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家的小故事(簡短一點)
1、牛頓從事科學研究時非常專心,時常忘卻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我出去買東西,請您自己煮個雞蛋吃吧。正在聚精會神地計算的牛頓,頭也不抬地“嗯”了一聲。老保姆回來以后問牛頓煮了雞蛋沒有,牛頓頭也沒抬地說:“煮了!”老太太掀開鍋蓋一看,驚呆了:鍋里居然煮了一塊懷表,雞蛋卻還在原地放著。原來牛頓忙于計算,胡亂把懷表扔到了鍋里。
2、牛頓一人在家中的果園中,由于邊走路邊思考問題,無意間撞到園中的蘋果樹,這時一個蘋果正好砸在牛頓的頭上。牛頓突然從問題中醒悟過來,撿起了蘋果,這時他又陷入一個問題:為什么蘋果會落到地上,而不是飄上天空。最終牛頓提出一個最簡單的現象產生的舉世定律:萬有引力。
3、富蘭克林7歲時,有一次過節,大人們給了他許多錢。富蘭克林打算用這筆“巨款”去商店買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個男孩很神氣地吹哨子,他當時完全被這個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換了那個男孩的哨子。
4、回到家里,富蘭克林十分得意地吹著哨子滿屋子轉,卻打擾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這筆交易后告訴他,為了這個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價高4倍的錢,并讓他明白,這些多付的錢,是可以買到更多更好的東西的。
5、波義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愛爾蘭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個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個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時波義耳并不特別聰明,說話還有點口吃,不大喜歡熱鬧的游戲,但卻十分好學,喜歡靜靜地讀書思考。
6、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學歐洲。在這期間,他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書籍,包括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于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來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就是模仿這本書寫的。
7、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后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8、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2.科學家的小故事(簡短一點)
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236373234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
他的成功,應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后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
長大以后,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
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并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么費那么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里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 說:“這是多么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省時間,你怎么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愛迪生未成名前是個窮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該換一件新的。”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 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 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
“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么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 “用得著嗎?這兒已經是人人都認識我了。” 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諾貝爾故事 諾貝爾小時候身體非常瘦弱。十歲時,隨母親前往俄國的貝德爾堡,與父親團聚,并開始接受家庭教師的指導。
十七歲時,到美國留學,兩年之后回國,進入父親的公司從事研究工作。 諾貝爾受了父親的影響,對研究炸藥很有興趣,后來因為制造炸藥和開發油田,賺了很多錢。
但是,他看見自己發明的炸藥用于戰爭,感到十分痛心,故畢生努力呼吁世人把火藥用于和平。諾貝爾用他的巨額財產成立基金,每年發獎金給世界上對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文學、和平事業有杰出貢獻的人。
能夠獲得諾貝爾獎金,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極大的榮譽呢! 實驗室里霧騰騰, 諾貝爾 正在忘我地工作,他的哥哥來找他,說:“諾貝爾,我正在整理我們家族的家譜,你是名聞世界的人物,沒有你的自傳怎么行呢?你寫份自傳吧。” “哥哥,不用吧。”
“那怎么行呢?”諾貝爾的哥哥勸說道,“弟弟,你寫自傳并不是為你自己,而是為我們家族呀!你寫吧。我們家族的家譜里有你的自傳,就會增添光彩的!” 諾貝爾還是不同意,他哥哥就反復勸說,最后,甚至是哀求了:“弟弟,你是怕耽誤你的時間嗎?如果那樣,你就說說,我來記錄、整理吧。”
“我實難從命。”諾貝爾態度謙遜,但語氣堅定地說,“我不能寫自傳,在宇宙漩渦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無足輕重的我們,有甚么值得寫的喲!” 原來如此!他認為自己做的一切只是為人類該做的一點點事而己,為甚么要拿對人類的一點點貢獻去換取榮譽呢。
因此,他始終不答應。 諾貝爾的哥哥只好嘆息著走了。
諾貝爾又埋頭做起實驗來。 諾貝爾的遺囑,是他理想的精華,心血的結晶。
雖然他身擁巨富,卻不愿把財產分配給親友們。他認為:大宗財產是阻滯人類才能的禍害,凡擁有財富的人,只應給子女留下必須的教育費用,如果留下過多的錢財,那是獎勵懈惰,使他們不能發展自己的才干。
因此,他不顧親友們的反對,決定用自己的全部財產,設立諾貝爾獎金,獎勵當代的世界精英。 李政道給**演示對稱 1974年5月30日, 李政道 當時住在北京飯店。
早上6點鐘,電話鈴響,說:**想接見他。李政道當時還沒有起床,于是趕緊穿衣洗漱,一個小時后來到中南海**的書房。
**和李政道握手之后,剛一落座,**就問:“對稱為什么重要?對稱就是平衡,平衡就是靜止。靜止不重要,動才是重要的。”
按照韋氏字典的注釋,Symmetry的意思是“均衡比例”,或“由這種均衡比例產生的形狀美”。在漢語中,Symmetry的意思是“對稱”,這個詞帶有幾乎完全相同的含義。
因此,這實質上是一種靜止的概念。按照**的觀點,人類社會的整個進化過程是基于“動力學”變化的。
動力學,而不是靜力學,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堅持認為,這在自然界也一定是對的。
因而,他完全不能理解,對稱在物理學中會被捧到如此高的地位。 在會見時, 李政道 是**唯一的客人。
在他們的椅子之間有一張。
3.關于科學家的故事[短]
愛迪生對于自然科學的最早興趣是在化學方面。
10歲時酷愛化學。他收集了二百來個瓶子,并節省每個小錢去購買化學藥品裝入瓶中。
11歲那年,他實驗了他的第一份電報。為了賺錢購買化學藥品和設備,他開始了工作。
12歲的時候,他獲得列車上售報的工作,輾轉于休倫港(Port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間。他一邊賣報,一邊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圖書館看書。
1861年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剛滿14周歲的愛迪生他買了一架舊印刷機,利用火車的便利條件,辦了一份小報(周刊)——《先驅報》,來傳遞戰況和沿途消息,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一人兼任記者、編輯、排字、校對、印刷、發行的工作。
小報受到歡迎,他也從緊張的工作中增長了才干、知識和經驗,還掙了不少錢,得以繼續進行化學試驗。他用所掙得的錢在行李車上建立了一個化學實驗室。
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時,列車突然顛簸,使一塊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燒。列車員趕來撲滅了火焰,也狠狠地給了他一個耳光,打聾了他的雙耳,他被趕下了火車,那時愛迪生才15歲。
(另一種說法是:不幸有一次化學藥品著火,他連同他的設備全被扔出車外。另外有一次,當愛迪生正力圖登上一列貨運列車時,一個列車員抓住他的兩只耳朵助他上車。
這一行動導致了愛迪生成為終身聾子。)。
4.需要一些簡短一點的科學家小故事
科學家張衡
張衡像他的祖父一樣,自小刻苦向學,很有文采。16歲以后曾離開家鄉到外
地游學。他先到了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三輔(今陜西西安一帶)。這一地區壯麗的
山河和宏偉的秦漢古都遺址給他提供了豐富的文學創作素材。以后又到了東漢首
都洛陽。在那兒,他進過當時的最高學府——太學,結識了一位青年學者崔瑗,
與他結為摯友。崔瑗是當時的經學家、天文學家賈逵的學生,也精通天文、歷法、
數學等學問。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張衡應南陽太守鮑德之請,作了他的
主簿,掌管文書工作。8年后鮑德調任京師,張衡即辭官居家。在南陽期間他致
力于探討天文、陰陽、歷算等學問,并反復研究西漢揚雄著的《太玄經》。他在
這些方面的名聲引起了漢安帝的注意。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張衡被征召進京,
拜為郎中。
元初元年(公元114年)遷尚書郎。次年,遷太史令。以后曾調任他職,但5年
后復為太史令。總計前后任此職達14年之久,張衡許多重大的科學研究工作都是
在這一階段里完成的。順帝陽嘉二年(公元133年)升為侍中。但不久受到宦官排
擠中傷,于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調到京外,任河間王劉政的相。劉政是個驕橫
奢侈、不守中央法典的人,地方許多豪強與他共為不法。張衡到任后嚴整法紀,
打擊豪強,使得上下肅然。3年后,他向順帝上表請求退休,但朝廷卻征拜他為
尚書。此事頗有蹊蹺,因尚書的官秩遠低于侍中或相,他是否應征,史載不彰。
就在這一年(永和四年,即公元139年)他即告逝世。
5.關于科學家的簡短故事
答:關于科學家的簡短故事牛頓的故事牛頓是世界聞名的科學家。
牛頓小時候很喜歡動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給他一只狗和一只貓,牛頓收到禮物非常高興,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的新朋友,為了便于狗和貓出入房間,牛頓在門邊挖了兩個洞,一個大一個小,有人問他,你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兩個洞呢,牛頓回答說:“狗從貓洞里能過去嗎?”牛頓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個月爸爸就去世了。
兩歲時,媽媽又改嫁到鄰村。牛頓只好與外婆相依為命。
他從不亂花錢,唯一的愛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藝,把零用錢聚起來,買了鋸子、釘錘等一類工具,一放學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牛頓學習時精神很專注。
有一次煮雞蛋,心里想著數學公式,竟誤把手表當作雞蛋丟進了鍋里。還有一次,從早晨起就計算一個問題,中飯都忘了吃。
當他感到肚子餓時,已暮色蒼茫。他步出書房,一陣清風,感到異常的清新。
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飯嗎?怎么走到庭院中來了!于是他立即回頭,又走進了書房。當他看到桌上攤開的算稿時,又把吃飯的事忘得一干二凈,立即又伏案緊張地計算起來。
6.關于科學家的簡短故事
答:關于科學家的簡短故事
牛頓的故事
牛頓是世界聞名的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很喜歡動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給他一只狗和一只貓,牛頓收到禮物非常高興,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的新朋友,為了便于狗和貓出入房間,牛頓在門邊挖了兩個洞,一個大一個小,有人問他,你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兩個洞呢,牛頓回答說:“狗從貓洞里能過去嗎?”
牛頓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個月爸爸就去世了。兩歲時,媽媽又改嫁到鄰村。牛頓只好與外婆相依為命。他從不亂花錢,唯一的愛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藝,把零用錢聚起來,買了鋸子、釘錘等一類工具,一放學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頓學習時精神很專注。有一次煮雞蛋,心里想著數學公式,竟誤把手表當作雞蛋丟進了鍋里。還有一次,從早晨起就計算一個問題,中飯都忘了吃。當他感到肚子餓時,已暮色蒼茫。他步出書房,一陣清風,感到異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飯嗎?怎么走到庭院中來了!于是他立即回頭,又走進了書房。當他看到桌上攤開的算稿時,又把吃飯的事忘得一干二凈,立即又伏案緊張地計算起來。
7.科學家小故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謝皮羅教授卻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洗澡水時,水的漩渦總是向左旋的,也就時逆時針的! 謝皮羅緊緊抓住這個問號不放.他設計了一個碟形容器,里面灌滿水,每當拔掉碟底的塞子,碟里的水也總是形成逆時針旋轉的漩渦,這證明放洗澡水時漩渦朝左并非偶然,而時一種有規律的現象. 1962年.謝皮羅發表論文,認為水漩渦于地球自轉有關,如果地球停止自轉的話.拔掉澡盆的塞子,水不會產生漩渦.由于地球時自西向東不停地旋轉,而美國又處于北半球,所以洗澡水總時逆時針方向旋轉,謝皮羅由此推導出,北半球的臺風.同樣是朝逆時眨憧梢允砸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