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隨筆:孩子讓我懂得什么是“堅持”
堅持是什么?往小了說,只是兩個簡簡單單的字;往大了說,是意志力的代名詞。
從小到大,除了當幼兒老師這件事,在我身上,似乎鮮有堅持到底的事,常常被生活中的風暴所打倒,總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然而,今天下午,兩個孩子對跳繩的“堅持”讓我深深地震撼了,讓我真正感覺到了“堅持”的力量。
大班要求孩子們掌握跳繩的技能。亮亮和文文是僅有的幾個不會跳繩中的兩個孩子。
為鼓勵他們早日學會跳繩,每次運動我都提供繩子便于他們練習,還特意安排了幾個跳繩特棒的孩子作小輔導員。可惜,一學期下來,這兩個孩子仍然沒能學會。
經過調查,我發現,每次他倆拿到繩子便躲到離我最遠的地方玩繩子,根本就不練習。盯了幾次,就那么認真跳幾下,可明顯看到他倆是非常地不情愿。
確實,眼看著同伴們都已熟練掌握,失落感,加上找不到跳繩感覺的挫敗感,讓他倆越來越失去信心,采取了逃避的行為。新學期開始了,我要先從培養孩子的興趣著手,先讓他倆愛上跳繩,能自覺地練習,然后才可能學會跳繩。
這不,兩人拿好跳繩又開始躲我了。每個孩子都喜歡得到夸獎,所以我首先做到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肯定孩子的能力。
當兩孩子跳了第一下的時候,便及時地鼓勵:“呀,過了一年,長大一歲了,進步這么大。”兩個孩子開心地對望一下,夸獎過后,我給孩子們指出了具體的建議:“腳抬得高一點,繩子甩一下跳一下,好,加油,真棒。
很快就能學會了。”此刻,兩個孩子信心十足,積極地練習著。
為進一步激起孩子跳繩的欲望,我根據大班幼兒爭強好勝的特點,及時提出讓他倆比賽競爭的建議,比一比誰先跳會。兩孩子不約而同地大叫一聲:“好。”
隨后開始你爭我趕的練習,“一個,兩個,跳過去了,耶。”文文用手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好熱啊,再熱也不能放棄。”
亮亮:“對,加油。”右邊亮亮說:“我已經跳了20多個了。”
左邊文文不屑地說:“你是一個一個跳的,不算。”亮亮不悅,稍顯發怒:“哼,不理你了。”
不一會兒,兩孩子已經大汗淋漓,我趕緊叫他們坐一邊休息。于是又發生了以下一段簡短的談話。
亮亮:“明天我還要堅持練習。”文文:“堅持,才能學會跳繩,才能成功。”
亮亮:“所以一定要堅持。”我:“堅持到什么時候呢?”文文:“堅持到我們學會跳繩的那一刻。”
亮亮:“那就讓我們一起堅持吧,耶。”孩子們,你們是好樣的。
為你們加油。成功源于你們的堅持,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相信你們很快就能學會。休息片刻,不經意間,兩個孩子又開始了練習,但已不需要我的監督。
孩子的好勝心產生學習動力,而意志、毅力、恒心便是保持動力的有力臂膀。雖然他們目前為止還沒能學會,但我相信,離成功不遠了。
因為,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2.教育隨筆:孩子讓我懂得什么是“堅持”
堅持是什么?往小了說,只是兩個簡簡單單的字;往大了說,是意志力的代名詞。從小到大,除了當幼兒老師這件事,在我身上,似乎鮮有堅持到底的事,常常被生活中的風暴所打倒,總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然而,今天下午,兩個孩子對跳繩的“堅持”讓我深深地震撼了,讓我真正感覺到了“堅持”的力量。
大班要求孩子們掌握跳繩的技能。亮亮和文文是僅有的幾個不會跳繩中的兩個孩子。為鼓勵他們早日學會跳繩,每次運動我都提供繩子便于他們練習,還特意安排了幾個跳繩特棒的孩子作小輔導員。可惜,一學期下來,這兩個孩子仍然沒能學會。經過調查,我發現,每次他倆拿到繩子便躲到離我最遠的地方玩繩子,根本就不練習。盯了幾次,就那么認真跳幾下,可明顯看到他倆是非常地不情愿。確實,眼看著同伴們都已熟練掌握,失落感,加上找不到跳繩感覺的挫敗感,讓他倆越來越失去信心,采取了逃避的行為。
新學期開始了,我要先從培養孩子的興趣著手,先讓他倆愛上跳繩,能自覺地練習,然后才可能學會跳繩。這不,兩人拿好跳繩又開始躲我了。每個孩子都喜歡得到夸獎,所以我首先做到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肯定孩子的能力。當兩孩子跳了第一下的時候,便及時地鼓勵:“呀,過了一年,長大一歲了,進步這么大。”兩個孩子開心地對望一下,夸獎過后,我給孩子們指出了具體的建議:“腳抬得高一點,繩子甩一下跳一下,好,加油,真棒。很快就能學會了。”此刻,兩個孩子信心十足,積極地練習著。為進一步激起孩子跳繩的欲望,我根據大班幼兒爭強好勝的特點,及時提出讓他倆比賽競爭的建議,比一比誰先跳會。兩孩子不約而同地大叫一聲:“好。”隨后開始你爭我趕的練習,“一個,兩個,跳過去了,耶。”
文文用手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好熱啊,再熱也不能放棄。”
亮亮:“對,加油。”
右邊亮亮說:“我已經跳了20多個了。”
左邊文文不屑地說:“你是一個一個跳的,不算。”
亮亮不悅,稍顯發怒:“哼,不理你了。”
不一會兒,兩孩子已經大汗淋漓,我趕緊叫他們坐一邊休息。于是又發生了以下一段簡短的談話。
亮亮:“明天我還要堅持練習。”
文文:“堅持,才能學會跳繩,才能成功。”
亮亮:“所以一定要堅持。”
我:“堅持到什么時候呢?”
文文:“堅持到我們學會跳繩的那一刻。”
亮亮:“那就讓我們一起堅持吧,耶。”
孩子們,你們是好樣的。為你們加油。成功源于你們的堅持,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相信你們很快就能學會。
休息片刻,不經意間,兩個孩子又開始了練習,但已不需要我的監督。孩子的好勝心產生學習動力,而意志、毅力、恒心便是保持動力的有力臂膀。雖然他們目前為止還沒能學會,但我相信,離成功不遠了。因為,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3.小學語文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孩子作業潦草怎么辦?
開學初,拿到新作業本,孩子都會一筆一劃認真地寫作業,可是一段時間過后,有的孩子的作業就非常潦草,如何克服這種不良習慣呢?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一、預防法:在孩子做作業之前,家長或老師一定要提出適當的要求,使孩子重視自己的作業。
因為孩子正上一年級,一定要從每個細節處著手,比如拿筆的姿勢,坐姿,都要嚴格要求,因為開錯頭,糾正起來很費工夫。
二、榜樣法:給孩子展示優秀作業,激起孩子的進取心——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另外,當孩子作業有一定進步時,要及時表揚,鼓勵。
三、多練字帖:孩子作業潦草,有的可能是寫不好字,有的可能是性子急,馬虎。字帖練習可以彌補這兩方面的不足,再者,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學習圍棋、練練毛筆字,這些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都有很大幫助。
幫助孩子克服作業潦草的方法很多,具體運用時要因人而異,靈活應變。
隨筆----胡某,是個可愛的男孩,我認為他是個可塑之才。沒想到他說得和做的是另外一套。做作業時動作很慢,思想很不集中,回家作業經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 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后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女同學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這位同學滿口答應,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或 課堂時間幫助他,教育他。有時,這位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她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后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這位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他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當起了值日生,勞動也更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為此,我會心地笑了。后來,有一次我找他談話時,他說:“老師,某某同學這樣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對得起她嗎?”我笑著說:“你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
4.小班教育隨筆200篇簡短
思路:可以多從課堂、巡視、教育、生活等多個方面開始寫隨筆。很多小事,寫清楚也一樣能打動人,教育也需要注重細節。
正文:只要有時間,就會抽身到教室,教師辦公室轉一圈,看看老師們的工作狀態,學生的聽講狀態。教師例會上也會及時反饋。作為學校的教學管理者,即使手頭的事再多再忙,也應該去看看老師們的上課狀態和學生的聽講狀態。為的是更加具體的去關注老師的教學準備、課堂狀態、學生的聽講狀態。只有全過程去關注教學,才能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會讓我們的常規管理更規范,更有效。
我給自己制了檢查表,內容很簡單,每天兩次去看老師們的課前準備以及學生的聽講情況。我拿著《常規檢查手冊》靜靜地站在窗口,盡量不讓學生發現我而影想他們的聽課,將情況如實的記錄下來。檢查、記錄是有效的。
經過幾次巡堂,我已經看到了以前不太認真的老師們悄悄地起了變化。他們會在課前將教具細心認真的準備到位。課間的十分鐘也不會休息,而是跑到下一個上課的教室,拿起直尺、三角板開始在黑板上作圖了,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100個格子。我想,老師的這種認真教學的態度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更有力的教育。
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需要關注。每個人都有一種求好上進的心理,讓我們去關注他們。讓關注成為一種力量!
5.教師該怎么寫教育隨筆
教師該怎么寫教育隨筆呢?一、什么是教育隨筆教育隨筆顧名思義,就是談教育思想觀點的隨筆.教學隨筆,也可以說“教學一得”,主要是寫教學中某一點體會最深的心得。
它的主要特點是題目小,篇幅短;層次和結構比較簡單;內容單純,涉及面比較小,寫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隨筆在寫作樣式上沒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見的有借事說理,夾敘夾議等形式。
借事說理:作者要著力描寫一個事件,不用太多的語言去發議論,做點評,把一件事情寫清楚,文章的結尾有個簡單的點題就可以了。讀者通過讀作者敘述的這件事,就能受到觸動,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
夾敘夾議:作者在敘述一個事件的同時,發表自己的見解,一邊敘述一邊評論。也可以是把事件先敘述完,再做評論。
隨筆是最適合教師創作使用的一種形式。二、寫教育隨筆有什么好處1、能真實地記錄身邊世界.如果你要問我:你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我也不知怎樣回答.寫教育隨筆,就不會再像過去一樣讓我們的老師只留下模糊的記憶,我們不能讓過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隨著年齡的繼續增長淡出這個美麗的世界.2、用教育隨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因為要寫,所以要閱讀;因為要寫,所以要去做;因為要寫,所以要思考.寫作,是一種拉動自己讀,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為教師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師行為研究的最好依托。
3、通過教育隨筆,讓每個教師成為新課程的成功實踐者.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這么多的,實質性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邊做邊思,邊思邊寫,邊寫邊做,螺旋前進,每個老師肯定會把新課程要求轉化為自己的本領.耕耘于教學一線的教師,掌握了大量教育教學的第一手資料,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教學之余,及時把心得記錄下來,不僅對自己日后工作有促進作用;如果發表,對廣大同仁也具有借鑒意義。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言:“教育學是最辯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復雜,最多樣化的一種科學。”
在傳道授業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育,教學對象,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實施因材施教。回顧和總結教育教學過程的心得和方法,不僅積淀了個人在教育,教學方面的部分成就,而且也豐富了有效的教育,教學資源。
在寫教育隨筆時,我們可以結合案例,作這兩方面的思考:1,由點及面作發散性思考.李鎮西老師由學校強迫女兒剪去秀發,想到學校的專制,進而聯想到教育上的種種不民主現象,并就這種現象進行剖析.2,由表及里進行深層挖掘.比如說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經常碰到學生"頂撞老師"的現象,學生為什么會頂撞教師導致這一現象的病源在哪我們又如何去療救對這類情況是冷處理還是熱處理處理的結果如何通過這件事的處理你得到什么啟發如果我們真正思考了,并付諸于行動了,肯定會有收獲的.四,教育隨筆怎樣寫很簡單,只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把身邊真實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筆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間,移到自己的硬盤中即可,不必過分強調邏緝,不必十分講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靈的私語,智慧的沉淀.有些教師會說自己沒有時間寫東西,抑或是想起寫文章就頭痛,認為這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其實不然.在我們和教師接觸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教師講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這些故事寫下來,從口頭的變成書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隨筆.。
6.我最難忘的小學老師隨筆四百字四百字以上
在我小學生活中,換了三個班主任,她們各有其長處,但我最崇拜,最敬仰的是牛老師。
雖然相處僅半學期,但她不但教了我知識,還教會了我做人之道。
就不用說別的,就拿班隊會來說吧,別的老師只會讓同學們娛樂,而我的老師是讓我們在娛樂中增長見識、學習知識。
我的老師還有時候講做人的道理。以前我總愛鬧別扭,原因其實就在于我自己,有時考試,考了個好成績,便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小尾巴翹的老高,最后再考一次,以失敗告終,在前六年的生活中,我錯誤百出,可自從牛麗琴老師接手以來,便把我的小毛病修剪得差不多啦!
不但如此,別的班主任一看到學生犯錯誤,便只會懲罰,我的班主任卻不一樣,我對我的老師在這一點上,給予高度的評價,他并不只是懲罰,而是用慈祥的一面化解我們的毛病。我曾多次對我的朋友提起我的這位老師的作風,朋友們都豎起大拇指。
這就是我們的好老師,一位和藹可親、無私奉獻的老師,我會永遠記住:她曾經是我的老師。
7.一、教育隨筆寫什么
對于一線教師來說,不敢說每一節課都有體會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學不同的內容,面對不同的學生,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做個有心人,隨筆的素材就有很多。
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實踐:如讀書筆記,如學生檔案記錄,如心靈感悟……。由于我們身在教育的第一線,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自覺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時記錄下自己的教育心路,這對今后的教育教學無疑是有幫助的。
(一)記教學得失。每位教師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試驗田”,試驗成功與否,肯定會有所“悟”,總結得失,在下次教學中自然能揚長避短。
主要收獲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點,深入地想,好題材就這樣誕生了。 教學中的失誤是不可避免的。
面對失誤我們應該冷靜地想一想:為什么會失誤 主要癥結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彌補應該吸取什么教訓……好題材又誕生了。 (二)錄教學機智。
在教育教學中,根據學生情況隨機應變,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老師在講評作文時,本來先想表揚部分寫得好的,再批評那些寫得差的,看到學生那一雙雙充滿期望的眼神時,他臨時改變主意,選擇學生作文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揚,結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學生們都認真地對作文作了精心的修改。
第二天,許多傳神的字詞,優美的句子和巧妙的構思,已悄然出現在不同的本子上。還有家長高興地打來電話,說她的孩子回來之后,高興得不得了。
沒用家里人催著做作業,自己認真地將作文改了又改,再認真地譽寫好。而這個孩子原本就是老師準備批評的對象之—。
表揚的力量可見一斑。 (三)寫教育偶得。
教材是我們的教學依據,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們深入而冷靜地研究思考,你也許會有新的認識或新的疑點,那么請及時把它寫下來。有所思,必有所得。
如果你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做一個有心人的話,你會發現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四)記學習所悟。
平時,我們在閱讀書報時,常有所感,有所悟。記得有位老師看了《誰動了我的奶酪》想到了老師的“金飯碗”光芒不再,感到隨著對教師要求的不斷提高和生源的日漸減少,“末位下崗”已是不爭的事實。
惟有不斷地提升自己,方能使“奶酪”永遠屬于自己,由此寫了篇文章《誰動了老師的奶酪》,發表在《教師之友》上。你也許會突然得到某種悟性與啟示,產生平時沒有想到的觀點,發現平時沒有注意到的材料。
對此,我們要及時記錄下來。 很簡單,只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把身邊真實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筆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間,移到自己的硬盤中即可,不必過分強調邏緝,不必十分講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靈的私語,智慧的沉淀。
有些教師會說自己沒有時間寫東西,抑或是想起寫文章就頭痛,認為這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其實不然。在我們和教師接觸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教師講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這些故事寫下來,從口頭的變成書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隨筆。
教育隨筆其特色就在一個“隨”字――隨便,隨時,隨手,隨心等。 隨手:隨筆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時發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當時產生的想法,那種想法也有點火花閃動似的,所以需要及時捕捉,記錄下來。
因為扔了一段時間之后,您對事件的記憶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難說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見了。所以要養成隨手寫的習慣。
如果能堅持記教育日記,那么您會發現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經不太記得的事,但是在當時它是如何地讓您受到震動。 隨便:隨筆沒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論點論據,文字也可長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說的話說清楚了,也不一定要湊到1000字。
如果您沒想好這件事說明了什么,但是這件事卻讓您有所觸動,不說不快,您也不必硬憋著,要找什么理論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寫出來,讓讀者自己去理解。 隨心:這里講的隨心有兩層意思,一是隨心所欲,沒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筆要隨腦。
文章是筆寫出來的,但卻是大腦想出來的,所以隨筆是筆要隨腦。 隨筆要想寫好,必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或是切入一個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觀點不同于常俗。
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有一個善于思考的大腦,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觀察。教師生活于學生之中,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這就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待讀的書,和孩子的每一次傾心的談話,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讀一點書,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處及與教育現實的結合點在哪里,所謂有正確的理念,才會有正確的眼光;有正確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發現。
最重要一點是,要想寫好隨筆,關健還在于動筆,動筆寫了,才能有好的隨筆。 很多人說,要我反思一下教學沒問題,但要寫成一篇反思隨筆,則有了壓力。
如果是你深思熟慮后的五句話也是好隨筆。 比如:今天的導入不夠理想,因為沒有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是選擇的素材太陳舊了,時間也用的太多了,今后我得改變。
這隨筆雖然是五句話,但發現了教學存在的問題,找到了問題的原因,并提醒自己要改變。而且這樣的隨筆對工作忙。
8.教育隨筆和教養筆記之間的區別
教學隨筆即教師在聽課或者講課的過程中所做的簡短隨手筆錄。
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寫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是言禁未開之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隨筆作為一種文學樣式,是由法國散文家蒙田所創的。
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或指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
教養,則是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
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