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短古詩加意思
鹿柴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譯詩1
幽靜的山谷里不見人影,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余輝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譯詩2
山中空空蕩蕩不見人影, 只聽得喧嘩的人語聲響。
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著昏黃的微光。
譯詩3
空曠的山林里看不到一個人影,只是能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
一抹夕陽返照著茂密的深林,余光又投射到林中的苔蘚之上。
這是王維后期的山水詩代表作——五絕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寨),是輞川的地名。
送別
[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①,
問君何所之②。
君言不得意,
歸臥③南山陲④。
但去莫復問,
白云無盡時。
【注解】
①飲君酒:勸君喝酒。
②何所之:去哪里。
③歸臥:隱居。
④南山陲:終南山邊。
【韻譯】: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
敢問你要到哪里去?
你說人生之事不如意,
要到終南山那邊隱居。
只管去吧,我不再多問,
那白云沒有窮盡的時候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注釋】
1、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嶺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
2.二十句古詩及其意思和由來(要簡短)
1.漢樂府《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駱賓王《詠 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李嶠《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5.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9.王翰《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0.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1.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3.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4.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6.李白《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玉樹和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17.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8.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3.簡短古詩
1\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2\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3\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4\蜀道后期
張說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5\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6\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7\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8\金縷衣
無名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9\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10\雜詩(其二)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11\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12\書事
王維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13\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14\田園樂(其六)
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15\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4.最短的古詩
《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八陣圖》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詠梅》【宋】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5.簡短古詩
1《風》 李嶠(唐)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2《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春曉》 孟浩然(唐)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鹿柴》 王維(唐)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yǐng)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5《靜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6《絕句》(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7《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8<<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9《憫農》(其一) 李紳(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10《憫農》(其二) 李紳(唐)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1《尋隱者不遇》 賈島(唐)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12樂游原》 李商隱(唐)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13<<江上漁者》 范仲淹(北宋)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14《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5《所見》 袁枚(清)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6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吳均《與朱元思書》) 17 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8王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19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0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6.30首古詩(短一點)
贈汪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留別】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靜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類別:【羈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韻譯】: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早發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獨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絕】 類別:【山水】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類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
7.簡短古詩的賞析
《春曉》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覺曉”,第一字就點明季節,寫春眠的香甜。“不覺”是朦朦朧朧不知不覺。在這溫暖的春夜中,詩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臨窗,才甜夢初醒。此句流露出詩人愛春的喜悅心情。次句“處處聞啼鳥”寫春景,春天早晨的鳥語。“處處”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鳥噪枝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聞啼鳥”即“聞鳥啼”,古詩為了押韻,詞序作了適當的調整。這兩句是說:春天來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覺天已大亮。一覺醒來,只聽見處處有鳥兒在歌唱。第三、四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人追憶昨晚的瀟瀟春雨,然后聯想到春花被風吹雨打、落紅遍地的景象。詩人把愛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對落花的嘆息上。惜春也是愛春,喜悅是全詩的基調。
本詩寫春景,不是寫所見,而是寫所聞及所想。詩人把自己的聽覺感受寫出來,然后由讀者體味、再現詩人描繪的意境。構思巧妙,很有情趣。
8.字數簡短的古詩
岑參的《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
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時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
白居易的《邯鄲至除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被稱做中國第一思鄉詩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天成巖寺
寺入山崖石做瓦,佛觀殿外嶂連崖.
碧空崖上水滴泄,勝似陽春雨打葩.
天成奇峽
中斷丹巖水自流,竹筏輕蕩樂悠悠.
鴛鴦引向漣漪起,疑是晴空夢里游.
9.李白的古詩及翻譯(簡短些)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譯文
到了五月,天山依舊白雪皚皚,沒有鮮花,只有地凍天寒。
雖然傳來吹奏《折楊柳》的笛聲,卻依舊看不到一絲春色。
一早就隨著戰鼓聲去搏戰,到了夜晚也只能抱著馬鞍打瞌睡。
希望能用我挎著的劍,像傅子介那樣為國除害,消滅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