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古代的愛情故事及簡要故事
1.楚國王子子皙-越女(嘛!!)
楚國的襄成君剛受爵位的那天,穿著華麗的衣裳,被隨從們簇擁著來到河邊。楚大夫莊辛剛好路過,他拜見完襄成君站起來,想和襄成君握一握手。握手在等級森嚴的古代是一種非常不嚴肅的行為,所以襄成君聽后十分生氣,臉色大變。莊辛見了也有點不自在,他轉身去洗了洗手,給襄成君講了一個鄂君子的故事:
有一天,鄂君子坐在一條富麗堂皇的刻有青鳥的游船上,聽見一位掌管船楫的越國人在擁槳歌唱。歌聲委婉動聽,鄂君子很受感動,但就是聽不懂他在唱些什么。于是鄂君子招來了一位翻譯,讓他將劃船人的歌詞翻譯成楚國話。這就是后世聞名的《越人歌》,歌詞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鄂君子聽明白歌詞的意思后,立即走上前,擁抱了那位劃船人,并把繡花被蓋到那人身上。襄成君聽完這個故事,也走上前去,向莊辛伸出了友好的雙手。
2.司馬相如-卓文君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可說是家戶喻曉。司馬相如是西漢有名的辭賦家,音樂家。早年家貧,并不得志,父母雙亡后寄住在好友縣令王吉家里。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是當地的大富豪。卓如君當時僅十七歲,書上形容如君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本來已許配給某一皇孫,不料那皇孫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辭世,所以當時如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孫與王吉多有往來。某日,卓王孫在家晏請王吉,司馬相如也在被請之列。席間,免不了要作賦奏樂。司馬相如得知卓王孫之女如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鳳求凰》。卓如君也久慕司馬相如之才,遂躲在簾后偷聽,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聽不出。兩個人互相愛慕。但受到了卓王孫的強烈阻撓,沒辦法,兩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如君就把自已的頭飾當了。開了一家酒鋪,卓如君親自當壚賣酒,消息傳到其父耳中,卓王孫沒辦法,還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大筆錢給他們。
3.尾生-無名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這是《莊子》中一個哀怨凄婉的愛情故事。說的是一個叫尾生的癡心漢子和心愛的姑娘約會在橋下,可心上人遲遲沒來赴約,不幸的是大水卻漲上來了,這個癡情漢為了信守諾言堅持不肯離去,最后竟然抱橋柱溺亡。據說,他們約定的地點叫藍橋。尾生所抱的梁柱,也和他一道成為守信的標志。
4.望夫石的故事
傳說孟姜女千里尋夫終于來到了長城腳下。可到時天色已晚,城門四閉,無法過關。孟姜女孩子非常著急,夜不能寐,便登上鳳凰山,立在一塊大石上向遠處的長城眺望,但夜色茫茫,哪里看得見呢,她焦急異常,便函在這大石上來回走動,急盼著天快點亮,好早日過關與夫團聚。不想一夜之間,足跡竟深深的印在了石頭上,于是后人便把這塊大石稱作望夫石。
孟姜女廟后殿之后,有大石一塊,上面有幾個石窩窩,傳說是孟姜女登石望夫留下的腳印。石上還刻有三個大字---"望夫石"順治八年山石道白輝所書。凡到此的游覽者一般都要在望夫石旁留個影,以寄托自己的美好的愿望。好像只有這樣才不枉孟姜女廟一行。
還有很多這樣的愛情故事,在這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焦仲卿-劉蘭芝
孟姜女-她的丈夫無名氏
范蠡-西施
呂布-貂嬋
曹植-甄芙
牛郎-織女
董永-七仙女
梁山伯-祝英臺
李靖-張紅拂
李隆基-楊玉環
李益-霍小玉
陸游-唐婉
趙明誠-李清照
張君瑞-崔鶯鶯
趙孟\-管道升
馮夢龍-侯慧卿
許仙-白素貞
沈復-陳蕓娘
侯方域-李香君
柳夢梅-杜麗娘
冒辟疆-董小宛
李甲-杜十娘
柳毅-洞庭龍君之女
吳三桂-陳圓圓
清多爾袞-孝莊
清順治帝-董鄂妃
賈寶玉-林黛玉
薛平貴,王寶釧。
楊延昭,穆桂英。
薛丁山,樊梨花。
秦重與莘瑤琴
2.中國古典(愛情)故事要短的,有意思的
“呂布與貂蟬”的故事,怎么樣?(《三國演義》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以前我們班上同學還拍成了話劇,以搞笑為主,歷史背景為輔,愛情貫穿全局。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于月下焚香禱告上天,愿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里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后,貂蟬周旋于此二人之間,送呂布于秋波,報董卓于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后,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并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占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故事從開端、發展、高潮到結束(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情節跌宕,富有戲劇性,具有很強的舞臺表現力。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求古代經典愛情故事的概括版(就是很短的那種)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頗具有些傳奇色彩,哪怕放到今天都可以算得上是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了。
司馬相如早年家貧,雖然頗有才名,但并不得志,父母雙亡后寄住在好友縣令王吉家里。而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是臨邛當地的大富豪。
她當時僅十七歲,“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更兼善琴好音,文采非凡,本已許婚,沒想到未婚夫福薄命短,未成婚便死了,所以當時文君算是守寡在家。 卓王孫與王吉多有往來。
某日,卓王孫在家宴請王吉,司馬相如也在被請之列。席間,免不了要作賦彈琴。
司馬相如早就得知卓王孫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就突然看見簾后人影恍惚,身形綽約,才思一動,撫琴心變調通辭,就奏出了這首求愛的千古絕唱——《鳳求凰》。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如此直率,熱烈,大膽的措辭,這樣意誠情癡的愛慕,使得在簾后聽琴的卓文君怦然心動,一曲未終,兩心早通。
他們不顧卓老財主激烈的反對,不顧世人的閑言碎語,雙雙私奔。那是怎樣的一種敢愛敢恨敢作敢為啊!張信哲有首歌其中的幾句是這樣的,“我愛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堅固的信仰,我愛你是多么溫暖多么勇敢的力量”,我想,這幾句話已經被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演繹地淋漓盡致了。
然而熾熱的愛情也不能當飯吃,婚后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頭飾當了,開了一家酒鋪,“文君當壚,相如滌器”,在這樣簡單的男耕女織的生活中,恩恩愛愛,平平淡淡,并肩共歡笑,攜手分憂愁,這也是一種幸福,也許這是他們最甜蜜最幸福的一段歲月了。后來消息傳到卓王孫耳中,沒辦法,還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大筆錢給他們。
司馬相如就靠著這筆錢赴京求仕,最后以一篇文采雋永但內容空泛的《上林賦》發家致富,博取了漢武帝的歡心,踏上了青云之路。 故事到了這里,似乎已經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了。
就像很多童話故事里的王子公主有情人終成眷屬,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沒人知道男女主角婚后漫漫歲月中是怎么過的,他們是否也會吵架,是否也會覺得平淡無聊,是否也會發現原來絢麗的愛情漸漸褪色,從來沒人知道,說句實在的,也沒人關心。
很多男人都是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而司馬相如就像任何一個普通的暴發戶一樣,漸漸的嫌棄起自己的妻子。當紅顏老去,鉛華褪凈,激情熄滅,原來令司馬相如感激感動的妻子的私奔之舉已變成他心中的恥辱時,愛情就已經遠去了。
人的評判標準是很奇怪的。喜歡你的時候,你的一切都是那么可愛,沉默是文靜,善言是活潑,純樸是天真無邪,世故是冰雪聰明;但當喜歡變成了厭煩的時候,你的一切在他眼中卻都變了,沉默是乏味,善言是啰嗦,純樸是蠢笨,世故是奸詐庸俗。
你還是原來的你,而他卻已經不是當初的他了。 傳說司馬相如派人送給卓文君一封信,信上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十三個大字,并要卓文君立刻回信。
文君看了信,知道丈夫有意為難自己,十分傷心,就提筆寫道: 一別之后 二地懸念 只說是三四月 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 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 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念 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言千語說不盡 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 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 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 我欲對鏡心意亂 急匆匆 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 二月風箏線幾斷 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 你為女來我做男 司馬相如看了,內疚了一陣,然而過了段時間,又開始動了納妾的念頭。卓文君聽聞,傷心欲絕,她沒有想到兩人曾經真心相愛舉案齊眉,也有被丈夫遺棄的一天。
但卓文君到底不是平常女子,她寫下了這首鏗鏘動人的《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皓如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桿何裊裊,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這樣的決烈似乎還不夠,她還附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又補寫兩行:“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這樣的堅貞烈性,這樣的大氣磅礴,真是要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了。司馬相如看了以后,想起當初的鳳求凰,想起以前當爐賣酒,羞愧無地,終于打消了納妾的念頭,浪子回頭,辭官歸隱,總算做到了“白頭相首毋相離”。
4.古代最浪漫的愛情故事
1.梁祝化蝶 這一個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多少年以來就流傳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傳在俊美的龍山腳下。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臺,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臺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
"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臺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
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
英臺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臺只得倉促回鄉。
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臺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
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臺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臺許配給家住鄮城(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
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臺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
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
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臺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臺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臺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臺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是中國人民最早關于星的故事。
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云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它是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3.白蛇傳 “白蛇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
《白蛇傳》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源地在河南湯陰(今河南鶴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村。 許家溝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脈之一。
這里峰巒迭嶂,淇水環流,林木茂盛,鳥語花香,環境清幽,亞賽桃源。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里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傳說:“犢子牽黃牛,游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丑。
后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后來這一典故衍化為“白蛇鬧許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連眉女”衍變為白蛇。 “白蛇鬧許仙”里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村一位許姓老人從一只黑鷹口中救出性命。
這條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后人牧童許仙。婚后,她經常用草藥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變得冷落起來,也使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和尚”大為惱火,決心破壞許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
于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白娘子因為水漫金山而觸動胎氣,早產生下兒子許仕麟。
法海趁機用“金缽”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將其鎮壓于南山“雷峰塔”下。通過此事,許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護塔侍子。
18年后,許仕麟高中狀元,回鄉祭祖拜塔,才救出母親,一家團圓。 4. 長恨歌 《長恨歌》是中國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
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回旋宛轉的動人故事,并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
5.西廂記 《西廂記》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敘述書生張珙與同時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相愛,在婢女紅娘的幫助下,兩人在西廂約會,鶯鶯終于以身相許。后來張珙赴京應試,得了高官,卻拋棄了鶯鶯,釀成愛情悲劇。
亦相傳為元稹假借張生的自傳體小說或故事。這個故事到宋金時代流傳更廣,一些文人、民間藝人紛紛改編成說唱和戲劇,王實甫編寫的多本雜劇《西廂記》就是在這樣豐富的藝術積累上進行加工創作而成的。
歷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為多少文學作品的主題,《西廂記》便是描繪這一主題的最成功的戲劇。 6.鳳求凰 《鳳求凰》傳說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古琴曲,演義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全詩言淺意深,音節流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融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爐。
即使是后人偽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減弱其藝術價值。
5.中國古代感人愛情故事大全
1、梁祝化蝶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祝員外之女英臺,美麗聰穎,女扮男裝前往越州求學,偶遇鄞縣書生梁山伯,二人一起讀書,產生深厚感情,然而好景不長,梁山伯病逝,祝英臺被迫接受家人安排婚姻,但是要求迎親隊伍必須從南山經過,并且讓她下轎祭拜梁山伯。
當祝英臺下轎拜墓,一時之間風雨大作、陰風慘慘,梁山伯的墳墓竟然裂開,祝英臺見狀,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墳墓馬上又合起來,不久,便從墳墓里飛出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
2、白蛇報恩
白素貞是修煉千年的蛇妖,一心修煉只為成仙。一日被黑鷹追殺被許家救下,這條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后人許仙。只是捉妖和尚法海,只能辨妖,不分好壞,拆散許仙和白娘子,法海趁機用“金缽”罩住剛剛生下孩子不久的白娘子,將其鎮壓于南山“雷峰塔”下。
許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護塔侍子。18年后,許仕麟高中狀元,回鄉祭祖拜塔,才救出母親,一家團圓。
3、金屋藏嬌
漢武帝與陳阿嬌自幼就是青梅竹馬,在其幼年的時其祖母竇太后問他長大要娶一個什么樣的媳婦,他揚言要娶表姐阿嬌為妻并為阿嬌蓋一座金屋子,自此有了金屋藏嬌一戲言。
漢武帝坐上皇位之后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他真的為阿嬌備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并冊封她為皇后。可最后卻被貶長門宮憂郁而終。
4、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有一位善良美麗的姑娘叫孟姜。有一天一個人突然跳進院墻,急切地向自己求救“我叫范喜良逃難原秦始皇修建長城處抓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很多人”。孟姜心善便救了范喜良,兩人日久生情,就結為了夫妻。
可沒成想剛成親范喜良就被官兵抓了去,新郎被迫修筑長城。孟姜久候不歸,就千里尋夫,歷盡艱辛曲折,到達山海關,在得知丈夫去世消息后痛哭城下,大雨滂沱,長城坍塌綿延800里長。此時秦始皇巡視至此與孟姜女相遇,有意納為后妃,孟姜女不為所動,之后投海明志。
5、孔雀東南飛
東漢末建發(公元196-219)年間,有一位名叫劉蘭芝十三歲能夠織精美的白娟,十四歲學會了裁剪衣裳,十五歲會彈箜篌,十六歲能誦讀詩書,十七歲嫁給了小官吏焦仲卿。焦仲卿的母親百般刁難劉蘭芝并把她趕回了娘家,她回娘家后發誓不不再嫁人。
她的娘家副迫她改嫁,她便投水自盡。焦仲卿聽到劉蘭芝投水自盡這件事,心里知道從此與劉蘭芝永遠離別了,在庭院里的樹下徘徊了一陣,自己就在向著東南的樹枝上吊死了。焦劉兩家要求合葬,于是把兩個人合葬在華山旁邊。
在墳墓的東西兩旁種上松柏,左右兩側種上梧桐,這些樹條條樹枝互相覆蓋著,片片葉子互相連接著。樹中有一對飛鳥,它們的名字叫做鴛鴦,仰頭相互對著叫,天天夜里直叫到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