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短的神話故事
1、《女媧補天》
遠古時代,四根擎天大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無法承載萬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濫不止,兇猛的野獸吃掉善良的百姓,兇猛的禽鳥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
在這種情況下,女媧冶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砍斷海中巨鰲的腳來做撐起四方的天柱,殺死黑龍來拯救冀州,用蘆灰堆積起來堵塞住了洪水。天空被修補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豎立了起來,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復了平靜。
兇猛的鳥獸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來。女媧背靠大地、懷抱青天,讓春天溫暖,夏天熾熱,秋天肅殺,冬天寒冷。她頭枕著方尺、身躺著準繩,當陰陽之氣阻塞不通時,便給予疏理貫通;當逆氣傷物危害百姓積聚財物時,便給予禁止消除。從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2、《大禹治水》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征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
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繼位以后,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后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后世。
3、《神農氏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里,傳說身體透明,頭上長有兩角,即牛頭人身。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后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
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谷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嘗斷腸草而逝世。
4、《后羿射日》
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曬干了禾苗草木。原來,帝俊與羲和生了10個孩子都是太陽,他們住在東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樹叫扶桑。10個太陽睡在枝條的底下,輪流跑出來在天空執勤,照耀大地。
但有時,他們一齊出來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為了拯救人類,后羿張弓搭箭,向那9個太陽射去。只見天空出現爆裂的火球,墜下一個個三腳的烏鴉。最后,天上只留下一個太陽。
5、《夸父逐日》
夸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
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臨死,拋掉手里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后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2.神話故事大全
炎帝擊石生火:人類使用最早的火全都是天然火(大多是雷電擊在大樹上所產生的火).有個人便想人類總不能一直依靠天然火吧,所以決定自己要創造一種取火的方法,在一次狩獵中,他一失手未將石制的標槍命中獵物,不過他發現標槍與地上的石頭相擊時產生了火花,于是他就撿了很多那里的石頭來試驗,結果成功的取得了火.也因為他發現了取火的方法,所以各個部落都一致擁他為王,這個人就是以火德為王的炎帝.之后他又創造了耕種方法并且教會了人類耕種,所以他又被稱為神農。
刑天舞干戈:炎帝得知心愛的小女兒死去的消息,悲痛的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全身無力,這件事被早想篡位的義和知道后,義和便起兵造反,炎帝被困荒山之中.兵變的事被炎帝最忠誠的戰將刑天知道后,刑天立即帶兵前往平亂.刑天的部下雖然勇猛,但是義和兵眾實在太多,刑天的部隊全部被滅.刑天一怒之下以自己的血祭戰戈,戰戈得飲主人之血不但變的鋒利無比,而且威力無邊.刑天憑一人一戈將數萬叛軍悉數殺盡,義和也死在了刑天的戰戈下.刑天成功的救下了炎帝,但是自己卻因身受多處致命傷,最終全身血淋淋的站著死去。黃帝戰蚩尤:也許應驗了那句話,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華夏大地陷入了分裂的局面,戰事連連,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華夏被分為五個大部落,這五個部落中以黃帝和蚩尤的部落勢力最大,黃帝因不愿看到百姓因戰爭而受苦,便想停止這種戰爭局面,要想叫無休止的戰爭停止談何容易?最后只得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來解決.先后分別消滅并收服了那三個較弱的部落.最后集中全力在逐鹿與蚩尤展開決戰.蚩尤兵敗逃跑.黃帝命應龍(應龍:龍族的一類,長著翅膀的龍.在機緣巧合下被黃帝收服.)前往追殺.應龍不負期望將蚩尤殺死并割下蚩尤的頭顱獻給黃帝。
望采納,這是三個應該都很少見。
3.搜集一些很簡潔的神話故事
盤古開天混沌中生有一人,名為盤古。
一日,盤古醒,感覺混沌中沒有光,沒有風,什么都沒有,太悶了。于是不知從什么地方拿了把斧子一劈,輕清之氣上升成天,重濁之氣下降成地。
天地初開又要合攏,盤古就用身體撐天,九萬年后,天地終于穩定了,盤古也累死了,身體化作天地萬物。共工怒觸不周山從前共工與顓頊爭做部落首領,(共工在大戰中慘敗)憤怒地撞擊不周山,支撐著天的柱子折斷了,拴系著地的大繩子也斷了。
(結果)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這里移動;地向東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流水和泥沙都向這里匯集。夸父逐日夸父與太陽賽跑,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他感到很渴,想要喝水,在黃河、渭水邊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還沒有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他丟棄了他的手杖,手杖化作了一片桃林。女媧補天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也不周載,火爁(làn)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
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蒼天補,四極正;**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吳剛伐桂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并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
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愈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愿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玉兔搗藥傳說有三位神仙,化身為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及兔子乞食,狐貍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濟老人,但只有兔子沒有,后來兔子告訴老人:“你們吃我吧。”
就往烈火中跳了進去,神仙們大受感動,于是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了玉兔,后來,玉兔就在廣寒宮里和嫦娥相伴,并搗制長生不老藥。
4.簡短一點的神話傳說
中國古代著名的治水傳說。
禹是傳說中夏代的始祖。 他的傳說故事,從古至今流傳于中國民間。
大禹的主要業績是治水。根據《山海經·海內經》、《史記·夏本紀》的記載,相傳帝堯之時,發生洪水,帝 命鯀去治理。
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治水失敗,鯀 被殛于羽郊。其子禹繼承父業,含辛茹苦13年,終于平 復水患。
后舜禪位于禹,夏王朝由此建立。此外,關于 禹的傳說,還有他逐共工,殺相繇,以及應龍助其治水 等情節。
《國語》、《孟子》、《呂氏春秋》、《淮南 子》等古籍也有關于大禹治水的記載。 禹的傳說,原來含有較多的神話因素:在長期流傳 中,有關他的神話傳說大部分被“歷史化”。
禹這個神 話傳說人物漸漸成為符合儒家觀念的帝王典范。禹的傳 說中出現了更多政治性活動的情節。
如他派人度量大地, 召集臣民開會議事,賞功罰罪,求賢任能等等。并為他 制造了顯赫的家譜世系。
這就使禹這個神話傳說人物逐 漸離開了他的本來面目。 然而,在人民中間,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異 色彩的治水英雄。
有關禹治洪水的傳說,常與地方景物相附會。如傳 說他從泰山擔了99擔石頭筑堰擋水,這石頭后來變成山 東的九節長白山。
山西也有大禹治理晉陽湖的傳說。這 類傳說著重表現他不畏艱險,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以 此教育著后輩。
5.一個最從簡短的神話故事
后羿射日
傳說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干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后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
后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后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豐功偉績,卻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里去進讒言,使天帝終于疏遠了后羿,最后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后羿打獵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