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什么方便又簡單的方法戒煙
首先,戒煙主觀上一定要重視,要認識到抽煙的危害,要有必勝的信心和決心,否則最好的方法幫你戒煙,最后還是會死灰復燃的.
如果您煙量小(1包以下)、煙齡短(3年以下),建議靠毅力戒煙,注意戒煙期間多盒開水,多運動,拒絕吸第一口煙。如果生理依賴嚴重,或擔心戒煙太痛苦或影響工作、駕駛安全,建議買些輔助產品。
我8年以前是用中藥戒煙產品易星戒煙的煙戒的,從事了那么多年的戒煙工作,對市場上的產品從原理、效果、安全性、方便程度、費用、戒煙時的舒適度進行綜合比較,對大煙量、生理依賴嚴重者徹底戒除煙癮(而不是表面的反感或短時期戒煙),還是認為易星戒煙的煙最靠得住。使用是也非常簡單,只要代替香煙抽吸,期間多盒開水(忌喝濃茶),一般六天即可戒煙。戒煙期間精神好,無戒煙綜合癥等不適生理反應,還對咳嗽、清肺具有較好得效果。徹底戒煙的費用是298元(承諾包戒)。
參考資料:寧波南苑戒煙服務中心:
2. 《戒煙》有成功經歷的進來,300分
其實戒煙最主要是看你自己的心態,我爸爸就成功了,我爸爸說,其實煙不是戒不了的,第1,自己首先要覺得吸不吸無所謂的樣子,當然了,煙隱很重的人很難做到到,不吸煙,嘴巴就沒味道,可以買些吃的,糖果,總之嘴巴不要閑著,你煙隱很中的話就不要一次性不吸煙,每天減少的方法,因為吸煙重的人一下子不吸煙就容易生病的,反正自己的決心最重要,我爸爸就是經常聽我們嘮叨說吸煙不好,肺會變黑的,這類話,然后他自己覺得吸煙也沒什么要緊的就戒了,他吸了10幾年的煙了,現在戒了差不多3年多了,他是說戒就戒的,而不是戒不掉又吸,你要真想戒,就必須下決心,還有就是你要是有錢的話去做辟谷,做這個就可以戒掉煙隱了,而且效果非常好,第2天就討厭煙了,還會覺得吸煙的人很討厭,哪個要去重慶辟谷的,對血壓,高脂肪啊,多有好處的,會喝酒的人也會戒掉的。
3. 控制吸煙措施的評價制度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主要內容有幾個方面:一是明確界定禁止吸煙場所的范圍。
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并明確了室外全面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二是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
其中,特別提出了幾類群體要起到示范帶頭作用,比如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教師和醫務人員,要帶頭控煙;教師不要在學生面前吸煙;醫務人員不要在患者面前吸煙等。其中最大亮點在于香煙的警示圖形將上香煙的外包裝,卷煙包裝上的圖形警示是向公眾宣傳煙草危害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11條規定:每個締約方應在《公約》對該締約方生效后三年內,采取和實行有效的包裝和標簽措施。而截至今年1月,中國簽署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生效已經滿十年。
三是預防未成年人吸煙。其中規定了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制品,規定學校有義務對學生進行煙草危害的宣傳,預防未成年人吸煙。
減少和消除煙草煙霧危害,保障公眾健康,根據**立法工作計劃,2013年衛生計生委啟動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起草工作。按照立法程序的有關要求,在總結地方控煙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深入調研,廣泛征求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煙草局等25個部門,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部分行業協會及有關專家的意見,經不斷修改完善,形成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
現將主要內容說明如下:?一、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吸煙率高,煙草煙霧造成的社會危害巨大。我國吸煙人數眾多,吸煙和二手煙暴露十分普遍。
據調查,現有吸煙人數超過3億,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達28.1%,其中男性吸煙率高達52.9%,是全球男性吸煙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青少年吸煙狀況同樣不容樂觀,13-15歲初中學生煙草使用率為6.9%,其中82.3%的學生嘗試吸煙行為發生在13歲之前。
7.4億非吸煙者遭受二手煙危害。72.9%的初中學生在家、室內公共場所、室外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中暴露于二手煙。
每年死于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達136.6萬,超過因艾滋病、結核、瘧疾和傷害所導致的死亡人數之和。吸煙和二手煙暴露導致的疾病主要是慢性病,其患病率很高,病程較長,給國家造成沉重的疾病負擔和經濟損失,既是對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障體系的艱難考驗,也是影響國家長遠發展的嚴峻挑戰。
(二)控煙法律缺失在國際社會造成負面影響。2003年我國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于2006年1月9日在我國生效。
《公約》第8條規定,在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必要的室外場所全面禁止吸煙,并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準則。《公約》簽訂以來,全球范圍內迅速掀起了無煙立法的新浪潮,截至2012年,已有100多個國家制定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法或控煙綜合性立法,其中44個國家施行了全面無煙法律。
但是,我國還沒有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方面的專門法律、行政法規,影響了控煙工作中我國的國際形象。(三)控煙立法是落實《憲法》和有關規劃精神的要求。
我國憲法為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提供了根本的法律基礎。煙草煙霧作為嚴重危害健康危險因素,應當受到嚴格限制。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衛生“十二五”規劃和控煙“十二五”規劃均明確提出了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控制煙草流行,是落實《憲法》和國家規劃的要求,也是深化醫改的重要內容。
(四)各地立法實踐和無煙環境創建為全國控煙立法打下基礎。2008年以來,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哈爾濱、天津、青島、蘭州、深圳、長春等13個城市相繼根據《公約》第8條及其實施準則出臺了控制吸煙地方性法規。
江蘇、浙江等省通過修訂地方《愛國衛生條例》明確控制吸煙的措施。無煙衛生計生系統、無煙學校、無煙機關、無煙企業等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無煙環境創建工作,為全國控煙立法和執法提供了有益實踐經驗。
據調查,無論是吸煙者還是被動吸煙者,90%以上的被調查者都支持在公共交通工具、學校和醫院禁止吸煙;超過80%的被調查者支持在會議室、餐廳和酒吧等禁止吸煙。近年兩會越來越多的代表委員呼吁制定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全國性法律法規。
二、《送審稿》主要內容?《條例》內容共分七章,即:總則、禁止吸煙的范圍和措施、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預防控制未成年人吸煙、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主要內容如下:第一章“總則”中闡明立法目的、公共場所定義、基本原則、領導機關、責任部門、經費保障、獎勵措施、單位責任主體、社會參與。
第二章“禁止吸煙的范圍和措施”規定了室內外禁止吸煙的場所(區域)、室外吸煙點設置要求和臨時禁煙場所設置、經營管理者、公民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基本權利義務和職責。第三章“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規定了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工作人員在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宣傳教育工作中的責任義務。
要求在煙草制品包裝上設置文字和圖形警示,廣泛禁止所有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明確要求廣播、電影、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應當組織開展煙草危害宣傳教育。
明確衛生計生部門在戒煙服。
4. 怎樣戒煙
循序漸進。
此方法主要適用于每天吸煙超過20支的吸煙者。在吸煙量降低到每天15—20支后,可采用一次性戒煙方法,因為他們不可能保持長時間少量吸煙。
延長吸煙間隔時間。逐漸增加兩支煙之間時間間隔,直至幾個小時內或整晚不吸煙。
不時地戒煙。嘗試在早晨盡可能保持長時間不吸煙。
出門1—2小時內不要隨身帶煙。嘗試在喝完咖啡或茶水后15分鐘不吸煙。
一次只買一包煙。避免儲備香煙和購買整條香煙。
改變生活習慣。如果你習慣醒來后吸煙,那么醒來后就去淋浴或去準備你的早餐。
如果你習慣飯后吸煙,吃完飯后馬上離開餐桌。如果你習慣坐在椅子上吸煙,一段時間內避免坐這張椅子。
限定吸煙的地點和場合。確定幾個可吸煙的地方,避免在其他地方吸煙(如汽車里、公寓里、有孩子的場合)。
做一份吸煙日記。用幾天時間嘗試做一份吸煙日記。
在點燃每一支香煙前,記下日期、時間、情形、情緒、想抽煙的程度,以及在當時情況下抵制吸煙欲望的方法。每天晚上,重新讀一遍你的日記并認真思考。
(。
5. 控制吸煙措施的評價制度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主要內容有幾個方面:一是明確界定禁止吸煙場所的范圍。
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并明確了室外全面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二是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
其中,特別提出了幾類群體要起到示范帶頭作用,比如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教師和醫務人員,要帶頭控煙;教師不要在學生面前吸煙;醫務人員不要在患者面前吸煙等。其中最大亮點在于香煙的警示圖形將上香煙的外包裝,卷煙包裝上的圖形警示是向公眾宣傳煙草危害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11條規定:每個締約方應在《公約》對該締約方生效后三年內,采取和實行有效的包裝和標簽措施。而截至今年1月,中國簽署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生效已經滿十年。
三是預防未成年人吸煙。其中規定了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制品,規定學校有義務對學生進行煙草危害的宣傳,預防未成年人吸煙。
減少和消除煙草煙霧危害,保障公眾健康,根據**立法工作計劃,2013年衛生計生委啟動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起草工作。按照立法程序的有關要求,在總結地方控煙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深入調研,廣泛征求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煙草局等25個部門,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部分行業協會及有關專家的意見,經不斷修改完善,形成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
現將主要內容說明如下:?一、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吸煙率高,煙草煙霧造成的社會危害巨大。我國吸煙人數眾多,吸煙和二手煙暴露十分普遍。
據調查,現有吸煙人數超過3億,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達28.1%,其中男性吸煙率高達52.9%,是全球男性吸煙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青少年吸煙狀況同樣不容樂觀,13-15歲初中學生煙草使用率為6.9%,其中82.3%的學生嘗試吸煙行為發生在13歲之前。
7.4億非吸煙者遭受二手煙危害。72.9%的初中學生在家、室內公共場所、室外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中暴露于二手煙。
每年死于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達136.6萬,超過因艾滋病、結核、瘧疾和傷害所導致的死亡人數之和。吸煙和二手煙暴露導致的疾病主要是慢性病,其患病率很高,病程較長,給國家造成沉重的疾病負擔和經濟損失,既是對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障體系的艱難考驗,也是影響國家長遠發展的嚴峻挑戰。
(二)控煙法律缺失在國際社會造成負面影響。2003年我國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于2006年1月9日在我國生效。
《公約》第8條規定,在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必要的室外場所全面禁止吸煙,并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準則。《公約》簽訂以來,全球范圍內迅速掀起了無煙立法的新浪潮,截至2012年,已有100多個國家制定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法或控煙綜合性立法,其中44個國家施行了全面無煙法律。
但是,我國還沒有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方面的專門法律、行政法規,影響了控煙工作中我國的國際形象。(三)控煙立法是落實《憲法》和有關規劃精神的要求。
我國憲法為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提供了根本的法律基礎。煙草煙霧作為嚴重危害健康危險因素,應當受到嚴格限制。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衛生“十二五”規劃和控煙“十二五”規劃均明確提出了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控制煙草流行,是落實《憲法》和國家規劃的要求,也是深化醫改的重要內容。
(四)各地立法實踐和無煙環境創建為全國控煙立法打下基礎。2008年以來,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哈爾濱、天津、青島、蘭州、深圳、長春等13個城市相繼根據《公約》第8條及其實施準則出臺了控制吸煙地方性法規。
江蘇、浙江等省通過修訂地方《愛國衛生條例》明確控制吸煙的措施。無煙衛生計生系統、無煙學校、無煙機關、無煙企業等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無煙環境創建工作,為全國控煙立法和執法提供了有益實踐經驗。
據調查,無論是吸煙者還是被動吸煙者,90%以上的被調查者都支持在公共交通工具、學校和醫院禁止吸煙;超過80%的被調查者支持在會議室、餐廳和酒吧等禁止吸煙。近年兩會越來越多的代表委員呼吁制定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全國性法律法規。
二、《送審稿》主要內容?《條例》內容共分七章,即:總則、禁止吸煙的范圍和措施、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預防控制未成年人吸煙、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主要內容如下:第一章“總則”中闡明立法目的、公共場所定義、基本原則、領導機關、責任部門、經費保障、獎勵措施、單位責任主體、社會參與。
第二章“禁止吸煙的范圍和措施”規定了室內外禁止吸煙的場所(區域)、室外吸煙點設置要求和臨時禁煙場所設置、經營管理者、公民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基本權利義務和職責。第三章“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規定了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工作人員在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宣傳教育工作中的責任義務。
要求在煙草制品包裝上設置文字和圖形警示,廣泛禁止所有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明確要求廣播、電影、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應當組織開展煙草危害宣傳教育。
明確衛生計生部門在戒煙服務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