開源,學節流。
47, 常帶孩子去遠足,去郊外;不懼怕風雨 48, 爭取每年都能回一次鄉下老家,過不一樣的生活 49, 不把工作的煩惱帶回家.。
2. 家長育兒心得分享 比較好的育兒經驗有哪些
分享一些關于每個月段的育兒手冊,更多的0-36個月的育兒方案 可以關注 飛米粒學堂 官網 網頁鏈接 12個月早教參考 發育指標男孩 身高(cm)68.6-85.0 平均76.5 體重(kg)7.21-14.00平均10.05 頭圍(cm)42.6-50.5平均46.4 女孩 身高(cm)67.2-83.4 平均75 體重(kg)6.87-13.15 平均9.4 頭圍(cm)41.5-49.3平均45.1 能力培養月齡概述1、在獨立站立的基礎上,在大人的幫助下,從蹣跚學步到獨走幾步。
此時家長要訓練寶寶獨立行走的能力。 2、通過聽音樂、念兒歌、看畫冊、講故事和聽聲取物等多種形式,提高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在此基礎上,家長要鼓勵和引逗寶寶開口說話,從“爸爸、媽媽”的稱謂開始,到能說“拿、坐、走”等生活語言,進一步達到一次能說出4個字的水平。 3、要由母乳過渡到配方奶,為寶寶斷奶做好準備。
4、繼續培養寶寶自己用杯子喝水,自己吃飯的自理能力。 玩與教具1、家長要準備卡片或小玩具,故意把卡片或玩具放到地上,然后說寶寶幫媽媽撿起來,寶寶撿起來給媽媽,媽媽要說謝謝,訓練寶寶蹲下再站起來的靈活性和收拾玩具的好習慣。
2、家長還可以訓練寶寶在屋子里推東西,比如推自己的小車或扶著有重心的椅子在房子里推來推去,可以訓練寶寶練習獨走。 3、家長還要為寶寶準備開發智力安全環保的玩具,媽媽和寶寶一起玩玩具,手把手的教寶寶搭積木,讓寶寶練習能搭上兩塊積木。
4、家長還要給寶寶準備大的嬰兒畫冊,家長邊教邊幫助寶寶翻頁,慢慢鍛煉讓寶寶獨立自己翻書看。 5、家長可以和寶寶玩躲貓貓的游戲:家長可以用大手帕蓋住自己的臉,讓寶寶拉下手帕尋找。
媽媽也可以躲到寶寶身后,讓他找媽媽等。 6、家長還要給寶寶準備可以教寶寶認識大小、的瓶子、盒子;還要給他準備蠟筆、水彩筆和紙。
7、家長還要給寶寶準備動物圖片和圖形玩具。 8、家長還可以準備錢盒和硬幣,讓寶寶練習準確投擲。
育兒要點:1、這個月的寶寶,家長要培養他吃配方奶,為斷奶做好準備。 2、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獨站和行走的能力; 3、家長要引導寶寶說話和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4、是進一步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語言能力可達水平:1、能說四個字,“字”可表達人,動作,物體,所發出的聲音。 2、當家長問燈在哪里?電視在哪里?嬰兒能用目光或用手指指認這些東西。
可問寶寶物和字。例如:鍋在哪里?窗字在哪里?花盆在哪里?花字在哪里?讓寶寶用手指,嘴里”嗯,嗯”地告訴你。
3、見到爸爸媽媽能主動稱呼,“爸爸或媽媽”。 4、會數1-3或更多的數字。
具體做法 1、培養寶寶看畫冊:家長可以抱著寶寶和寶寶一起看大幅的畫冊,邊看家長要邊講解動物的名稱和叫聲。以后經常指著動物問寶寶,這是什么動物,它怎樣叫?讓寶寶學會更多的發音,讓發音與動物匹配,在不會說話以前用動物叫聲代表動物的名稱。
如鴨子:嘎嘎嘎;小羊,咩咩咩,小狗,汪汪汪。可以同時看圖,或字卡進行學習。
2、培養寶寶聽到琴聲舞蹈的能力:大人彈琴或播放歌曲時,訓練寶寶聽到歌曲后手舞足蹈,做相應的動作。 3、教寶寶主動發音:寶寶學會說話后,要有意識的引導寶寶說更多的話,教寶寶理解語言,并用動作來表示。
當家長叫寶寶的名字時,教寶寶用“到”“在”等答應家長。 4、會用語言或手指頭回答“你幾歲了?” 5、家長可以通過積木、字卡等教寶寶數數,一般這么大的寶寶會從1數到3,或更多。
6、繼續給寶寶聽音樂,給他念兒歌,講故事: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條件,繼續給寶寶放一些兒童樂曲,提供一個優美,溫柔和寧靜的音樂環境,提高他對音樂歌曲語言的理解。給他念一些兒歌,激發寶寶的興趣和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結合寶寶的生活編輯一些小故事。 7、教給寶寶單詞和句子:當寶寶用一個聲音代表一句話時,家長要鼓勵寶寶加上另一個字,使這個單詞能讓大人了解,就可以開始早期語言交流了。
比如媽媽拿兩個水果,問寶寶想要哪一個,寶寶用手指的同時要鼓勵寶寶發出聲音“蕉”再給寶寶。
3. 育兒心得怎么簡單寫
幼兒園老師說,要寫育兒心得.說起育兒心得,還真總結不出個一二.芊芊是我經歷了五年三次保胎后流產,最后一次保胎躺床上四個月才保來的小福寶,所以從出生開始,我可能比其他的媽媽對寶寶投入了更多的溺愛.每天下班回家,我都會要求能和芊芊擁抱一下,靜靜的抱著,我對她的母愛在泛濫,她對我的感情在增加.芊芊經常在抱好后會“吧唧”一聲給我一個吻,那時感覺自己真是最幸福的媽媽.我對芊芊的要求并不高,健康、快樂就行.所以報名參加的那些早教課、培訓課都是以玩為主的內容,如創意手工、烹飪、畫畫等 。
4. 簡單適用的育兒經驗精華
如果孩子體內寒氣重(特征:鼻梁上有青筋),那就請媽媽用嘴在后脖子大椎穴處吸吮,要是身體有寒氣,一吸就出痧,此方法能排寒氣而且不會讓孩子感覺痛苦。
適用于5歲以下小寶寶。要是孩子脾胃不好,就在孩子的大拇指指腹處作順時針旋按摩。
平時多喝小米粥,養脾胃。如果孩子要蹬被子,但又買不到合適的睡袋(比如,我家4周歲了),我用兩個超市里買來的尺寸比較大的浴巾給縫在一起,留三個口子,分別是頭和胳膊,這樣孩子睡覺就算是被子沒在身上,至少睡袋還裹著。
適合春夏季用。等孩子牙長齊了后,適當吃點牛肉干之類的比較有咬勁的東西,可以鍛煉牙齦,但要注意吃后清理口腔,容易塞牙的。
5. 幼兒的育兒經驗怎么寫
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賀今年4歲了。
這幾年也積累了一些育兒心得,以下我就從五方面談談自己幾年來的育兒心得: 一、先傾聽再出主意 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無憂無慮。不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幫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情緒,對于父母來說是很關鍵的。
先是應該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和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會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每天都會給孩子一個擁抱 我跟好好爸爸約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么時候都行,有時候是她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學的路上。
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瞇瞇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說“我也愛你”。我們總認為愛是應該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應該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善用表揚和鼓勵 由于好好吃飯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非常久的時間,以至于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每次喂飯都催她要吃快點,不能慢吞吞的,再后來我就只有夸獎她了,她吃進一口我就表揚一下。可是到現在已經夸成了習慣,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
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 好好的膽子不夠大,很多時候很多事都不敢嘗試。
在家的時候什么事都依賴我們給她做,這樣什么事都指望我們怎么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時候試著鼓勵她,她平時在家也喜歡畫圖畫剪紙,可她拿著筆又不知怎么畫,于是就老叫“媽媽你給我畫”,我就把筆拿在她手上,鼓勵她說“你一定會畫得比媽媽好”就聽了這句話,她會很快的畫好。現在她已經會拿著筆沒事就畫,畫圓呀,三角形,還會一一把畫的圖案剪出來。
四、避免批評和指責 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沒有好處的。特別是當已經有人對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評的時候,再在旁邊橫加指責,我認為是非常錯誤的,那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這種時候,就應該心平氣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她自己對故事中的行為進行評判,然后將故事中的行為與他的行為進行對比,讓她知道自己的過錯,最后表揚一番她的長處,告訴她這件事雖然做錯了,但是沒關系,只要能改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棒,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那樣不僅使她找回自信,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后一定會改正的。
五、讓孩子幫忙做事 平時在家我總是讓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雜事,有時在我洗東西時,就會讓她幫我端只小凳子。這些事可能在我們家長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這種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養出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只要我們多留心這種小事,就會讓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初淺的育兒心得,相信各位家長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兒方法。當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時還要配合幼兒園老師,做到家園共育,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
第二篇:幼兒家長育兒心得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愷愷在幼兒園學習已經二年了,明年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幼兒階段的教育宗旨是: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能養成好的生活和好的學習習慣,倒不是說要在幼兒園一定要學到什么知識。
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又要豐富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那樣對孩子包袱也重。以下是我們個人的一些心得:一、注意聆聽孩子關于他自己的事 家長關心孩子,不僅用眼“看”,而且要用耳“聽”。”
“聽”就是要鼓勵孩子多談自己的事(幼兒園及他身邊的事),通過“聽”聽到他的心聲從而正確引導孩子。二、鼓勵為主、批評為輔 孩子是需要鼓勵,鼓勵就是動力。
每當孩子有一些進步時,我們都會極力鼓勵他,這樣他就會很高興,自信心大增。錯誤時,比如說謊等等,我們還是要對他嚴厲的批評。
同時也會聽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原因,告訴他是不對的,不可以這樣做。三、要擁有一顆童心 和孩子在一起,像孩子一樣的和他玩,融入到他的世界。
跟孩子一起做一些游戲,做手工等等。要擁有一顆童心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敷衍了事應付他。
以上是我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體會。“說說容易做做難”,我們對孩子教育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望老師給予更大的指教,共同讓孩子得到更大的進步。
第三篇: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爸爸媽媽?不單單是物質方面就可以了,寶寶教育方面是做一名合格爸媽的重要面,“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經是上世紀的事情,現如今如何科學的育兒才是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的關鍵。下面兩個例子講的是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各位不妨參考下:舉例一:寶寶無理取鬧時,不可心軟改變立場 寶寶要什么東西時,如果是又哭又鬧的話,不管這件東西是不是他很想需要的,這時候不能給他,給他的話是鼓勵他,到后邊哭鬧成了一種武器。
還比。
6. 專家育兒經分享,這幾條最實用的育兒經驗
育兒經驗很多,最后重要的一點我想分享下: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已經流傳多年了,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每個孩子的優勢學習通道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是聽覺型,即靠聽覺來學習,聽懂就會了;有的孩子是視覺型的,要靠多看來學習;還有的孩子是動覺型的,就是要搞著小動作的來學習。所以,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優勢學習通道是哪種,因材施教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可不可以讓孩子在玩中學呢,當然可以。
比如:把生字做成字卡(貌似有賣字卡的),像玩撲克牌一樣的,玩出字卡的游戲,字面翻轉過來的時候,看誰能快速說出這個字是什么,說對的有獎勵積分,錯的有懲罰措施,這個獎勵與懲罰由家長和孩子商定。
使用一些識字類游戲手機軟件,人們對于畫面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相比起枯燥的文字,需要一行一行進行練習,圖片記憶法就讓孩子感興趣很多,比如【貓,小,帥識漢字】手機軟件中飛鳥和飛漢字演變,讓孩子記憶很深,在好奇快樂中學習漢字,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我感覺是一款免費的好軟件,非常推薦使用。
育兒還有很多方法,其中還有一點就是,跟孩子做朋友,和朋友一起玩耍學習能不開心嗎?有了較為平等的關系,何愁溝通不暢。
7. 要寫好一篇育兒經驗
我個人覺得主要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形成好的學習習慣。
剛開始家庭作業要陪著完成,不然孩子會很容易分心,磨蹭。慢慢的就讓孩子自己完成,給他時間規定,不要讓孩子依賴。
很多作業可以在游戲中讓孩子了解完成。每天一定要和孩子交流,對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不要說反話。比較平等的和孩子溝通,讓孩子自己選擇我幫他參考,對于孩子自己的選擇一定要他負責。
比如:讓他選擇吃什么,選好了即使他不喜歡也必須吃完。這樣下次他在做選擇之前自己會考慮清楚再決定而不會隨意浪費。
總而言之,這時候孩子的一些性格已經形成,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和細心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武斷的包辦或一味的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