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圣誕節手抄報內容
圣誕節小知識-Christmas
December 25th is Christmas, celebrating the birth of Jesus. Many people decorate their houses with Christmas trees and lights and give presents to family members. Children hang stockings for Santa Claus to fill with gifts. Christmas is a federal holiday. The African-American holiday of Kwanza is the last week of December. Candles are lit to represent the virtues of the African-American people.
12月25日是圣誕節,慶祝耶穌的誕生。很多人用圣誕樹及燈飾等來裝飾房子,并給家庭成員贈送禮物。兒童懸掛絲襪為圣誕老人,以填補禮物。圣誕節是一個聯邦假日。非洲裔美國人的節日寬扎是12月最后一個星期。蠟燭亮起,以代表非洲裔美國人的美德。
2. 圣誕節手抄報資料
圣誕節的沉思 每逢佳節倍思親,每逢圣誕更思主。
主啊!這是我內心的寫照;主啊!我愿借此佳節來默想你。然而,讓我最痛心的是許多人對圣誕節的歪曲…… 圣誕節啊!你似乎被人重視,從商場到酒店無處不見熱鬧的場面,其實他們不過是利用圣誕節作為商業促銷的一種手段。
圣誕節啊!你似乎被人高舉,從中國到世界各地無處不見熱鬧的氣氛,其實有人不過是利用圣誕節過過宗教的節日。 圣誕節啊!你似乎被人歡迎,從場下到場上無處不見熱鬧的情景,其實有人不過是利用圣誕節來熱鬧熱鬧。
圣誕節啊!你難道如此膚淺嗎?不,你有偉大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主耶穌啊!在圣誕節中我紀念你給我及全人類帶來了盼望。
人類墮落以后,從光明走向黑暗;從生命走向死亡(雙重死亡,即靈性的死與身體的死);從無罪走向罪的奴仆。因此,人就全然敗壞,并且要面對死亡與審判,正如經上說:"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弗2:1);因罪的工價乃是死(羅6:23);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審判(來9:27)。
這樣人豈不是絕望嗎? 絕望的人想自救,卻不能自救,就如一個人掉進泥坑中,他想自己救自己,于是拉住自己頭發不斷掙扎,他不但不能自救;而且加速了死亡,這一事實可以說明人不能自救。 人能用行為突破絕望,走向永生嗎?羅馬書7:18-19說:"我也知道在我里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惡,我倒去作",我段話是保羅內心的寫照,更是全人類的內心寫照。
人人立志行善;人人追求行善;人人盼望行善;人人努力行善。然而,現實告訴我們他們沒有辦法靠自己行善。
人非完人,孰能無過?這一鐵的事實打破了行為主義者的夢想…… 有人很天真地說:"好人能上天堂",誰是好人呢?就是那些做事對起得良心的人。這種論調太可笑了,真是良心不良,結果加上了"犭",就變成了"狼心",因為強盜有強盜的良心,傳道有傳道的良心;有一個小偷到一戶人家去偷東西,結果發現這家比較窮困,這個小偷生氣起來就把所有的衣服與米拿走了,走到門口想想都拿走了不好意思,就扔一袋米還給主人,那個小偷還自鳴得意自己很有良心,這叫賊的良心。
世上各人的良心標準不同,到底按誰的標準上天堂呢?因此,人不能靠良心上天堂。 以人為本的宗教也不能給人帶盼望,就如所有的宗教領袖都在墳墓中。
因此,人本宗教把人帶到滅亡中。 如此看來人真的絕望了。
但是道成肉身的基督之降生給人類帶來了盼望。為什么他能給人帶來盼望?首先,他是女人的后裔,由圣靈感孕借馬利亞而生(創3:15--賽7:14--太1:18-21),道成肉身的基督突破了罪的遺傳。
其次,他是完美的神性與完全的人性,因此,基督在三十三年沒有一點的過失,是人世間的唯一的真義人,經上說:"我們的大祭司并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來4:15-16)。再次,他為一切信他之名的釘十字架獻出的寶貴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血洗盡了他百姓的罪孽,因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來9:22)。
我們今天信他的人(包括以前、今天、以后的人),罪得赦免,同時,有份于他成就的救恩。最后,他第三天從死里復活,戰勝了墳墓,戰勝了死亡,戰勝了陰間。
綜上所述,足以印證他有作救主的資格,今天借此佳節紀念他。 圣誕節對我們今天人的功效是什么?讓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人透過圣誕節打開心門與主有親密的交通,就如主在我里面,我在主里面。
圣誕節能給我們意境,讓我們默想基督、與主相遇、生命受造就,透過慶祝圣誕節使我們與主更親密…… 圣誕節給每一個神兒女一個使命,就是上帝賜給人的禮物--耶穌基督--與人分享。這一份禮物是上帝主動的、白白地賜給人類。
因此,這份禮物不是人賺得與配得的,乃是上帝賜給人免費的禮物,如同你的朋友生日,你準備一份精美的禮物,當你送給他時,他一手接禮物,一手給你錢,這樣禮物就失去了意義。這份免費的禮物要你和我在圣誕時送給世人。
主啊!我的思想到此時,我立下心志好好的過今年的圣誕節,在圣誕節時讓更多的人與我一同得好處,我更盼望更多的弟兄姐妹一同努力將這一份免費的禮物與更多的人分享,讓更多的人得知圣誕的真意…… ◆ 圣誕節的由來 ◆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 從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
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圣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 是西方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
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
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
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
3. 圣誕手抄報的資料
圣誕節(Christmas),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
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圣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在圣誕節,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耶誕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慶祝圣誕節;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圣誕節慶祝則在每年的1月7日。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
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
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64663661,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
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圣誕習俗數量眾多,包括世俗,宗教,國家,圣誕相關,國與國之間差別很大。
大部分人熟悉的圣誕符號及活動,如圣誕樹,圣誕火腿,圣誕柴,冬青,槲寄生以及互贈禮物,都是基督教傳教士從早期Asatru異教的冬至假日Yule里吸收而來。對冬至的慶祝早在基督教到達北歐之前就在那里廣為進行了,今天圣誕節一詞在斯堪的納維亞語里依然是異教的jul(或yule)。
圣誕樹被認為最早出現在德國。教宗額我略一世沒有試圖去禁止流行的異教節日,而是允許基督教的教士對它們賦予基督教的意義重新解釋,他允許了大部分的習俗繼續存在,只是稍加修正,甚至保持原樣。
宗教及政府當局與慶祝者之間的交易使圣誕節得以繼續。在基督教神權統治繁榮的地區,如克倫威爾治下的英格蘭和早期新英格蘭殖民地,慶祝活動是被禁止的3。
在俄國革命后,圣誕慶祝被蘇聯蘇維埃**政權禁止了75年。即使在現今一些基督教派里,例如耶和華見證人、一些基要派和清教徒組織,仍舊把圣誕節看作沒有圣經認可的異教徒節日,并拒絕慶祝。
自從圣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后,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圣誕裝飾和圣誕老人神話出現了。
4. 圣誕節手抄報的資料
Christmas (Christmas), the name is short for "Christ's mass". The mass of the church is a church service. Christmas is a religious festival. Because of it as the birthday of Jesus to celebrate, name and Christmas. This day, the world in Christian churches all special worship. Every year December 25, is the christians celebrate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celebration, on Christmas day, most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will first try in December 24 of Christmas Eve, i.e. December 25, held at midnight mass, and some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will hold good tidings, and then Christmas is celebrated on December 25; And Christian another big branch-eastern orthodox Christmas is the celebration each year on January 7,.Westerners with red, green and white three color for Christmas color, Christmas comes every family to use color to decorate the Christmas. Red have Christmas flower and Christmas candle. Green is the Christmas tree. It is the main Christmas decorations, cut down the fir, to use a pyramid is the evergreen tree of cypress decoration and into. The overhanging colourful lights, gifts and paper flowers, also a Christmas candle lit. Red and white set each other off becomes an interest is Santa Claus, Christmas activities in the most popular figure. Western children on Christmas Eve before going to sleep, the pillow next to the fireplace or put a sock waiting for Santa Claus to fall asleep in the present on socks. In the west, playing Santa Claus is also a custom. Christmas customs numerous, including secular, religious, countries, Christmas relat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untries. Most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Christmas symbols and activities, such as the Christmas tree, ham, Christmas wood, Holly, mistletoe and exchanging gifts, are Christian missionaries from the early Asatru pagan midwinter holiday Yule is absorbed into. The winter solstice celebration of the early in the Christian to northern before there was widely, today a word in Scandinavia Christmas in the language is still a pagan jul (or yule). The Christmas tree is considered the first appeared in Germany. Pope forehead I just I didn't try to ban popular pagan festival, but allowed Christian priest to the meaning of Christianity to them to explain, he allowed most of the customs continue to exist, just slightly modified, and even remain the same. Religion and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nd celebrate the Christmas of between the trade to continue. Christian theocratic rule in the prosperity of the region, such as Cromwell govern England and early New England colonies, celebration is prohibited 3. In the Russian revolution, Christmas celebration by the Soviet union banned the Soviet communist regime in 75. Even in nowadays some Christian sects, such as the Jehovah's witnesses, some fundamentalist and the pilgrims organization, still get Christmas as the bible of the pagan festival without approval, and refused to celebrate. Since Christmas celebration customs in northern Europe popular, with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inter Christmas decoration and Santa Claus myth appeared.圣誕節(Christmas),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
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圣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在圣誕節,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耶誕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慶祝圣誕節;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圣誕節慶祝則在每年的1月7日。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
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
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
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圣誕習俗數量眾多,包括世俗,宗教,國家,圣誕相關,國與國之間差別很大。
大部分人熟悉的圣誕符號及活動,如圣誕樹,圣誕火腿,圣誕柴,冬青,槲寄生以及互贈禮物,都是基督教傳教士從早期Asatru異教的冬至假日Yule里吸收而來。對冬至的慶祝早在基督教到達北歐之前就在那里廣為進行了,今天圣誕節一詞在斯堪的納維亞語里依然是異教的jul(或yule)。
圣誕樹被認為最早出現在德國。教宗額我略一世沒有試圖去禁止流行的異教節日,而是允許基督教的教士對它們賦予基督教的意義重新解釋,他允許了大部分的習俗繼續存在,。
5. 圣誕節手抄報資料100字
圣誕節的由來 從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
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圣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 是西方似我國過春節。
“圣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字。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圣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并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圣誕卡,這都使圣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圣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
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盤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
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 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
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圣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亦開始流行起來。
6. 圣誕節手抄報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gaotaolily 圣誕節手抄報內容:圣誕節的由來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即圣誕節。
這一天,基督教會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有學者認為,圣誕節是基督教同化了其他異教而保留下來的節日,之前的不少異教派都是在12月25日左右紀念他們的神,因此這些關于太陽的印歐神話被近現代耶經學者們認為才是耶穌信仰的起源。
教會開始并無圣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后百余年內才有。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
而教會史載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事實上,耶穌確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爭議的,除了《新約》以外,沒有任何記載提到過耶穌;《新約》不知道日期,當然就沒有人知道確切日期了。
在西元后的頭三百年間,耶穌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慶祝的。 圣誕節手抄報內容:圣誕節的習俗 圣誕習俗數量眾多,包括世俗,宗教,國家,圣誕相關,國與國之間差別很大。
大部分人熟悉的圣誕符號及活動,如圣誕樹,圣誕火腿,圣誕柴,冬青,槲寄生以及互贈禮物,都是基督教傳教士從早期Asatru異教的冬至假日Yule里吸收而來。圣誕樹被認為最早出現在德國。
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
圣誕節掛圣誕襪的習俗就是在此時誕生的。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7. “迎圣誕” 手抄報 內容 可以寫點兒啥
圣誕夜 圣誕夜(silent Night / Christmas Eve),又稱平安夜,即圣誕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社會是圣誕節慶祝節日之一。
但現在,由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節日。 屆時,千千萬萬的歐美人風塵仆仆地趕回家中團聚。
圣誕之夜必不可少的慶祝活動就是聚會。大多數歐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后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圣誕夜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
圣誕之夜,父母們會悄悄地給孩子們準備禮物放在長統襪里。 在大部分基督教社會是圣誕節慶祝節日之一。
圣誕夜傳統上是擺設圣誕樹的日子,但隨著圣誕節的慶祝活動提早開始進行,例如美國在感恩節后,不少圣誕樹早在圣誕節前數星期已被擺設。 在英國,圣誕夜如在工作日,有時會被銀行及貿易公司視為短日(下午休息)。
傳統教會的圣誕期在圣誕夜開始。除非當日是星期日(參看待降節),守夜的聚會據說是在12月24日早上。
然而,在午夜前參加圣誕節的聚會是不被允許的。圣誕季節繼續直至1月4日,如當日是星期六,則至1月5日,當主顯節(顯現日)慶祝時。
傳統上不少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內舉行,以表示圣誕日的開始。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一般會有火雞或火腿作為主菜。
德國的傳統菜色則是燒鯉魚。 圣誕樹 圣誕節[1](Christmas Day)這個名稱是“基督愷撒”的縮寫。
中國除大陸地區外基本翻譯為“耶誕節”,是比較準確的翻譯。基督徒慶祝其信仰的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圣誕節”圣誕節的慶祝與基督教同時產生,被推測始于西元1世紀。
很長時間以來圣誕節的日期都是沒有確定的,因為耶穌確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爭議的,除了《新約》以外,沒有任何記載提到過耶穌;《新約》不知道日期,當然就沒有人知道確切日期了。在西元后的頭三百年間,耶穌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慶祝的。
西元3世紀以前的作家們想把圣誕日定在春分日上下。直到西元3世紀中期,基督教在羅馬合法化以后,西元354年羅馬主教指定儒略歷12月25日為耶穌誕生日。
現在的圣誕節日期跟西元紀年的創制是密不可分的。 西元紀年創制于西元5世紀,后來圣誕節這一天就按格里高利歷法,即西元紀年的“公歷”來確定了,而日歷按著假定日期把時間分為公元前(耶穌基督誕生前)和公元后(A. D. 是拉丁文縮寫,意思是“有了我們主--耶穌的年代”)。
后來,雖然普遍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圣誕節,但又因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西方教會,包括羅馬天主教、英國圣公會和新教,確定的圣誕日是公歷的12月25日。
東正教會確定的圣誕日是公歷1月7日(實際上是叫“主顯日”),這與東正教沒有接受格里高利歷改革和接受修正后的儒略歷有關,因此把圣誕節在1900年到2099年的這一段時間內將延遲到1月7日。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也是東正教區,但圣誕節日期上遵循西歐習慣為12月25日,但復活節則遵從習慣。
而最古老的基督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確定的是公歷1月6日,同時亞美尼亞教會更關注主顯節,而不是圣誕節。圣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世界上的非基督徒只是把圣誕節當作一個世俗的文化節日看待。 圣誕節 教會開始并無圣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后百余年內才有。
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
由于圣經未明記耶穌生于何時,故各地圣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圣誕節。
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恒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為圣誕節。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這個詞的含義是指“基督的彌撒(Christ's mass)”,即為“基督的 圣誕節的布景 一次聚餐”。這個儀式源自《新約》的“最后的晚餐”。
而“基督的彌撒(Christ's mass)”這個詞是希臘語和拉丁語的拼湊,因為Christ來自希臘語Χριστ??,意思本來只是指猶太人的“受膏者”,引申為救世主;而mass來自拉丁語missa,本意為散會(dismissal),引申為基督教會感恩聚會。所以有時又縮寫為“Xmas”。
這可能是因為 X 類似于希臘字母 Χ(Chi);Χ 是“基督”的希臘語 Χριστ??ì(Christos)中的首個字母。為了尊重其它信仰的人士,以淡化圣誕節的宗教色彩。
荷蘭語名稱類似英語,稱作Kerstroeten。圣誕節西班牙語稱為Navidad(或Pascuas),葡萄牙語稱為Festas,波蘭語稱為Narodzenie,法語稱為Noel,意大利語稱為Natale,加泰羅尼亞語稱為Nadal,意思是“誕生”,更清晰地反映圣誕節的意思。
與此相對,德語稱為Weihnachten,意思為“神圣的夜晚”。
8. 英語圣誕節手抄報資料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 節。
從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
圣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
紅 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
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 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 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 放在襪子內。
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Christmas, annual Christian holiday commemorating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Most members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and followers of Protestantism celebrate Christmas on December 25, and many celebrate on the evening of December 24 as well. Members of the Eastern Orthodox Church usually delay their most important seasonal ceremonies until January 6, when they celebrate Epiphany, a commemoration of the baptism of Jesus. Epiphany also traditionally commemorates the arrival of the Three Wise Men of the East in Bethlehem (near Jerusalem, Israel), where they adored the infant Jesus and presented him with gifts of gold, frankincense, and myrrh. The official Christmas season, popularly known as either Christmastide or the Twelve Days of Christmas, extends from the anniversary of Christ's birth on December 25 to the feast of Epiphany on January 6. Christmas is based on the story of Jesus' birth as described i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 (see Matthew 1:18-2:12) and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Luke (see Luke 1:26-56). Roman Catholics first celebrated Christmas, then known as the Feast of the Nativity, as early as 336 ad. The word Christmas entered the English language sometime around 1050 as the Old English phrase Christes maesse, meaning “festival of Christ.” Scholars believe the frequently used shortened form of Christmas—Xmas—may have come into use in the 13th century. The X stands for the Greek letter chi, an abbreviation of Khristos (Christ), and also represents the cross on which Jesus was crucified. 上邊的是資料。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圣誕節手抄報內容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