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預防艾滋病的小常識有哪些
艾滋病的潛伏期很長,一般為5-8年,有的超過10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都是傳染病病魔的受害者,周圍的人應以關懷和愛心相待,切不可岐視這些人。十個小知識,請你了解艾滋病預防常識并告訴他人。1.艾滋病是一種病死率極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治愈的藥物和方法,但可預防。
2.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乳汁等體液中,所以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絕大多數感染者要經過5-10年時間才發展成病人,一般在發病后的2-3年內死亡。
3.與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如握手、擁抱、共同進餐、共用工具、辦公用具等,不會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具、臥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設施傳播,也不會經咳嗽打噴嚏、蚊蟲叮咬等途徑傳播。
4.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確使用避孕套不僅能避孕,還能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6.及早治療并治愈性病可減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險。正規醫院能提供正規、保密的檢查、診斷、治療和咨詢服務,必要時可借助當地性病、艾滋病熱線進行咨詢。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注射、使用沒有嚴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關心、幫助和不歧視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們是疾病的受害者,應該得到人道主義的同情和幫助。家庭和社會要為他們營造一個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鼓勵他們采取積極的生活態度,改變危險行為,配合治療,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延長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預防和維護社會安定。
10.艾滋病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來源:網絡)
2. 預防艾滋病手抄報內容(要具體內容,會采納)
預防艾滋病手抄報 內容:艾滋病的 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及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性傳通過不加防護的異性或同性性行為傳播。
2. 血液傳播:通過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針頭注射毒品、輸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嚴的各種醫療器械(如針頭、針灸針、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須(刮臉)刀及牙刷等傳播。 3. 母嬰感染:感染的母親在懷孕、生產、哺乳時可將病毒傳給胎兒或嬰兒。
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性分泌物及唾液、眼淚和乳汁均有傳染性,并且艾滋病病毒本身在自然界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因此,并不能完全排除通過日常的密切接觸而傳播,尤其是如果個人免疫力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如呼吸道、消化道炎癥、潰瘍)不小心通過各種途徑接觸到感染者的血液和性分泌物甚至唾液、眼淚,就有感染上的可能。 艾滋病(AIDS)不會通過空氣、飲食(水)傳播,不會通過公共場所的一般性日常接觸(如握手,公共場所的座椅、馬桶、浴缸等)傳播,不會通過紙幣、硬幣、票證及蚊蠅叮咬而傳播,游泳池也不會傳播。
預防經性傳播1. 禁欲 2.遵守性道德,潔身自愛,保持專一的性伴侶3.對方感染hiv情況不明時,應堅持正確使用安全套預防母嬰傳播關于母嬰傳播的藥物阻斷問題,國際上已有較為成熟的治療方案。目前最為有效的措施是推廣使用簡便且廉價的nvp單劑療法,加上人工喂養。
在我國還有不少人認為我國的艾滋病病毒的母嬰傳播尚處在低水平,并對阻斷母嬰傳播的藥物治療已取得顯著進展這一事實也缺乏了解。這些都妨礙著我國對這一措施的有力開展。
所以在這方面我國紅十字會艾滋病志愿者正在做積極宣傳工作,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預防經血液途徑傳播1.需要輸血時,要求使用經hiv抗體檢驗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2.切不可染上使用毒品的惡習,特別不要與人共用注射器。3.避免到醫療器械,美容工具,拔牙器具消毒不衛生的的小單位就醫,美容,拔牙。
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知識要點》十條基本知識1、艾滋病是一種病死率極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治愈的藥物和方法,但可以預防。 2、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3、與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 4、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確使用避孕套不僅能避孕,還能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6、及早治療并治愈性病可減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險。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使用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關心、幫助和不歧視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預防與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總目標:在全市范圍內,廣泛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采取多種傳播、教育和干預的有效形式,更加廣泛、深入和持久地開展全民預防艾滋病及其相關的性病和無償獻血知識的普及宣傳,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樹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風范,建立健康的行為,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同時,反對社會歧視,倡導相互關愛的道德風尚,為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3. 預防艾滋病手抄報內容
愛滋病傳播途徑及預防方法
摘要:艾滋病的醫學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英文縮寫"AIDS",是由人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綜合癥.
大多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并能在沒有癥狀或只有輕微疾病的情況下生活多年.即使他們看起來健康,自己也感覺健康的時候,他們仍能夠將艾滋病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終生具有傳染性.
HIV 具有嚴格的宿主特異性,可感染人類并導致AIDS.在實驗條件下,HIV-1可感染黑猩猩,HIV-2可感染恒河猴,可導致病血癥及血清抗體轉為陽性,但不能引起動物發病.從HIV感染者外周血,**,乳汁,腦脊液,唾液,淚液和其他體液中均可分離到病毒,不過目前尚無經淚液,唾液和汁液等感染HIV的報道.HIV一般通過血液和**和,其傳播途徑主要包括:
(1)性傳播,通過性行為在男同性戀者之間及異性間傳播,也可通過人工授精傳播;
(2)血液傳播,通過接受HIV感染者捐獻的血液或器官,使用受HIV污染的血染液制品或與HIV感染者共用注射針頭而被感染,此外,接觸HIV感染者體液或HIV培養物的醫務人員和實驗人員存在感染HIV的職業危險性;
(3)母嬰傳播,感染HIV者的母親,可在子宮內或在分娩時將HIV傳染給新生兒(Connor,1997).除此之外,人與人的一般接觸并不會導致HIV的傳播,對此不必過分敏感和恐懼.
在體外,HIV可感染CD4+T淋巴細胞(T4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在其中增殖并引起細胞病變中,表明CD4+T淋巴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是HIV主要的靶細胞.此外,HIV還可感染正常B淋巴細胞,經EB病毒轉化形成的B淋巴母細胞系,小膠質細胞,神經膠質細胞,中幼粒細胞及多種細胞系 (O'Brien,1997)
在體內,HIV除感染結締組織中的CD4+T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B淋巴細胞,中幼粒細胞和濾泡樹突狀細胞外,還可感染上皮組織中的朗格漢細胞(Langerhanscell)及神經組織中的小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和腦內皮細胞,其分布遍及骨骼,胸腺,腦,心,肺,腸,眼,腎,皮膚和性腺等器官(Dittmar,1997a).HIV具有如此廣泛的細胞和組織嗜性,同它所引起的CD4+T淋巴細胞缺陷,淋巴腺病,卡波西肉瘤以及神經系統損傷等多臟器癥狀是相吻合的.
高度的變異性是HIV及其他反轉錄病毒所具有的顯著特征.突變主要來自反轉錄過程,其中env和nef等基因變異幅度最大,而gag和pol等則相對保守,變異程度較低且多為沉默的點突變.根據env和gag等基因的變異, 至少可將HIV-1劃分為2群,共11個亞型.其中M(main)群由10個亞型組成,即A-J亞型.歐美主要為B亞型,非洲流行A,C,D,E等亞型; 在我國B亞型占優勢,其次為C亞弄和A亞型;此外,M群中還存在著各亞型之間的嵌合體(mosaic),如A/E,G/A等.O(outlier)群主要分布于西百和中非,由于成員較少,常被視為一個亞型(O亞型).根據同樣的方法,可將HIV-2劃分為A,B等亞型(UNAIDS,1997).不僅各地區或不同個體之間HIV存在很大的變異,即使在同一個體內部,差異同樣明顯.事實上,每個HIV感染者所攜帶的都是一個異質性的病毒群體,各種突變株共存于體內.高度變異性有助于HIV逃避宿主的免疫監視,同時也為HIV感染的預防,診斷和治療設置了巨大的障礙.
怎樣預防艾滋病 針對不同傳播途徑,科學家們建議應當采取以下措施:
1,預防艾滋病的性傳播
潔身自愛,保持忠貞單一的性關系;
發生危險性行為時正確使用避孕套;
及時治療性病.
2,預防艾滋病的血液傳播
不使用未經檢測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不吸毒,不與別人共用針具吸毒.
穿耳或身體穿刺,文身,針刺療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膚的過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傳播危險.
3,母嬰傳播預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懷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養過程中傳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應避免懷孕,如懷孕應人工流產.
孕,產婦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藥物,可降低母嬰傳播的幾率.
采用人工喂養,也可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險性.
4. 中小學生預防艾滋病知識
中學生預防艾滋病知識教案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讓中學生了解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傳播途經及預防措施,艾滋病有那些危害,確保學生在身心上保持良好的狀態,積極面對學習生活,完成學業,并為國家預防艾滋病行動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內容】 一、什么是艾滋病 二、艾滋病的傳播途經 三、艾滋病對社會的危害 四、如何預防艾滋病 五、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途徑的顧慮 【教學過程】 一、點入話題 師述:請同學們想一下你們見過的艾滋病人會出現的癥狀和在社會中帶來的負面影響,然后談談你自身是怎樣解決這件事的。(請一至三個學生描述) 生答(略) 二、授新課 (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是一種由逆轉錄病毒引起的人體免疫防御系統方面的疫病。
人體處于正常狀態時,體內免疫系統對機體起著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種病原體的襲擊。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體的這種良好防御系統便會受到破壞,防御功能減退,因而這時病原體經血行及破損傷口長驅直入。
此外,身體中一些不正常的細胞,例如癌細胞,也同樣乘機迅速生長、大量繁殖起來,發展成各類癌瘤。也就是說,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現為免疫系統受到嚴重損傷,機體抵抗力下降,以至誘發嚴重感染和一些少見的癌瘤。
艾滋病自1985年進入我國至今已有近萬人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據有關部門推測,在今后幾年內艾滋病發展趨勢是:發達中國家是呈下降趨勢,而發展中國家則呈急劇上升趨勢。
(二)、艾滋病的傳播途經1、性接觸傳染 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體液中,男女不潔性行為可以導致艾滋病病毒迅速傳播。目前,性接觸傳播已成為最主要的傳播途徑。
2、血液傳播 目前通過輸血傳播艾滋病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在一些非洲國家和地區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幾乎大部分非洲國家,主要以非志愿獻血為主,他們大多是青壯年,都處在性活動高潮的年齡段,這意味著他們所提供的血液很可能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機會。
將這些血及血液制品輸給其它病人,便可能感染艾滋病。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 器及針頭是通過血液傳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
3、母嬰傳播 患有艾滋病或攜帶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婦可通過胎盤將艾滋病病毒直接傳染給胎兒子,另外還能夠在產前、產程中(出生時通過產道)和產后(通過哺乳)感染新生兒。(三)、艾滋病對社會的危害 ——請同學們展開探討這一話題。
艾滋病是一個健康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可能成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間接受害者。艾滋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不可忽視的危害。
1、艾滋病對個人的危害 。 生理上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發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狀況就會迅速惡化,患者身體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奪去生命。
心理、社會上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會產生巨大的壓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會的歧視,很難得到親友的關心和照顧。
2、艾滋病對家庭的危害。 社會上對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種種歧視態度會殃及其家庭,他們的家庭成員和他們一樣,也要背負其沉重的心理負擔。
由此容易產生家庭不和,甚至導致家庭破裂。 因為多數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處于養家糊口的年齡,往往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
當他們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額的醫藥費時,其家庭經濟狀況就會很快惡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結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兒無人撫養,或留下父母無人養老送終。
3、艾滋病對社會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強的20-45歲的成年人,而這些成年人是社會的生產者、家庭的撫養者、國家的保衛者。
艾滋病削弱了社會生產力,減緩了經濟增長,人均出生期望壽命降低,民族素質下降,國力減弱。社會的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將許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會,造成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遭到破壞。
4、艾滋病對兒童的影響 艾滋病使千千萬萬的兒童淪為孤兒,使千萬無辜兒童被迫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還要經常忍受人們的歧視、失學、營養不良以及過重的勞動負擔。 艾滋病是我們人類共同的敵人,要消滅艾滋病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培養預防艾滋病的社會責任感,需要從"我"做起。
(四)、艾滋病的預防 艾滋病蔓延很快,而且目前無特效藥。但是,只要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是可以減少其發病率的。
1、加強艾滋病的監測檢疫。由于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與國外人士交往日趨頻繁,隨之入境的人數也急劇上升,這就要求衛生檢疫部門,對入境人員進行嚴格檢查,對艾滋病抗體陽性者,堅決不允許入境。
2、加強治安管理。嚴格取締賣淫和嫖娼活動,對與外國人及外籍人員發生性接觸的婦女應做艾滋病抗體的檢查。
堅決杜絕與艾滋病抗體陽性或艾滋病病人發生性接觸,患有艾滋病的婦女應避免懷孕。3、消除靜脈濫用藥物的現象 特別是靜脈藥癮,不共用針頭、注射器和藥物。
不共用牙刷、剃須刀或其它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4、加強血液制品的管理 對所有供血者,都要進行嚴格的抗體檢測、凡抗體陽性者應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