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些關于家庭暴力的新聞
華夏經緯網1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的統計表明,最近兩年間,家庭暴力案件暴增了1.42倍。2003年就有5,349名兒童遭受虐待。島內兒童福利聯盟估計,2004年更突破了9,000人,即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名兒童受虐,平均每個月有4個孩子因攜子自殺或受虐致死。
據報道,家住臺北市中山區的7歲邱姓女童1月10日凌晨被狠心的父親毒打,至今仍昏迷在臺中縣童綜醫院的病床上。2003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受虐兒童的年齡以9歲到11歲者最多,占32%,其次是6歲到8歲者,占30%。施虐者以父母居多,占83%。在受虐類型方面,以身體受虐最多,占35%,其次是疏于照顧,占30%,性受虐者占4%。
兒童福利聯盟還統計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中旬媒體登載有關兒童少年受虐及攜子自殺,赫然發現,最近13個月來,攜子自殺或虐待事件中死亡的兒童少年人數,高達56人。換句話說,平均每個月至少有4.31個孩子,喪失性命。
可不可以呀
2.關于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中一方對另一方實施暴力的行為。
其形式包括毆打、罰跪、捆綁、拘禁等體罰形式,也包括威脅、恐嚇、辱罵等精神虐待。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體,使受害者身體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
家庭暴力發生于有血緣、婚姻、收養關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但婦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們受到的身心傷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對妻子施暴。家庭暴力會造成死亡、重傷、輕傷、身體疼痛或精神痛苦,從駭人聽聞的高樓拋妻、縫妻會陰案,到暴打致妻子鼻青臉腫、體無完膚,到幾拳、幾巴掌致妻精神上痛不欲生,都是家庭暴力。
3.求20條簡短的新聞
001.臺北一男子身份證號123456789,多次被懷疑是假證。
002.上海一男子投河自殺,嫌河臟又爬上來。
003.北京一飯店為盡早打烊,冬天開冷風轟客。
004.海南一老板白天發工資民工,晚上派人去搶。
005.鄭州一男子高級皮帶解不開,兩天不敢吃東西。
006.四川兩10歲孩童網上私訂終身,欲徒步200公里見在重慶打工的“丈母娘”。
007.墨西哥一電視劇連續35年播出,現在已到12500集。
008.美國一母親為兒子的16歲生日請脫衣舞娘助興。
009.俄羅斯一240斤婦女用體重壓傷劫匪。
010.美國一六旬老漢以百萬美圓的價格申請加入黑手
011.英國一男子把每天當感恩節,12年吃掉4000只火雞。
012.成都一女子用數萬硬幣買了一輛汽車。
013.北京一男子為聽轎車報警聲,連續劃傷22輛車。
014.西安一對夫妻婚禮錄象帶被偷,要求再婚一次。
015.江蘇一夫婦離婚,用競價方式分配共有財產。
016.南京狗主人為狗穿褲子,以防別狗性騷擾。
017.哥倫比亞一城市通過一項法案,傳八卦罰款6000美圓,最長蹲監獄3年。
018.英國一50多歲盜賊入室作案,假肢脫落被抓。
019.美國一啄木鳥為保護地盤,把自己的影子當敵人,數10輛汽車后視鏡遭殃。
020.沙特四女教師為上班方便,同嫁一汽車司機。
021.加拿大一家庭6年遭3次雷劈。
022.巴西一劫匪竟雇搬家公司運贓物,被抓。
023.薩爾瓦多兩男子挖地道搶銀行,引起地基崩塌,銀行被毀。
024.新西蘭一73歲老頭要做變性手術,想有生之年滿足自己當女人的心愿。
025.因醫生誤診,英國一女童7年沒用嘴吃過東西。
026.烏拉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1333330336331圭一飛機失事幸存者30年前丟失的錢包,30年后失而復得。
027.深圳一老頭轟走一節地鐵車廂乘客讓老伴就地“方便”。
028.北京一對情侶吵架,女子吵不過打110聲稱自己被搶。
029.甘肅一學校為盡早甩脫智障學生,令其跳級。
030.浙江一對夫妻吵架過度,妻子嗓子疼達2年。
4.誰知道關于家庭暴力的一些 信息啊
家庭暴力是一般公眾和學者近年來最為關注的問題。
甚至有人認為,由于家庭暴力過于普遍,它已經成為常態而非例外反常現象了。 盡管有法律保護婦女不受虐待,但是家庭暴力案件很少能得到起訴,除非打成重傷或出現致死人命的情況。
許多受虐婦女因此喪失了起訴的勇氣,不得不繼續維持暴力的婚姻關系。有些人甚至去走極端,主張只有用暴力和謀殺的手段才能結束這種關系。
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在1994年主辦的一次婚姻質量調查表明,不論程度頻率如何,丈夫打過妻子的占21.3%;妻子打過丈夫的占15.5%。中國目前正在展開關于家庭暴力對策的討論,從立法和司法的角度確認這一針對婦女的暴力罪行,并找到制止此類行為的對策。
調查中發現不少家庭暴力現象,其中不僅有丈夫打妻子,還有針對子女的家庭暴力,以及自訴的婚內**。 一位離婚女性說:"他提出離婚,我不同意,他就打我。
他特別狡猾,打得我很疼,又不到醫院可以開出傷害證明的程度。后來我被打得實在熬不住,只好答應離婚。
" 一位被丈夫打過多次的知識女性這樣說:"他打我,我沒因他打我而恨他。他是個很弱的人,沒處發泄怨氣,我就成了他發泄的對象,但我不怨他。
他在別人面前總說我是多好的妻子,我問他,你告訴過別人你打過我嗎?"一次我們交談時,她臉上被打的腫塊還沒褪去,清晰可見,她說:"他打我,我就不理他,一句話也不說,讓他打。" "有一陣他常常為一點小事大發脾氣,還打過我一次。
他有暴力傾向。" 一位經常挨丈夫打的女性和自己的好朋友商量離婚的可能性:"我問過許多好朋友,他們都勸我不要離,說離了婚帶個孩子很難。
我心太軟,真正要離開他,又怕他傷心。他打了我也是這樣,他一道歉我就原諒他了,無論吵得多厲害我都不記仇。
" 家庭暴力中除了丈夫對妻子施暴,還有對子女的暴力:"我們兒子16歲的時候,他為一件小事打孩子。他打了兒子一耳光,就那么寸,耳膜穿孔。
從那以后,兒子瞧不起他爸爸,可又特別懼怕他爸爸,不知怎么才能躲開他,又躲不開他。我覺得夾在他們倆中間特別為難。
" 有的女性認為自己的性生活應當屬于婚內**的范圍。一位女性這樣說:"結婚一年之后,我生了個孩子,因為帶小孩的事我們經常爭吵,感情越來越壞。
性生活也不行了。他每次都像強迫似的,我認為是婚內**。
有幾年,他經常打我。他要干,我不干,他就打我,把我鼻子都打流血了。
我不知道用什么能制住他,就不跟他同房。就為這個他打我,不是打著玩的,是真打,打完就**式地做那事。
我感到很屈辱。這種情況持續了六年。
單位里的人看出我挨了打,問他為什么打老婆,他說是因為我不會干家務活。那段時間我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 這位女性認為她丈夫有點虐待狂,她說:"他力氣特別大,我看他有點虐待狂,可他不承認,他說,我又沒有在外面**女人。 他這個人在溫柔里體會不到快感,只有在施虐中才能得到發泄。
"這位女性還自我解嘲他說:"我從雜志上看到有更慘烈的,有女人被丈夫捆起來打,拿煙頭燙什么的,這樣一比我覺得我的遭遇還不算太壞。" 有調查表明,家庭暴力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傳染病,是婦女致傷的一個主要原因。
在美國的家庭暴力中,95%的受害者是婦女;在美國婦女的一生中,每四人有一人會遭受其家庭伴侶的暴力侵犯;每年都有約600萬妻子受到丈夫的虐待;每年約有2000至4000名婦女被毆打致死;美國警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應付因家庭暴力打來的電話上;所有警察受傷的40%和死亡的20%是被卷人家庭糾紛的結果;被謀殺的婦女中有60%是死于熟人之手,最常見的情況是分居和離婚的婦女被男方設陷阱加以謀殺;因傷住院的婦女中有20一30%是被性伴侶傷害的;產婦中有17%報告說在懷孕期間受過暴力侵犯。一個樣本容量為2000人的隨機抽樣調查表明,在1979年,有16%的夫妻之間發生過暴力行為(從打一巴掌到真正的毆打);整個婚姻關系期間平均約有28%的夫妻之間有暴力行為。
關于婚內**的普遍程度的一項調查表明,在美國舊金山地區,12%的已婚婦女報告自己曾經歷過婚姻關系中被強迫進行**。(海特,第400一407頁)在法國,有200萬婦女經常遭受男人的虐待;在德國有400萬婦女遭受丈夫的虐待。
有調查表明,在猶太家庭中,丈夫對妻子的暴力很普遍,其實猶太教義并不贊成家庭暴力,也是主張對施暴者加以懲罰的,同時應當對受害者給以補償。以色列的一項調查表明,受虐婦女的生活環境同監獄極其相似:與世隔絕,受害人被割斷了與外界的信息聯系,喪失了來自外界的物質與精神支持。
傳媒揭露的一個印度婦女個案引起公眾的關注:她被姻親殺害,原因是婚后八年其父仍不能交齊嫁妝錢。這一案件使人們對在印度針對婦女的暴力狀況有了認識。
移民婦女中的家庭暴力狀況也非常嚴重。每年有數以千計的南亞婦女到達美國,由于丈夫的虐待,她們對新生活的夢想很快就被噩夢毀掉了。
這個群體所處的困難環境使這些婦女比其他人更難尋求幫助。 但是在過去10年當中,已成立了十幾個支持南亞婦女的團體,它們的愿望就是要關心和幫助這些婦女。
5.家庭暴力熱點問題有哪些
據統計,在印度,75%低種姓男性打過妻子,22%高種姓男性打過妻子;在墨西哥,56。
7%城市女性、44。2%農村女性挨過打;在挪威,25%女性受過伴侶的肉體虐待和性虐待;在美國,28%女性至少有過一次肉體暴力經歷。
我在1994年利用北京市隨機抽樣樣本得到的家庭暴力數據是,無論程度和頻率如何,丈夫打過妻子的比例占樣本21。 3%;其中丈夫經常打妻子的約占1%。
從統計數據看,發達國家婦女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程度比不發達國家低一些,但情況好不了多少。 對婦女身體的暴力行為有一個與社會習俗聯系在一起的特例,那就是盛行于非洲一些國家的女性**環切術。
蘇丹女性達里爾調查了她所在國家的女性**環切術狀況,她調查的地區是蘇丹北部,調查對象為3210位女性,其中3171人(98%)做過環切手術,只有39人(1。 2%)沒有做過這一手術。
在做過環切術的人當中,83。13%是全切手術,手術將**、大小**全部切除;12。
17%是半切手術;2。5%做的是**包皮切除術。
人們由此認為:家庭暴力似乎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無論社會制度怎樣,文化傳統又怎樣。其實情況并非如此。
在一些社會和文化中,人們從不知道家庭暴力為何物。這一點同該社會文化中的性別結構有直接關系。
例如,萊文森對90個小規模民族文化的調查發現,其中16個文化中基本不存在家庭暴力問題;在女權主義人類學家桑德對156個部落社會的調查中,47%的文化中基本上是“無**社會”。 根據上世紀60年代的一項調查,在泰國中部地區,家庭暴力現象也極為罕見。
在我國西南部摩梭人的母系社會中,不僅不存在家庭暴力,就連鄰里、村落之間的暴力行為也很少發生。這說明,至少有一些社會沒有受到以性別為基礎的暴力行為的侵害,對女性的暴力并不是源于男性生理、男性性欲或男性荷爾蒙的必然現象,而是由社會的性別結構決定的。
跨文化研究表明,對女性的暴力與社會的性別結構有關,具體來說,它同某一社會文化中有沒有“男性理想”有關。所謂男性理想是指對統治、強悍和男性榮譽的強調。
因此,在反對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的問題上,女權主義者提出警惕“反暴力陷阱”的問題。所謂“反暴力陷阱”是指在反對家庭暴力的過程中存在這樣一個危險,即增強了那種“男性對女性施暴是因為他們的生理沖動,是由男女兩性的本質所決定”的觀點。
如果說現存的男女關系結構是有生理基礎的,那么就應認為它是“天然合理的”,甚至是“好的”,至少是不可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