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迢迢牽牛星》中的賞析
賞析:
在藝術上,這首詩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首先,疊詞的運用
這首詩一共十句,卻用了大量的疊音詞,即“迢迢”、“皎皎”、“纖纖”、“盈盈”、“脈脈”等。這些疊音詞不但在表現出質樸、清麗的民歌特點,而且很富有音樂感。
2、其次,多種描寫
詩歌中,對織女的描寫很細膩,但抓住了細節。如“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中的“纖纖素手”,“泣涕零如雨”,就是細節描寫。同時,“札札弄機杼”又是動態的描寫。這樣,人物形象就在這樣的描寫中躍然而出。
《迢迢牽牛星》
漢代: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譯文: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不停地響個不停。因為相思而整天也織不出什么花樣,她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他倆相界離也沒有多遠。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默默相視無言地癡癡凝望。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牽牛和織女本是兩個星宿的名稱。在中國,關于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詩經·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開始說織女是神女。
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里,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曹植《九詠》曰 “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這是當時最明確的記載。可見中漢末三國時期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大概已經定型。
《迢迢牽牛星》即依牽牛和織女的故事情節創作而成。此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今人綜合考察《古詩十九首》所表現的情感傾向、所折射的社會生活情狀以及它純熟的藝術技巧,一般認為這十九首詩所產生的年代應當在漢末獻帝建安之前的幾十年間。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迢迢牽牛星
2.迢迢牽牛星的感悟和賞析
這首詩,整體來看是從織女的角度寫。詩一開篇,先寫織女隔銀河悵望對岸的牛郎。“迢迢”是織女心里的感覺,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牽牛郎,既是“河漢女”眼中的牛郎,也是“河漢女”心中的牛郎。這第一句是立足織女的感覺來寫,第二句才正面寫織女。這一二句詩就為后文的種種場面描寫、情思描寫而張了本。“皎皎河漢女”是寫景也是寫人。“皎皎”不僅寫出了銀河的清亮,也是為后文的“清且淺”做鋪墊,同時也寫出了織女整體形象的嬌美姿態。
接下來,“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詩句,是描寫織女手的特征、勞動的情景及其勤勞的形象。“纖纖”一詞,寫織女手的形態,纖細柔長。“素”字寫出織女手的顏色,白嫩嬌美。“擢”一個動詞,寫出織女伸手擺動的勞動姿態,嫻熟優美。“札札”疊詞寫出織女織布時不停的織機聲,一個“弄”字形象地寫出了機梭在織布機上的飛動,同時也寫出了織女織布動作嫻練和純熟。“纖纖擢素手”寫得如見其形,“札札弄機杼”寫得更如聞其聲。這兩句詩不僅寫出了織女的姿態美,也意在寫出織女的勤勞形象,更意在寫出織女因牛郎不在身邊的孤寂苦悶心情。
詩的五六句“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寫織女織布的結果和織布時的情態。織女雖然整天在忙碌地織布,結果卻“不成章”;她整天郁悶不樂,淚流如雨。織女勞而無功,眼淚如雨,什么原因造成的?原來是織女在思念著她的牛郎的緣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詩明寫織女,卻暗聯牛郎,意在點出織女的心理活動,說明織女無果的原因。這兩句詩,也意在寫出織女因愛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是寫景句。“古詩十九首”擅長借景抒情,情寓景中,通過景物描寫來表達情緒,從而達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詩中寫的景,“河漢”既“清”且“淺”,而且也相距“復幾許”,并不遙遠,本可以涉足而過,但為何織女反而感到“迢迢”呢?原因是“思情”的緣故,因可望不可即,而咫尺勝天涯。這樣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織女的情緒,更有力地強調了織女離愁別緒的哀怨。借景襯情,借景寫情,景語即是情語,從而使詩具有意想不到的藝術魅力。
最后兩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詩句強調織女與牛郎雖只隔一水間,卻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來表達心中的渴念和愛慕情意。“盈盈”“脈脈”兩組疊詞的運用,更突出地表達了織女對牛郎之間的纏綿情意。詩句委婉含而不露,言有盡而意無窮,留下無限空間,讓讀者去思索、去想象、去體味,“河漢女”在愛情上的愛慕、思念、渴望的甘苦。正如古人讀“古詩十九首”時的評語那樣:“詩思深遠而有余意”⑵。
《迢迢牽牛星》看似寫神話傳說,看似寫天上的愛情悲劇,而實則是人間愛情生活的真實寫照。此詩產生的年代,正是社會動亂時期,男子從征服役,人為地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別,尤其給勞動婦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雙重痛苦。夫婦久別是她們的生活,離愁別恨是她們的伴侶,夫婦團聚就成了她們的向往。此詩抒寫的就是這樣一種思想感情,這樣一種社會現實。
這首詩在藝術特色上為表達天上悲情人間寫照的主題,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首先,運用浪漫手法展開豐富的聯想。詩用浪漫手法借天上的故事來喻現實生活,抒發了織女的別恨哀怨及向往夫妻團聚的感情。詩的聯想也十分豐富,寫人、寫景、寫情、寫感,幾乎是句句明寫織女,而又句句不離牛郎。好似隨意而實則匠心獨運,“文溫以麗,意悲而遠”⑶。其次,抒情和寫景的結合。詩不拘于神話傳說的故事,而立足于寫織女的感情。不僅通過織女悵望牛郎、無心弄機杼、泣淚落如雨、脈脈不得語等場景描寫來揭示織女的心情感受,抒發織女的離情別緒,也注意了和景物描寫結合起來,通過“皎皎河漢”、“清且淺”、“盈盈一水間”等景語的襯托和渲染,來達到抒發情感的目的。全詩似句句在寫景,又句句在寫情,情語景語融合無間。詩寫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卻又諧調一致,渾然一體。再次,詩的語言優美自然、精煉工切而又富于蘊味。尤其詩中“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疊詞,不論是對寫景還是對抒情,都十分精練準確,蘊味無窮,妙不可言。景新意深,全詩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不愧為古五言詩成熟之作。因而,古人在讀“古詩十九首”詩說:“學者當以此等詩常自涵養,自然筆下高妙。⑷”
⑴朱熹:《詩集傳》
⑵宋·何汶:《竹莊詩話》
⑶《中國文化小百科》
⑷宋·何汶:《竹莊詩話》
參考資料: /f?kz=30258654
3.迢迢牽牛星的鑒賞
迢迢牽牛星 (無名氏)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解釋】 迢(tiáo)迢:遙遠的樣子 皎皎:燦爛明亮 河漢女:指織女星 擢(zhuó):舉 札(zhá)札:織布機發出的聲音 杼(zhù):織機上的工具 章:這里指布匹 脈(mò)脈:默默的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誼 纖(xiān)纖:形容小巧或細長而柔美 泣涕:哭泣,落淚 【譯文】 遠遠的牽牛星,燦爛的織女星。
舉起柔美雪白的雙手,札札地穿梭織布。 織女一整天也織不成布,哭得淚如雨下。
天河又清又淺,相隔又有多遠呢? 只隔一條又清又淺的河,含情脈脈而不能相互說話。 【評析】 牽牛和織女本是兩個星宿的名稱。
牽牛星即"河鼓二",在銀河東。織女星又稱"天孫",在銀河西,與牽牛相對。
在中國關天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詩·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
《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開始說織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里,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
曹植《九詠》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
"這是當時最明確的記載。《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寫牽牛織女夫婦的離隔,它的時代在東漢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
將這首詩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對照,可以看出,在東漢末年到魏這段時間里,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大概已經定型了。 此詩寫天上一對夫婦牽牛和織女,視點卻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觀察他們夫婦的離別之苦。
開關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言牽牛曰"迢迢",狀織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見義,不可執著。
牽牛何嘗不皎皎,織女又何嘗不迢迢呢?他們都是那樣的遙遠,又是那樣的明亮。但以迢迢屬之牽牛,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遠在他鄉的游子,而以皎皎屬之織女,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美。
如此說來,似乎又不能互換了。如果因為是互文,而改為"皎皎牽牛星,迢迢河漢女",其意趣就減去了一半。
詩歌語言的微妙于此可見一斑。稱織女為"河漢女"是為了湊成三個音節,而又避免用"織女星"在三字。
上句已用了"牽牛星",下句再說"織女星",既不押韻,又顯得單調。"河漢女"就活脫多了。
"河漢女"的意思是銀河邊上的那個女子,這說法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真實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顆星。不知作者寫詩時是否有這番苦心,反正寫法不同,藝術效果亦迥異。
總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十個字的安排,可以說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渾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專就織女這一方面來寫,說她雖然整天在織,卻織不成匹,因為她心賓牛悲傷不已。
"纖纖擢素手"意謂擢纖纖之素手,為了和下句"札札弄機杼"對仗,而改變了句子的結構。"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
"札札"是機杼之聲。"杼"是織布機上的梭子。
詩人在這里用了一個"弄"字。《詩經·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弄之瓦(紡。
4.迢迢牽牛星的鑒賞
迢迢牽牛星
(無名氏)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解釋】
迢(tiáo)迢:遙遠的樣子
皎皎:燦爛明亮
河漢女:指織女星
擢(zhuó):舉
札(zhá)札:織布機發出的聲音
杼(zhù):織機上的工具
章:這里指布匹
脈(mò)脈:默默的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誼
纖(xiān)纖:形容小巧或細長而柔美
泣涕:哭泣,落淚
【譯文】
遠遠的牽牛星,燦爛的織女星。
舉起柔美雪白的雙手,札札地穿梭織布。
織女一整天也織不成布,哭得淚如雨下。
天河又清又淺,相隔又有多遠呢?
只隔一條又清又淺的河,含情脈脈而不能相互說話。
【評析】
牽牛和織女本是兩個星宿的名稱。牽牛星即"河鼓二",在銀河東。織女星又稱"天孫",在銀河西,與牽牛相對。在中國關天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詩·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開始說織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里,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曹植《九詠》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這是當時最明確的記載。《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寫牽牛織女夫婦的離隔,它的時代在東漢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將這首詩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對照,可以看出,在東漢末年到魏這段時間里,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大概已經定型了。
此詩寫天上一對夫婦牽牛和織女,視點卻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觀察他們夫婦的離別之苦。開關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言牽牛曰"迢迢",狀織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見義,不可執著。牽牛何嘗不皎皎,織女又何嘗不迢迢呢?他們都是那樣的遙遠,又是那樣的明亮。但以迢迢屬之牽牛,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遠在他鄉的游子,而以皎皎屬之織女,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說來,似乎又不能互換了。如果因為是互文,而改為"皎皎牽牛星,迢迢河漢女",其意趣就減去了一半。詩歌語言的微妙于此可見一斑。稱織女為"河漢女"是為了湊成三個音節,而又避免用"織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牽牛星",下句再說"織女星",既不押韻,又顯得單調。"河漢女"就活脫多了。"河漢女"的意思是銀河邊上的那個女子,這說法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真實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顆星。不知作者寫詩時是否有這番苦心,反正寫法不同,藝術效果亦迥異。總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十個字的安排,可以說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渾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專就織女這一方面來寫,說她雖然整天在織,卻織不成匹,因為她心賓牛悲傷不已。"纖纖擢素手"意謂擢纖纖之素手,為了和下句"札札弄機杼"對仗,而改變了句子的結構。"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機杼之聲。"杼"是織布機上的梭子。詩人在這里用了一個"弄"字。《詩經·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弄之瓦(紡
5.<<迢迢牽牛星>>賞析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這四句用動作神態寫哀怨。“纖纖”從音韻上給出了一個纏綿悱惻的基調,“纖纖素手”是一種動人的美,但現在美在遭受折磨,牽動著我們的心。
“札札弄機杼”之“札札”,是重復的勞動亦或是心煩意亂躁動不安?或許都有吧。終日勞作卻終“不成章”,如果真如教參上所說“織女織成布,才能同牛郎相會”,我們又怎能不黯然神傷呢?偉大的西緒弗斯以他男性的剛強和無比的信念戰勝絕望,日復一日地推石上山永無休止,給我們留下了驚心動魄的震撼之美。
我們的主人公只是一個纖弱的女性,卻以她的眼淚印證了她的不屈——縱然難以排除阻隔,但愛情之火不熄,思念之心不止。所以雖是哀怨,也有了一種剛強之美,雖是哽咽不能語,也自是一種倔強和堅持。
6.迢迢牽牛星古詩賞析
這首詩感情濃郁,真切動人。
全詩以抄物喻人,構思精巧。詩主要寫織女,寫牽牛只一句,且從織女角度寫,十分巧妙。
從織女織布“不成章”,襲到“淚如雨”,再到“不得語”,充分表現了分離的悲苦。詩對織女的描寫很細膩,抓住了細2113節,如“纖纖擢素手”“泣涕零如雨”。
同時,“札札弄機杼”又是動態的描寫。這樣,人物就在這樣的描寫中躍然而出。
這首詩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疊音詞,即5261“迢迢”“皎皎”“纖纖”“札4102札”“盈盈”“脈脈”。這些疊音詞使這首詩音節和諧,質樸清麗,情趣盎然,自然而貼切地表達了物性與情思。
1653特別是后兩句,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若現于紙上,意蘊深沉,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
7.求迢迢牽牛星的解釋與賞析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詩選自《古詩十九首》.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所編《文選》內收錄有無名氏古詩多首,題為《古詩》.這些詩大多作于東漢末年至建安之前幾十年間,作者多屬于中下層文人,反映的主要是中下層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描寫仕途失意的苦悶和悲哀 ,一類寫游子思婦別離相思之苦.具體而言,離情別緒、人生的失意和無常之感,是《古詩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內容.因此后人往往將它看作一個整體,又由于它們共有十九首詩,故用《古詩十九首》來命名. 這首詩敘述的是牛郎織女的故事.題目為《迢迢牽牛星》,但本詩的主人公并不是牛郎而是織女.織女的形象源于民間傳說.在人們的心目中,織女是勤勞、美麗、多情的化身.本詩著重刻畫的是織女哀傷不幸的一面. 詩篇開頭,由牽牛星引出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引出織女織作的場面,但這并不是本詩敘寫的重點,“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句承上啟下進行過渡,一下子將孤獨、哀怨、痛苦、不幸的織女推到了讀者面前,與她日夜相思的牛郎卻因隔著天河而不能相見,天河水清且淺,兩岸相距并不遙遠,卻無人給他們搭上一座小橋讓二人相會,織女只能默默凝視,欲語不能,盈盈粉淚,柔腸寸斷.這真是“凄凄慘慘戚戚”,讓讀者感慨哀嘆,唏噓不已. 這首詩之所以流傳久遠,還在于它深刻的內涵,詩句表面是寫織女相思牛郎的事,而實際是抒發人世間思婦對遠在他鄉戀人的離愁別緒.《古詩十九首》的離情別緒,表現為思鄉和懷人.有游子深切的思鄉情懷,思婦的閨思和愁怨.天上的熠熠雙星及其美麗的愛情傳說,是容易使久居深閨的婦人徹夜難眠,觸動她們滿腔的離愁別緒.本詩明寫神話故事,暗寫現實生活,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抒發閨婦的感傷情懷. 除此之外,這首詩還得力于它高超的寫作技巧: 1.大量使用疊字,對人物進行刻畫,增強了詩句的形象性和音樂性.“ _______________ ”:突出織女星的光輝,使人聯想到織女嬌艷的容顏.“ _______________ ”:極言手的細長秀美,使人聯想到她溫柔的體態和氣質;“ ______________ ”:織布的聲音,使人聯想到織女嫻熟的織技.“ ________________ ”寫銀河水的清澈;“ ______________ ”:蘊含織女情感的豐富與專一.總之,這些疊字或描繪景物,或刻畫形象,或敘述情境,無不生動傳神,既增強了詩句的節奏感和音樂感,又自然貼切地傳達出了人物內心的情感. 2.言有盡而意無窮.本詩遣詞用語非常明白,“平平道出,且無用工字面,若秀才對朋友說家常話.”語言淺近自然,卻又極為精煉準確,傳神達意,韻味雋永. 3.質樸自然,沒有雕琢的痕跡.它的寫境用語好像信手拈來,沒有錯彩鏤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清新自然. 4.本詩描繪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這主要得力于比興手法的運用.全詩通篇使用了比興手法.全詩寫牛郎織女的傳說,卻把現實生活中游子思婦的離別情感也融進去.每一句都不涉及自己的情事,其實處處都是寫自己的感受. 《迢迢牽牛星》這首詩正是由于思想內容與寫作技巧的有機統一,才使得它產生了恒久的藝術魅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迢迢牽牛星的賞析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