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明文閱讀常識 簡短一點
說明文要看分答題,這個你自己領悟。
把每一段開頭句子都畫下來,在概括方面會有用的。 其實說明文比較簡單,但一定要有原文意識(回原文找) 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對于說明文的閱讀理解,我們可以抓住三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就是三種: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引資料。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
分類別的作用是可以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舉例子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跟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這種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列數據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具體,便于讀者理解相關內容。
作比較跟修辭格上的對比是類似的,在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在回答有關說明文的語言問題時,要注意說明文講求語言的準確性,語言風格又可以分為平實和生動兩種。
2010年中考說明文閱讀題考點及解題技巧 在中考現代文閱讀測試中,說明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就說明文中經常出現的考點、考查類型及答題對策分別進行總結、歸納,原來同學們感覺困難的說明文閱讀,也沒有什么神秘的。
考點之一:說明對象 考查類型:直接讓學生回答:“這篇文章(或文段)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對策: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對象;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尾的總結句。因為說明對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
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的……(對象加內容)。
考點之二:說明對象特征 [類型1]:直接找出說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對策:A、看題目;B、在首段中找;C、抓關鍵詞句(比如: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類型2]:概括說明事物的特征。 對策: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考點之三:說明順序 [類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對策: 1.了解說明順序的基本常識:說明文有三種寫作順序。⑴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筑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
⑵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⑶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邏輯順序的具體分為: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征———用途、一般———個別(特殊)、概括———具體、整體———局部、總———分。說明文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現象——本質、原因——結果、整體——部分、概括——具體、特點——用途、主——次、總——分) 2.掌握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①的說明順序對②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便于讀者理解。
(①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②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準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考點之四:說明方法 [類型1]:直接讓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說明方法 對策:了解常見的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摹狀貌、引用說明)的主要特點,然后根據文段內容分析判斷。 [類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運用何種說明方法,簡要說明它的作用? 對策:找出運用的說明方法,再根據下列說明方法的作用具體回答。
1.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2.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對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3.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5.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6.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或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7.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9.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10.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11.引用說明: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B、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
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1、說明文的類型: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從內容角度,根據說明的對象和目的)。
2.誰有簡單的說明文閱讀理解
1、說明文著重揭示自然界潛在奧秘、生物生存背景和產品工藝原理,多解釋性、定義性、說明性長句,甚至可能會出現多種從句疊現的現象,因此說明文時同學們一定要保持冷靜,始終以平靜的心態閱讀原文,解答試題。同時應認真分析長句句子結構和邏輯關系,這樣才能對其做出準確理解。
2、說明文因為其體裁的客觀性,所以作者的態度也往往采取中立。說明文是用言簡意賅的文字介紹、解釋事理。一般來說,說明文都寫得條理分明,有一定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說明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說明,因此,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準確、簡潔。
3、說明文的第一句通常為主題句,開宗明義、點明全文要說明的對象,如上所述,說明文的行文方式有其特點,即主要有比較、對照和分類幾種格式,每篇短文以一種為主,有時幾種兼用。
3.語文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簡潔)
(一)、把握說明對象,辨識說明方法
1、常見題型:以選擇、填空或簡答的形式指明說明對象或說明對象的特征。如: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本文的說明內容是什么?擬標語、提建議等。
2、把握說明的對象和特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①.看題目,不少題目都表示說明的對象。一般事物說明文的對象可以從標題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說明文往往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說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二)、理清說明順序,分析文章結構
1、常見題型有:以選擇、填空或簡答的形式,指明整體和局部的說明順序;或理清說明文的層次,直接劃分全文的結構或劃分某段的層次.
2、常見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264643135輯順序。
3、說明文常見的結構形式:總分式,總分總式,分總式.
4、抓邏輯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的特征,理清說明順序。常見方法有以下兩種:①看內容,辨順序。介紹事物的特征、種類、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一般用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一般用空間順序。②找重點詞句辨順序。空間順序一般用方位詞;時間順序一般用時間名詞;邏輯順序一般用“因為”、“所以”、“首先”、“其次”、“總之”、“綜合所述”等詞語。▲理清了說明順序,說明結構就可根據順序來劃分。
(三)、體味說明語言,概括語言特點。常見題型有如下兩種:
1、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①“ⅩⅩⅩⅩ”詞好在哪里?②句中加點詞“ⅩⅩⅩⅩ”能否去掉,為什么?③文段中指示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
2、分析、體味語言。說明文中文句的理解與品位主要有兩種題型:①請找出一句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科學性的句子來分析。②“ⅩⅩⅩⅩ”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答題時語言要規范。①“ⅩⅩⅩⅩ”詞好在哪里?——▲答題格式:用了“ⅩⅩⅩⅩ”詞,生動(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符合實際,具有科學性)。②句中加點詞“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換,為什么?——{答題三步走:A.表態。明確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換”;B.結合語境結實該詞;C.與改換的詞或去掉加點詞后的語義進行比較,扣住說明文語言特點——“準確”。}▲答題格式:①不能,用了“ⅩⅩⅩⅩ”詞,生動地說明了……,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去掉(或更換)就沒有這種效果了。②不能,刪掉“ⅩⅩⅩⅩ”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太絕對化,用了“ⅩⅩⅩⅩ”詞,準確地說明了……。
4.跪求課外閱讀
抬起頭來做人 梁文福 那一年,那個小男孩,不過八九歲。
一天,他拿著一張籌款卡回家,很認真地對媽媽說:“學校要籌款,每個學生都要叫人捐錢。” 對小孩子來說,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長。
小男孩的媽媽取出5塊錢,交給他,然后在籌款卡上簽名。小男孩靜靜地看著媽媽簽名,想說什么,卻沒開口。
媽媽注意到了,問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著頭說:“昨天,同學們把籌款卡交給老師時,捐的都是100塊、50塊。” 小男孩就讀的是當地著名的“貴族學校”,校門外,每天都有小轎車等候放學的學生。
小男孩的班級是排在全年級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學,不是家里捐獻較多,就是成績較好。
當然,小男孩不屬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說,不是想和同學比多,也不是自卑。
他一向都認真對待老師交代的功課,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課”做好。況且,學校還舉行班級籌款比賽,他的班已領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媽媽把小男孩的頭托起來說:“不要低頭,要知道,你同學的家庭背景,非富則貴。我們必須量力而為,我們所捐的5塊錢,其實比他們的500塊錢還要多。
你是學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學,盡力為校爭光,就是對學校最好的貢獻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頭,從座位走出去,把籌款卡交給老師。
當老師在班上宣讀每位同學的籌款成績時,小男孩還是抬起頭來。自此以后,小男孩在達官貴人、富賈 豪紳的面前,一直抬起頭來做人。
媽媽說的那——番話,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臨由金錢來估量人的“成績”的無言教育。
非常幸運,就在這第一次,他學習到“捐”的意義,以及別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1.男孩的媽媽說:“我們所捐的5塊錢,其實比他們的500塊錢還要多。”
這句話如何理解? 2.文章第八節說:“自此以后,小男孩在達官貴人、富賈豪紳的面前,一直抬起頭來做人。”試闡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3.文章說,小男孩學習到了“捐”的意義,這“捐”的意義是什么? 4.文章第八節有兩處寫到小男孩“抬起頭來”,這兩處“抬起頭來”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處? 5.文題“抬起頭來做人”有何深刻含義?試結合文章內容闡述這一文題中蘊含的哲理。
5.急求短小典型的說明文,要有賞析
南京長江大橋長江接地通南北,遠水浮天貫古今。
1968年12月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全面建成通車,曾以“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南京長江大橋位于長江下游。
公路橋長4,588米,行車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并行,兩側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正橋長1577米,是我國橋梁之最。
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農兵雕塑。
南京長江大橋江中正橋共有9墩10孔,每墩高80米,底部面積400多平方米,比一個籃球場還大。橋下可行萬噸巨輪。
正橋10孔鋼筋梁中9孔為160米跨度,十分壯觀。 整座大橋如彩虹凌空江上,兩岸公路引橋部分由二十二孔雙曲拱橋組成,象一條美麗的彩練,使宏偉的南京長江大橋顯得更加絢麗多姿。
清晨,噴薄而出的紅日映照著大橋巨大的橋身,如同橫臥云空的鋼鐵長虹。入夜,大橋上玉蘭花燈齊放光明,有如銀河飄落在寬闊的江面上, “疑是銀河落九天”。
雄偉壯麗的南京長江大橋現在實際日均車流量大約是6.4萬—6.6萬左右。“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6.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練習,說明文記敘文各一篇
閱讀下文,完成練習 (一)送花 生活的真諦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了,于是這才真有點奧妙。
故事是由一個守墓人親身經歷和看到的。一連好幾年,這位溫和的小個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個不相識的婦人的來信,信里附著鈔票,要他每周給她兒子的墓地放一束鮮花,后來有一天,他們照面了。
那天,一輛小車開來停在公墓大門口,司機匆匆來到守墓人的小屋,說“夫人在門口、車上。她病得走不動,請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紀的婦人坐在車上,表情有幾分高貴,但眼神已哀傷,毫無光采。她懷抱著一大束鮮花。
“我就是亞當夫人,”她說“這幾年我每禮拜給你寄錢……” “買花。”守墓人應道。
“對,給我兒子。” “我一次也沒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親自來,”亞當夫人溫存地說,“因為醫生說我活不了幾個禮拜。死了倒好,活著也沒意思了。
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兒子,親手來放這些花。” 小個子守墓人眨巴著眼睛,沒了主意。
他苦笑了一下,決定再講幾句。 “我說,夫人,這幾年您常寄錢來買花,我總覺得可惜。”
“可惜?” “鮮花擱在那兒,幾天就干了。沒人聞,沒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是這么想的?” △“是的,夫人,你別見怪。
我是想起來自己常跑醫院孤兒院,那兒的人可愛花了。他們愛看花,愛聞花。
那兒都是活人,可這兒墓里哪個活著?” 老夫人沒有作答。她只是小坐了一會兒,默默地禱告了一陣,沒留話便走了。
守墓人人后悔自己一番話太率直、太欠考慮,這會使她受不了。 可是幾個月后,這位老婦人又忽然來訪,把守墓人驚得目瞪口呆:她這回是自己開車來的。
“我把花都給那兒的人們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著,你說得對,他們看到花可高興了,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轉了,醫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 。 不錯,她發現了我們大家都懂得卻又常常忘記的道理:活著要對別人有些用處才能快活。
(作者:[美]F奧斯勒) 1. 解釋詞語: (1)真諦: (2)奧妙: 2. 在有“△”記號的一段話中,“那兒的人”是指 。他們愛著花、愛聞花是因為 。
3. 文中帶點詞“目瞪口呆”,是 描寫,目瞪口呆的原因是 。 4. 亞當夫人的變化,“醫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明白的是( )。
A. 我覺得不應該哀傷。 B. 我覺得活著還有些用處。
C. 我覺得到處走走才有意思。 5. 文章開頭“于是這才真有點奧妙”,“奧妙”的含義是( )。
A. 生活中許多道理極普通,常常被忘記。 B. 生活的真諦、幸福的源泉,道理深奧微妙。
C. 生活中許多道理很普通,可常常被遺忘;而一旦牢記它們時,情況就完全不相同了。 6. 讀本文后,你體會到文章中要告訴我們的生活真諦是 。
【試題答案】 (一)1.(1)真實意義或道理 (2)深澳;微妙 2. 病人和孤兒;他們熱愛生活渴望幸福 3. 神態;僅隔幾個月;病得走不動的亞當夫人竟自己開車來到了墓地 4. B 5. C 6. 關心愛護別人的人,自己才能獲得幸福 載人宇宙飛船是一種能保障宇航員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執行航天任務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我國研制的載人宇宙飛船的主要用途是進行近地軌道飛行,試驗載人航天技術;考察軌道上失重和空間輻射等因素對人體的影響,發展航天醫學;對地球資源進行勘測,為經濟建設提供資料。
我國研制的“神舟”號載人宇宙飛船,由乘員返回座艙、軌道艙、服務艙和應急裝置等部分組成。返回座艙是飛船的核心部位,它是飛船上升和返回過程中宇航員乘坐的艙段,也是整個飛船的控制中心,不僅要求和其他艙段一樣能承受起飛、上升和軌道運行階段的各種應力和環境條件,而且還要求能經受再入大氣層和返回地面階段的減速過載和氣動加熱。
軌道艙是宇航員在軌道上的工作場所,里面裝有各種實驗儀器和設備。服務艙安裝推進系統、電源和氣源等設備,對飛船起服務保障作用。
應急救生裝置保障能在應急情況下使宇航員安全返回地面。 此外,載人宇宙飛船還采取如下措施以解決一些特殊問題。
一是環境控制措施,主要作用是調節艙內和航天服內的溫度、濕度和壓力,保證宇航員所需的氧氣量、通風量、用水量,并吸收和處理廢物。二是人工控制措施,主要是在自動系統失靈的情況下,由人參與操作和控制飛船,處理應急狀態下的一些情況,免生意外。
三是安全返回措施,主要是確保宇航員安全返回。這除了設置可靠的防熱保護層保證返回艙不致被燒毀外,還要使返回過程中的制動過載裝置非常有效,以保證宇航員的身體能夠承受;同時還要提高落點精度,以便及時發現宇航員。
四是高可靠性措施,主要是力爭萬無一失。為此,在把宇航員送入太空之前,飛船各系統和設備均要進行可靠設計,關鍵部件采用雙備份或三備份,飛船須在嚴格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地面測試,并進行模擬飛行試驗。
1、填空。(6分) 上文三段依次介紹了我國研制的載人宇宙飛船的 、和解決飛船一些特殊問題的措施,主要運用了 的說明方法。
2、從第二段看,對載人飛船各艙段的共同要求是什么? (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3、為確保宇航員安全返回,文中介紹了哪三點措施? (3分) (1) (2) (3) 4、從文中看,宇宙飛船在正式。
7.摘記 初中說明文 +賞析 要短點的
讀書筆記的種類 讀書筆記種類很多,一般分為四大類。
(1)摘要式。 即將書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觀點、精彩警辟語句,有用數據和材料摘抄下來,目的是積累各種資料,為科研、教學、學習和工作作好準備。
可按原書或原文系統摘錄;也可摘錄重要論點和段落;還可摘錄重要數字。 (2)評注式。
評注式筆記不單摘錄,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和評價。常用方法有書頭批注。
即在書中重要地方用筆打上符號或在空白處加批注、折頁作記號;也可用提綱方法把書和文章論點或主要論據扼要記敘下來;還可用摘要式綜合全文要點、記下主要內容;讀完全書或全文對得失加以評論也是一種方法。 (3)心得式。
即讀后感。是讀書或讀文章后寫出的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啟發。
常用方法有:札記,也叫札記,是摘記要點與心得結合的產物;心得,也叫讀后感。將讀書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綜合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記錄下來,也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4)記載式。 1)筆記本。
成冊筆記本可用來抄原文、寫提綱、記心得、寫綜述。長處是便于保存,缺點是不便分類,但可按類單獨成冊。
2)活頁本。 可用來記各種各樣筆記。
便于分類,節約紙張和日后查閱。 3)卡片。
好處便于分類,可按目排列,便于靈活調動又節省紙張,但篇幅小,內容不宜長。 4)剪報。
把報紙和有用資料剪下來,長文章可貼在筆記本或活頁本上,短小材料可貼在卡片上。剪報材料可加評注,也可分類張貼,要注明出處,以便使用。
5)全文復印。 重要讀書材料,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復印編目分類留用。
還有: 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
我們每天都要經歷很多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戶。心里的事情一多,就會變得雜亂無序,然后心也跟著亂起來。
有些痛苦的情緒和不愉快的記憶,如果充斥在心里,就會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賞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該放就放,當止則止,才能在輕松快樂的節奏中,收獲真正應該屬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2.苦樂全憑自已判斷,這和客觀環境并不一定有直接關系,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
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并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鉆石或股票。滿足于田園生活的人也并不艷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賞析: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自已所樂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3.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賞析:微笑著彈奏從容的弦樂,去面對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獨,去戰勝憂傷。
4.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時候,幸福也會輕而易舉的擊敗一個人。
當幸福突然來臨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被幸福的旋渦淹沒,從幸福的顛峰上跌落下來。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視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對一壇陳年老酒,一飲而盡往往會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細品慢咂,才會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賞析:人生是一種承受,需要學會支撐。支撐事業,支撐家庭,甚至支撐起整個社會,有支撐就一定會有承受,支撐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壓力。
5.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話語稱起來不重,但稍有不慎,便會重重地壓到別人心上;當然,也要訓練自己,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扎傷。
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 賞析: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余;舍棄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 6. 人生如夢。
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說,人生有如夢幻。
因此,一個 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 “浮生若夢”, “人生幾何”,從生命的短暫性來說,人生的確是一場夢。
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怎樣活得有意義,便成了人們的一個永久的話題;“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過是一場夢。賞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這大自然的包容中,在這歷史的長河中, “人過留跡,雁過留聲”,人來到這世界上走一遭,應當留下一點足跡,一點與山河同在的精神。
7.對于心靈來說,人奮斗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實現了生命最大的價值。 有的人本來很幸福,看起來卻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看起來卻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