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能夠列舉出6種常見的鯊魚并簡單介紹其特長
六鰓鯊目 :軟骨魚綱的1目。
只有六鰓鯊科1科3屬約4種。中國有3屬3種。
結構原始。鰓孔6~7個。
眼無瞬膜或瞬褶。有噴水孔。
背鰭1個,無硬棘,后位,具臀鰭;胸鰭的中軸骨伸達鰭的前緣,前鰭軟骨無輻狀鰭條。脊椎分節不完全,但椎體多少鈣化,脊索部分或不縊縮。
吻軟骨1個。 鼠鯊目:鼠鯊目又稱鯖鯊目,側孔總目中最大的一個目。
包括現代的大多數種類。鰓孔5對。
背鰭2個,無棘,具臀鰭。眼無瞬膜或瞬褶。
椎體具輻射狀鈣化區,4個不鈣化區無鈣化輻條侵入。頜舌接型,上頜僅以韌帶連于頭骨。
被認為較其他鯊類對人更有危害性,又稱食人鯊、白死鯊。分布于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
因有時會在未受刺激的情形下對游泳、潛水、沖浪的人,甚至小型船只進行致命的攻擊而惡名昭彰。食量大,食物包括魚類、海龜、海鳥、海獅、海船上所棄雜物等。
白鯊身體碩重,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它的危險性在于其體大且具攻擊性。
其標本重3,300公斤(7,300磅),身長約6.4公尺(21呎)。鯊的身長最長約可達11公尺(36呎)。
一般體灰色、淡藍色或淡褐色,腹部呈淡白色,背腹體色界限分明,體型大者色較淡。 大白鯊所享有的盛名和威名舉世無雙。
作為大型的海洋肉食動物之一,大白鯊有著獨特冷艷的色澤、烏黑的眼睛、兇惡的牙齒和雙顎,這不僅讓它成為世界上最易于辨認的鯊魚,也讓它成為幾十年來極具裝飾性的封面“人物”。 大白鯊是分布最為廣泛的鯊魚之一,這是因為它有一種不尋常的能力,使它可以保持住高于環境溫度的體溫,而這讓它在非常冷的海水里也可以適意地生存。
雖然很難在大多數的沿海地區看到它,但漁船和潛水船經常會與它不期而遇。 虎鯊目: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的一目。
僅有1科 1屬8種。體粗大而短,頭高近方形。
吻短鈍,眼小,橢圓形,上側位。鼻孔具鼻口溝。
口平橫,上、下唇褶發達。上、下頜牙同型,每頜前、后牙異型,前部牙細尖,3~5齒頭;后部牙平扁,臼齒狀。
噴水孔小,位于眼后下方。 真鯊目:軟骨魚綱的1目。
背鰭2個,無硬棘。具臀鰭。
鰓孔5個。頜舌接型。
吻軟骨3個。眼有瞬褶或瞬膜。
椎體具輻射狀鈣化區域,4 個不鈣化區域有鈣化輻條侵入。腸的螺旋瓣呈螺旋形或畫卷形。
全世界共有4亞目7科49屬200余種。中國有4亞目4科23屬約60多種,是中國軟骨魚類中屬種最多的1個類群。
角鯊目: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的一目。有3科21屬87種。
背鰭2個,硬棘有或無;臀鰭消失。鰓孔5個,椎體環型或多環型。
吻軟骨1個。主要分布于世界各溫水、冷水海區或深海。
鋸鯊目: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的1目,本目只有鋸鯊科1科2屬5種,中國只有1種。 扁鯊目:軟骨魚綱的1目,本目僅1科扁鯊科,1屬扁鯊屬約13種。
體平扁;吻很短而寬;胸鰭寬大并向頭側延伸游離如袍袖,因而舊稱袖鮫,西方俗稱天使魚或僧魚;眼上位;口寬大,亞前位;牙上、下頜同型,細長單齒頭型;鼻孔前位;鰓孔5個,寬大,延伸至腹面;背鰭2個,無硬棘。 須鯊目:屬于板鰓亞綱,分斑鰭鯊科,長須鯊科,須鯊科,長尾須鯊科,鉸口須鯊科,豹紋鯊科和鯨鯊科。
鯊魚,被一些人認為是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鯨鯊以小型海洋生物為食物,和須鯨差不多。
由于食物具有某種相似性,經過漫長的生物演化,它們長得和須鯨很有相似點,這個叫做“趨同進化”。于是“鯨鯊”的名字就理所當然了。
當然,鯨鯊是現存鯊魚中最大的,也是已知魚類中最大的。 編輯本段【鯊魚的特征】 鯊魚身體堅硬,肌肉發達,不同程度的呈紡錘形。
口鼻部分因種類而異,有尖的,如灰鯖鯊和大白鯊;也有大而圓的,例如虎紋鯊和寬虎紋鯊的頭呈扁平狀。垂直向上的尾(尾鰭),大致呈新月形,大部分種類的尾鰭上部遠遠大于下部。
鯊游泳時主要是靠身體像蛇一樣的運動并配合尾鰭像櫓一樣的擺動向前推進。穩定和控制主要是運用多少有些垂直的背鰭和水平調度的胸鰭。
鯊魚多數不能倒退,因此它很容易陷入像刺網這樣的障礙中,而且一陷入就難以自拔。鯊魚沒有鰾,所以這類動物的比重主要由肝臟儲藏的油脂量來確定。
鯊魚密度比水稍大,也就是說,如果它們不積極游動,就會沉到海底。它們游得很快,但只能在短時間內保持高速。
講到為什么鯊魚沒有鰾,這就關系到一個傳說了:在很久以前,上帝創造了魚,鯊魚只是一種小魚。有一天上帝忽然想到了魚的貢獻,就想賞賜所有魚一個鰾。
但是頑皮的小鯊魚卻在玩耍,等到小鯊魚知道后,上帝已經走了。小鯊魚只能不停的游,游啊游。
越游越強壯。千年后,上帝來巡查,發現最強壯的鯊魚覺得很奇怪,他對每條魚都很公平呀!為什么就只有鯊魚是這樣?他問鯊魚為什么,鯊魚回答說:“因為當年我的祖先沒有得到您的恩賜,所以他只能不停地游,越游就越強壯了!” 鯊魚每側有5~7個鰓裂(不像我們平常從集市買來的鯉魚,有一對鰓蓋護著魚鰓),在游動時海水通過半開的口吸入,從鰓裂流出進行氣體交換。
張著口游泳的鯊魚的確看起來很可怕,可是你能不讓人家呼吸嗎?少數鯊魚種類能停在海底進行呼吸。
2.鯊魚的簡介
鯊魚
英文:shark
分類: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軟骨魚綱
根據1971的拉斯分類系統向下分為
六鰓鯊目 鼠鯊目 虎鯊目 真鯊目 角鯊目 鋸鯊目 扁鯊目 皺鰓鯊目 6個目
鯊魚,被一些人認為是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不過,您現在看到的是一頭溫文爾雅的鯨鯊,它以小型海洋生物為食物,和須鯨差不多。由于食物具有某種相似性,經過漫長的生物演化,它們長得和須鯨很有相似點,這個叫做“趨同進化”。于是“鯨鯊”的名字就理所當然了。當然,鯨鯊是現存鯊魚中最大的,也是已知魚類中最大的。
鯊魚身體堅硬,肌肉發達,不同程度的呈紡錘形。口鼻部分因種類而異,有尖的,如灰鯖鯊和大白鯊;也有大而圓的,例如虎紋鯊和寬虎紋鯊的頭呈扁平狀。垂直向上的尾(尾鰭),大致呈新月形,大部分種類的尾鰭上部遠遠大于下部。
鯊游泳時主要是靠身體像蛇一樣的運動并配合尾鰭像櫓一樣的擺動向前推進。穩定和控制主要是運用多少有些垂直的背鰭和水平調度的胸鰭。鯊魚多數不能倒退,因此它很容易陷入像刺網這樣的障礙中,而且一陷入就難以自拔。鯊魚沒有鰾,所以這類動物的比重主要由肝臟儲藏的油脂量來確定。鯊魚密度比水稍大,也就是說,如果它們不積極游動,就會沉到海底。它們游得很快,但只能在短時間內保持高速。
鯊魚每側有5-7個鰓裂(不像我們平常從集市買來的鯉魚,有一對鰓蓋護著魚鰓),在游動時海水通過半開的口吸入,從鰓裂流出進行氣體交換。張著口游泳的鯊魚的確看起來很可怕,可是你能不讓人家呼吸嗎?少數鯊魚種類能停在海底進行呼吸。
在某種意義上講鯊魚全身是牙,其體表覆蓋的盾鱗構造和牙齒相近,可以稱得上皮膚牙齒。鯊魚的牙齒有幾百顆,可以移動,因此鯊魚不用擔心牙齒不夠用,因而具有很大的攻擊力
3.鯊魚資料
鯊魚屬于魚綱鯊目,是肉食性海洋魚類。
鯊又叫鯊魚、鮫,是軟骨魚類。身體呈紡錘形,眼睛大都在頭部兩側,無鰾。
生活在深海區。全世界有300多種鯊魚,性情溫和的鯊魚吃小魚蝦`和貝類;兇猛的鯊魚會吃海獸,甚至攻擊人類。
多數卵生或卵胎生,少數胎生。 鯊魚的種類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鯊魚都能傷害人類,只有少部分個頭大的鯊魚能傷害人。
鯊魚的嗅覺十分靈敏,主要靠嗅覺尋找食物,所以,它們能在除北冰洋以外的所有大洋里安家。鯨鯊是最大的鯊魚,但是它們不吃肉,而是吃海洋中的浮游生物。
一般的鯊魚則吃魚類、章魚、貝類,有的鯊魚甚至會把個頭小的鯊魚當成食物。 大白鯊這是一種人類絕不會認錯的鯊魚。
身體呈巨大的紡錘體,鰓裂也是巨大的,鼻子又尖又長。它們的呈鉤狀的第一背鰭非常寬大,遠遠大于第二背鰭,胸鰭較大和尾鰭一樣為新月形。
背部顏色均勻為灰色或者為棕灰色,在背部與白色的腹部之間有明顯的界線,大白鯊也是游泳好手,它們每小時可前進25公里,體溫在10℃—15℃之間,它們什么都吃包括鯨魚。這種鯊魚的危險程度就不用再說了吧! 鯊魚并不可怕,它也是非常溫順的,我們應該保護它。
4.關于鯊魚的資料
原發布者:龍源期刊網
我們的軍艦停泊在非洲的海岸邊。白天很涼快。海上拂著涼風,但是傍晚的時候,從撒哈拉沙漠吹來了干燥的熱空氣,天氣突然變了,變得悶熱起來。
太陽落山之前,艦長走到甲板上,大聲喊道:“游泳吧!”于是水兵們馬上跳進水里去,放下救生圈,把它拴好,便在救生圈里練習游泳。
兵艦上還有兩個男孩跟我們在一起。這兩個孩子是最先跳入水里去的,他們覺得救生圈里人多擁擠,想在大海里比誰游得快。
兩個孩子活像兩條蜥蜴在水里伸開四肢,拼命朝錨上邊有個小桶的地方游去。
一個孩子起先追過了他的伙伴,但是后來落后了。這孩子的父親是個老炮手,他站在甲板上很高興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兒子。當他看見兒子開始落后的時候。就嚷著鼓勵他的兒子:“別泄氣!加把勁呀!”
甲板上突然有人大叫一聲:“鯊魚!”我們在水里馬上看到這海上魔王的脊梁。
鯊魚朝孩子們這邊游過來。
“回頭游呀!回頭游呀!游回來呀!有鯊魚吶!”炮手扯開嗓子喊叫。但是孩子們沒聽見,仍繼續向前游。他們笑著,嚷著,比起先還要快樂,還要喧鬧。
炮手嚇得臉色發白,一動也不動地瞧著兩個孩子。
當水上的硝煙散了的時候。從四面八方傳來了低沉而含糊的聲音。后來這聲音愈來愈響,終于年老的炮手放開了捂臉的手,站起身
5.有關鯊魚的資料
鯊魚
拼音:shā yú
英文名稱: shark(s)
大白鯊
[編輯本段]鯊魚的簡介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四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
世界上有幾種鯊魚?
約有380種鯊魚。約有 27 種會攻擊人類,有12種可能會攻擊人類,還有27種因為體型和習性的關系,可能具有危險性。
鯊魚的骨架
所有的鯊魚都有一身的軟骨。鯊魚的骨架是由軟骨構成,而不是由骨頭構成。軟骨比骨頭更輕、更具有彈性。所有的鯊魚都屬于鯊綱,而鯊綱動物都具有軟骨。
鯊魚有甚么樣的體型?
鯊魚的體型不一,身長小至6寸,大至18公尺。
鯨鯊是海中最大的魚類,長成后身長可達60尺。雖然鯨鯊的體型龐大,它的牙齒在鯊魚中卻是最小的。最小的鯊魚是侏儒角鯊,小到可以放在手上。它長約6到8寸,重量還不到一磅。
*世界最大的魚是鯨鯊。它可長達18公尺,重達40000公斤。所幸它們的食物是浮游生物,否則,人類可就有難了!
鯊魚必須不停游泳,讓水通過鰓,否則就會窒息。鯊魚和硬骨魚類的不同之處是,它們沒有鰾來控制浮潛。如果停止游泳,大部分的鯊魚會往下沉。為了減輕在水中的重量,鯊魚的肝內具有大量的油。
鯊魚除了具有人類的五種感覺器官,還有其它的器官。
鯊魚最敏銳的器官是嗅覺,它們能聞出數哩外的血液等極細微的物質,并追蹤出來源。它們還具有第六感----感電力,鯊魚能借著這種能力察覺物體四周數尺的微弱電場。它們還可借著機械性的感受作用,感覺到6百尺外的魚類或動物所造成的震動。
鯊魚的一生中可以生出數千顆牙齒。
*鯊魚的牙齒*
很多鯊魚包括大白鯊,口中都有成排的利齒。只要前排的牙齒因進食脫落,后方的牙齒便會補上。新的牙齒比舊的牙齒更大更耐用。而角鯊和棘角鯊等鯊魚則會更換整排牙齒。鯊魚的牙齒呈鋸齒狀,如此一來,鯊魚不但能僅僅咬住獵物,也能有效的將它們鋸碎。
大白鯊的上下顎并未和頭部緊密相連。
由于大白鯊的上下顎并未和頭部緊密相連,它可以將上顎向上和向前延伸吞下獵物,有時甚至能將獵物一口吞下。
成為鯊魚主食的海豹
鯊魚大多以腐肉為生。
鯊魚以受傷的海洋哺乳類、魚類和腐肉為生,剔除動物中較弱的成員。鯊魚也會吃船上拋下的垃圾和其它廢棄物。此外,有些鯊魚也會獵食各種海洋哺乳類、魚類和海龜和螃蟹等動物。有些鯊魚能幾個月不進食,大白鯊就是其中一種。據報導,大白鯊要隔一、兩個月才進食一次。
大白鯊是個擅長偽裝的掠食者。
大白鯊由于身體龐大,并不像其它鯊魚那么靈活。但大白鯊卻是絕佳的獵人,因為它總能出其不意。它的上半身顏色很暗,下半身很明亮,它們能借著這種保護色悄悄的逼近獵物。當它從下方來襲時,由于它的顏色和深海接近,要等到它發動攻擊食才會被發現。它很少從上方攻擊,但它從上方來襲時,白色的下側和海水反映出的明亮天色融為一體。
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鯊魚的鼻孔位于頭部腹面口的前方,有的具有口鼻溝,連接在鼻口隅之間,嗅囊的褶皺增加了與外界環境的接觸面積。鯊魚屬于軟骨魚類,身上沒有魚鰾,調節沉浮主要靠它很大的肝臟。根據化石考察和科學家推算得知,鯊魚在地上生活了約1.8億年,它早在3億多年前就已經存在,至今外形都沒有多大改變,說明它的生存能力極強,人稱海洋“獵手”。
6.有關鯊魚的資料
原發布者:329467143
鯊魚的種類之多令人驚訝,因此對其進行定義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簡單。雖然都是魚,但它們在外形、大小、生活環境、飲食習性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差異。許多鯊魚看上去一點也不像我們腦海中的鯊魚形象-有些鯊魚一直生活在淺水區,而另一些則生活在極深的海底,相貌非常奇特。但有些特征是所有鯊魚都具備的。和其它魚類不同,鯊魚骨架是由軟骨組成的,而不是硬骨。骨架的某些部位有種被稱為嵌片的特殊板狀組織,能對骨架進行加固,這種板狀組織是由堅硬的鈣鹽組成。所有鯊魚的牙齒都定期長出,定期脫落。有的鯊魚每年能長幾千顆牙齒,原來的牙齒會老化松動,并被后面一排新牙所取代。就連鯊魚的皮膚上也有牙齒!鯊魚的某項定義特征就是在其皮膚上存在齒狀的鱗片,稱為皮齒。正是這些細齒使得鯊魚的皮膚類似于砂紙.鯊魚至少有五對豎狀鰓裂,它們幾乎全都位于鯊魚頭部的側面。某些鯊魚的鰓裂可達七對之多。大多數其它魚類都有魚鰾,以幫助其保持浮力,但鯊魚沒有任何魚膘,它靠其它方式保持浮力。鯊魚被劃分為八個目,每個目都是按照共同的身體特征將不同的種合并在一起。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將鯊魚分類并不容易,因為用來對其定義的實際特征并不總是顯而易見的。用來區分鯊魚的這些特征包括鰓裂的數量,鰭的數量和類型,眼睛上是否存在隔膜,繁殖方式,甚至是包括腸內瓣膜的結構。結果,兩種看上去非常相似的鯊魚可能是完全不同目中的成員,例如灰鯖鯊和青鯊;同樣看上去非
7.鯊魚的資料
鯊魚的分類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軟骨魚綱,板鰓亞綱,側孔總目
根據1971年的拉斯分類系統向下分為
六鰓鯊目 鼠鯊目 虎鯊目 真鯊目 角鯊目 鋸鯊目 扁鯊目 皺鰓鯊目 8個目
鯊魚,被一些人認為是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鯨鯊以小型海洋生物為食物,和須鯨差不多。由于食物具有某種相似性,經過漫長的生物演化,它們長得和須鯨很有相似點,這個叫做“趨同進化”。于是“鯨鯊”的名字就理所當然了。當然,鯨鯊是現存鯊魚中最大的,也是已知魚類中最大的。
鯊魚的特征
鯊魚身體堅硬,肌肉發達,不同程度的呈紡錘形。口鼻部分因種類而異,有尖的,如灰鯖鯊和大白鯊;也有大而圓的,例如虎紋鯊和寬虎紋鯊的頭呈扁平狀。垂直向上的尾(尾鰭),大致呈新月形,大部分種類的尾鰭上部遠遠大于下部。
鯊游泳時主要是靠身體像蛇一樣的運動并配合尾鰭像櫓一樣的擺動向前推進。穩定和控制主要是運用多少有些垂直的背鰭和水平調度的胸鰭。鯊魚多數不能倒退,因此它很容易陷入像刺網這樣的障礙中,而且一陷入就難以自拔。鯊魚沒有鰾,所以這類動物的比重主要由肝臟儲藏的油脂量來確定。鯊魚密度比水稍大,也就是說,如果它們不積極游動,就會沉到海底。它們游得很快,但只能在短時間內保持高速。講到為什么鯊魚沒有鰾,這就關系到一個傳說了:在很久以前,上帝創造了魚,鯊魚只是一種小魚。有一天上帝忽然想到了魚的貢獻,就想賞賜所有魚一個鰾。但是頑皮的小鯊魚卻在玩耍,等到小鯊魚知道后,上帝已經走了。小鯊魚只能不停的游,游啊游。越游越強壯。千年后,上帝來巡查,發現最強壯的鯊魚覺得很奇怪,他對每條魚都很公平呀!為什么就只有鯊魚是這樣?他問鯊魚為什么,鯊魚回答說:“因為當年我的祖先沒有得到您的恩賜,所以他只能不停地游,越游就越強壯了!”
鯊魚每側有5~7個鰓裂(不像我們平常從集市買來的鯉魚,有一對鰓蓋護著魚鰓),在游動時海水通過半開的口吸入,從鰓裂流出進行氣體交換。張著口游泳的鯊魚的確看起來很可怕,可是你能不讓人家呼吸嗎?少數鯊魚種類能停在海底進行呼吸。
8.鯊魚所有的資料~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329467143 鯊魚的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3623764種類之多令人驚訝,因此對其進行定義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簡單。
雖然都是魚,但它們在外形、大小、生活環境、飲食習性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差異。許多鯊魚看上去一點也不像我們腦海中的鯊魚形象-有些鯊魚一直生活在淺水區,而另一些則生活在極深的海底,相貌非常奇特。
但有些特征是所有鯊魚都具備的。和其它魚類不同,鯊魚骨架是由軟骨組成的,而不是硬骨。
骨架的某些部位有種被稱為嵌片的特殊板狀組織,能對骨架進行加固,這種板狀組織是由堅硬的鈣鹽組成。所有鯊魚的牙齒都定期長出,定期脫落。
有的鯊魚每年能長幾千顆牙齒,原來的牙齒會老化松動,并被后面一排新牙所取代。就連鯊魚的皮膚上也有牙齒!鯊魚的某項定義特征就是在其皮膚上存在齒狀的鱗片,稱為皮齒。
正是這些細齒使得鯊魚的皮膚類似于砂紙.鯊魚至少有五對豎狀鰓裂,它們幾乎全都位于鯊魚頭部的側面。某些鯊魚的鰓裂可達七對之多。
大多數其它魚類都有魚鰾,以幫助其保持浮力,但鯊魚沒有任何魚膘,它靠其它方式保持浮力。鯊魚被劃分為八個目,每個目都是按照共同的身體特征將不同的種合并在一起。
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將鯊魚分類并不容易,因為用來對其定義的實際特征并不總是顯而易見的。用來區分鯊魚的這些特征包括鰓裂的數量,鰭的數量和類型,眼睛上是否存在隔膜,繁殖方式,甚至是包括腸內瓣膜的結構。
結果,兩種看上去非常相似的鯊魚可能是完全不同目中的成員,例如灰鯖鯊和青鯊;同樣看上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