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鳥的天堂的資料寫成一篇簡短的解說詞
“鳥的天堂”是指一株有500年樹齡的古榕樹,位于廣東省新惠縣天馬河上。
它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天馬河心上的二十多畝地。現在大榕樹南面的50米處建有觀鳥樓,可川觀賞“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舍風光。
天馬河中有潛艇,可供游客觀鳥和游玩。 氣生根是生箕空氣中的一種變態根,如榕樹的枝干上長出許多不定根,可以一直垂入到土壤。
此種氣生根沒有根毛的根冠,不能吸收養分,但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也有呼吸的功能。由于氣生根扎入土內,起了支持作用,使榕樹冠得以發展,故有“獨木成林”之感。
熱帶森林中的許多植物也有發達的氣生根,氣生根因作用不同,又可分為呼吸根、支柱根、攀根和吸器根。 五百年前,這里原有一個泥墩,一棵榕樹,經長期繁衍,成為覆蓋有二公頃的小島。
島上的榕林棲息著數十多種小鳥,尤以白鶴和灰鶴最多。白鶴朝出晚歸,灰鶴暮出晨歸,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翩翩飛舞,嘎嘎而鳴,蔚為壯觀。
20世紀30年代,著名作家巴金游后寫了《鳥的天堂》,1982年他親筆題了“鳥的天堂”四字,更為這風景區增色不少。樹長起來后便有氣息,氣根向下長入土后成樹枝,枝大成樹又有氣根下垂入土,如此不斷循環,加上小泥堆不斷因河水沖積成為小島,樹越來越大,成為有十五畝闊的榕島了。
如果您劃艇靠近榕墩,環境一周,就會見到榕林里面樹枝交錯、鳥巢一個個散布其中、鳥群飛上飛下的奇景了,真有“人間畢竟有天堂”之感。 江門新會的“小鳥天堂”,名氣很大。
記得孩童時代,便知道這里因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鳥的天堂》一文而名聲大震,使此后的“小鳥天堂”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景點。只要一提起它,腦海里便會構筑起一幅美好的畫圖,想像著新會那一棵很出名的榕樹,樹上每天有數不清的小鳥。
而人們最近前往“小鳥天堂”觀鳥,卻頗感失望,繞小島兩圈,沒有見到小鳥群飛的盛景。據當地人介紹,由于小鳥生存的生態大環境發生了改變:即小鳥周邊被開發,原有的農田、水塘被破壞,環繞小島的天馬河的水質遭到污染,小鳥不斷地飛到其他地方覓食,不再回來,護鳥措施也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鳥的天堂”是廣東省的一個聞名中外的旅游風景區。
在距廣州市100公里外的新會縣天門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歷史的奇特的大榕樹。這棵樹的樹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為新的樹干。
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大榕樹竟獨木成林。林中棲息著成千上萬只白鶴、麻鶴、灰鶴和其它鳥雀。
白鶴、麻鶴朝出晚歸,灰鶴則夜作晝息,它們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構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鳥的世界”。 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來到這里游覽后,有感而發,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散文——《鳥的天堂》。
如今,“鳥的天堂”已成為一個著名的風景點,吸引了千千萬萬的游客。◆ 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約500年樹齡的大榕樹,它位于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
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天馬河河心島上約20多畝土地,獨木成林。乘小艇從近處看,枯藤交錯,猶如原始森林;從遠處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樹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白鶴在早晨飛出覓食,至傍晚歸巢;而灰麻鶴正好相反,是晚上飛出覓食,天亮時歸巢休息。
它們每天早晚一進一出,盤旋飛舞,交互更替,很有規律,場面頗為壯觀。 1933年,巴金到新會訪友時,路過此處,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鳥的天堂》(一說是《小鳥的天堂》),更使鳥的天堂美名傳揚四海。
現在大榕樹已成了一處旅游勝地,它的南面50米處建有觀鳥樓,可以觀賞“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舍風光等。天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觀鳥和游玩。
榕樹常綠喬木,樹干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
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的榕樹,樹枝可長出黑色的根須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為樹干。
榕樹的葉、根、樹皮均可入藥。 畫眉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后頸和背部有黑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
“小鳥天堂”四面環水,有一株巨大古榕樹,樹冠的覆蓋面積達一公頃,數以千計的白的、灰的鷺鷥棲息其間。白天,白鷺飛出覓食,夜間歸來。
傍晚,灰鷺飛出,晨早歸來。鳥群悠閑自樂,見了人也不受驚。
著名作家巴金曾來此游歷后寫了一篇游記《鳥的天堂》,因而這棵榕樹便有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稱——“小鳥天堂”。相傳,此樹植于明代景泰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小鳥天堂位于新會城區以南10公里的天馬村河中。 這里是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
這里是人們心馳神往的旅游勝地。小鳥天堂是僑鄉廣東新會著名的國際級生態旅游景點,位于距城區10公里的天馬村。
她以數百年的悠久歷史,占地達18 畝,遠看像一片浮動綠洲的古獨榕,堪稱南國奇觀。而每天棲息在這棵美麗大樹上數以萬計的各種野生鷺鳥,暮出晨歸,嘎嘎而鳴,翩翩起舞,更蔚為壯觀。
這一自然景象出現在人口稠密區,生生不息,已延續了384年(明萬歷戌午年公元老派1618年始于“雀墩”),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2.麻煩大家了,幫忙找找鳥的天堂的資料,要短的
鳥的天堂”是廣東省的一個聞名中外的旅游風景區。在距廣州市100公里外的新會縣天門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歷史的奇特的大榕樹。這棵樹的樹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為新的樹干。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大榕樹竟獨木成林。林中棲息著成千上萬只白鶴、麻鶴、灰鶴和其它鳥雀。白鶴、麻鶴朝出晚歸,灰鶴則夜作晝息,它們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構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鳥的世界”。
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來到這里游覽后,有感而發,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散文——《鳥的天堂》。如今,“鳥的天堂”已成為一個著名的風景點,吸引了千千萬萬的游客。
鳥的天堂,原名“鳥墩”,位于廣東新會市南部七公里的天馬村天馬河。在天馬河的沙洲上,長有一棵500多年樹齡的古榕樹,婆娑的榕葉籠罩著20多畝的河面,樹高約15米,榕樹枝干上長著美髯般的氣溫根,著地后木質化,抽枝發葉,長成新枝干。新干上又長成新氣溫根,生生不已,變成一片根枝錯綜、撲朔迷離的榕樹叢。在這樹叢上,棲息著十多種小鳥,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即夜鷺,俗稱診游鳥)。白鶴朝出晚歸,灰鶴暮出晨歸,一早一晚,鶴群一出一歸,盤旋飛舞,掩映長空,嘎嘎而鳴,蔚為奇觀。
3.鳥的天堂導游詞100 最好簡單點喔~~~ 快
尊敬的游客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鳥的天堂! 鳥的天堂位于廣東新會天馬河的一個小島上,這里河面很寬,大家可以看見水上沒有波浪。
船很平靜地在水面流動哦。三個船夫很有規律地在劃水。
前面的地方河面變窄了。我們可以看見一簇簇的綠葉伸到水面來。
樹葉真是綠得可愛。大家可以看見前面有一棵榕樹,大家一定是一次看見這么大的榕樹吧? 我們的船要靠近榕樹了。
我們可以看清這大樹了。這棵樹占地160多畝,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一部分的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躺在水上。
現在正是枝葉繁茂的時節,樹上已經結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許多落下來了。這棵榕琺礎粹飛誄讀達嫂憚譏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覽給我們看。
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都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這里就是“鳥的天堂”鳥在樹上做窩,我們不要捉它們。
瞧,幾只鳥在撲翅。 這里非常清靜。
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我們便看見一只大鳥飛起來,接著是第二只,第三只。
我們繼續拍手。這個樹林很熱鬧。
到處都是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那只站在枝上叫,那只飛起來,那只在撲翅膀。
大家注意地看。這邊有一只,那邊漏了那只,看那只,那又有一只,大家的眼睛真是應接不暇。
一只畫眉飛了出來了,給大家的拍掌聲一驚,又飛進樹林,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唱著呢!它的歌聲真好聽。 尊敬的游客們: 你們好,我是。
4.鳥的天堂 的資料
鳥的天堂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旅程的導游,本人姓杜,大家可以稱呼我杜導。
我們現在正乘游艇在天馬河上,朝“鳥的天堂”方向行駛。大家抬頭看,呈現在你們眼前的,是一大片翠綠而茂密的榕樹林,像不像浮在水面上的一片綠舟?你們猜,這兒有多少棵榕樹?告訴你們,這兒僅僅只有一棵榕樹!這棵樹占地有20多畝,樹齡已高達500多歲了呢!讓我們靠近它看看,它那粗壯的樹干上,無數樹枝向著四面八方伸展,枝上又生根,有的伸進泥土里,使勁兒汲取水份,看啊,伸進土里的根上又生枝,一直向外擴散,便形成了“獨木成林”的奇觀。
大家可以看看它的葉子,蒼翠欲滴,翠色欲流,綠得多么耀眼,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顯得生機勃勃,好像要把它的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現在我們來到它的濃蔭下,呀,它長得好密呀,真是遮天蔽日啊!
大家豎起耳朵聽,聽到了什么?對了,是鳥兒那清脆的鳴叫聲,你們看,它們有的在梳洗羽毛,有的在追逐嬉戲,萬鳥盤旋飛舞,展翅高飛,這兒最有名的是白鶴和灰麻鶴,白鶴是日出夕歸,而灰麻鶴恰恰相反,是夕出日歸,清晨或傍晚,萬鳥交替出歸,到時,看見了這只,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這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你們絕對應接不暇哦!
現在,讓我們踏上小島,感受它的勃勃生機吧!
5.鳥的天堂資料
小鳥天堂是廣東新會聞名中外的生態旅游景點,天然賞鳥勝地,它位于新會城區以南10公里的天馬村。
380多年前,河中一個泥墩、一棵榕樹長期繁衍,形成枝葉覆蓋1萬多平方米,樹上棲鳥千萬只,鳥類樹相依,人鳥相處,和諧奇特,世間罕有的一道天然美麗風景線。1933年,文學大師巴金先生乘船游覽后嘆為觀止,寫下優美散文《鳥的天堂》,“小鳥天堂”從此得名。
大師這篇經典作品被鐫刻在景區入口廣場上供游人品味,美文贊美景,美景更多嬌,使人更加熱愛美,向往美。 歷來深受游客贊譽的小鳥天堂,2002年重新規劃擴建,并對動、值物自然生態群落加以悉心保護和優化,形成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以獨特的鳥類生態風景為主題,集生態旅游、文化游泳、健康旅游、休閑游泳于一體,充分展現旅游新時尚的園林化,多功能大型景區。
小鳥天堂的鳥類以野生鷺鳥居多,還有毛雞、麻鶴……白鷺晨出暮歸,灰鷺墓出朝回,他們依時有序,互不干擾,極有風度。每于清晨薄霧中,萬千靈鳥嘎嘎呼喚,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為半觀;那一片和鳴諧調的天籟之聲,“人間那得幾回聞”。
除了觀鳥聽鳥,還可欣賞綠樹碧水與藍天白鳥相映成趣的優美景致和享受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河上休閑東趣,給你一種全新感受……“人間畢竟有天堂”! 遠離法囂,走進天堂,擁抱自然,親近小鳥,凈化心靈,充實生命,請到小鳥天堂來。它是鳥的天堂,也是你的樂園。
6.鳥的天堂導游解說詞(簡單)
“鳥的天堂”是廣東省的一個聞名中外的旅游風景區。在距廣州市100公里外的新會縣天門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歷史的奇特的大榕樹。這棵樹的樹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為新的樹干。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大榕樹竟獨木成林。林中棲息著成千上萬只白鶴、麻鶴、灰鶴和其它鳥雀。白鶴、麻鶴朝出晚歸,灰鶴則夜作晝息,它們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構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鳥的世界”。
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來到這里游覽后,有感而發,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散文——《鳥的天堂》。如今,“鳥的天堂”已成為一個著名的風景點,吸引了千千萬萬的游客。
鳥的天堂,原名“鳥墩”,位于廣東新會市南部七公里的天馬村天馬河。在天馬河的沙洲上,長有一棵500多年樹齡的古榕樹,婆娑的榕葉籠罩著20多畝的河面,樹高約15米,榕樹枝干上長著美髯般的氣溫根,著地后木質化,抽枝發葉,長成新枝干。新干上又長成新氣溫根,生生不已,變成一片根枝錯綜、撲朔迷離的榕樹叢。在這樹叢上,棲息著十多種小鳥,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即夜鷺,俗稱診游鳥)。白鶴朝出晚歸,灰鶴暮出晨歸,一早一晚,鶴群一出一歸,盤旋飛舞,掩映長空,嘎嘎而鳴,蔚為奇觀。
小鳥天堂是廣東新會聞名中外的生態旅游景點,天然賞鳥勝地,它位于新會城區以南10公里的天馬村。
380多年前,河中一個泥墩、一棵榕樹長期繁衍,形成枝葉覆蓋1萬多平方米,樹上棲鳥千萬只,鳥類樹相依,人鳥相處,和諧奇特,世間罕有的一道天然美麗風景線。1933年,文學大師巴金先生乘船游覽后嘆為觀止,寫下優美散文《鳥的天堂》,“小鳥天堂”從此得名。大師這篇經典作品被鐫刻在景區入口廣場上供游人品味,美文贊美景,美景更多嬌,使人更加熱愛美,向往美。
歷來深受游客贊譽的小鳥天堂,2002年重新規劃擴建,并對動、值物自然生態群落加以悉心保護和優化,形成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以獨特的鳥類生態風景為主題,集生態旅游、文化游泳、健康旅游、休閑游泳于一體,充分展現旅游新時尚的園林化,多功能大型景區。
小鳥天堂的鳥類以野生鷺鳥居多,還有毛雞、麻鶴……白鷺晨出暮歸,灰鷺墓出朝回,他們依時有序,互不干擾,極有風度。每于清晨薄霧中,萬千靈鳥嘎嘎呼喚,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為半觀;那一片和鳴諧調的天籟之聲,“人間那得幾回聞”。除了觀鳥聽鳥,還可欣賞綠樹碧水與藍天白鳥相映成趣的優美景致和享受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河上休閑東趣,給你一種全新感受……“人間畢竟有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