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婷的故事
對于朱婷而言,2013年是神奇的一年,世青賽后首次進入郎平執教國家隊,訓練十多天出征澳門站大獎賽,朱婷三場砍69分“一站”成名。同年底首次參加2013年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獲最佳主攻稱號。2014年世界女排錦標賽,中國女排時隔16年再次奪得世錦賽亞軍 ,朱婷個人榮膺最佳得分和最佳主攻稱號。2015年亞洲女排錦標賽,中國隊時隔四年重奪亞錦賽冠軍,朱婷獲最佳主攻與MVP大獎。
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國女排久隔11年之違再獲冠軍,朱婷首次獲得三大賽MVP稱號。
2016年8月21日,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獲奧運冠軍,朱婷加冕里約奧運會女排MVP與最佳主攻稱號。
2. 中國女排與巴西女排 朱婷的勵志事件
北京時間2016年8月17日,里約奧運會女排1/4決賽的爭奪全部結束。面對主場作戰的衛冕冠軍巴西,中國女排在首局完敗后及時變陣,敢打敢拼與對手激戰五局成功翻盤,3-2力克巴西鎖定4強最后1席,五局比分為15-25、25-23、25-22、22-25和15-13,惜敗的巴西無緣奧運3連冠。中國時隔8年后再度打入奧運半決賽,將與荷蘭爭奪決賽權。
此役中國啟用楊方旭擔綱接應,惠若琪和朱婷搭檔主攻,副攻袁心玥、徐云麗,二傳丁霞和自由人林莉也都首發亮相。巴西率先登場的是主攻娜塔莉亞、費加雷,副攻法比亞娜、塔伊薩,接應謝拉,二傳達尼-林斯和自由人雷亞。
首局1平后楊方旭扣球出界、惠若琪3次進攻受挫,中國連丟4分1-5落后。謝拉反擊吊球得手、徐云麗快攻出界,巴西將比分拉開到8-2。徐云麗吊球過輪,中國無力阻止謝拉和費加雷的反擊6-13落后。費加雷封死楊方旭的一攻,巴西贏得8分優勢。9-17落后的中國兩點換三點派上張常寧和魏秋月。張常寧扣球被防起后費加雷反擊命中、朱婷一傳送探頭,巴西19-9領先。隨后的較量再無懸念,朱婷拼發球失誤,巴西24-14領先拿下局點。朱婷后排處理球扳回1分,但中國沒能攔住塔伊薩的快攻,15-25先輸一局。
第二局中國啟用魏秋月擔綱二傳,張常寧出任接應。娜塔莉亞和費加雷打吊結合連獲5分,1-3落后的巴西6-3反超,中國派上顏妮。娜塔莉亞反擊得分、朱婷后攻被攔,中國6-11落后。娜塔莉亞和塔伊薩接連失誤、惠若琪和張常寧3次強攻下球,中國連拿5分扳成11平。謝拉打吊結合兩度建功、林莉一傳判斷失誤,巴西連奪3分14-11超出。徐云麗兩次快攻命中、朱婷探頭得手,中國追至14平。張常寧發球建功17-16反超,她的反擊和魏秋月的二次連續被攔、娜塔莉亞和費加雷接連反擊成功,巴西連取4分20-17超出。中國先后換上丁霞、楊方旭和劉曉彤。楊方旭和劉曉彤連續下球、顏妮發球得分,中國追成21平。23平后朱婷重扣、攔網連獲2分,中國25-23險勝扳回一局。
第三局中國的副攻顏妮和主攻劉曉彤首發。巴西扳成4平后兩隊陷入相持,朱婷和張常寧的強攻是本隊主要漲分手段。11平后費加雷的重扣和娜塔莉亞的后攻連獲2分,巴西13-11超出。劉曉彤反擊追成13平后,謝拉一攻命中、替補登場的杰奎琳反擊下球,巴西15-13占先。杰奎琳扣球失誤、徐云麗封死謝拉的突破、朱婷反擊成功、法比亞娜扣球出界,中國連拿4分17-15反超。對手扳成17平后,劉曉彤自接自扣、朱婷攔死謝拉的吊球,中國19-17領先。顏妮探頭贏得3分優勢,張常寧強攻和發球相繼得手,中國將比分拉開到23-19。朱婷調攻命中24-20領先拿下局點,對手連追2分后,朱婷后攻一錘定音,中國25-22再勝一局,大比分2-1反超。
第四局5平后顏妮兩次發球得分,中國7-5超出。徐云麗背飛被攔對手追成7平,關鍵時刻劉曉彤兩度強攻得手,中國9-7占先。謝拉一攻失誤對手落后3分,法比亞娜短平快下球、張常寧進攻被攔,9-12落后的巴西追到11-12。法比亞娜的快攻和發球兩度建功、娜塔莉亞反擊命中、顏妮進攻受挫,12-14落后的巴西連奪4分16-14反超。相持階段中國一攻有穩定發揮,特別是兩副攻的快攻毫不手軟咬至19-20。關鍵分中國防守失位送分、法比亞娜反擊成功,巴西22-19占先。中國相持到22-24后攔網觸網,22-25落敗被巴西追成2平。
決勝局巴西由朱塞麗和法比亞娜搭檔副攻。開局2-1占先的中國發扣接連失誤,對手3-2反超。顏妮的探頭和攔網兩度建功,中國重奪主動權4-3占先。兩隊交替領先相持到7平,娜塔莉亞扣球出界,中國8-7領先交換場地。劉曉彤發球造成對手無攻,朱婷沖進扣球命中,中國將比分拉開到9-7。8-10落后的巴西憑借法比亞娜的快攻和費加雷的反擊追成10平。朱婷先是一攻命中、張常寧發球破攻后朱婷再度反擊成功,中國12-10占先。巴西咬至12-13后謝拉發球下網,中國14-12領先拿下賽點。法比亞娜快攻扳回1分后,朱婷后三進攻將比分定格在15-13,中國3-2力擒巴西。
此役中國的主攻朱婷豪取28分,替補接應張常寧力奪15分,替補登場的副攻顏妮貢獻11分,主打后三局的主攻劉曉彤和主力副攻徐云麗均進賬9分。巴西的主攻費加雷贏得24分,主攻娜塔莉亞和接應謝拉分獲20分和18分。
3. 中國女排朱婷作文素材運用
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簡稱中國女排)隸屬于中國排球隊,是近代中國各體育團隊中成績突出的體育團隊之一。
曾在1981年、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的世界杯、世錦賽和奧運會上奪得冠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五連冠”,并又在2003年和2004年兩度奪冠,共七度成為世界冠軍(或奧運冠軍)。隊伍以頑強拼搏為國人熟知,女排精神已深入人心。
北京時間2014年10月12日,在2014年世界女排錦標賽半決賽中,中國隊面對東道主意大利,激戰四局后以3-1勝出,繼1998年后再次打進決賽。1981流行記錄:女排奪冠讓國人揚眉吐氣1981年11月16日傍晚,第三屆女排世界杯的決賽開始,中國隊對東道主日本隊。
在主場球迷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中,中國女排以3:2艱難獲勝。最后一個球落地,姑娘們喜極而泣。
守在收音機和電視機前的一些中國人激動起來,一些北京居民、學生聚集在天安門廣場,徹夜高呼“中國萬歲,女排萬歲!”第二天,國內幾乎所有報紙的頭版都在渲染女排奪冠。《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題目是《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其中寫道:“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此事意義就此上升到激勵民族精神、推動全面建設的高度——不是中國女隊贏了,而是中國贏了;這樣下去,之后必有大贏和全贏。
比賽頒獎典禮未畢,國家體委、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等單位的賀電已到球隊。賀電轉達了高層將授予女排為“全國新長征突擊隊標兵”和“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標兵”光榮稱號的決定;一舉成為“民族英雄”的女排從日本回國,國家領導人親自到機場迎接。
一個運動隊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獲得如此榮譽和待遇,那種分量在今天的人們是無法想象的。《人民日報》12月5日報道說,當時中國女排收到的賀信、賀電和各種紀念品達3萬件,僅郎平一人就收到3000多件。
山西太原機械學院全體師生甚至送來了一塊近兩米長的橫匾,寫著“振興中華”四個貼金大字。《人民日報》還開辟了“學女排,見行動”的專欄,女排隊員的形象上郵票、上日歷,還出了紀念幣、紀念章。
于是神奇之事接連見諸媒體:“某工廠女工看了女排的事跡之后,每天早來晚走,精心操作,班產量天天超額完成計劃”;“某煤礦工人看完女排比賽之后,自覺加義務班,日日超產”郎平在自傳《激情歲月》中這樣描述那時的情形:“打球已經完全不是我們自己個人的事情、個人的行為,而是國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屬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幟。
女排的氣勢,振興了一個時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這段話前半部分完全屬實,后半部分雖說言過其實,但也能從中看出中國女排以及“女排精神”在當時的確無比風光。
90年代下滑:中國女排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奪得第10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后,開始青黃不接,早一輩的名將如郎平和梁艷等早已相繼退役,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半決賽中敗于該屆盟主蘇聯女排,最后只獲得銅牌。中國女排在1989年的第5屆世界杯和1990年的第11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均衛冕失敗,決賽分別負于古巴和蘇聯而獲得亞軍。
1995年,名將郎平被中國排協聘為中國女排主教練,她率領中國女排走出歷史低谷,獲得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和第13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亞軍,但她始終未能帶領球隊重奪得世界冠軍,故她于1998年宣布辭職。在90年代,中國女排雖然出現了不少優秀球員,如副攻的賴亞文、主攻的許新、接應二傳的邱愛華等,卻只曾在1990-1998年期間的四次三大女排世界冠軍賽事中屈居亞軍,那年代正值古巴女排創造八連冠的超強王朝。
2000年在教練胡進帶領下的,中國女排在悉尼奧運會在止步八強,中國女排兵敗后,中國排協便委任在中國女排隊中曾擔任20多年陪練員的陳忠和先生擔任主教練。2001年,陳忠和決心重用新人,除了逐步淘汰上一代女排名將,更提拔了不少潛質新人如劉亞男、馮坤、周蘇紅、楊昊、趙蕊蕊等,結果,中國女排在陳忠和教練領導下,在日本奪得世界大賽冠軍,這是中國女排十多年來奪得的世界級正式大賽冠軍。
不過由于世界大冠軍杯屬洲際杯性質,傳統地位難與三大女排世界冠軍賽事相提并論,故在國內沒有造成太大回響。中國女排:站上復興起點2014-10-15 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時間10月13日凌晨,中國隊在世界女排錦標賽決賽中1∶3負于美國隊,時隔16年再次獲得世錦賽亞軍。
而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逆轉俄羅斯奪得金牌以來,中國女排已有10年沒有出現在世界三大賽(世錦賽、世界杯、奧運會)決賽的舞臺。 對中國女排而言,這是一個久違的亞軍,也是一個恰逢其時、恰到好處的亞軍。
經歷了“世界二流”的苦楚和新老交替的陣痛,中國女排已經站上了復興的起點。新老交替悄然完成 1998年女排世錦賽決賽,中國隊輸給了如日中天的古巴隊,當時的主教練正是郎平。
與今天的這支女排不同,當年的中國女排在幾年的時間內已先后拿到世界杯和奧運會亞軍,主力賴亞文、孫玥等球員也正值當打之年。而如今的中國女排卻是“小鬼當家”,參賽的14名選手中有9人是“90后”,在世錦賽16強中平均年齡最小。
就是這樣一支青年軍,硬。
4. 郎平與中國女排的故事100
中國女排今天的勝利為觀眾們帶來的不僅是份榮耀,更是一份時代的印記。回憶整個里約奧運的心路歷程,郎平說:“我覺得特受刺激特激動是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就是一關一關地過,就那種難受和勝利后的喜悅使我百感交集。但是到了今天的總決賽,就最后的決賽,覺得心情非常平靜。因為我以前帶隊也經常進入總決賽,這種場面見得可能比較多,然后今天獲得冠軍以后我覺得,就人特別輕松特放松,當時就已經激動不起來了,就覺得松了一口氣。我們輸了三場比賽,其實我覺得不應該輸的,所以我特郁悶,但是不能表現出來。有兩場球我覺得我們沒有全部發揮,對手確實很強、發揮得好,最郁悶是第一場,覺得是應該贏下來的球,這場球對我們后面的排位是關鍵的一場球,后面彌補不了,其實誰也不想排第四,去交叉巴西,那不是找死嘛,但后來也沒有辦法。”
談及今天對戰塞爾維亞的始末,郎平說:“應該是從昨天起我覺得我們有勝利的希望。但是不敢多想,這東西不能想。你想就走神了,然后我們就想,打完半決賽、打荷蘭。因為每次比賽受完刺激后,人大腦特別興奮,也睡不好,我睡了三個小時,就起來看塞爾維亞的錄像,反正腦子里轉的全是塞爾維亞,又調了我們的錄像。你得把它看明白了,看明白以后我得集中精華要跟大家講,所以我腦子轉都是怎么打塞爾維亞。反正我想就兩種情況會發生,一種就是塞爾維亞打特別好,但是我覺得這種現象必須得我們特傻的時候才能打,這一場我們不會這么傻了,而且我們現在的狀態調出來了,但是我是有一點點問號,有一點點擔憂,我擔心她們不要命。今天我跟隊員分析了可能出現的狀況:如果上來第一局,像巴西打我們一樣,我們沒法打,她們打太好了,輸一局怎么辦?輸兩局怎么辦?因為擔心她們沒有準備,突然出現這種情況心里面會有想法,我們不能再讓她們有太多的想法了。還有一種就是說,今天技術上我們準備了很多,我們按這種執行就是跟她們較著勁,只要能較勁,只要堅持后面就有希望。因為第一,我們這個球隊經歷過大賽,以前的世界錦標賽冠亞軍決賽,我們當時準備時間特別短,對美國隊不是特別了解,與冠軍失之交臂,這是我們的經驗。去年世界杯必須要贏日本那種心情,我覺得從心態來講,我們的經驗參加決賽經驗要比對手多。”
曾在開戰找不到狀態的中國女排在對陣東道主巴西隊時實現了大爆發,對于這場比賽郎平說道:“我們打巴西之前對我來講我也不知道這個結果是什么樣,我沒有看到我們隊員發瘋的時候,我們就鼓勵隊員,今天有多少全拿出來,跟她們較量,別讓她們輕易過咱們這關,我能咬你一口就咬一口,咬不了,就咬兩口,一分一分的,每一分不讓你輕易得,我們就是這樣一個目標。大家就發瘋吧,再不發瘋沒機會了,其實我們大家比賽以前也都不知道能否贏,因為確實是綜合實力上還是有差距的,但我跟大家講,如果我們堅持打、給對方很大壓力,到后面肯定是她們出問題,因為第一她們沒有想到這場球會輸,她輸不起,這場球是八進四,呼聲是他們和美國要進決賽。我跟隊員說她們現在肯定還在想怎么樣打美國,怎么樣進決賽,根本就沒把咱當回事,況且咱自己也沒打得太好,如果說我們真正給她一定壓力的話,我們會出現機會的。”
關于火爆網絡的“女排精神”的內涵及對于排球未來發展的展望,郎平解讀道:“我很少跟隊員們講老女排的事情,我是講黃金一代,平時要求她們也是這樣的,就說每個人能力有大小,但是到了訓練場要求什么:要認真要全力以赴。因為只有特別好的積累,你平時的努力過程,你最后比賽才能有這個東西才可能出現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平時訓練我們有時候完成得不好,我們都會加班,一直到完成好,有時候還經常批評她們,所以她們平時受到了這種訓練和要求,現在到比賽時候要求她們就很容易出來,不是講幾個故事給你來點心靈雞湯就好了,我覺得并不是這樣。我們在技術上做了很多的規劃和計劃,根據對手根據我們現在的弱點。比如冬訓,我們關起門來就是突破自己,我們做了很多的計劃。大家一點點去實行,我覺得她們平時也挺苦的,上午下午練完了以后還要帶她們看錄像,我看錄像都惡心,別說她們了,全部都是學習對手的長處,我們的不足,怎么提高我們。每一個組都是這樣,其實真的特別辛苦。但是我覺得大家一直就堅持,因為大家有個信念就是圓夢。我覺得其實能拼到今天都是我們大家平時努力,它其實是一種積累。我也希望我們有更多年輕人去喜歡排球,希望我們的排球基礎能夠更加強大,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排球運動當中,我也希望中國女排包括中國男排,希望我們的這個事業一代一代發展下去,我們這一代完了她們這一代再傳承給下一代,希望我們的排球更加強大。
5. 我知道關于中國女排的一個故事《 》
女排世界杯圓滿結束,中國女排在比賽的過程中克服了臨陣折將等很多的不利因素,用她們那頑拼搏的精神,最終在時隔11年之后再一次的取得了世界冠軍,這一個勝利的消息給國人帶來了新的感動。
同時新浪博客也要求了女排隊員中的袁心玥、楊珺菁、朱婷和張常寧4位隊員來到了新浪演播廳做客,一起暢聊再一次奪冠那背后的故事。在訪談的過程中,朱婷也分享了自己內心的很多小故事。
在談到會怎么樣去擺放獎牌的時候,朱婷表示她會把獎牌帶回到家里,然后讓自己的爸爸媽媽來安排。回顧了11場的比賽之后,朱婷也講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些感受:“其實我自己是不太喜歡去看的,因為我看了之后會有點怕,回去雞皮疙瘩。”
在奪得冠軍的那個晚上,大家都沒有睡覺,都在敲門簽名。朱婷也表示:“都在相互的簽名,很年輕,想要給對方一個美好的回憶和紀念。”
在訪談的最后,對于那些非常可愛的球迷,朱婷也表示了自己對他們的感謝:“謝謝大家一直以來都在支持我,支持女排,感謝有你們,我們會一直努力的走下去,希望在明天也可以有一個非常好的成績,不讓大家失望。”。
6. 中國安,女排朱婷,精神作文八百字
月21日,郎平帶隊的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上演了一場場驚天大逆轉,在開局不利、狀態低迷、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奮力搏殺,過五關斬六將,以3:13:2逆襲塞爾維亞隊,斬獲奧運冠軍。這場女排決賽創下了70%的超高收視率,很多中國人都親眼目睹了年輕、經驗不足、技術不夠成熟的中國隊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況下力克塞爾維亞隊。經歷了“過山車”的中國觀眾無不為這場蕩氣回腸的逆轉之戰歡呼雀躍,很多人禁不住熱淚盈眶。
正所謂“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中國女排歷經三十余載跌宕起伏的崢嶸歲月,她們在1986年到2003年的17年間與世界冠軍無緣,但女排精神代代傳承,依然激奮人心,激勵著她們從低谷走向巔峰。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重壓下迎難而上,在逆境中臥薪嘗膽,于臨危時迸發潛能,于低谷處奮力雄起。而這一次,她們戰勝心魔,傲視群芳,重返世界之巔,享受萬眾喝彩的無上榮耀,讓人不免感嘆“鏗鏘玫瑰,分外妖嬈”。
以“鐵榔頭”之名享譽世界排壇的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今年54歲了,在她輝煌璀璨的體育人生中又一次實現了對自我的巔峰超越,續寫著自己在世界排壇的不朽傳奇,培養出了以朱婷、袁心玥、張常寧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新銳。郎平將國際化、專業化的團隊合作和科學訓練的理念引入中國女排,創新“大國家隊”的概念,每次集訓都有20多名隊員,每個位置總是保持三到四個人在競爭,針對不同的比賽安排不同的陣容。此外,“郎家軍”還引入了國際化的專業教練團隊。
在中國女排的身上,我們感受到女排精神歷經時代變遷仍然沒有褪色,反而愈加閃光。中國女排的姑娘們用實力和汗水延續著“刻苦訓練、不畏
7. 中國女排重要人物的故事
重要任務太多了. 故事就更多了.
人物: 從袁偉民, 鄧若曾 陳忠和, 郎平, 孫晉芳, 張蓉芳, 張萍, 張越紅, 到現在這些現役隊員, 朱婷, 惠若琪 等等.
2004女排黃金一代今何在:趙蕊蕊變作家搶眼
2004年黃金一代中國女排的成員,自由人張娜早已于2008年10月成婚,主攻楊昊也于2010年3月出嫁,副攻劉亞男也在2010年嫁給了男排國手王海川。1975年出生的主攻張越紅,則早在2009年就已經成家。
與馮坤退役后的選擇相似,“快刀手”劉亞男退役后在遼寧體育局就職 ,曾出任過遼寧女排領隊。主攻張越紅退役后出任遼寧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2013年任遼寧女排主教練,帶領遼寧隊奪得全運會的亞軍。
周蘇紅退役后進入浙江體院學習,現在擔任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大球系主任。楊昊退役后則進入北京體育大學讀書,畢業后成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女排的教練。帶領北航女排參加全國女排聯賽資格賽以及錦標賽等賽事。退役后同樣選擇求學的還有張娜,她選擇的同樣是北體大,畢業后回到天津當起了教師,擔任天津南開中學的校長助理。
副攻張萍退役一度出任中國女子水球隊副領隊,之后選擇到香港中文大學深造,如今攻讀體育管理與體育市場專業的碩士一年級。而明星球員趙蕊蕊在八一隊辦理完退役轉業手續以后,開始專注于寫作,目前已經出版了《末世喚醒》與《彩羽俠》兩部小說,后者去年入選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44部推薦作品。
8. 中國女排朱婷
朱婷,中國女子排球運動員,1994年11月29日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畢業于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身高195cm,體重78 kg,司職主攻位置。2013年正式入選郎平執教的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現為隊中主力主攻手,披2號球衣。自初出茅廬起,朱婷多次參加世界比賽并屢獲佳績。
2012亞青賽榮膺最有價值球員(MVP)稱號,2013年女排世青賽榮膺最佳得分、最佳扣球以及最有價值球員(MVP)三項大獎,賽后國際排聯官網盛贊朱婷是“超級球星”(megastar),是“不可思議的力量”(incredible power),就是在成人的世錦賽,這樣的溢美之詞都很少出現,而在世青賽報道上更是史無前例。這說明,國際排聯非常看好朱婷的前途,認為她會成為世界級的球星。對于朱婷而言,2013年是神奇的一年,從一個國青隊小孩一躍進入國家隊,加入偶像郎平的麾下,登上世界的舞臺,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一下擁有了眾多的粉 。首次參加大賽就獲得2013年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獲最佳主攻。2014年世界女排錦標賽,朱婷與隊友一起獲得了亞軍的好成績,個人榮膺最佳得分和最佳主攻稱號。2015年亞洲女排錦標賽,中國隊獲得冠軍,中國隊主攻朱婷,賽后獲得組委會頒發最佳攻手,以及比賽MVP獎。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國女排久隔11年之違再獲冠軍,朱婷獲得MVP稱號。
2016年8月21日,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獲得冠軍,主攻手朱婷以最高分25分獲得里約奧運會女排MVP稱號。【望采納】
9. 郎平和中國女排的故事一百字感受
如果真的有女排精神,這種精神到底是什么?中國乒乓球隊后來稱霸乒壇很多年,成績遠比女排出色,但是人們更懷念還是女排。中國女排從來沒有過“統治地位”,幾乎每一次奪冠,都靠艱難的拼搏完成的,在最困難的時刻,呈現出最頑強的精神,或許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實質。
事實上,女排的崛起,是讓人懷念的80年代的一部分。80年代要比現在落后很多,但是在那個時代,彌漫著一種理想主義氣息和開放精神。
如果真的有女排精神,從80年代以來,一直擔負著這種精神的就是郎平本人。1988年,中國女排在漢城慘敗,從此進入低谷。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連續參加3屆奧運會的巫丹被查出尿檢呈陽性,更是讓中國女排哭成一團,但是有多少人是同情她們的?直到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奪冠,人們才又重新開始談論女排精神。30多年來,“女排人”換了幾代,女排也幾度沉浮,只有郎平一個人,仍然像當初的鐵榔頭一樣,與世界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斗爭。
郎平動不動就落淚,顯示出她內心柔軟的一面。這讓人想起她當初為何選擇出國,據她在自傳中說,她曾陪湖南郴州訓練基地的官員到當時的“國家經委”去申請經費,但是那筆錢卻被郴州基地的官員挪為他用,為此,國家體委還讓郎平寫了檢查。當時,郎平還不到30歲,她就已經知道,適合自己的,只有單純的排球。正是對自己命運的清醒認知,才讓她選擇了始終與排球為伴的道路。她一直是一個單純的人,為排球而活的人。
就這個層面說,郎平一直領先于時代,領先于中國體育界。她退役后就去美國學習體育管理,這讓那些選擇當官的隊友們不解;當初她去意大利打職業比賽,被人譏諷為“為錢打球”;她率領美國隊在2008年奧運會上擊敗中國,也在網絡上引發了一些謾罵。郎平是真正把排球視為自己的職業和事業,排球就是目的,而不是一個達成其他目的的手段。毫無疑問,郎平是“舉國體制”培養的花朵,但是最終卻掙脫了舉國體制下運動員的宿命,而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歡呼之后,我們也許更應該深思:在“女排精神”中背后,其實還有一種“郎平精神”和“郎平道路”。這才是中國體育界應該總結的。
奧運會后,朱婷將去土耳其聯賽打球,人們都說朱婷是郎平最好的接班人,除了得分能力,這種開放和純粹,也有郎平的影子。或許這才是最好的傳承。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中國女排朱婷的故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