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繼科 勵志的故事
從小就不服輸
張繼科的父親張傳銘是島城資深的專業乒乓球教練員。有趣的是,張傳銘一開始并不希望張繼科子承父業,對足球情有獨鐘的他原本想把兒子培養成足球運動員,之所以給兒子起名“繼科”,是因為“白巫師”濟科是他最喜歡的球星。
然而,中國男足1993年在世界杯預選賽中爆冷輸給也門隊,又一次沒有“沖出亞洲,走向世界”,讓張傳銘失望透頂,他也因此改變了讓張繼科投身綠茵場的初衷。因為遺傳了父親的運動基因,天賦異稟的張繼科第一次拿起乒乓球拍就愛不釋手。
當時,張傳銘在家里擺了一張乒乓球臺,一有時間就教張繼科打球。1995年,當7歲的張繼科來到青島第二體育場,師從啟蒙教練申蓬華接受專業訓練時,雖然反手技術尚顯稚嫩,但正手技術已然有模有樣。
在申蓬華看來,張繼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汗水澆灌的必然結果。每當踏上訓練場,張繼科都會心無旁騖,練起球來一絲不茍,不像有的孩子教練在時裝模作樣,教練不在時就趁機偷懶。一次,申蓬華偶然間指出張繼科存在“左右擺速不夠快”的弱點。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那天下午,張繼科專門找了一個小隊員給自己發球,專練左右擺速。練完后,他找到申蓬華:“教練,你看我現在快不快?”這個細節令申蓬華印象深刻。
永不服輸也是張繼科登上世界之巔的關鍵。與其他小隊員和大隊員交手時抱著“小輸即贏”的心態不同,張繼科從不認為輸給大隊員是正常現象,反而會充分吸取失敗教訓,及時彌補差距。正是憑借這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張繼科把成長路上的一塊塊“絆腳石”變成了“墊腳石”,逐漸在同齡人中出類拔萃。2003年,張繼科勇奪世青賽男單冠軍,藉此晉升至國家一隊。
浪子回頭金不換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僅15歲就進入國家一隊,與孔令輝等偶像朝夕相處,彼時的張繼科意氣風發,甚至因此而目空一切。然而自古英雄也多磨難。2004年,張繼科為自己的年少輕狂付出了慘重代價,因為違反隊紀,他被退回山東隊。
雖然深受打擊,但張繼科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很快振作精神。因為他深知,只要自己洗心革面,就一定能用出色的成績再度敲開國家隊的大門。那段時間,除了每天三練,張繼科深居簡出,就算是出門,也往往戴著一頂棒球帽,不想讓別人認出他來。更令主管教練尹霄擔憂的是,彼時的張繼科沉默寡言,好像隨時都會憋瘋一樣。
為了幫助弟子將心中的壓抑情緒完全釋放出來,一天,尹霄突然開車帶著張繼科來到訓練館的后山,從車上搬下來幾十個瓷質盤子,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張繼科:“把這些盤子都給我摔碎了!”見一頭霧水的張繼科有所遲疑,尹霄趁機因勢利導:“你必須跟以前的自己徹底決裂,如果有決心,就一口氣把它們都給我摔碎了!”在張繼科把盤子一一摔碎后,尹霄還不算完,連續幾天都帶著他到后山摔盤子,直到張繼科徹底走出這段陰影。
2. 張繼科人生經歷
張繼科,山東青島人。5歲即開始跟隨父親學打球,2000年進入山東魯能乒乓球隊,2003年1月進入國家隊。 2008年,在全國錦標賽上,張繼科更是一鳴驚人,在與王皓等人合作以全勝戰績為解放軍隊獲得男團冠軍之后,張繼科在男單比賽中連勝馬琳、王勵勤和王皓三名奧運冠軍,一舉獲得男單冠軍。2011年5月15日,在世乒賽男單決賽中,張繼科以4:2擊敗了衛冕冠軍、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皓,贏得了他職業生涯中的首個世乒賽男單冠軍。
1993年(5歲)開始跟隨父親學打球;
張繼科獲得2008全錦賽男單冠軍
2000年進入山東魯能乒乓球隊;
2002年3月進入國家二隊,朝鮮公開賽團體冠軍;
2003年1月進入國家一隊;
2004年亞洲青少年錦標賽團體冠軍。后因違反隊規被下調省隊;
2005年全國優秀青少年調賽單打冠軍,全運會雙打第7名;2006年重返國家一隊;
2007年就參加了薩格勒布世乒賽,與姚彥打混雙,第二輪就輸給了德國的蘇斯/沃西克,成為混雙最早出局的中國組合;
2008年是張繼科嶄露頭角的一年,在奧運會之后開幕的乒超聯賽中,張繼科表現搶眼,他作為山東魯能的頭號主力出場,長時間占據了勝率榜的前三位;
2008 年年底的全國錦標賽上,張繼科更是一鳴驚人,在與王皓等人合作以全勝戰績為解放軍隊獲得男團冠軍之后,張繼科在男單比賽中連勝馬琳、王勵勤和王皓三名奧運冠軍,一舉獲得男單冠軍;
2009年的開局對張繼科來說并不美妙,由于在橫濱世乒賽隊內選拔賽中不服從教練的暫停安排,他失去了參加西亞兩站公開賽的機會,世乒賽也沒有得到單打機會。不過從下半年開始,張繼科開始重新出發,出戰團體世界杯讓他成為世界冠軍,之后還獲得了亞錦賽的男團冠軍等榮譽。不過
張繼科
在單打賽場,他卻被同齡的馬龍和比自己小一些的許昕壓制,亞錦賽與東亞運動會都在男單賽場屈居第二;
2009年橫濱世乒賽男雙第三名(與郝帥)、混雙亞軍(與木子);中國公開賽蘇州站男雙亞軍(與許昕);世界杯男團冠軍;亞洲錦標賽男單亞軍;東亞運動會男單亞軍;
2010年張繼科的開局不錯,第二次隊內選拔賽就獲得了參加世乒賽的資格,還在亞洲杯上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國際比賽單打冠軍。在莫斯科世乒賽上,張繼科在半決賽和決賽都得到了寶貴的出場機會,為中國隊的奪冠立下不小的功勞;2010年卡塔爾公開賽亞軍;科威特公開賽男雙冠軍(與馬龍);德國公開賽男雙亞軍(與郝帥);亞洲杯冠軍;
2010年8月22日在蘇州舉行的國際乒聯巡回賽中國公開賽中,張繼科4:3力克馬琳首奪巡回賽男單冠軍;
2010年九月國際乒聯最新排名——張繼科上升2位排名第三,探花位置創下其職業生涯新高;
2011年第51屆荷蘭鹿特丹世乒賽男子雙打四強(與王皓)
2011年第51屆鹿特丹世乒賽男單冠軍。
2011年6月7日順利入圍中國乒乓球隊公布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單打名單。
3. 張繼科運動生涯的事例
張繼科,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運動員,山東青島人。
5歲即跟隨父親學打球,
2000年進入山東魯能乒乓球隊,
2003年1月進入國家隊。
2008年全國錦標賽,張繼科以全勝戰績為解放軍隊獲得男團冠軍之后,在男單比賽中連勝馬琳、王勵勤和王皓三名奧運冠軍,一舉獲得男單冠軍。
2011年5月15日,張繼科在世乒賽男單決賽中擊敗王皓,贏得職業生涯首個世乒賽男單冠軍。
2011年11月13日乒乓球男子世界杯賽,獲得職業生涯首度加冕世界杯賽冠軍。
2012年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冠軍。
2012年倫敦奧運會獲得乒乓球男單金牌和乒乓球男子團體賽冠軍。
4. 張繼科人生經歷
張繼科,山東青島人。
5歲即開始跟隨父親學打球,2000年進入山東魯能乒乓球隊,2003年1月進入國家隊。 2008年,在全國錦標賽上,張繼科更是一鳴驚人,在與王皓等人合作以全勝戰績為解放軍隊獲得男團冠軍之后,張繼科在男單比賽中連勝馬琳、王勵勤和王皓三名奧運冠軍,一舉獲得男單冠軍。
2011年5月15日,在世乒賽男單決賽中,張繼科以4:2擊敗了衛冕冠軍、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皓,贏得了他職業生涯中的首個世乒賽男單冠軍。 1993年(5歲)開始跟隨父親學打球; 張繼科獲得2008全錦賽男單冠軍2000年進入山東魯能乒乓球隊; 2002年3月進入國家二隊,朝鮮公開賽團體冠軍; 2003年1月進入國家一隊; 2004年亞洲青少年錦標賽團體冠軍。
后因違反隊規被下調省隊; 2005年全國優秀青少年調賽單打冠軍,全運會雙打第7名;2006年重返國家一隊; 2007年就參加了薩格勒布世乒賽,與姚彥打混雙,第二輪就輸給了德國的蘇斯/沃西克,成為混雙最早出局的中國組合; 2008年是張繼科嶄露頭角的一年,在奧運會之后開幕的乒超聯賽中,張繼科表現搶眼,他作為山東魯能的頭號主力出場,長時間占據了勝率榜的前三位; 2008 年年底的全國錦標賽上,張繼科更是一鳴驚人,在與王皓等人合作以全勝戰績為解放軍隊獲得男團冠軍之后,張繼科在男單比賽中連勝馬琳、王勵勤和王皓三名奧運冠軍,一舉獲得男單冠軍; 2009年的開局對張繼科來說并不美妙,由于在橫濱世乒賽隊內選拔賽中不服從教練的暫停安排,他失去了參加西亞兩站公開賽的機會,世乒賽也沒有得到單打機會。不過從下半年開始,張繼科開始重新出發,出戰團體世界杯讓他成為世界冠軍,之后還獲得了亞錦賽的男團冠軍等榮譽。
不過 張繼科在單打賽場,他卻被同齡的馬龍和比自己小一些的許昕壓制,亞錦賽與東亞運動會都在男單賽場屈居第二; 2009年橫濱世乒賽男雙第三名(與郝帥)、混雙亞軍(與木子);中國公開賽蘇州站男雙亞軍(與許昕);世界杯男團冠軍;亞洲錦標賽男單亞軍;東亞運動會男單亞軍; 2010年張繼科的開局不錯,第二次隊內選拔賽就獲得了參加世乒賽的資格,還在亞洲杯上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國際比賽單打冠軍。在莫斯科世乒賽上,張繼科在半決賽和決賽都得到了寶貴的出場機會,為中國隊的奪冠立下不小的功勞;2010年卡塔爾公開賽亞軍;科威特公開賽男雙冠軍(與馬龍);德國公開賽男雙亞軍(與郝帥);亞洲杯冠軍; 2010年8月22日在蘇州舉行的國際乒聯巡回賽中國公開賽中,張繼科4:3力克馬琳首奪巡回賽男單冠軍; 2010年九月國際乒聯最新排名——張繼科上升2位排名第三,探花位置創下其職業生涯新高; 2011年第51屆荷蘭鹿特丹世乒賽男子雙打四強(與王皓) 2011年第51屆鹿特丹世乒賽男單冠軍。
2011年6月7日順利入圍中國乒乓球隊公布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單打名單。
5. 奧運冠軍背后的艱辛故事
焦劉洋,有關楊文意的故事每天都陪伴著。
張繼科,每一場比賽都看成對自我的挑戰,“勇于超越昨天的自我”。
仲滿,相比歐洲選手得天獨厚的優勢,必須付出無數倍的努力才能超越他們。
鄒市明,在飽受傷病折磨下,不斷用意志戰勝傷痛。
鄒凱,經歷了上萬次的重復,不計其數扎實練習正是他的超越之道。
熊倪,少年時的歷練,成就未來的輝煌,信念就是對成功的堅持。
李寧,失利之痛,學會了堅強,超越自我,一切皆有可能。
羅雪娟,成功源于自信,用汗水譜寫的金色輝煌,憑借著頑強的意志獲得人生的成功。
劉國梁,挫折學會成長,品德比技術更重要,在堅定與堅持中贏得尊重。
伏明霞,微笑中的艱辛,拒絕失敗,做最好的自己。
皮斯托瑞斯,來自南非的“刀鋒戰士”,在上帝面前,我們是平等的。我能和他們跑得一樣快。
滕海濱,手臂受傷無法參賽,中國男子體操隊的金牌有他一份。
貝加伊,阿爾巴尼亞,試舉失敗后用實際行動告訴人們,奧運會不只有獎牌,不僅僅是取得成績,過程或許更加重要。
劉翔,在倫敦奧運會摔倒,隨后他用左腳單腳跳行110米,最終到達終點和低頭親吻欄架,他得到了熱烈的掌聲。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張繼科的背后簡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