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知道一些去日本的感受
來到東京首先第一印象就是很干凈,衛生。地上基本上沒有垃圾。另外就是空氣很好,新鮮。感覺不到污染··人們的穿著很時尚,大方。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很干凈,時髦··
在國內都說日本人對中國人有敵視,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看到日本人很熱心,有禮貌,如果你問路的話,他們會把你一直領到你要去的地方。對中國人沒有什么反感,就是有反感也不會露在表面的。總是在笑嘻嘻的和你說話。感覺到很溫暖··
最讓人感到佩服的是在日本是車讓人,剛開始不習慣,一直在等車過去,可是對方也在等你過,所以感到很吃驚。不像中國有錢的人開車橫沖直闖的。過馬路時大家都會等信號。
在飲食上恐怕中國人很難適應。一是太貴,二是量少。再就是生的東西比較多,不過,日本有很多中華料理,可以去吃的··
2. 游日本感想
經過這次日本之旅,我發現日本的醫學、科技、環境和人的品德和素質遠遠在我們中國之上。沒去過日本的人都以為日本人是一個卑鄙無恥陰險狡詐的人,可他們是一群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人。為了讓我們的國家更美麗更強大,所以我們要學習日本人的素質,好奇心和團結友愛。
首先,我們要先學習日本人的素質。不能隨便亂扔果皮紙削見到垃圾要主動撿起來、遵守的時間不能遲到或提前、見到師長和親朋好友要尊敬、多栽花草樹木、不能說臟話也不能打人。接下來我們要學習日本人的好奇心。見到稀奇怪狀或沒有見過的東西要主動提問、多拆一些機器看看里面的結構是怎樣的。最后,我們要學習日本人團結友愛。看到朋友受傷了要扶他去醫院、更重要的是遇到困難要團結協作。
只要我們中國學習了這些日本人的品質,我相信我們中國會比以前更強大更美麗的!
3. 日本的游后感(在線等)
幾個月前還熱血奔涌抵制日貨的我,當時是不大可能想起去日本的。
總是被忽悠的經歷,難免讓人多了好奇心,想到親自去日本看一看,印象才更真切些。適逢國家政策越發地開明,日本也對中國開放了旅游,從動了游歷日本的念頭到實際成行也不過十日,實在非常地便當。
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飛行時間不過兩個多小時便已在大阪落地。日本的邊防警察甚至沒有發出一個音節就完成了我的例行通關手續,只是在我走錯了出口時,他才嘴里發出不知是英語還是日語的詞句喊我回來。
等待邊檢的隊伍前有一位白發干練,身著便裝的老太太,態度和藹地指揮排隊的人走向不同的辦理窗口,因此雖是平生第一次和日本警察打交道,也倒沒有緊張的感覺。在機場出口,守門的仁兄問了我箱子里是否是衣物,就擺手讓我們全家過去。
汽車走上大阪的街頭,恍然有到了深圳的感覺,高架橋邊的道路指示牌,不但制式顏色和國內一樣,上面的漢字也全然都認識,“出口、入口”和我們沒什么區別,只是“收費處”變成了“料金所”,“減速”變成“落速”,意思還是搞得很明白。 到了下榻的酒店,便到了用晚飯的時間,領隊讓我們把行李放在大堂,全體去餐廳用餐,我習慣性的問領隊何人關照行李,領隊簡單地告訴我,在日本,行李不用人照看,絕無遺失之虞。
我們住在關西機場附近的酒店,晚飯后第一次走上了日本的街道。街道在夜色中似乎纖塵不染,十分潔凈。
雖然只是晚上8點來鐘,街邊的店鋪大多已關門,只偶爾看見行人和車輛。漂亮的酒館亮著昏暗的暖光,似乎在營業之中。
終于在街邊看到一家燈火通明的超市在營業,我們走進去看究竟,貨品和國內大多的超市沒有區別,雖然不懂日文,看漢字就能了解大致的內容,如“原料配方,脂肪含量,賞味期限(保質期限),制造商”等等。食品的價格較國內為高,一聽可樂是120日元(官方匯率合8.22元人民幣),一根大白蘿卜是105日元(官方匯率合7.19元人民幣)。
我們買了些水和飲品,收銀員不但動作熟練,態度謙恭熱情,而且嘴里念念有詞地依次報出商品價格、收到鈔票的價格、每張找零鈔票、每枚硬幣的幣值,最后我猜測是歡迎下次光臨的詞句和不停的鞠躬,服務的到位讓人印象深刻。 住宿酒店的空調引起我的注意,四周靜得似乎能聽見細針落地,但聽不到空調的聲音,可見性能之優良。
第二天一早,乘坐的大巴來接我們,司機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他敬業地鉆到行李箱幫大家裝行李,等他走出來,步履似稍有些蹣跚。向導游細打聽,原來他已經六十二歲,在日本六十歲算是中年,退休后不愿在家,往往出來開車。
我這才注意到,街道上出租車的駕駛者總見鬢角斑白的老者,不但如此,街道上指揮交通的警察也竟然都是老年人。導游進一步介紹說,日本人男女退休都是60歲,退休后拿70%左右的工資,醫療都有福利保險等的保證,出來做并不是因為經濟壓力,主要是閑不住,日本老人生活的還是十分愜意的。
那么多老人出來工作,不會搶了年青人的飯碗嗎?導游介紹說,日本的就業十分充分,只要不太挑剔,人人都能有工作。日本的國土面積只有37萬平方公里,大部分還是丘陵和山地,這么狹小的面積上高質量地養活了2億多國民,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日本實行9年義務制教育,全國的學校按統一標準配備設備和設施,除了營養津貼,學生全部免費入學,不收一分錢。
日本沒有太嚴重的貧富差距,沒有城市農村的差別,國民的社會福利保證十分完善。讓我驚奇的是,如此高的人口密度,日本并沒有計劃生育政策,每生育一名子女,日本政府補貼30萬日元(沒有弄清是一次性,還是每月抑或每年),看來人口多也并不必然導致貧窮,我聽著導游的介紹陷入深思。
大阪和京都并無太多的高樓,只是沿途很少看見空地,延綿在高速路兩側是不斷地倉庫、樓房、平房、料場,幾乎全部連接在一起。城市中,并沒有見到太密集的車輛和行人,導游解釋說,因為是周末,大多的日本人都去度假。
導游帶我們去看大阪城公園,原來日本的公園是完全免費的。大阪城公園中的人流密了些,但公園實在太小,比北京任何一個叫公園的地方都小。
一位慈眉善目的帶著孫女玩耍的日本老者主動給我們全家照合影,給人感覺日本人非常樂于幫助它人。在參觀完所謂天空之城的京都火車站后,我們被帶到西陣和服會館參觀和服服裝表演,約200平方米的表演廳中密密擠著來自中國的游客。
在京都祗園的商街中我們品嘗了日本的小吃,買了兩樣叫醬油和七味的小吃,樣子雖然誘人,味道卻實在不敢恭維,老年女店主對圍起來的中國游客十分友好客氣,并耐心向旁邊的一對日本情侶說著什么,一邊忙著為我們服務,臉上蕩漾著善意的微笑,嘴里不停地說著日本的謙辭。 在體驗日本新干線的旅程中,導游告訴我們為了方便我們照相,特意安排我們乘坐靠近車頭的車廂,而且票價一樣,不對號。
我上了車,不大的車廂被中國游客一擠,沒有了座位。我只好順著車廂往前走,過了兩節車廂,發現到了一個很空的車廂,我便坐下來。
這時一個年青的日本列車員來查票,只見他將每張車票用他手中的一個什么工具掃一下,查到我的票。
4. 日本的游后感(在線等)
2000多年前,伴隨著云南地區水稻技術成功傳入日本,云南地區特有的干闌式建筑也隨之傳入日本,稱為高床式建筑,成為日本建筑造型原始形態之一。
日本的神社建筑造型就是源于干闌式建筑。就佛教建筑而言,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建筑,經過朝鮮傳入日本。
佛教也因此成為連接東亞各國的一條文化紐帶。 日本的建筑在早期模仿中國嚴格的軸線對稱布局,如飛鳥、奈良時代所建的飛鳥寺和四大天王寺都和中國早期的寺院建筑類似,都是在中軸線上依次排列山門、塔、殿堂等主體建筑,四周以回廊相連,并且左右對稱。
但是這種中式的傳統布局在經過日本文化的吸收和消化后,嚴格的軸線對稱布局漸漸消失了,到公元13世紀大多數寺院都采用了非對稱布局。飛鳥時代的法隆寺,在建初期是仿制中國的對稱布局,但在不斷的翻修、改建過程中,原有的對稱布局慢慢消失,現在的法隆寺已經是依山就勢的非對稱格局了。
這種不對稱布局不僅在寺院建筑的規劃中使用,也被日本皇家建筑采用。桂離宮中的古書院、中書院、御幸殿、月波樓等多棟建筑主要集中在西側。
整個建筑群的布局與自然地勢渾然一體,人工的痕跡融于自然的地形當中。這已經和源于中國的建筑習慣大異其趣了。
中國的宮殿,等級制度森嚴,在中國的宮殿建筑中出現不對稱布局是不可想象的。而源于中國的日本建筑在這一點上卻表現出了極強的民族性和實用性。
有的學者認為,桂離宮的布局更像中國的皇家園林,如避暑山莊或頤和園,但是在中國這些皇家園林中,它們的主體建筑依然是嚴格的軸線對稱,只是在園林部分布置的比較自由,建筑的色彩也是華麗富貴,彰顯出皇家的氣派與威嚴。日本多山多丘陵,這種依山就勢的不對稱布局適應了日本的自然地形,也和日本人的精神信仰直接相關。
除了不對稱布局之外,日本建筑還有對自然的崇拜和對簡單、純粹的建筑風格的追求。伊勢神宮,是日本神道教最重要的神社,也是日本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的建筑材料非常純粹,以木材和茅草等自然材料為主。
木結構,草葺屋頂,屋檐無起翹,室內無天花,自然古樸,毫無人工修飾和人工技巧,排除一切違背功能、違背純粹性原則的裝飾。桂離宮內的體量并不高大的竹編御幸門,園內的草葺或樹皮葺屋頂,以及素色的格子門窗,拋棄了人工的裝飾、設色和多余之物。
還有源于中國的牌坊式建筑——鳥居,和中國牌坊的繁瑣和華麗也形成了強烈的相比,已經簡化到只剩兩根立柱,柱上架橫木,省去了一切裝飾。這些都完整地體現了日本建筑追求的純粹、樸素、簡單、調和的自然性格。
禪宗傳入日本后,日本人對宋代禪宗五山十剎的建筑風格極為推崇,在日本大規模仿建,一時間宋式禪寺成為日本建筑的時尚。室町時代,五山十剎宮寺興起,日本上至宮寺,下至林下諸苑,數以千計的禪寺在建筑結構和風格上均模仿宋代式樣,被稱為“禪宗樣”。
日本的禪文化與建筑 日本的建筑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而日本對禪宗的歡迎卻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少有的,這不單單是因為仰慕當時先進的中國文化使然,還有來自日本內部的自身因素。 日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日本的自然條件,日本遠離大陸,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海洋性氣候明顯,經常有突發的臺風、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
即使再美的事物也會因自然災害的降臨而瞬間消逝。這自然助長了日本人的無常感跟宿命感。
他們知道再美的事物也只是一瞬的存在,都只是曇花一現。日本人愛櫻花,但櫻花的的花期只有七天,短暫易落,它的美是一種讓人心醉更是心碎的凄涼的美。
傷感的日本人,總是把它與人生苦短、世事無常聯系起來。同時,大量的自然災害使日本人感到生命的壓抑、自身的渺小。
臺風、火山、地震這些自然災害也因其不可征服而讓日本人更加崇拜自然。這種無常感和孤寂感滲入日本民族的審美意識中,使人產生一種解脫和超越的渴望,正是在這里日本人的審美意識與禪宗美學相逢了。
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有著濃厚的自然本位的思想。禪宗也追求自然,讓自然成為悟道的媒介,這也是禪宗容易被日本人接受的一個重要原因。
禪宗和神道教的融合嫁接使“日本的審美更趨向于禪的空寂與枯淡”(見葉渭渠《日本文明》)。“空寂”日語語義為幽閉,孤寂,貧困。
這種禪宗影響下產生的空寂的審美傾向,對日本文化藝術各個領域影響深遠,在詩歌領域表現為“余情”??在繪畫領域表現為“留白”,在園林藝術領域表現為“空相”,在茶道表現為徹底的“無”。 枯山水 日本的園林藝術也深受禪宗影響。
入宋、入元的日本禪僧以禪宗崇尚自然,喜愛山水的靈性,對園林濃縮。
5. 我想去日本作文600字
這周的星期五,老師把揭洪逸在寒假里去日本旅游時照的照片用電腦放給我們看。
電腦一邊播放音樂,一邊顯示照片。在冬天,日本的景象就如同仙境一般。山上全都是雪,山上看上去都變成白色的了。地上也有一米多的雪,遠遠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美麗極了!揭洪逸在雪坡上開心地玩著雪橇,他還站在一個很深地坑里,就像是被埋起來了呢!在雪地里當然會有雪人了,有個雪人的鼻子是用樹枝做的,眼睛也很大,有個雪人的頭上還有一頂用雪做的帽子,看上去有趣極了!揭洪逸一家還和這個有趣的雪人合影了呢!樹枝上也堆積了許多白雪,像一朵朵雪白的花。在這冷的天氣下小溪的水竟然沒有結冰,真神奇。
我多么想去這個美麗的地方—日本。
6. 誰給我篇游玩日本的作文
日本游趣事今年暑假,我和媽媽、朋友一起去日本旅游。
這是我們第一次出國旅游,所以都感到十分新鮮。一路上,我和朋友們都爆出了去多糗事。
下面我來爆爆料吧。 第一幕:神指出擊窗戶爛 主人公:我和小崔 第一天晚上,我們入住了日本箱根溫泉酒店。
我和小崔士一個房間。進入房間后,我和小崔好奇的東瞧瞧,西摸摸。
突然,我發現旅館的窗戶上安裝的不是玻璃,而是一層紙。我和小崔急忙湊了上去。
小崔說:“這紙硬不硬啊,不硬的話,小偷進來可太簡單了!”我說:“要不我們來試一試它的牢度?”小崔點點頭。我們把食指伸進嘴里,愛上面沾了些口水,又后退了幾步。
然后一起說:“ONE、TEO、THREE,GO!“隨后,兩根沾著口水的食指以每秒3米的速度飛向窗戶紙。越來越近了!越來越近了!突然,“啪”的一聲,窗戶紙裂開了一道大口子。
頓時,我和小崔傻眼了,而我的媽媽和小崔的媽媽也急忙向對策來彌補這“神指洞”。 第二幕:手舞足蹈演啞劇 主人公:我、小崔等人 日本最著名的莫過于溫泉了,日本有“每天三泡”的說法,就是早上泡,中午泡,晚上泡。
晚上,我和朋友們一起興沖沖地去泡溫泉。我們在水里泡了很久,出去的時候都發現我們忘帶浴巾了,這可怎么辦?總不能濕漉漉的光著屁股出去吧?這時,我看到了一個日本人,就結結巴巴地用英語對他說:“I don't …have…”,可惜“毛巾”的英語我又忘記了,于是我只好做了一個擦身子的動作,但那日本人還是不明白,直盯著我。
我只好繼續上演啞劇,手舞足蹈一番后,那個日本人終于明白了,在柜子里翻了七八條浴巾個我們。YES!我們終于得救了!這次日本游,我們還鬧出了許多笑話。
回國后,我還編了首詩:日本游趣事多君不見日本窗戶有多牢,小崔和我幫你瞧,輕輕一戳破了相,急得媽媽忙補償。君不見浴巾藏那里,泡在水中心發毛,無浴巾,怎現身?手舞足蹈終得救,所有困境皆破解,嘿!日本游樂趣真不少。
7. 短篇讀后感
天使在身邊
暑假的一天,陽光灑滿寫字臺,我花了兩個半小時讀完了這本近200頁的書。心,莫名地柔軟起來,淚水終于沖破防線,肆意在臉上流淌。好久沒有這樣感動了。推開窗,陽光燦爛,微風拂面。
哦!曾經一直尋覓的天使,原來始終在我們身邊。
曾許諾要帶彩子去環游世界的爸爸,未來得及完成愿望就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了一個準備送給彩子的玩具——一只有瑕疵的玩具熊。貧窮的彩子走上街頭,請求來日本旅游的游客帶小熊環游世界,完成她父親的遺愿。彩子的請求被一次又一次地拒絕,然而,她從未絕望。
終于有一天,一位德國小伙子答應帶小熊進行環球之旅。德國,維也納,巴黎……失戀的小伙子,垂危的老人,熱情的東方女孩……上山又下海,被海豚追逐,被黑貓咬傷,被“天使”搭救,還差點“客死異鄉”……途中,小熊遇到了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無數來自世界各國的好心人被小熊與彩子的故事感動,他們為小熊配上書包、麥穗、照片、領巾、蝴蝶結、手工雕刻的木鞋……讓小熊帶著大家的愛,完成了希望之旅。
如果說,書中的那個帶著咸咸淚水的純美故事,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心弦,那么,當我得知它確實是一件真實的故事,我的心不單是觸動那么簡單,而是震撼,前所未有的震撼!那是怎樣的一種無需理由、不求回報的愛啊!
我曾經無數次想象天使的樣子:長著一對潔白的翅膀,無拘無束地在天堂里唱著歌兒,為人類播灑著愛與希望。看完這本書,我突然明白,天使不一定要有翅膀,不一定要在天堂里生活,不一定要完成超乎人類能力的任務,但她照樣可以是天使,因為她有愛。
是的,當忙碌的父母帶著一身的疲憊推門而入時,我們為他們沏一杯熱乎乎的茶,這時,我們就是天使;當同學因為一些事而心情不佳時,我們放棄休息時間,靜靜地陪他,安慰他,這時,我們就是天使;當身邊舉行愛心捐款活動時,我們把苦心積攢下的零用錢投入募捐箱,這時,我們就是天使;走在大街上,看到饑餓的小動物,我們小心翼翼地喂它們食物,這時,我們就是天使。 哦!原來不需要驚天動地,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擁有一顆善良、真誠、充滿愛的心,我們都可以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天使!
8. 誰給我篇游玩日本的作文
日本游趣事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朋友一起去日本旅游。這是我們第一次出國旅游,所以都感到十分新鮮。一路上,我和朋友們都爆出了去多糗事。下面我來爆爆料吧。
第一幕:神指出擊窗戶爛 主人公:我和小崔
第一天晚上,我們入住了日本箱根溫泉酒店。我和小崔士一個房間。進入房間后,我和小崔好奇的東瞧瞧,西摸摸。突然,我發現旅館的窗戶上安裝的不是玻璃,而是一層紙。我和小崔急忙湊了上去。小崔說:“這紙硬不硬啊,不硬的話,小偷進來可太簡單了!”我說:“要不我們來試一試它的牢度?”小崔點點頭。我們把食指伸進嘴里,愛上面沾了些口水,又后退了幾步。然后一起說:“ONE、TEO、THREE,GO!“隨后,兩根沾著口水的食指以每秒3米的速度飛向窗戶紙。越來越近了!越來越近了!突然,“啪”的一聲,窗戶紙裂開了一道大口子。頓時,我和小崔傻眼了,而我的媽媽和小崔的媽媽也急忙向對策來彌補這“神指洞”。
第二幕:手舞足蹈演啞劇 主人公:我、小崔等人
日本最著名的莫過于溫泉了,日本有“每天三泡”的說法,就是早上泡,中午泡,晚上泡。晚上,我和朋友們一起興沖沖地去泡溫泉。我們在水里泡了很久,出去的時候都發現我們忘帶浴巾了,這可怎么辦?總不能濕漉漉的光著屁股出去吧?這時,我看到了一個日本人,就結結巴巴地用英語對他說:“I don't …have…”,可惜“毛巾”的英語我又忘記了,于是我只好做了一個擦身子的動作,但那日本人還是不明白,直盯著我。我只好繼續上演啞劇,手舞足蹈一番后,那個日本人終于明白了,在柜子里翻了七八條浴巾個我們。YES!我們終于得救了!
這次日本游,我們還鬧出了許多笑話。回國后,我還編了首詩:
日本游趣事多
君不見日本窗戶有多牢,
小崔和我幫你瞧,
輕輕一戳破了相,
急得媽媽忙補償。
君不見浴巾藏那里,
泡在水中心發毛,
無浴巾,怎現身?
手舞足蹈終得救,
所有困境皆破解,
嘿!日本游樂趣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