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良的小故事40,50字左右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 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
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
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里。
您如果還有什么問題可以微信關注我的公眾號:微happy 我會竭力為您解答
2.有關善良的小故事
第1個故事 小孩的心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 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 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 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里。 第2個故事 純真的心 有一個小鎮很久沒有下雨了,令當地農作物損失慘重,於是牧師把大家集合起來,準備在教堂里開一個祈求降雨的禱告會。 眾人中有一個小女孩, 因個子太小,幾乎沒有人看得到她,但她也來參加祈雨禱告會。
就在這時侯,牧師注意到小女孩所帶來的東西,激動地在臺上指著她說:「那位小妹妹很讓我感動!」於是大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 牧師接著說:「我們今天來禱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個會堂中,只有她一個人今天帶著雨傘!」大家仔細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掛了一把紅色的小雨傘; 這時大家沉靜了一下,緊接而來的,是一陣掌聲與淚水交織的美景。 有時我們不得不說:小孩子其實一點都不「小」,他 (她)們其實很「大」!他(她)們的愛心很大!他 (她)們的信心很大! 第3個故事 我們只不方便三小時 那天跟老公幸運地訂到了票回婆家,上車后卻發現有位女士坐在我們的位子上,老公 示意我先坐在她旁邊的位子,卻沒有請這位女士讓位。我仔細一看,發現她右腳有一點不方便,才了解老公為何不請她讓出位子。 他就這樣從嘉義一直站到臺北,從頭到尾都沒 向這位女士表示這個位子是他的,下了車之后,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說:「讓位是善行,但從 嘉義到臺北這么久,大可中途請她把位子還給你,換你坐一下。 」 老公卻說:「人家不方便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三小時而已。」聽到老公這么說,我相當感動,有這么一位善良又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讓我覺得世界都變得溫柔許多。 心念一轉,世界可能從此不同,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轉向的能力,就看我們怎么想,怎么轉。 我們不會在三分鐘內成功,但也許只要花一分鐘,生命從此不同。
3.關于善的短篇小故事
1、吳錦泉——高節卓不群(熱心公益的磨刀老人) 吳錦泉,男,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五星村村民,南通市年齡最長的紅十字志愿者。
吳錦泉老人今年86歲,靠磨刀為生,生活清苦,卻樂善好施,20多年來,他把磨刀掙得的微薄收入大都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災區、殘疾兒童及需要幫助的人捐款。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樹地震時,老人先后向南通市紅十字會捐出千枚硬幣。
2010年,當吳錦泉夫婦得知甘肅省舟曲縣發生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吳錦泉帶著幾個月磨刀掙得幾百元硬幣,倒了三趟公交車,輾轉兩個多小時來到市紅十字會捐錢。
2013年,他將兩年來磨刀積攢的零錢捐獻給雅安地震災區,其中1元硬幣1715枚,5角硬幣501枚,1角硬幣7枚。經工作人員清點,共計1966.2元。
自2008年以來,他已累計捐款23392.2元。老兩口的生活并不富裕,至今還住著三間破舊的瓦房。
除了磨刀,吳錦泉老人沒有其他經濟來源。一把刀一塊錢,一千元幾乎是老人三個月的磨刀收入!2、王寬——君子抱仁義(為養育孤兒賣唱的老藝術家) 王寬,74歲,男,河南退休藝術家,曾任鄭州市豫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
1998年,剛剛退休的王寬收養了第一個孩子,此后,他就開始與家鄉的孤兒們結緣,先后收養6個孤兒。夫妻倆的退休金并不多,為了讓孩子們吃飽穿暖,王寬決定到茶樓唱戲掙錢。
茶樓不比舞臺,他的“點唱率”卻并不高,常常坐冷板凳。于是,66歲高齡的王寬再次拜師學藝,學習川劇的“變臉”絕技,并加以發揚光大,贏得了無數的掌聲和喝彩聲。
他并不期待掌聲,只是為了在唱不動之前,抓住每一個機會掙錢,養活6個孩子,供他們上學。在將近10年的漫長歲月里,為了多掙點錢,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這位年過花甲的老人風雨無阻,隨叫隨到。
17年櫛風沐雨,5個孤兒都已長大成人,有了穩定的工作,最小的老六今年也已經大學畢業。在王寬夫婦的帶領下,學習了樂器的孩子經常上街義演,據統計,10余年來,靠“賣唱”養育孤兒的王寬夫婦通過各種形式向各類慈善事業捐款超過百萬元。
3、官東——天下英雄氣(拯救“東方之星”落水乘客的當代大學生) 官東,男,25歲,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員,中共黨員。在2015年6月2日“東方之星”沉船救援現場的潛水救援行動中,官東憑借過硬的潛水技術和機敏的臨場反應,成功救出兩名幸存者。
參與救援時,官東是海軍工程大學的潛水員,雖然是一名90后,卻已經多次參與救援任務。6月2日,接到救援命令后,他主動請纓參加救援。
抵達救援現場后,他又申請第一個下水。當天中午12時許,官東身穿負重設備,潛水摸到了沉船的一個房間施救。
在成功救出一位老人后,生命探測儀又探測到一位幸存者,官東再次下水,搜索到了蜷縮在艙室里的小伙子。但由于體力消耗巨大,幸存者已無力穿戴設備。
官東果斷摘下自己的裝備,套在幸存者身上,將其送出艙室,交給其他兩名潛水員護送上岸,自己則從江底潛游出水。出水的官東滿頭滿臉都是油污,雙眼通紅、鼻孔流血,雙耳脹痛難忍。
“在最危急的那一刻,我只想著趕緊救人。”事后,再次回憶生死攸關的那一刻,官東表現得非常平靜。
4、張寶艷 秦艷友——陽春布德澤(幫助“寶貝回家”的志愿者夫婦) 張寶艷、秦艷友夫婦,吉林省通化市人,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創辦者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艷體會到了走失兒童家長的心情,此后她開始關注尋親信息,并嘗試提供幫助。2007年,丈夫秦艷友提議,建立一個尋親網站來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
為了運營好網站,張寶艷辭去了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尋子網管理。在張寶艷與丈夫的悉心維護下,網站逐漸發展起來。
志愿者們在張寶艷的帶領下,積極核實搜集信息,對家長進行防騙指導;及時向公安部門反饋情況,提供線索千余條。多起積壓多年的拐賣案件告破,不少兒童結束流浪乞討生活,回到親人身邊。
2009年,張寶艷提出的“關于建立打擊拐賣兒童DNA數據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采納,DNA數據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截止到2015年11月,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5、王鋒(火海救人英雄) 王鋒, 38歲,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人。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陽市臥龍區西華村一棟民宅突發大火,濃煙迅速吞沒了整棟樓房。
租住在一樓的王鋒發現火情后,義無反顧地三次沖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第三次從火場出來時,王鋒已快被燒成了“炭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
從住處到臨近的張衡路口,大約五六十米的距離,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
4.善良小故事
最后的善良 他是一個劫匪,坐過牢,之后又殺了人,窮途末路之際他又去搶銀行。
是一個很小的儲蓄所。搶劫遇到了從來沒有過的不順利,兩個女子拼命反抗,他把其中一個殺了,另一個被劫持上了車。
因為有人報了警,警車越來越近了,他劫持著這個女子狂逃,把車都開飛了,撞了很多人,軋了很多小攤。 這個剛剛21歲的女孩子才參加工作,為了這份工作,她拼命讀書,畢業后又托了很多人,沒錢送禮,是她哥賣了血供她上學為她送禮,她父母雙亡,只有這一個哥哥。
她想她真是命苦,剛上班沒幾天就遇到了這樣恐怖的事情,怕是沒有生還的可能了。 終于他被警察包圍了,所有的警察讓他放下槍,不要傷害人質,他瘋狂地喊著:“我身上好幾條人命了,怎么著也是個死,無所謂了。”
說著,他用刀子在她頸上劃了一刀。 她的頸上滲出血滴。
她流了眼淚,她知道自己碰上了亡命徒,知道自己生還的可能性不大了。 “害怕了?”劫匪問她。
她搖頭:“我只是覺得對不起我哥。” “你哥?”“是的,”她說,“我父母雙亡,是我哥把我養大,他為我賣過血,供我上學,為了我的工作送禮,他都二十八了,可還沒結婚呢,我看你和我哥年齡差不多呢。”
劫匪的刀子在她脖子上落了下來,他狠著心說:“那你可真是夠不幸的。” 圍著他的警察繼續喊話,他無動于衷,接著和她說著她哥。
他身上不僅有槍,還有雷管,可以把這輛車引爆,但他忽然想和人聊聊天,因為他的身世也同樣不幸,他的父母早離了婚,他也有個妹妹,他妹妹也是他供著上了大學,但他卻不想讓他妹妹知道他是殺人犯! 她和他講著小時候的事,說她哥居然會織手套,在她13歲來例假之后曾經去找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幫她,她一邊說一邊流眼淚。他看著前方,看著那些喊話的警察,再看著身邊講述的女孩,他忽然感覺塵世是那么美好,但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他拿出手機,遞給她:“來,給你哥打個電話吧。” 她平靜地接過來,知道這是和哥哥最后一次通話了,所以,她幾乎是笑著說:“哥,在家呢?你先吃吧,我在單位加班,不回去了……” 這樣的生離死別竟然被她說得如此家常,他的妹妹也和他說過這樣的話,看著這個自己劫持的人,聽著她和自己哥哥的對話,他伏在方向盤上哭了。
“你走吧。”他說。
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快走,不要讓我后悔,也許我一分鐘之后就后悔了!” 她下了車,走了幾步,居然又回頭看了他一眼。
她永遠不知道,是她那個家常電話救了她,那個電話,喚醒了劫匪心中最后僅存的善良,那僅有的一點善良,救了她的命! 她剛走到安全地帶,便聽到一聲槍響,回過頭去,她看到他倒在方向盤上。 劫匪飲彈自盡。
很多人問過她到底說了什么讓劫匪居然放了她,然后放棄了惟一生存的機會。她平靜地說,我只說了幾句話,我對我哥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哥,天涼了,你多穿衣。”
她沒有和別人說起劫匪的眼淚,說出來別人也不相信,但她知道那幾滴眼淚,是人性的眼淚,是善良的眼淚。
5.關于善良的小故事
白頭偕老的秘密 / 紅西子
聽多了“兩個好人未必能在一起”之類的話語,總是好奇:這是為什么呢?看多了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差異,而導致婚變的故事和解析,似乎也理解。但是,想了又想,我卻要否定這樣的說法。我的理由是:兩個足夠善良的人,能相濡以沫終老。
這個理由或許會被乍聽的人訕笑:"啥叫足夠善良?嘿嘿。”我想我能理解此問話,我會回答:足夠善良,就是舍不得周圍的人傷心。
一個人,只要他/她善良到希望所有的人都高興,不管嫁娶了什么樣的人,都不會讓對方過得差到哪兒去。假設對方也是這么一個心底柔軟的人,他們不論人生觀有什么差異,都會竭盡自己所能,讓日子和美。談中國走向談不攏,那可以談柴米油鹽;談家訓家教說不到一塊兒,他們會主動讓出自己的部分權利;。。——咱們仔細觀察,真的有不少這樣的家庭。
我認識一個高級教授家庭。教授享受**津貼,妻子是一名普通護士。他每周會有固定的半天,和太太一起大掃除,抬沙發、清死角、擦窗戶,沒事時也在太太身邊轉悠遞手,直到太太打掃好了衛生去做飯,他才去看書。每次差不多兩小時。我看到的情景是:他們話語不多、配合默契。當太太被孩子氣哭時,教授總會適時出頭,開始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不時瞟一眼在身邊擦淚的太太,滿眼不舍和憐愛,其后才是對孩子不乖的怒氣。——我想強調的是,這不是特例,周圍的模范伉儷很多。對了,林超雄教授也是,他對伉儷李老師充滿了尊重。
夫妻雙方,只要兩個人足夠善良,日子沒有過不下去的,只會重新譜寫特定的主旋律,然后越過越和諧。不過,有些動不動要離婚的,并非不善良,而是自我意識有些強,大都把對方是否遷就當作愛不愛自己的證明。然而,愛情不是證明出來的,美好姻緣更不是求證得到的。如果誰能日復一日地漠視到對傷心的表情視而不見,只能說,這個人比較自私,離“足夠的善良”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