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偶句大全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燭成灰淚始干。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對偶的種類
第一,正對:從事物的兩個角度、兩個側面說明同一事理,在內容上相互補充。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補或相襯的對偶叫做正對。例如: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第二,反對:上下文的意義相反或者相對。例如:
滿招損,謙受益。
革命家赤膽忠心,雖死猶生;
野心家禍國殃民,生不如死。
第三,串對:上下文意思上相關聯(承接、連貫、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這叫做串對。例如: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對偶從形式上可分為兩種。
第一,嚴式對偶:要求上下兩句字數相等,結構相同,詞性相對,平仄相對,不能重復用字。例如:
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第二,寬式對偶:對嚴式對偶的五條要求只要有一部分達到,不那么嚴格。例如:
我常想:楊柳婀娜多姿,可謂嫵媚極了,桃李絢爛多彩,可謂鮮艷極了……
對偶的作用
第一,能夠高度概括所要表達的內容,使之凝煉集中。
第二,能夠增強節奏感,使語言整齊、語句勻稱,瑯瑯上口,便于記憶和背誦。
對偶的運用
對偶是富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修辭格式,使用非常普遍,從古到今,在詩歌、散文等文藝作品中,都有大量的對偶修辭手法的運用。
第一,應用于詩歌中:
昔我往依,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一個星,兩個星,無數明麗的火星,
一錘影,兩錘影,無數快重的鐵影。
來呀,大家齊努力,
咱們要使這鐵火碰動!
……
第二,應用于散文或其它文章中,大多是詞或詞組(短語)的對偶,也有句子的對偶,但較少見。例如:
我們佇立橘子洲頭,漫步湘江兩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倉小徑,依戀韶山故園。
第三,用于諺語、楹聯及章回小說的章回標題等。例如: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諺語)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楹聯)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三國演義》四十三回標題)
2.對偶句大全
對偶句大全:
過五關 斬六將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室有惠崇山水 人懷與可風流
親賢臣 遠小人
花開山寺 詠留詩人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漫步半月溪畔 徘徊六角井傍
鴻門晏 桃園盟
登高極目 覽水送歸
志士惜日短 愁人嫌夜長
堅冰已經打破 航道已經開通
孫行者 祖沖之
英雄氣短 兒女情長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三杯竹葉穿心過 兩朵桃花上臉來
言必信 行必果
名揚四海 聲震八方
不才明主棄 多病故人疏
游子魂銷青塞月 美人腸斷翠樓煙
桃灼灼 柳依依
物華天寶 人杰地靈
與天地并壽 同日月齊光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雪茫茫 雨霏霏
慶父不死 魯難未已
長江人釣月 曠野火燒風
日晚愛行深竹里 月明多上小橋頭
山抹綠 燕剪柳
成事不足 敗事有余
仰首接飛猱 俯身散馬蹄
風吹云動星不動 水推船移岸不移
滿招損 謙受益
指鹿為馬 畫地為牢
斯人千古少 此曲世間無
杏花初落疏疏雨 楊柳輕搖淡淡風
水不干 魚不盡
壽比南山 福如東海
人生有樂地 流水無盡期
縷縷輕煙芳草渡 絲絲微雨杏花村
私心重 骨頭軟
功蓋天下 譽滿山河
久旱逢甘雨 他鄉遇故知
水能性淡為吾友 竹解心虛是我師
心胸闊 天地寬
棋逢敵手 將遇良才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朝前看 往前走
清風明月 蒼松怪石
惜花春起早 愛月夜眠遲
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不投機半句多
鬢雖殘 心未死
處處春光好 村村氣象新
屋漏更遭連夜雨 船破又遇頂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