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紹一點郵票的知識
郵票知識 -------------------------------------------------------------------------------- (一)郵票圖案:指郵票票面,一般由與郵票發行目的相關的圖案、國名、面值 、說明文字及邊飾等組成。
世界各國的早期郵票圖案都比較簡單。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世界各國都把自已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歷史地理、自然風光及珍貴的動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郵票圖案。
全世界已經發行30多萬種郵票,圖案的內容包羅萬象。集郵者通過收集研究郵票圖案能獲得豐富的百科知識。
因此,郵票圖案是集郵者研究的主要對象。 (二)郵票上的國名: 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國空或地區的名稱。
一般都以文字、縮寫字母來表示國名。如:日本郵便、中國人民郵政。
美國采用縮寫字母USA、蘇聯采用縮寫字母CCCP來表示國名。還有些國家用特殊符號來表示,如英國早期郵票采用英王頭像作標志。
英國現行的紀念郵票印有英女王頭像以代替國名。識別郵票上的國名,可以了解有關國家的地理、歷史、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
(三)郵票面值: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郵資金額及貨幣單位。世界各國大多以表示郵票面值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
如美國普通信函郵資為22美分,郵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數字22和C分組成。中國人民郵政普通信函郵資為8分,郵票面值由阿拉伯數字8和分組成。
也有一些國家發行無面值郵票,如軍用郵票、公事郵票等。我國1938年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抗戰軍人紀念郵票和1943年淮南區發行的“平”、“機”、“快”及“稿”字郵票都屬于無面值免資郵票。
美國自1978年至1985年間陸續發行一組無面值郵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樣,分別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這是因為美國郵政部門要市調整信函郵資,但在印制郵票時,新的信函郵資未最后確定,不能往郵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郵資確定后再印,郵票又無法供應。
因此,才發行這種無面值的代字郵票。研究郵票面值可以了解一個國家幣值變化的情況。
(四)郵票上的齒孔:為了方便郵票的撕開,在整張郵票的各枚之間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單枚郵票邊緣凹進的半圓形部分稱孔,凸出的部分稱齒,合稱為齒孔。英國黑便士郵票問世時沒有齒孔,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必須用剪刀一枚一枚剪開。
直到1854年英國才出現打齒孔的郵票。根據齒孔的形態,齒孔分為:光齒、毛齒、盲齒和漏齒。
光齒:是在郵票打孔后,齒孔中的圓形紙屑完全脫落,孔洞邊緣光潔,稱光齒。毛齒:齒孔中紙屑未完全脫落,孔洞邊緣不光潔,呈毛狀,稱毛齒。
盲齒:在郵票打孔后,只有印痕,齒孔中的紙屑沒有脫落,孔未通透,稱盲齒。漏齒:應該打孔而漏打齒孔的,稱漏齒。
齒孔度數,是表示齒孔的量度,測量方法是把郵票放在量齒尺上,看在2厘米的長度內有幾個齒和幾個孔。如一枚郵票有12個齒和12個孔,那么這枚郵票的齒孔度數就是12度;如有11個齒和12個孔,那么這枚郵票就是11 1/2度。
測量齒孔度數的方法是法國集郵家勒格拉于1866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測量齒孔度數是研究郵票的一項內容,也是鑒別郵票真偽和區分不同版次的重要依據之一。
我國郵票的齒孔大多數是11度、11 1/2度、12 1/2度和14度。 (五)郵票的版銘:在整張郵票紙邊上印有郵票編號、版號、張號、色標、設計者和印刷廠名等,統稱版銘。
版銘是研究郵票的重要資料,因此,很多集郵者都喜歡收集帶版銘的郵票。如:我國1981后4月29日發行的J63《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郵票,在整張紙邊上印有雞、金魚、風箏、天壇、蝴蝶等各種圖案以及印有郵票名稱、設計者、印刷廠名、版號、張號、色標等等。
這些版銘被集郵家看作是重要的集郵資料。有的郵學家說,這是印刷廠送給集郵者的禮物,是研究郵票版式和郵票印刷的重要依據。
(六)郵票上的水印:郵票是預付郵資的憑證。為了防止偽造,在造紙過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壓在紙里的一種標記,稱水印。
水印是一種無色標志,多為簡單圖案。在一整張郵票上,只有一個水印圖案叫全張水印。
水印圖案在全張郵票中重復出現叫復式水印,水印的圖案多種多樣,如皇冠、太陽、月亮、太極圖等等。英國于1840年5月6日發行的黑便士郵票上就是以皇冠為圖案的水印。
1885年我國大清郵政發行的小龍郵票和1898年發行的蟋龍郵票是以太極圖為圖案的水印。郵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識別,在陽光或燈光下仔細看郵票背面就能發現。
對不太明顯的水印,可在郵票背面略噴一點汽油,水印立即會呈現出來。汽油揮發快,對郵票和背膠并無損害,有經驗的集郵家一般都 采用這種辦法識別郵票上的水印。
水印是研究和鑒定郵票真偽以及版別、發行年代的重要依據。 (七)郵票上的志號: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郵票發行序號和年代,稱志號。
如1952年7月7日發行的,《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印有“紀16.4—1”“紀16”表示這套郵票是紀念郵票的第16套;“4—1”表示這套郵票有4枚,這是第一枚。郵票底部右邊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郵票在紀念郵票里。
2.郵票的來歷簡單點
最早,郵票一詞是從英文*.直譯來的,意思就是“郵資憑證“. 1840年,英國最早發行的郵票印有女王的肖像,繼而各國仿效,紛紛發行圖大多是君王將頭像的郵票,流傳到我國后便叫“人頭“.1879年上海<<申報>>上就曾刊登一則廣告:收買信封老人頭:部局書信館人頭每百個價二角;海關人頭每百個價二角;東洋人頭每百個價三角。
.. 六年后,<申報>上刊出又一則告:“收買信面舊人頭” 1878年,,清光緒四年發行中國第一套以“云龍”為主圖的郵票,接著發行小龍.蟠龍郵票.我國早期的郵票上多帶有“龍“的圖案,民間俗 稱為“龍頭“.直至民國期間,人們還這樣習慣地稱呼 1880年,上海清心書館編 印的<<>花圖新報>曾刊登一篇<各國信館之印圖>的文章,稱郵票為“郵鈔” 這一時期,在郵局往來的正式公文中,常稱郵票為“圖記紙”清國家郵政公布的郵政章程中規定“郵政局制造信票.以便粘信面“.稱郵票為“信票”,表示該票是寄信專用的,因上面有圖案,又稱為“信資圖記” 在我國臺灣省,郵票曾被稱為“士擔紙“,即英文STAMP的音譯.1888年,臺灣設立文報總局,在其頒布的<臺灣郵政票章程>中,首次出現“郵票“二字.總局印發了兩 聯單式的臺灣郵票,用以在傳遞公文中分清職責和傳遞時間,官用的稱“郵票”,民用的稱“商票“,但這里所說的郵票與現在的意義不同. 在我國郵政史上,正式使用“郵票“一詞從1899年開始的,這時郵政匯總已開辦,郵政業務擴大了,“信票“上的“信字已不能包括全部郵政業務“.1912年,我國發行的“光復紀念“郵票上,第一次印上了“郵票“字樣。
3.郵票的歷史 要簡短的 謝謝
中國的郵票史:我國第一套郵票發行時間是1840年5月1日。圖案為蟠龍,俗稱大龍郵票。大龍郵票有三個版式,即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新中國第一套郵票于1949年10月8日發行,郵票名稱為《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
郵票的起源:17世紀,英國已開始創辦國家專營的郵政事業。在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寄信是按郵程距離及信的頁數向收信人收費的。昂貴的郵資使一般人難以承受,于是人們想盡辦法少付郵費或者免付郵費,結果造成英國實行高郵費而國家郵政收入反而減少。
羅蘭·希爾提出著名的一便士郵資法,1840年月1月10日英國決定實行羅蘭·希爾的建議,不論遠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費1便士。此即在世界郵政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便士均一郵資制。
4.水滸傳五套郵票的簡單介紹
1987.12.20 影寫版
P11 54*40mm 28(4*7)
(1) 8分 史進習武 1807.2萬枚
(2) 10分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1068.8萬枚
(3) 30分 林沖風雪山神廟 1148.25萬枚
(4) 50分 宋江義釋晁蓋 879.1萬枚
設計者:周峰
《水滸傳》是施耐庵創作的一部宏篇巨著,書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是集宋、元、明、清四代民間傳說而成的文學作品。“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郵票分五組發行,共計20枚郵票和3枚小型張。分別發行于1987年12月、1989年7月、1991年11月、1993年8月和1997年12月,歷時10年。
1987年12月20日發行的T.123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第一組)",編號T.123, 全套4枚郵票,1枚小型張。并被評為當年最佳郵票。
第二枚“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選自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一群潑皮無賴想暗算魯智深。為了警告他們,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驚得眾潑皮見了魯智勝“匾匾的伏”了。
其中小型張“智取生辰綱”里,盡管楊志精明過人,但他看到晁蓋等人喝光一桶酒平安無事,第二桶喝過一瓢也無事之后,就喪失了警惕。就在“販棗客人”用放有蒙汗藥的酒瓢在楊志面前“饒酒”而被白勝奪下投入酒桶中,完成了“瞞天過海”之計,使得楊志最終中計,失陷了生辰綱。
1989.7.25 影寫版
P11 54*40mm 28(4*7)
(1) 8分 武松打虎 2197.2萬枚
(2) 10分 秦明夜走瓦礫場 1921.15萬枚
(3) 20分 花榮梁山射雕 2157.37萬枚
(4) 130分 黑旋風斗浪里白條 1895萬枚
設計者:周峰
1989年7月25日,我國郵電部發行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第二組)"特種郵票,編號T138, 全套4枚。
第一枚“武松打虎”,選自第二十二回“橫海郡柴進留賓,景陽岡武松打虎”。武松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秉性剛烈,武藝高強。在家排行第二,人稱“武二郎”,在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只惡虎,刻畫出武松勇猛的性格。
第二枚“秦明夜走瓦礫場”,選自第三十三回“鎮三山大鬧青州道,霹靂火夜走瓦礫場”。
第三枚“花榮梁山射雕”,第三十五回“石將軍村店寄書,小李廣梁山射雕”。花榮是清風寨武知寨,晁蓋不相信花榮曾射斷呂方、郭盛交戰時絞在一起的方天畫戟上的絲絳,花榮內心不服,當他與晁蓋等看到一群大雁飛過上空時,就說要射中雁陣中第三只大雁的頭部,然后拈弓搭箭,果然中的。梁山眾好漢“盡皆駭然”,稱花榮為“神臂將軍”,不愧“小李廣”的綽號。
第四枚“黑旋風斗浪里白條”,選自第三十八回“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斗浪里白條”。表現了水底蛟龍張順引誘“旱鴨子”李逵跳上小舟,然后掄蒿一點,離岸開船,在水中利用自己的優勢斗敗李逵的喜劇場面。
5.把你最喜歡的一枚郵票畫下來,并用幾句話簡單介紹一下
我最喜歡的郵票是國慶十周年發行的郵票《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這一天,這個日子,是每個中國人靈魂上的烙印,它標志著一個民族的崛起!它代表著一個文明的再次復興!! 它顯示了一個古老的、偉大的國家又一次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感慨: “知道”的評審專家,我3月10日進入“知道”答題,僅32天,就升到了6級,至今回答了389道題,被采納了243道題(大多數是“網友采納”),采納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獲得了“知識達人”,特別令我欣慰的是“我幫助的人”有3929人(有時在減少?當然總體是在增加)。但是至今還沒有一個 “精彩回答”? 不知這道按要求簡潔的回答,能否獲得一個“精彩回答”。
6.誰能簡單介紹下郵票中的紅軍郵是什么郵票
“紅軍郵”在郵票收藏中是一個小眾品種,由于其發行對象和使用的特殊性,決定了關注這個品種的人較為有限。“紅軍郵”即“義務兵專用郵票”,由于郵票主圖案背景采用了紅色,被人們稱之為“紅軍郵”,其在發行之后,確實在郵市行情中火了一把,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目前“紅軍郵”通齒3500元/版、“紅軍郵”不通齒4000元/版,較價格高點下跌了1/3強。由于我國歷史上曾經發行過“藍軍郵”和“黃軍郵”這兩個影響較大的品種,這對“紅軍郵”未來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保持關注。
1995年8月1日 為了改革和完善義務兵通信制度,解放軍總參部與郵電部經**、中央軍委批準發行了義務兵專用票(簡稱“紅軍郵”)一枚,供沈陽軍區駐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陸、海、空三軍及武警部隊試用,原使用的“義務兵免費信件”三角形戳記在試用地區即告停用。 這套軍郵是人民解放軍自己的畫家楊谷昌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