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趣的數學故事,短一點,急要
大清早,公雞就大聲地叫起來“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一只小喜鵲被驚醒了,不高興的喊:“這么冷的天,誰在叫啊,真煩人.” 喜鵲媽媽說:“孩子,該起床啦,公雞也是為大家好,告訴我們天亮了.其實,他的叫聲不但優美動聽,還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數學知識呢!” 小喜鵲特別喜歡數學,一聽媽媽這樣說,就不再嚷嚷了.她仔細聽了聽公雞的叫聲,果然有規律,高興地叫起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雞每次叫3個‘喔’字,一共叫了12個‘喔’字,4*3=12嘛!我也會.” 于是,她也發出了一串有趣的聲音,早晨醒來的其他動物們聽了直夸這個孩子真能干.小朋友,喜鵲的叫聲究竟可以寫出什么樣的乘法算式呢,請試一試吧!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 )=( )小象聽了不服氣 ,咚咚咚地跑了過來,也用腳步聲出了一道乘法題.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 )=( )一會兒,小豬吹著小喇叭來了.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 )=( )不一會兒,各種動物都跑來看熱鬧.小狗說:“你們這樣叫幾聲、吹幾聲誰不會呀,要把乘法題畫出來才算本事呢!”說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幾步,停下后地上出現了幾個像梅花一樣的腳印,它得意地說:“看,我畫的每朵梅花有6個花瓣,4朵梅花一共有多少個花瓣呢?”。
2. 誰有有趣的數學故事 要短的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圣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并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后來“0”終于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小朋友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比如說:買菜、賣菜、算多少錢……
下面就是一個小故事,是一個數字之間的故事。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一位說起話來了。
0弟弟說:“我們大家伙兒,一起拍幾張合影吧,你們覺得怎么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
老4說話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于是,它們變忙了起來,終于+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沖印店,沖是沖好了,電腦姐姐身手想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呆呆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在它們十一個人中,就數老六最聰明,這回它還是第一個算出了結果,你知道它是怎么算出來的嗎?
唐僧師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瞇瞇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唐僧很快說出他們每人摘桃子的個數。你知道他們每人摘多少個桃子嗎
3. 誰知道有趣的數學故事 (簡單一點)
一天,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可偏偏不巧,大圣不在家。小猴子們熱情的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個,八戒高興的說,“大家一起吃,大家一起吃!”可怎樣吃呢,數了數共30只猴子,八戒找個樹枝在地上左畫右畫,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著上面的3,大方的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個吧!”小猴子們很感激八戒,紛紛道謝,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從旁吃去了。
悟空回來后,小猴子們對悟空講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個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個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還嘴硬,我去找他!”(其實八戒吃了10個)
4. 誰有有趣的數學故事 要短的
取勝的對策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于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但是田忌采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范例。
下面有一個兩人做的游戲:輪流報數,報出的數不能超過8(也不能是0),把兩面三刀個人報出的數連加起來,誰報數后使和為88,誰就獲勝。如果讓你先報數,你第一次應該報幾才能一定獲勝?
分析:因為每人每次至少報1,最多報8,所以當某人報數之后,另一人必能找到一個數,使此數與某所報的數之和為9。依照規則,誰報數后使和為88,誰就獲勝,于是可推知,誰報數后和為79(=88-9),誰就獲勝。88=9*9+7,依次類推,誰報數后使和為16,誰就獲勝。進一步,誰先報7,誰就獲勝。于是得出先報者的取勝對策為:先報7,以后若對方報K(1≤K≤8),你就報(9-K)。這樣,當你報第10個數的時候,就會取得勝利。
蝸牛何時爬上井?
一只蝸牛不小心掉進了一口枯井里。它趴在井底哭了起來。一只癩(
lai)蛤蟆爬過來,甕聲甕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太高了,掉到這里就只能在這生活了。我已經在這里過了多年了,很久沒有看到過太陽,就更別提想吃天鵝肉了!”蝸牛望著又老又丑的癩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蝸牛對癩蛤蟆說:“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紀,又背負著這么重的殼,怎么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喝足了水,就開始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終于爬了5米。蝸牛特別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著想著,它不知不覺地睡著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來是癩大叔還在睡覺。它心里一驚:“我怎么離井底這么近?”原來,蝸牛睡著以后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緊牙又開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蝸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堅強地蝸牛終于爬上了井臺。小朋友你能猜出來,蝸牛需要用幾天時間就能爬上井臺嗎?
5. 有趣的數學小故事,死了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 +97+98+99+100 = ?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6. 【有趣的數學故事】
阿喀琉斯是史詩《伊利亞特》里的希臘大英雄.有一天他碰到一只烏龜,烏龜嘲笑他說:“別人都說你厲害,但我看你如果跟我賽跑,還追不上我.”阿喀琉斯大笑說:“這怎么可能.我就算跑得再慢,速度也有你的10倍,哪會追不上你?”烏龜說:“好,那我們假設一下.你離我有100米,你的速度是我的10倍.現在你來追我了,但當你跑到我現在這個位置,也就是跑了100米的時候,我也已經又向前跑了10米.當你再追到這個位置的時候,我又向前跑了1米,你再追1米,我又跑了1/10米……總之,你只能無限地接近我,但你永遠也不能追上我.”阿喀琉斯怎么聽怎么有道理,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是一個追擊的行程問題.阿喀琉斯與烏龜賽跑,等烏龜先跑出一段后阿喀琉斯再起跑追趕,而當他到達被追者的出發點,阿喀琉斯又向前了一段,又有新的出發點在等著它,有無限個這樣的出發點 按照這個悖論的邏輯,飛毛腿阿喀琉斯怎么也追不上烏龜 可事實上,大家都知道阿喀琉斯能追上烏龜,并遠遠超過 即使這樣的賽程被重復無限次,最后阿喀琉斯還是不能超過烏龜 芝諾悖論說阿喀琉斯不能超過烏龜,并不是阿喀琉斯跑不過烏龜,而是阿喀琉斯在游戲規則的限制下不能超過烏龜.故事1796年的一天,一個青年開始做導師留的數學題.前兩道題完成順利.只剩第三道題:要求只用尺規,畫出一個正17邊形.這位青年絞盡腦汁,但是毫無進展.困難激起了斗志.他終于完成了這道難題.導師看到學生的作業驚呆了.他激動地說:“你知道嗎?你解開了遺留兩千多年的數學難題!” 原來,導師因為失誤,把這道題目的紙條交給學生.每當回憶時,這位青年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信心將它解出來.” 這位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有3個人去投宿,一晚30元.三個人每人掏了10元湊夠30元交給了老板.后來老板說今天優惠只要25元就夠了,拿出5元命令服務生退還給他們,服務生偷偷藏起了2元,然后,把剩下的3元錢分給了那三個人,每人分到1元.這樣,一開始每人掏了10元,現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錢,3個人每人9元,3 X 9 = 27元 + 服務生藏起的2元=29元,還有一元錢去了哪里?。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簡短又有趣的數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