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做“以始為終”
"以終為始",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要領也就是說,首先要明白你自己的目標,再去設計你的路,沒有規劃、與目標關聯度不高的跳槽和轉行,其實是走更多的彎路。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終點何在,永遠也不會真正滿足,會活得非常累,非常無奈,而且不知道何時偏離了目標,總跟別人的狀況對比,很難獲得真正的滿足與自信。
有個著名的田徑世界冠軍說他每次比賽都在賽段上假象出幾個分段點來,這樣終點顯得不那么漫長。每一個起點都是終點,直到最后的終點。
"以終為始",你可以嘗試問自己問題,然后一一回答。我在過去的幾年里做過哪些成功了的事,哪些不成功的事,為什么沒成功,為什么成功了。我想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和境界,我現在離那個目標還差些什么內容,我怎么實現這些內容,大概要付出什么樣的努力,切實可行的寫下來、盡力而為的堅持做下去。這就是人生規劃職業規劃了。
國家有五年規劃十年規劃,個人也一樣,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減少我們的迷茫,把握我們的方向。
祝你成功!
2. 以終為始是什么意思
意思:根據預期結果做開始,不失為一項使自己人生更有意義,更能找到心靈安寧與滿足,拋棄焦慮的手段。
出處:史蒂芬·柯維(美)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第二個習慣。
習慣二:以終為始
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創造,先是在腦海里醞釀,其次才是實質的創造。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愿景和目標,并據此塑造未來。
全心專注 于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系及目標之上。領導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的基礎之上,創造出一種文化。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史蒂芬·柯維(美)的一本著作,首次出版于1989年。強調以原則為中心,以品德為基礎,進行能達到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的“由內而外”的修煉。
擴展資料:
反義詞
半途而廢 [ bàn tú ér fèi ]
意思:中途停止。比喻做事不能堅持到底,有始無終。
出處:《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譯文:君子遵循正道而行,半涂(途徑)而廢,我不能夠了。
前功盡棄 [ qián gōng jìn qì ]
意思:以前經過努力得到的成績完全白費。
出處:《戰國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公不若稱病不出也。”
譯文:公的功勞很多;現在你又把秦國的軍隊出塞;經過兩周;踐踏韓國;而以攻梁;一個進攻而不能;前功盡滅。您不如稱病不出了。
一無所得 [ yī wú suǒ dé ]
意思:什么也沒有得到。形容毫無收獲。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然日勢既暮,壽兒且寄院中止宿,顥亦懷疑,因命壽兒懷袖,一無所得,顥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譯文:但天色已晚,壽兒并且寄院中住宿,元顥也懷疑,于是命壽兒懷袖,一個沒有得到什么,元顥不得已就親自拿著紙筆。
3. 以始為終的什么是以終為始
以終為始的習慣可適用于各個不同的生活層面,而最基本的目的還是人生的最終期許。從上述的實驗中,可以發掘人們心底最根深蒂固的價值觀,間接觸及影響圈的核心部分。從此時此刻起,一舉一動,一切價值標準,都必須以人生的最終愿景為依歸;也就是由個人最重視的期許或價值來決定一切。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把人生使命謹記在心,每一天都要朝此邁進,不敢有絲毫違背。
確認使命也意味著,著手做任何一件事前,先認清方向。這樣不但可對目前所處的狀況了解得更透徹,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也不致誤入岐途,白費工夫。
人生旅途,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會走冤枉路。許多人拼命埋頭苦干,卻不知所為何來,到頭來仍然發現追求成功的階梯搭錯了墻,為時已晚。因此,人們也許很忙碌,卻不見得有意義。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虛;得到名利之后,卻發現犧牲了更可貴的事物。上自達官顯貴、富豪巨賈,下至平頭小民、凡夫俗子,無人不在追求更多的財富或更高的事業地位與聲譽,可是名利往往蒙蔽良知,成功每每須付出昂貴的代價。因此,我們務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堅持到底,使生活充滿意義。
蓋棺論定時,你希望獲得的評價,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目標。從這個角度看,名利、成就等等不免顯得微不足道。
有這么一則小故事:喪禮上有人問死者的朋友:“他留下多少遺產?”對方答:“他什么也沒帶走。”
4. 以始為終 無為而治的意思是什么
“以始為終”的意思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以最終的目標為出發點,也就是先要有清晰的目標和正確的方向。
“無為而治”的意思是:不過多的干預、順其自然、給予人們更多的權力,充分發揮人民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自我實現。
擴展資料:
“無為而治” ,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并且一再強調無為才能無不為。
無為而治的根本要義在于:你提供的理論應該由你自己做先行者,同時在實施到他人的身上時也必須先解釋清楚,除非那是已知真理會產生必然的后果的事情。
以終為始就是要目標和規劃先行,以終為始,意味著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要有所收獲,就必須選擇屬于自己的正確方向和目標。當我們感到困惑、茫然的時候,不妨停下前進的腳步,看看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只有方向正確了,努力才不會白費。
5. “以終為始”的意思有何解釋
以終為始 [ yǐ zhōng wéi shǐ ]
意思:根據預期結果做開始,不失為一項使自己人生更有意義,更能找到心靈安寧與滿足,拋棄焦慮的手段。
英文翻譯:Beginning with the end
擴展資料:
反義詞
有始無終 [ yǒu shǐ wú zhōng ]
意思:指人做事不能堅持到底。
出處:《晉書·劉聰載記》:“小人有始無終,不能如貫高之流也。”
譯文:小人始終不能相信,不能跟隨。
有頭無尾 [ yǒu tóu wú wěi ]
意思:只有開頭,沒有結尾,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
出處:《朱子語類》:“若是有頭無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譯文:做事情不能堅持到底,這種人不忠誠。
虎頭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意思: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后來就馬馬虎虎,勁頭越來越小。
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荊》:“這廝敢狗行狼心;虎頭蛇尾。”
譯文:你這小人做著狗,狼的野心,沒有一點出色。
6. 以做事要有始有終為話題的作文
在人的一生中,轟轟烈烈的大事會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不足為奇;其實,雞毛蒜皮的小事同樣會令你終生難忘.
那是暑假的一天,我跟爸爸發誓:做完了英語作業,我才會出去玩. 吃過早飯,我回到自己的小屋,坐在椅子上寫起了作業.早上的太陽灑出金色的陽光,天藍藍的,好美啊!寫著寫著,耳朵里傳來了小伙伴們的歡聲笑語.我的心里有些發癢,再也無法專心致志地寫作業了.我終于按捺不住了,一下子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穿上鞋就要往外跑.這時,爸爸走了進來.“怎么這么快就做完作業了?”爸爸和藹可親地問我.我支支吾吾地半天也沒有說出一句話來,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然后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啊,既然你沒有寫完作業,你就不可以出去玩,因為你答應過我要做完作業后才出去玩.那么你就要遵守你的諾言!”“可我想出去玩嘛,爸爸!”我撒嬌地對爸爸說.爸爸看著我,嚴肅地說:“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否則,那將一事無成.”聽了爸爸的話,我點了點頭.不知怎么的,我那玩的心思已跑的無影無蹤.我做下來,又繼續一絲不茍地做起了作業.
從那以后,無論我做什么事,都是認真地做完后才去做別的事.因為爸爸那“做事要有始有終”的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上.
7. 以始為終的以終為始的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現在很流行的概念。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要領是以終為始,也就是說,首先要明白你自己的目標,再去設計你的路,否則規劃只是空話,再過幾年又會覺得計劃沒有變化快了。而很多抱著創業想法,以學習心態去打工的人,往往會去讀MBA、學英語、努力進外企,等等,這些當然沒有什么不好,但對于創業這些是必要條件嗎?而一些想做職業經理人甚至CEO的朋友,則站在這山望那山高,總發現有朋友、有同學比自己職位高薪水高,于是永遠都不滿于現狀,只要有好一點的機會便想跳槽。但事實上,沒有規劃、與目標關聯度不高的跳槽和轉行,其實是走更多的彎路。
很多人的自我規劃,只是從現狀出發來規劃,目標只是比現在過得強一些。但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終點何在,永遠也不會真正滿足,會活得非常累,非常無奈。而總跟別人的狀況對比,很難獲得真正的滿足與自信。我主張一個人用自己的目標來衡量自己的成長與進步,那樣人生會更輕松、更喜悅。
8. 形容有始有終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孔子及其弟子《論語·子路》
譯文: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的固執己見,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2、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曾參《禮記·大學》
譯文:世上萬物都有根本和枝節,世間萬事都有開始和結束,明白了他們的先后秩序,就接近事物的發展規律了。
3、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子思《中庸》
譯文:有誠心的人成就自我,而道路是自己找到的。誠心貫穿萬物的始與終,沒有誠心萬物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君子看重誠心。有誠心的人并不是僅限于成就自己,而是以成就萬物為己任。
4、子曰:“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孔子及其弟子《孝經·庶人章》
譯文:孔子說:“從天子到普通百姓,不能自始至終地堅持孝卻不遭受禍害,是從來沒有的。”
5、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道德經》
譯文:人們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時失敗了,如果能始終如一、持之以恒、慎終如始,事情就不會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