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云的故事 , 只要3個,越短越好
1、馬云少年熱血,義氣為先。酷愛金庸武俠小說的他,不僅從中獲得了成長的動力,也從中領悟了何謂“義氣”。
2、三次高抄考終圓大學夢。數學奇差無比的他,卻有一口流利并且純正的英語口bai語。
3、為了守住自己的承諾,甘受6年的“寂寞”,選擇了三尺講臺。
4、他6分鐘融資2000萬美元,在洗手間里搞定8200萬美元,甚至直到2005年8月,竟然不動聲du色地一口將雅虎中國業務全盤吞下,并且一下子得到了10億美元。他力挫eBay易趣,使eBay這個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絡交易平臺也不得zhi不在華調整戰略,最終敗走中國。
以上都是從我讀書報告里摘出來的,我超喜歡馬云,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啊dao!還有,樓上說的百年企業不是很準確,應該是102年的企業,他說要橫跨3個世紀!!!
2.馬云感恩的事例素材簡潔
馬云說,"我當年學英語,我沒有想到后來英文幫了我的大忙。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歡,只要你認為對的,就可以去做。如果你思考問題功利性很強的話,肯定會遇到麻煩的。"
后來這位"杭州最棒的英語老師"因為英語好的原因,受浙江省交通廳委托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結果是債沒討成,卻促成了他與互聯網的十年姻緣。
互聯網本來就是"舶來品",馬云流利的英語賦予他一張"國際通行證",使得他有機會征服《福布斯》記者,早早登上了《福布斯》的封面;使得他可以結交楊致遠、孫正義甚至比爾克林頓這樣的人物;使得他可以穿梭在達沃斯論壇,讓大家記住阿里巴巴。
3.求馬云的事跡啊
馬云在求學時代是個頑童 馬云在求學時代確實是個頑童,從小喜歡替朋友出頭打架,成績讓老師很頭痛。
連馬云也曾笑言自己小學考重點中學,考了三次沒有考上,大學也是考了三次才最終如愿。 不過,多年后能在世界各地演講時用英文侃侃而談的馬云,卻在12歲時就自覺地開始打英語基礎。
1979年剛改革開放那陣兒,到杭州旅游的外國人多起來,馬云一有機會就在西湖邊逮著人家開練。這對他日后的發展大有裨益。
在杭州師范學院,馬云當選為學生會主席,后來又成為杭州市學聯主席。 馬云從老師到創業者的轉變 1988年,馬云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外語,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當時工資大約每月110元。不甘寂寞的他找了不少兼職,并利用課余時間為到杭州觀光的外國游客擔任導游。
西湖邊的第一個英語角就是馬云發起的。 1992年,馬云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杭州最早的專業翻譯社“海博翻譯社”,課余四處活動接翻譯業務。
當時經營挺艱難,一個月的營業額是200多塊錢人民幣,可光是房租就要700元。第一年實在不行了,馬云就背著口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賣禮品、包鮮花,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3年,才開始收支平衡。
馬云后來說:“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賺錢的人必須把錢看輕,如果你腦子里老是錢的話,一定不可能賺錢的。” 到1995年,錢沒賺多少的馬云,卻憑超強的活動能力為自己帶來了不小的名氣。
一家和美商合作承包建設項目的中國公司,聘馬云為翻譯到美國收賬。 接下來的一切就像好萊塢影片中的情節一樣:美國商人想賴賬,掏出一把槍將馬云禁閉在房間中長達兩天。
馬云在驚恐不安中被釋放,又丟失了隨身行李,只得在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掙了600美元回國。 馬云第一次接觸互聯網 回國之前馬云去西雅圖看了一個朋友,在此馬云第一次接觸了互聯網。
西班牙《國家報》生動地描述了馬云當時的心情——“我甚至害怕觸摸電腦的按鍵。我當時想:誰知道這玩藝兒多少錢呢?我要是把它弄壞了就賠了。”
對馬云有觸動的是,他好奇地對朋友說在搜索引擎上輸入單詞“啤酒”,結果只找到了美國和德國的品牌。當時他就想應該利用互聯網幫助中國的公司為世界所熟悉。
就這樣,作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師”之一的馬云辭了職,借了2000美元,1995年4月開辦了“中國黃頁”,這是中國第一批網絡公司之一。1997年底,馬云和他的團隊在北京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等一系列政府站點。
不過由于許多原因,馬云于1999年初決定放棄這些在北京的生意,他拒絕了雅虎、新浪的高薪邀請,決定回到杭州創辦一家能為全世界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站點。 18位“創業羅漢”共患難共創業 “從我外婆到我兒子,他們都會讀阿里巴巴”。
于是,馬云從別人手里買下了阿里巴巴這個域名。阿里巴巴的成立大會被安排在馬云家里——當然,此時誰也不會想到,幾年之后,他們居然能一口吃下聲名赫赫的雅虎中國。
18位“創業羅漢”在“不向親戚朋友借錢”的前提下,籌了50萬元本錢。這其中包括馬云的妻子、當老師時的同事和學生、患難朋友,當然還有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來的業界精英,如阿里巴巴首席財務官蔡崇信,當初拋下一家投資公司年薪75萬美元的副總裁職位,來領馬云幾百元的薪水。
馬云下了死命令,每個員工必須把房子租在離他家五分鐘可以到達的路程之內。那時候的工作是不分日夜的,而大家最開心的時候,就是馬云親自為大家下廚,端上一桌好菜。
馬云六分鐘說服投資基金軟銀 其后的6年,阿里巴巴的故事盡人皆知——馬云6分鐘說服投資基金軟銀,拿到第一筆風險投資。其后,各路投資紛紛進入。
其股東不乏國際大財團的身影:高盛,富達,軟銀,前WTO組織主席彼德?蘇德蘭也位列董事會成員中。現在,數以百萬計的全球商人在阿里巴巴上交換信息。
此外,馬云和投資者還在2003年7月推出為消費者服務的淘寶網,2004年推出網絡交易支付工具“支付寶”。 馬云和三個人的故事 A 、妻子:張瑛 馬云的夫人張瑛,是馬云教書時的同事,最后成了馬云人生伴侶加事業伙伴。
馬云曾動情地對記者們說道:“這幾年來,張瑛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沒有朋友圈子,天天都在公司。” 不久前張瑛從阿里巴巴中國事業部總經理的職位上退出阿里巴巴管理層,曾引起一陣風波。
馬云說這個決定是張瑛提出來的。“她認為公司到這個時候,讓別人看見阿里巴巴C E O 的夫人在公司里,不管你做得怎樣,別人看你的眼光都會不一樣。”
據說董事會一開始不同意這個決定,張瑛和馬云說服了他們。在公司員工大會宣布這個決定時,下面很多人都哭了。
B 、導師:金庸 馬云喜歡金庸的小說是出了名的。在第一屆西湖論劍之時,馬云就將金庸請來做對話主持,轟動一時。
《笑傲江湖》是馬云看得最多的金庸小說。他最欣賞的人物是風清揚。
在央視的《對話》節目中,馬云說特別欣賞風清揚的“出手無招”。“因為我想做任何事,要把所有的招數在自己消化了以后很自然地出來。”
第二點是風清揚也是一個好老師,教育培養了令狐沖。“我自己也是老師出身,我最希望的是我的同事、我的學生能夠超越我。”
馬云喜歡下。
4.中國首富馬云的故事少點
讀書時,他的成績從沒進過前三名。
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他只上了杭州師院,還是個專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數學考了1分,第二年19分。
馬云后來常說自己的創業經歷至少可以證明:“如果我馬云能夠創業成功,那么我相信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創業成功。”· 大學畢業后,馬云當了6年半的英語老師。
期間,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譯社,用業余時間接了一些外貿單位的翻譯活。錢沒掙到多少,倒是闖出了一點名氣。
1995年,“杭州英語最棒”的馬云受浙江省交通廳委托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 結果是錢沒要到一分,倒發現了一個“寶庫”——在西雅圖,對計算機一竅不通的馬云第一次上了互聯網。
剛剛學會上網,他竟然就想到了為他的翻譯社做網上廣告,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送上網,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了6個email,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說這是他們看到的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馬云當時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
噩夢般的討債之旅結束了,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個瘋狂的念頭。成為“阿里巴巴”馬云的想法是,把中國企業的資料集中起來,快遞到美國,由設計者做好網頁向全世界發布,利潤則來自向企業收取的費用。
馬云相信“時不我待,舍我其誰”!找了個學自動化的“拍檔”,加上妻子,一共三人,兩萬元啟動資金,租了間房,就開始創業了。這就是馬云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海博網絡,產品叫做“中國黃頁”。
在早期的海外留學生當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聯網上最早出現的以中國為主題的商業信息網站,正是“中國黃頁”。所以國外媒體稱馬云為中國的*et。
5.馬云事跡及評價簡單概括
事跡:1995年3月,馬云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萬多,湊足了2萬元準備創業。
1995年4月,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員工是馬云、馬云夫人張瑛和何一兵。
1999年3月,馬云正式辭去公職,后來被稱為18羅漢的馬云團隊回到杭州,湊夠5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新一輪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2003年5月10日,馬云創立淘寶網,開始搶奪eBay易趣C2C市場。
2004年12月,馬云創立第三方網上支付平臺支付寶2017年7月17日,《福布斯富豪榜》發布,馬云以354億美元身家排在第18位,重新取代王健林成為華人首富。2018年5月,福布斯十大最具影響力CEO排名第六。
2018年7月31日,2018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發布,馬云排名第14。2019年7月,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發布,馬云排名第3。
評價:馬云是一個有理想的人,擁有一個不屈的靈魂。(**總理評)看到大陸的年輕人這么棒我感到非常開心。
(李嘉誠評) 馬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CEO,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個傳奇。深凹的顴骨,扭曲的頭發,淘氣地露齒而笑,擁有一副5英尺(1.53米)、100磅的頑童模樣,這個長相怪異的人有著拿破侖一樣的身材,同時也有著拿破侖一樣偉大的志向。
(《福布斯》雜志評)擴展資料:馬云的妻子叫張瑛,為人低調,兩人是大學同學,畢業后領取結婚證,還是馬云教書時的同事,最后成了馬云人生伴侶加事業伙伴。馬云創業時,張瑛也在公司幫忙,2004年,張瑛辭去阿里巴巴中國事業部總經理的職位,退出阿里巴巴管理層,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做起了全職太太。
馬云的兒子叫馬元坤,出生于1992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2016年6月豪擲1200萬歐元(約合8900萬人民幣),買下兩座歷史悠久的法國葡萄酒莊園,這也是馬云繼2016年2月之后再次投資葡萄酒莊園。
2019年1月,馬云為自己創辦的音樂酒吧舉行了開業儀式,該酒吧名為“HHB音樂酒吧”。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馬云。
6.馬云的故事
讀書時,他的成績從沒進過前三名。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他只上了杭州師院,還是個專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數學考了1分,第二年19分。
馬云后來常說自己的創業經歷至少可以證明:“如果我馬云能夠創業成功,那么我相信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創業成功。”·
大學畢業后,馬云當了6年半的英語老師。期間,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譯社,用業余時間接了一些外貿單位的翻譯活。錢沒掙到多少,倒是闖出了一點名氣。1995年,“杭州英語最棒”的馬云受浙江省交通廳委托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
結果是錢沒要到一分,倒發現了一個“寶庫”——在西雅圖,對計算機一竅不通的馬云第一次上了互聯網。剛剛學會上網,他竟然就想到了為他的翻譯社做網上廣告,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送上網,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了6個email,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說這是他們看到的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馬云當時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
噩夢般的討債之旅結束了,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個瘋狂的念頭。成為“阿里巴巴”馬云的想法是,把中國企業的資料集中起來,快遞到美國,由設計者做好網頁向全世界發布,利潤則來自向企業收取的費用。
馬云相信“時不我待,舍我其誰”!找了個學自動化的“拍檔”,加上妻子,一共三人,兩萬元啟動資金,租了間房,就開始創業了。這就是馬云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海博網絡,產品叫做“中國黃頁”。在早期的海外留學生當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聯網上最早出現的以中國為主題的商業信息網站,正是“中國黃頁”。所以國外媒體稱馬云為中國的*et
請采納答案,支持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