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詩《己亥雜詩》的意思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翻譯:
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己亥雜詩·第二百二十首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譯文 只有狂雷炸響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2.己亥雜詩的意思
jiǔ zhōu shēng qì shì fēng léi 九 州 生 氣 恃 風 雷 , wàn mǎ qí yīn jiū kě āi 萬 馬 齊 喑 究 可 哀 。 wǒ quàn tiān gōng chóng dǒu sǒu 我 勸 天 公 重 抖 擻 , bù jū yī gé jiàng rén cái 不 拘 一 格 降 人 才 。 作者背景 龔自珍(1792-1841),一名鞏祚,字(?王+瑟)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道光進土,中國近代著名的啟蒙主義思想家,在詩歌創作上也有相當高的成就,詩風瑰麗,有“龔派”之稱。他的詩飽含著憂國憤世的激情和對理想的憧憬,語言恣縱雄奇。 注詞釋義 己亥:道光十九年。 九州:指中國。 生氣:活力,生命力。 萬馬齊喑:比喻當時的中國死氣沉沉。 喑:啞。 究:終究、畢竟。 重抖擻:重新振作、奮發起來。 不拘一格:打破常規,采用多種方式。 降:賜給、給予。這里有產生、選用的意思。 古詩今譯 九州內生機勃勃要有風雷激蕩,萬馬齊喑的沉悶局面實在可哀。我勸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打破一切清規戒律去選用人才。 名句賞析——“不拘一格降人才。” 這是首借題發揮,極力提倡“更法”,抒發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的詩作。龔自珍生活的時代正當清政府腐敗衰落的時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詩人用象征的手法,寫了這首感情激越的詩篇。大自然要保持生氣勃勃的狀態就要有風雷的激蕩,如果在死氣沉沉的空氣中則一切都會窒息。同樣,中國要重現勃勃的生機,也必須要實行重大的變革。天公在詩中原指主宰宇宙的玉皇大帝,這里則借指清朝統治者。詩人希望當朝統治者能奮發有為,因而大聲疾呼,不拘一格地選用人才,表達出一種渴望社會變革的急切心情。全詩充滿了詩人關注社會政治的激情,想象奇物,氣勢生動,催人奮進,滿腔愛國熱情躍然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