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居易《琵琶行》的相關語發點或賞析,(希望簡短清楚點的,..白居
詩人在這首詩中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過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 辱被損害的樂伎、藝人的悲慘命運,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情. 詩的開頭寫“秋夜送客”,“忽聞”“琵琶聲”,于是“尋聲”“暗問”,“移 船”“邀相見”,經過“千呼萬喚”,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來了.這種回蕩曲 折的描寫,就為“天涯淪落”的主題奠定了基石. 接著以描寫琵琶女彈奏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調”之“有 情”,然后“弦弦”“聲聲思”,訴盡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無限事”,展現了 琵琶女起伏回蕩的心潮. 然后進而寫琵琶女自訴身世:當年技藝曾教“善才服”,容貌“妝成每被秋娘 妒”,京都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然而,時光流水,“暮去朝來顏 色故”、最終只好“嫁作商人婦”.這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描寫,與上面她的彈 唱互為補充,完成了琵琶女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寫詩人感情的波濤為琵琶女的命運所激動,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 何必曾相識”的感嘆,抒發了同病相憐,同聲相應的情懷. 詩韻明快,步步映 襯,處處點綴.既層出不窮,又著落主題.真如江潮澎湃,波瀾起伏,經久不息.反 復吟誦,蕩人胸懷,情味無限.語言鏗鏘,設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語”、“水漿迸”、“刀槍鳴”、“珠落玉盤”、“鶯語花底”.讀來如聞其聲,如臨其 境.。
2.白居易的琵琶行譯文與內容謝謝
琵琶行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原文】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徒于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注釋】 1、左遷:貶官。 2、凡:共。
3、間關:鳥鳴聲。 4、蝦蟆陵:下馬陵,其附近乃歌女聚居地。
5、秋娘:歌妓們的通稱。 6、爭纏頭:競相贈送財物。
7、鈿頭銀篦:婦女頭上飾物。 8、浮梁:江西景德鎮。
9、嘔啞嘲哳:形容聲音嘶啞雜亂刺耳。 10、向前:剛才。
11、青衫:唐官員以等級穿著不同顏色衣裳。 青衫是最低一級的服色。
12、湓:(pén) 13、謫:(zhé) 14、荻: (dí) 15、嘈: (cáo) 16、篦:(bì) 17、鈿: (diàn) 【譯文】元和十年,我被貶到九江當司馬。 第二年秋季的一個夜晚,到湓浦口送一個朋友,聽見船中有人彈琵琶,那聲音,錚錚縱縱,很有京城里的韻味。
問那個人,才知道她原來是長安歌伎,曾經跟曹、穆兩位名師學彈琵琶,年紀漸大,姿色衰退,只好給一個商人當老婆。我便吩咐擺酒,讓她暢快地彈幾只曲子。
她彈奏完畢,十分憂傷。 敘述了年輕時候的歡樂情景;可是如今呢,飄零憔悴,在江湖中間輾轉流離!我從京城里貶出來,已有兩年,心情平靜,安于現狀。
聽了她的話,這天晚上,才感覺到被貶謫的味道,因而作了這首長詩送給她,共計六百一十二字(實際上全詩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間在潯陽江邊送別友人,楓葉荻花,在秋風里沙沙抖動。
主人下了馬,走進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卻沒有音樂助興。悶悶地喝醉了,凄凄慘慘地將要分別,將分別的時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著明月。
忽然聽見水面上飄來琵琶的聲音。 主人忘記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著聲音悄悄地詢問是什么人在彈琵琶,琵琶聲停止了,想說話卻遲遲地沒有說話。 移近船只,請那個人相見。
添酒、挑燈,又擺上酒宴。再三呼喚,她才肯走出船艙,還抱著琵琶,遮住半邊臉龐。
擰轉軸子,撥動了兩三下絲弦,還沒有彈成曲調,已經充滿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嘆息,每一聲都在沉思,好象在訴說不得意的身世,低著眉隨著手繼續地彈啊,彈,說盡那無限傷心的事件。
輕輕地攏,慢慢地捻、又抹又挑,開頭彈的是《霓裳》,后來彈的是《六么》,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風驟雨,細弦切切,好象是兒女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滿了玉盤.花底的黃鶯間間關關——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艱難!流水凍結了,也凍結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凍結了,聲音也暫時停止。
另外流露出一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愁恨,這時候沒有聲音,卻比有聲音的更激動人心。 突然爆破一只銀瓶,水漿奔進,驟然殺出一隊鐵騎,刀槍轟鳴。
曲子彈完了,收回撥子從弦索中間劃過,四根弦發出同一個聲音,好象撕裂綢帛。東邊西邊的船舫里都靜悄悄沒人說話,只看見一輪秋月在江心里閃耀銀波。
疑疑吞吞地放下撥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來顯得十分肅敬。 她訴說:“本來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蝦蟆。
3.我想要《長恨歌和琵琶行》的翻譯要完整的,好的話再加分
楊玉環走在殿前,回眸,那一莞爾,光華眩目,六宮佳麗俯首而退。
華清池里,豐潤的肌膚光潔如凝脂,女侍們扶起慵懶的她。鬢發如云,玉顏如花,只頭上那步搖的顫動,就能想象這位新承皇寵的美人楊柳隨風般嬌慵的步態。
金屋暖帳,深宮宴樂,春宵冶游,皆是賞心樂事,李隆基至此方知,原來情愛竟可令人如此消魂。 什么,不能為了一個女子而不上早朝?可是,不能和她在一起,作君主又有什么樂趣?!我還要給她的家族裂土封王,讓天下人都知道,女子是使人多么幸福的尤物。
安祿山的叛軍來了,皇室倉皇逃亡,他們說,這一切災難的根源就是你。 馬嵬坡前,六軍突然停住,好象在等待我兌現一個承諾。
沒有軍隊的保護,我連一條喪家的狗都不如,于是我,世上最愛你的人,簽發了你的死刑判決書。他們就在我的馬前執行,我掩著面不敢看你哀怨的眼睛。
如花的玉顏消散了,地上委棄的花鈿首飾,一如已經被我背棄的愛情。 你知道么,從那一天起,我的歡樂就和你一起死去。
朝朝暮暮,我只是一個軀殼,裝滿了蕭索的悲風、無光的日色、凄清的月、斷續的雨、還有浸滿我哀思的馬鈴聲。終于可以返回都城了,經過馬嵬的時候,已經找不到當年死別之地。
透過依稀的淚光,一切我們曾同行的路,都閃爍著你的影子,芙蓉花,不就是你的燦爛笑臉?嫩柳葉,不就是你彎彎蛾眉?可是,你到底在哪里呢?!我問過春風桃李,我問過秋雨梧桐,我問過滿階落花,我問過冷宮的秋草,我問過當年服侍你的使女宮監,我問過和我們一起排演過新曲的樂人……歲月流逝,一切都老去,我找不到答案。 我在流螢的光里尋找你,我在孤燈的影兒里尋找你,我在夜間若隱若現的鐘聲里尋找你,我在曙光殘存的星影里尋找你,我期望在瓦楞的霜華里看見你,我在冰冷的錦被里摸索你,……可是你的靈魂沒有來看望我。
難道是你忘了我么?或許你還在恨我?有個道士來找我,他告訴我說,你不在天堂,也不在地府,而是在虛無縹緲的仙山上,是個叫做太真的仙女。 我相信他。
除了相信他,我還能為你做什么呢?我隨著他的敘述想象,仿佛又看到了你,看到你半偏云髻,花冠不整,滿面淚痕地跑下堂來迎接我的使臣;看到你無言地下望人寰,取出我送你的釵鈿分出一股讓使臣交給我作為信物;看到你再三地叮囑使臣,轉告我不要忘記了那年七夕長生殿里我們曾經定下的誓言:在天,我們作比翼鳥;在地,我們是連理枝;天地總有窮盡的時候,我們的愛情永不會消滅!我明白了,我終于找到了你,在我之中復活的你。 因為——天地雖有窮盡的時候,我們的愛情卻永不會消滅!======================================================元和十年,我被貶到九江當司馬。
第二年秋季的一個夜晚,到湓浦口送一個朋友,聽見船中有人彈琵琶,那聲音,錚錚縱縱,很有京城里的韻味。 問那個人,才知道她原來是長安歌伎,曾經跟曹、穆兩位名師學彈琵琶,年紀漸大,姿色衰退,只好給一個商人當老婆。
我便吩咐擺酒,讓她暢快地彈幾只曲子。她彈奏完畢,十分憂傷。
敘述了年輕時侯的歡樂情景;可是如今呢,飄零憔悴,在江湖中間輾轉流離!我從京城里貶出來,已有兩年,心情平靜,安于現狀。 聽了她的話,這天晚上,才感覺到被貶謫的味道,因而作了這首長詩送給她,共計六百一十二字(按:實際上全詩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間在潯陽江邊送別友人,楓葉荻花,在秋風里沙沙抖動。主人下了馬,走進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卻沒有音樂助興。
悶悶地喝醉了,凄凄慘慘地將要分別,將分別的時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著明月。忽然聽見水面上飄來琵琶的聲音。
主人忘記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跟著聲音悄悄地詢問是什么人在彈琵琶,琵琶聲停止了,想說話卻遲遲地沒有說話。
移近船只,請那個人相見。 添酒、挑燈,又擺上酒宴。
再三呼喚,她才肯走出船艙,還抱著琵琶,遮住半邊臉龐。擰轉軸子,撥動了兩三下絲弦,還沒有彈成曲調,已經充滿了情感。
每一弦都在嘆息,每一聲都在沉思,好象在訴說不得意的身世,低著眉隨著手繼續地彈啊,彈,說盡那無限傷心的事件。 輕輕地攏,慢慢地捻、又抹又挑,開頭彈的是《霓裳》,后來彈的是《六么》,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風驟雨,細弦切切,好象是兒女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滿了玉盤.花底的黃鶯間間關關——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艱難!流水凍結了,也凍結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凍結了,聲音也暫時停止。 另外流露出一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愁恨,這時候沒有聲音,卻比有聲音的更激動人心。
突然爆破一只銀瓶,水漿奔進,驟然殺出一隊鐵騎,刀槍轟鳴。曲子彈完了,收回撥子從弦索中間劃過,四根弦發出同一個聲音,好象撕裂綢帛。
東邊西邊的船舫里都靜悄悄沒人說話,只看見一輪秋月在江心里閃耀銀波。 疑疑吞吞地放下撥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來顯得十分肅敬。
她訴說:“本來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蝦蟆陵附近。 十三歲就學會了彈琵琶的技藝,名字登記在教坊的第一部里。
彈罷曲于,曾贏得曲師的贊揚,妝梳起來,常引起秋娘的妒。
4.琵琶行中 為演奏做準備的句子
《琵琶行中》為演奏做準備的句子:“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翻譯:擰轉軸子,撥動了兩三下絲弦,還沒有彈成曲調,已經充滿了情感。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的長篇敘事抒情詩,為七言古詩。作于他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著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在這里,詩人把一個琵琶女視為自己的風塵知己,與她同病相憐,寫人寫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為一體,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尋常的感染力。琵琶行 唐 白居易原文: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
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于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5.賣炭翁翻譯
翻譯: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
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
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
太監手里拿著文書,嘴里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
原詩:賣炭翁唐代: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伐:砍伐。
薪:柴。南山:城南之山。
煙火色:煙熏色的臉。此處突出賣炭翁的辛勞。
出自:唐 白居易《賣炭翁》擴展資料主題思想:這首詩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對統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強的社會典型意義。作者成就:白居易貞元十六年(800年)29歲時中進士,先后任秘書省校書郎、盩至尉、翰林學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寫了大量諷喻詩,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樂府》五十首,這些詩使權貴切齒、扼腕、變色。
元和六年,白居易母親因患神經失常病死在長安,白居易按當時的規矩,回故鄉守孝三年,服孝結束后回到長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贊善大夫。紀念:白居易故居紀念館位于洛陽市郊區安樂鄉獅子橋村東,占地80畝,整個布局按唐代東都的“田”字形里坊街道興建,館內有白居易故居、白居易紀念館、樂天園、白居易學術中心、唐文化游樂園、仿唐商業街等建筑。
白居易故居北半部為住宅區,南半部主要為園林和湖泊,整個布局力求再現原貌。白居易紀念館是一座仿唐式建筑,館內有詩人的塑像,并陳列他的生平事跡、文獻資料及有關字畫、壁畫等,是憑吊詩人的主要場所。
樂天園是根據白居易的名作如《琵琶行》等的詩意而建造的園林。白居易學術中心則是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提供研究和活動的場所。
唐文化游樂園按照唐代的風俗設立了馬球場、乘騎場等娛樂設施。仿唐商業街則為游人提供了購物方面的各種服務,表現了白居易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