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簡短
抗日小英雄王樸的故事王樸(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蘭貴,男,河北省完縣人,抗日兒童團長。
王樸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伙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
王樸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蕩,民兵大搞地雷戰,王樸不僅學會了布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蕩到王樸的家鄉,王樸和鄉親們躲進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樸和鄉親們。
鬼子拿著漢奸提供的名單,讓村干部、干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樸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樸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支和彈藥藏在哪里。
王樸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制造了又一起殺人慘案棗野場慘案。
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樸,王樸的母親、弟弟和奶奶。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一授予王林“抗日民族小英雄”光榮稱號,并立了紀念碑。
2.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蘆蕩小英雄(圖1) 微山湖,蘆葦叢,這里本來就是孩子們釋放天性的地方,再加上小英雄牛娃捉弄小鬼子的故事,真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
一天,日本鬼子要從蓮花鎮給土地廟據點的敵人補充一批槍支。我區委接到這個情報后,立即派區武裝小分隊老馬去小魯莊組織民兵,中途截擊敵人,奪取槍支。
放鴨的小牛把送槍的鬼子和偽軍引誘到蘆葦叢里的蛤蟆灣,老馬和民兵們一舉殲滅了敵人。 小鐵頭奪馬記(圖2) 騎馬奔馳是許多孩子的向往,當一名小騎兵躍馬揚刀多威風啊,何況小鐵頭奪的是鬼子隊長的馬呢! 日本鬼子到劉家莊來搜捕八路軍傷員,兒童團員小鐵頭決定去報告八路軍騎兵連。
路遠來不及,他大膽的奪了鬼子隊長的大紅馬,奔向騎兵連駐地。敵人出動自行車隊猛追,小鐵頭催馬過營地,闖崗樓,渡運河,把敵人引進騎兵連的埋伏圈一舉殲滅,小鐵頭最后也成為一名英勇的小騎兵。
兩個小八路(圖3) 八路那時候可是很神氣的稱呼了,能當上小八路那真是帥呆了!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某地八路軍轉移后,把小戰士孫大興和武建華留在敵后,他們在地下黨老靳的領導下,潛入敵人據點,英勇機智地送情報,斗特務,運武器,歷盡艱險,最后配合我主力部隊,一舉收復了敵人據點,消滅了日寇,兩個小八路茁壯成長起來。 草原英雄小姐妹(圖5) 蒙古族少女龍梅和玉榮是一對小姐妹。
一天,她們利用假日自告奮勇為生產隊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風雪。兩姐妹冒著刺骨的風雪,一路保護著受驚的羊群,艱難地往前走,最后終于安全脫險,保護了集體的財產。
海娃(雞毛信)(圖7) 送情報是小英雄最常見的任務之一,而海娃送的插著雞毛的信顯然是這類故事中最受歡迎的。 兒童團長海娃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
一次,他替抗日游擊隊送一封緊急重要的信,路上遇到了敵人。敵人把他捉起來,要他帶路。
海娃一心想完成送信的任務,機智的和敵人展開了斗爭。最后他冒著危險甩開了敵人,把信送到了。
八路軍根據這封情報,有力地打擊了敵人。 劉胡蘭不但有英勇的革命故事,還有大家所熟悉的**親筆題寫的“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題詞。
所以她的故事更增添了一份莊嚴。 小兵張嘎(圖10) 小兵張嘎幾乎是那個年代兒童英雄的樣板了。
他淘氣還有點蠻勁,他會用假手槍頂著羅金保的后腰,他會偷偷的把真手槍藏在樹上的老鴰窩里,他和胖墩摔跤輸了不但耍賴還堵人家煙筒,這些缺點那么親切而又可愛,而在這些充滿樂趣的故事中成長為一名小戰士,也更加真實可信。 小鐵頭奪馬記(圖2) 騎馬奔馳是許多孩子的向往,當一名小騎兵躍馬揚刀多威風啊,何況小鐵頭奪的是鬼子隊長的馬呢! 日本鬼子到劉家莊來搜捕八路軍傷員,兒童團員小鐵頭決定去報告八路軍騎兵連。
路遠來不及,他大膽的奪了鬼子隊長的大紅馬,奔向騎兵連駐地。敵人出動自行車隊猛追,小鐵頭催馬過營地,闖崗樓,渡運河,把敵人引進騎兵連的埋伏圈一舉殲滅,小鐵頭最后也成為一名英勇的小騎兵。
3.抗日小故事
晉中之窗*提醒您: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 抗戰時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
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
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勇敢、機智。但嘎子畢竟還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
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一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
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里面放火,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鴉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上繳。
隊長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二 1943年,八路軍小戰士孫大興腿部受傷,組織決定派小衛生員武建華護理孫大興,到敵占區我地下黨員家中養傷。
于是孫武兩人便以木匠靳錫武的小學徒和劉大爺的外孫身份在劉集隱蔽起來。日偽軍強拉民夫,在田鎮長家囤積糧食。
大興和小武乘夜色鉆進田鎮長院內,放火燒了敵人的糧囤。他們的冒險行動打亂了組織的安排,受到了嚴厲的批評。
日寇蓄謀更大的掃蕩計劃。一天,劉集的偽軍中隊突然開走,隨即開來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軍。
老靳帶著大興和小武,摸清了敵人的真正意圖。緊要關頭,大興毅然決定自己留下吸引敵人,讓小武帶情報向部隊奔去。
獨立三團得到小武送來的情報,立即行動部署戰斗。敵人遭到了殲滅性打擊。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四 王樸(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蘭貴,男,河北省完縣人,抗日兒童團長。王樸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
他經常帶領小伙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樸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
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蕩,民兵大搞地雷戰,王樸不僅學會了布雷,還學會了造雷。
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1943年春天,鬼子掃蕩到王樸的家鄉,王樸和鄉親們躲進山里。
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樸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提供的名單,讓村干部、干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樸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樸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支和彈藥藏在哪里。王樸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
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制造了又一起殺人慘案棗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樸,王樸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一授予王林“抗日民族小英雄”光榮稱號,并立了紀念碑。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五 我小時候學習的榜樣就是潘東子,最崇拜的就是潘東子這個小英雄。
他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小帥哥。他從小在爸爸媽媽的教導下熱愛中國**、熱愛紅軍。
在白色恐怖的國內革命戰爭期間,他為黨的地下工作做立下了不少功勞。在斗爭中,他失去了母親,但他沒有被黑暗勢力嚇倒,一心向往革命,最后終于成為一名光榮的紅軍小戰士。
內容大致如下: 1931年,紅軍解放了柳溪鄉。潘東子的父親參加了紅軍,而潘東子也從父親那里學到了什么叫作仇與愛。
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主力撤退,臨別時,父親留給東子一顆紅五星。柳溪鄉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親為掩護鄉親,被捕后從容就義。
在黨和前輩們的照顧下,東子迅速成長起來。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斷敵人退路,迫使“靖衛團”向游擊隊投降。
在游擊隊籌鹽活動中,他機智地躲過敵人搜查。在搞情報時,他沉著地應付惡霸地主胡漢三的多次試探與盤問,最后勇敢地砍死了胡漢三。
1938年,紅軍游擊隊奉命開赴抗日前線,東子的父親前來迎接。東子終于見到了多年未見的父親,他戴上了那顆心愛的紅五星,光榮地加入到紅軍的行列中來。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六 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倆,爸爸老趙是民兵連長,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個"小羊倌",也是龍門村的兒童團團長。一天,平川炮樓的敵人出來搶糧,村里的人看到海娃拉倒了"消息樹",都紛紛退到山上去。
海娃正趕著羊向山里走,忽然遇到他爸爸,海娃的爸爸老趙得到了炮樓里自己人遞出來的消息--炮樓里只剩下"貓眼司令官"和幾個看家的日軍、偽軍。 老趙拿出一張攻**樓的路線圖和一封信,要海娃送到三王村交給八路軍張連長,叫張連長趕快帶隊伍去攻**樓。
海娃看到信上插著三根雞毛,知道是十分緊要的事,就已放羊做掩護,攜信立即上路。沒想到在山溝里就遇到了敵人的隊伍。
海娃急中生智,把雞毛信緊緊綁在頭羊的尾巴上。敵人看中了海娃的羊群,還強迫海娃給他們帶路。
為了老羊頭尾巴下的雞毛信,一路上海娃忍受著日軍偽軍的打罵。太陽下山了,敵人的隊伍開進了平西莊,到處開槍,翻缸倒罐搜糧食。
晚上,偽軍怕海娃逃走,把。
4.我要短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要很短的)
抗戰時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
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
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勇敢、機智。但嘎子畢竟還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
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一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
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里面放火,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鴉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上繳。
隊長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
5.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簡短)
1、王樸,也叫作王璞。
王樸生于1929年,犧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
王樸誕生在村里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占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
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讓王樸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一起,王樸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后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樸:“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樸吧?”。
王樸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哪里,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鬼子和你這個狗漢奸!”王樸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樸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樸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大聲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漢奸!”就這樣,王樸英勇的為八路軍、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2、張嘎,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了。
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鐘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斗成長的過程。
3、海娃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位著名小英雄。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他機智、勇敢地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故事。
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
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樓的路線圖,并寫了一封信準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交了把信寄給兒子海瓦的任務。
當海瓦看到信封上的雞毛時,非常重要的是要知道他正在駕駛一群羊作為封面寄信。出乎意料的是,海娃遇到了山溝里的魔鬼。
他借機抓住了“老頭羊”尾巴上的雞毛,并通過了魔鬼的隊長。一直到上海,寶寶遭受了折磨。
深夜,海娃從一只像死豬一樣睡覺的魔鬼的腿上滑落。他沖到羊圈邊,小心翼翼地把雞羽毛一下子,一口氣跑了幾英里。
傀儡軍隊也隨之而來,海娃被他們收回。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就這樣,海娃經過千辛萬苦終于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4、李愛民是太行山區的一個抗日小英雄。
1942年春天,11歲的李愛民擔任抗日兒童團團長。有一天,八路軍的鐘營長讓他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去送一件“火急”信。
李愛民二話沒說,回家趕上心愛的小毛驢,帶了草繩和鐮刀,把信裝進襪筒子里出發了。一路上還算順利。
眼看就到敵人的封鎖區了,他忽然發現前面不遠的土堆上有個端著槍的人影在晃動。不好,鬼子的流動哨盯上他了。
怎么辦?李愛民靈機一動,抓起一把稀牛糞,涂得滿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驢趕進了草坡里,彎下腰割起青草來。“八格亞路,舉起手來!”冷不防,已繞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領。
另一個日本軍官直盯著李愛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來!” “我是來放驢割草的。你們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驢嗎?”李愛民機智地回應。
鬼子看他滿身是糞,像個放牲口的窮孩子,一腳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幾句,調頭而去。小愛民忍著劇痛爬起來,踉踉蹌蹌地趕著小毛驢直奔小道,順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務。
第二天深夜,鬼子在這里的臨時據點被八路軍14團戰士和聯防民兵收拾掉了。可惜,這個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為保護鄉親落入敵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
那年,他12歲。5、馬秀英,1929年6月生。
江蘇淮安縣石塘區南澗鄉近采橋鎮(今,淮安市朱橋鎮洼圩村)人,出身于窮苦農民家庭。1945年10月16歲加入中國**。
l946年2月擔任石塘區黃盧(南)村婦女會長。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個還鄉團分子來抓馬秀英和婦女會成員。
此時,秀英和幾個婦女會員正在黃盧村為聯防隊做軍鞋。秀英接到村民報告,即分頭轉移。
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婦向東南方走,在洼圩北門遇上黃兆云帶領的“還鄉團”。黃兆云一眼認出秀英,一群還鄉團分子像瘋狗似的竄上來,一擁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莊圩子里。
在周莊圩子里,黃兆云妄圖從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黨組織的秘密以及婦女會成員的名單,對她軟硬兼施,逼問**組織和婦女會員名單。秀英被肆意凌辱,嚴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對酷刑,秀英斬釘截鐵地回答:“要人頭有一顆,。
6.比較簡單的小英雄小故事
小英雄小故事有:1,小英雄的故事之王樸 王樸,也作王璞,幼名蘭貴,1929年生,河北完縣人。
王樸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伙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
王樸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蕩,民兵大搞地雷戰,王樸不僅學會了布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蕩到王樸的家鄉,王樸和鄉親們躲進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樸和鄉親們。
鬼子拿著漢奸提供的名單,讓村干部、干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樸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樸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支和彈藥藏在哪里。
王樸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制造了又一起殺人慘案-野場慘案。
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樸、王樸的母親、弟弟和奶奶。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并立了紀念碑。
解放后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2,小英雄的故事之楊來西 70年前戰爭孤兒楊來西背負著國仇家恨,跟著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走上了為抗日而獻身的道路。
深秋了,他穿著一件破汗衫直打哆嗦,白皮紅心的朱人俠就給他一件偽軍的黃軍裝,可他卻說:“偽軍是東洋鬼子的走狗,我才不穿這老虎皮呢!”小來西是寧可凍死,也不要偽軍的施舍。在三北橫河戰斗中,大隊長姜文光英勇犧牲了,從來不掉一點眼淚的小來西在姜文光的墓前號啕痛哭了一場。
他為失去像親人一樣的戰友而痛心,他是多么愛憎分明啊!在楊來西被漢奸逼迫帶路去找新四軍傷員時,他就帶著偽軍和日軍朝著另外的山頭走去,到了山頂,他立即左手抓著偽軍的腰帶,右手抓住日軍的手,毫不猶豫縱身跳下山崖。那年楊來西年僅13歲。
3,小英雄的故事之劉胡蘭的故事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
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于婦救會工作,并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干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
這位年僅14歲的女**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
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
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4,小英雄的故事之兒童團團長海娃 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
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樓的路線圖,并寫了一封信準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
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
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
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
后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最后,海娃終于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5,小英雄的故事之李愛民1942年春天,12歲的李愛民擔任村抗日兒童團團長。
有一天,八路軍的鐘營長讓他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去送一件“火急”信。李愛民二話沒說,回家趕上心愛的小毛驢,帶了草繩和鐮刀,把信裝進襪筒子里出發了。
一路上還算順利。眼看就到敵人的封鎖區了,他忽然發現前面不遠的土堆上有個端著槍的人影在晃動。
不好,鬼子的流動哨盯上他了。怎么辦?李愛民靈機一動,抓起一把稀牛糞,涂得滿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驢趕進了草坡里,彎下腰割起青草來。
“八格亞路,舉起手來。
7.抗日戰爭英雄的簡短小故事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 抗戰時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
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
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勇敢、機智。但嘎子畢竟還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
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一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
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里面放火,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鴉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上繳。
隊長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二 1943年,八路軍小戰士孫大興腿部受傷,組織決定派小衛生員武建華護理孫大興,到敵占區我地下黨員家中養傷。
于是孫武兩人便以木匠靳錫武的小學徒和劉大爺的外孫身份在劉集隱蔽起來。日偽軍強拉民夫,在田鎮長家囤積糧食。
大興和小武乘夜色鉆進田鎮長院內,放火燒了敵人的糧囤。他們的冒險行動打亂了組織的安排,受到了嚴厲的批評。
日寇蓄謀更大的掃蕩計劃。一天,劉集的偽軍中隊突然開走,隨即開來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軍。
老靳帶著大興和小武,摸清了敵人的真正意圖。緊要關頭,大興毅然決定自己留下吸引敵人,讓小武帶情報向部隊奔去。
獨立三團得到小武送來的情報,立即行動部署戰斗。敵人遭到了殲滅性打擊。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四 王樸(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蘭貴,男,河北省完縣人,抗日兒童團長。王樸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
他經常帶領小伙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樸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
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蕩,民兵大搞地雷戰,王樸不僅學會了布雷,還學會了造雷。
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1943年春天,鬼子掃蕩到王樸的家鄉,王樸和鄉親們躲進山里。
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樸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提供的名單,讓村干部、干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樸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樸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支和彈藥藏在哪里。王樸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
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制造了又一起殺人慘案棗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樸,王樸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一授予王林“抗日民族小英雄”光榮稱號,并立了紀念碑。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五 我小時候學習的榜樣就是潘東子,最崇拜的就是潘東子這個小英雄。
他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小帥哥。他從小在爸爸媽媽的教導下熱愛中國**、熱愛紅軍。
在白色恐怖的國內革命戰爭期間,他為黨的地下工作做立下了不少功勞。在斗爭中,他失去了母親,但他沒有被黑暗勢力嚇倒,一心向往革命,最后終于成為一名光榮的紅軍小戰士。
內容大致如下: 1931年,紅軍解放了柳溪鄉。潘東子的父親參加了紅軍,而潘東子也從父親那里學到了什么叫作仇與愛。
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主力撤退,臨別時,父親留給東子一顆紅五星。柳溪鄉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親為掩護鄉親,被捕后從容就義。
在黨和前輩們的照顧下,東子迅速成長起來。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斷敵人退路,迫使“靖衛團”向游擊隊投降。
在游擊隊籌鹽活動中,他機智地躲過敵人搜查。在搞情報時,他沉著地應付惡霸地主胡漢三的多次試探與盤問,最后勇敢地砍死了胡漢三。
1938年,紅軍游擊隊奉命開赴抗日前線,東子的父親前來迎接。東子終于見到了多年未見的父親,他戴上了那顆心愛的紅五星,光榮地加入到紅軍的行列中來。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六 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倆,爸爸老趙是民兵連長,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個"小羊倌",也是龍門村的兒童團團長。一天,平川炮樓的敵人出來搶糧,村里的人看到海娃拉倒了"消息樹",都紛紛退到山上去。
海娃正趕著羊向山里走,忽然遇到他爸爸,海娃的爸爸老趙得到了炮樓里自己人遞出來的消息--炮樓里只剩下"貓眼司令官"和幾個看家的日軍、偽軍。 老趙拿出一張攻**樓的路線圖和一封信,要海娃送到三王村交給八路軍張連長,叫張連長趕快帶隊伍去攻**樓。
海娃看到信上插著三根雞毛,知道是十分緊要的事,就已放羊做掩護,攜信立即上路。沒想到在山溝里就遇到了敵人的隊伍。
海娃急中生智,把雞毛信緊緊綁在頭羊的尾巴上。敵人看中了海娃的羊群,還強迫海娃給他們帶路。
為了老羊頭尾巴下的雞毛信,一路上海娃忍受著日軍偽軍的打罵。太陽下山了,敵人的隊伍開進了平西莊,到處開槍,翻缸倒罐搜糧食。
晚上,偽軍怕海娃逃走,把他推到屋子最里邊一個墻角睡。過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簡短的小英雄抗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