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靜脈穿刺部位的選擇及注意點是什么
靜脈穿刺是護士的最基本護理操作技術‘在臨床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穿刺部位的選擇及注意點 (1)四肢(包括指趾、掌心、足心)、軀干、頭皮等處的表淺靜脈為主要穿刺點,無感染的焦痂下及已愈合的創面下的靜脈,都可穿刺。 (2)重癥患者取血標本時,可在股靜脈、頸靜脈、腋靜脈及顳動脈抽取。
(3)末梢靜脈充盈不佳,表淺靜脈無法尋找時,可行頸靜脈、股靜脈、鎖骨下靜脈穿刺插管。 (4)電擊傷患者的患肢,其深部靜脈都已栓塞,不宜在患肢做靜脈穿刺。
(5)四肢環形深度燒傷,不宜在遠端做靜脈穿刺,否則點滴不暢。 (6)植皮手術的患者,不宜在供皮區附近做穿刺,否則供皮區滲液感染,延長愈合時間。
大面積燒傷患者靜脈穿刺特別困難時,必要時行靜脈切開建立輸液通道。
2. 心包腔穿刺術有哪些注意事項
(1)嚴格掌握適應證,應由有經驗的醫師操作或指導,并在心電監測下進行穿刺。
(2)術前應進行心臟超聲檢查,確定液平段大小、穿刺部位、進針方法及進針距離,選擇液平段最大、距離體表最近點作為穿刺部位,或在超聲引導下進行心包腔抽液。(3)術前應向患者家屬做好解釋,消除顧慮,囑其應在操作過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
(4)麻醉要完善,以免疼痛引起神經性休克。(5)抽液量第一次不要超過100~200ml,重復抽液可逐漸增加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如過快、過多,短期內大量血液回到心臟可能導致肺水腫。
(6)如抽出鮮血,應立即停止抽取,嚴密觀察有無心臟壓塞癥狀出現。(7)取下空針前夾閉橡皮管,以防空氣進入。
(8)術中、術后均需要密切觀察呼吸、血液及脈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