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學會傾聽的事例100字左右
1、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說:上天賜人以兩耳兩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聞多見而少言。寥寥數語,形象而深刻地說明了“聽”的重要性。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父子,一見面就爭吵不休,兒子嫌父親啰嗦,父親嫌兒子不聽話,總之是話不投機,見面說不上幾句話就不歡而散。
一次兒子說:“爸爸,你從來沒有認真聽我說過一句話,我現在只要你把我說的話重復一遍就行。”父親答應了。當父親重復了兒子的話,才發現兒子原來這么懂事,父子間關系變得非常融洽,成了好朋友。
原來,這位父親是一家大企業的總經理,平時很忙,也很專制,總是以自己的想法看待問題,從來沒有認真聽過兒子一次話。后來,在工作上,他也開始認真傾聽下屬的話,企業業績開始不斷上升。
2、有一天,戴爾·卡耐基去紐約參加一場重要的晚宴,在這場晚宴上,他碰到了一位世界知名的植物學家。戴爾·卡耐基從始至終都沒有與植物學家說上幾句話,只是全神貫注地聽著。
然而等到晚宴結束以后,這位植物學家向主人極力稱贊戴爾·卡耐基,說他是這場晚宴中“能鼓舞人”的一個人,更是一個“有趣的談話高手”。其實卡耐基沒怎么說話,只是讓自己細心聆聽,卻博得了這位植物學家的好感。
3、美國著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你長大了想當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么辦?”
小朋友想了想說:“我先告訴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后我掛上我的降落傘,先跳下去。”當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這孩子,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萊特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個孩子的真摯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主持人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他能夠讓孩子把話說完,并且在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仍保持著傾聽者應該具有的一分親切、一分平和、一分耐心,讓林克萊特聽到了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純真、最清澈的心語。
4、有人曾向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請教經營的訣竅,他說:“首先要細心傾聽他人的意見。”
松下幸之助留給拜訪者的深刻印象之一就是他很善于傾聽。一位曾經拜訪過他的人這樣記述道:“拜見松下幸之助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根本沒有感到他就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經營大師。
他一點也不傲慢,對我提出的問題聽得十分仔細,還不時親切地附和道‘啊,是嗎’,毫無不屑一顧的神情。見到他如此的和藹可親,我不由得想探詢:松下先生的經營智慧到底蘊藏在哪里呢?調查之后,我終于得出結論:善于傾聽。”
5、豪斯先生曾是美國威爾遜總統在位時的副總統,工作非常出色。他的一位朋友曾經這樣評價道:“豪斯先生一向是一名好聽眾。他之所以能夠出任威爾遜的副總統,可能多半是出于他對人恭聽的態度 。因為豪斯和威爾遜首次在紐約會面時,他就用善于恭聽的策略贏得了威爾遜的好感,同時也引起了威爾遜對他的注意。”
2.學會傾聽的名人事例
原發布者:cui711024
學會傾聽張德杰引言:“一個小孫子問爺爺:為什么人有兩只眼睛、兩只耳朵、兩只手,卻只有一張嘴巴呢?”爺爺告訴小孫子:“這是讓人多做,少說話呀。”故事很短,寥寥數語,形象而深刻地告訴我們“聽”對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傾聽”有兩層意思,一是要求聽別人的話要用心;二是要會聽,要邊聽邊想,思考別人話的意思,能記住別人講話的要點。體會:作為老師,我們更應學會傾聽,懂得傾聽的藝術。在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中,往往會聽到這樣一些不愉快的對話:“老師,這不是我干的,你聽我把話說完!”“得了得了,別說了,除了你沒別人!”“老師,這事不光我一個人有份,還有……”“有什么有?還不住嘴,反正你不是什么好東西!”“老師,這次作業不做,我是有原因的,因為……”“因為什么,我沒那么多功夫來聽你所謂的因為!”在這些不愉快的對話中,老師顯得是那么的缺乏耐心,那么的不愿意傾聽學生內心的傾訴,以這樣的不佳情緒如何能實現師生間的溝通?!教師對學生所謂的教育,也只能成為教師一廂情愿的且無法被學生所接受的單項壓制性的訓導。要真正傾聽到學生的心聲,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傾聽是教師走進學生心靈,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的重要橋梁,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富有針對性的教育的前提和保證。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是我們每個教師都必須掌握的一項教育基本功。一個愿意傾聽并且善于傾聽的教師會讓學生感到親切,學生愿意跟他交談。教師通過傾聽,可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了
3.關于傾聽的故事短一點的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春秋時,楚國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
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老師知道后,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濤聲。
伯牙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和諧動聽的音樂。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但是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苦惱無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伯牙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知音。
這樵夫就是鐘子期。后來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鐘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傳,高山流水的美妙樂曲至今還縈繞在人們的心底耳邊,而那種知音難覓,知已難尋的故事卻世世代代上演著。 世上如伯牙與鐘子期的知音實在是太少了。
孟浩然曾嘆曰"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岳飛無眠之夜也道"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蘇軾自比孤鴻,寫下了"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州冷"句子。賈島卻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丘。"的辛酸。
而那豫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慷慨豪情又怎樣的難得呢。 知音難覓,知已難尋,無論紅顏還是藍顏"人生得一知已已足矣!"成了人們永遠的思求。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4.“傾聽 素材”
我這里有幾個關于“傾聽”的故事 【1】 一個孕婦某天偶爾打開收音機,感覺自己腹中的胎兒踢了自己一腳。
第二天又是這樣,第三天還是這樣。后來科學家發現,原來胎兒可以通過羊水的波紋傾聽外面發生的一切。
所以,傾聽是人的一生中最初擁有的感觀。 【2】 一個老人正在彌留之際,但他的兒子遲遲不能趕到醫院。
醫生都為老人堅強的生存意識而感動。后來某個早晨,老人的兒子終于趕到了醫院,看見自己的父親孤零零地趟在床上,脖子上插的管子中血液依然在涌動。
兒子附在老人身邊,輕輕地說了一聲“Goodbye”。插在脖子上的管子里,血液立刻停止了流動。
老人也安然而去。所以,傾聽是人的一生中最后才失去的感觀。
【3】 那是一個落雪的冬日的周末,好友彬來到了我工作的那個僻遠的林區小鎮。一進門,便痛苦萬分地敘述起他失敗的初戀。
我拉著彬的手,和他坐擁一爐熊熊的炭火,仰起頭來,認真地聽他講述一個又一個已聽過或沒聽過的故事,激動時就攥緊他的手,悲傷時就跟著他落淚。這期間,我幾乎沒插入一句勸慰的話,默默地傾聽他講了足足一天。
末了,他站起身來,微笑著對我道:“都跟你講了,心里就感到輕松多了,真該謝謝你的傾聽。” 后來,彬終于找到了幸福的愛情。
他不止一次地跟朋友講起那個落雪的冬日,他說那會兒他沮喪透了,是我那專注、信任的傾聽,讓他堵塞的心田里涌入了一股清風…… 哦,安慰一個心靈創傷深重的人就這樣簡單——傾聽。 是的,只要我們熱愛生活,就一定要學會傾聽。
別的不說,單是大自然彈奏的美妙的音韻,就很值得我們傾聽——傾聽大山的深邃、曠遠,傾聽大河的奔騰、喧囂,傾聽一棵小草在風雨中搖曳的吶喊,傾聽一枚紅葉走向深秋時的平靜,傾聽花朵恣情的渲染,傾聽果實無聲的宣言,傾聽檐角的如斷線珍珠的雨滴,傾聽蜿蜒的山路上此起彼伏的鳥語…… 走進沸騰的生活,更需要一雙傾聽的耳朵。在講臺前,在人流中,在小巷的深處,在高樓的陽臺上,在奔馳的列車上,在溫馨的小家里,只要愿意,隨時隨地都可以傾聽,都可以傾聽到許多值得我們一生回味的聲音:傾聽街頭那個修鞋的老人,闡述他對過日子的精辟看法;傾聽一個重病患者,坦然面對生命的表白;傾聽那個屢遭磨難又屢次站起的男人悲壯的經歷;傾聽那個成功人士的擲地有聲的慷慨陳詞;傾聽那些用汗水和智慧浸泡出的輝煌往事;傾聽那些讓熱血頓作潮涌的感人的情節……傾聽那一串串鮮活的故事,那一個個真實的足音,我們就會明白:這日子真的很精彩,這生命真的很美麗,這人生真應該演繹得如詩如畫。
在傾聽中,會感知生命的落葉不止在秋天,憂郁和悲傷不能久駐心靈,孤獨也是一種美麗;在傾聽中,會懂得理解的艱難和重要,即使是陌路人的一抹微笑,也足以驅散滿懷的寒意;在傾聽中,會明白陽光公平地照耀你我,照耀輝煌與平凡;在傾聽中,會發現自己正在與一個博大的世界對話,所有的風霜雪雨,所有的世事滄桑,都只是一片自由舒卷的云朵,都只是墻上嘀嗒的鐘擺…… 傾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章節。是傾聽,讓我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善、美,讓我們彼此的手握得更緊、心靈貼得更近,讓我們積累了許多難得的經驗,少走許多不必要的彎路;是傾聽,讓一句簡單的話語,有了神奇的力量,讓那些瑣屑的小事,一下子變得無比地親切起來,讓那些平凡的日子,陡然增添了動人的光彩…… 生活是一部厚厚的長卷,需要心靈的關注,更需要心靈傾聽。
【4】 在萬癩俱寂的時候,你如果傾聽到兒童的歡聲笑語的時候,那你將不會在害怕。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如果你傾聽到一絲絲鼓勵的話,那你就會重拾信心,重攻難題。
如果你在傷心時,如果傾聽到人間最無邪的笑語聲,那你就會被那種清純的聲音而感化。不管什么時候傾聽到最多的那就是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笑語。
如果人世間多份笑聲、少份憂愁。那就會使你整個人感到非常的愉樂。
學會了傾聽,那你就會聽到操場上的追逐打鬧聲、小孩的抱怨聲,音樂教室里傳出的美妙歌聲。
什么聲音你都將會逐一聽到,學會傾聽,你甚至還能聽到自己心中的不滿,憂傷和喜悅,苦惱和懊悔。讓自己都能徹底認識自我。
在孤獨難耐的時候,你就能聽到自己心中的那種恐懼感,眼淚會奪眶而出。沉溺在幸福中的時候,你就會聽到內心好像吃了蜜一般甜。
仿佛置身與人間仙境。在悲歡離別的時候,你就會聽到自己內心的悲傷,仿佛一個浪頭撲來時,就能全部排山倒海的傾泄而下。
傾聽是一種人與生俱來的交流的一種。 傾聽是一種盲鏡的藝術。
【5】 飛鳥用啼叫歌唱生活,游魚用肢體傳達信息,我們用語言交流思想,抒發情感,表達對生命的贊美和自然的感嘆。這就是傾聽。
傾聽是一種交流,是一種親和的態度,是我們了解彼此心靈、領略大自然的悠悠路徑。我們要學會傾聽大自然的山風松濤、溪韻海嘯,學會傾聽他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人生是一首優美的樂曲,其中有歡樂的音符也有痛苦的音符,要認識這些音符,那就應該去傾聽。
一旦你有了這種認識,你就會覺得傾聽就在你身邊。人生又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有驟然翻起跳躍著的水花。
5.學會傾聽的故事
1、戴爾·卡耐基的故事
有一天,戴爾·卡耐基去紐約參加一場重要的晚宴,在這場晚宴上,他碰到了一位世界知名的植物學家。戴爾·卡耐基從始至終都沒有與植物學家說上幾句話,只是全神貫注地聽著。
然而等到晚宴結束以后,這位植物學家向主人極力稱贊戴爾·卡耐基,說他是這場晚宴中“能鼓舞人”的一個人,更是一個“有趣的談話高手”。其實卡耐基沒怎么說話,只是讓自己細心聆聽,卻博得了這位植物學家的好感。
2、爺爺與孫子
一個小孫子問爺爺:為什么人有兩只眼睛、兩只耳朵、兩只手,卻只有一張嘴巴呢?爺爺告訴小孫子:“這是讓人多做,少說話呀。”
3、小朋友的回答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有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后想要當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 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么辦?”
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后我掛上我的降落 傘跳出去。”當在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家伙。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這才使得林克萊 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心遠非筆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什么你要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這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4、父與子
有一對父子,一見面就爭吵不休,兒子嫌父親啰嗦,父親嫌兒子不聽話,總之是話不投機,見面說不上幾句話就不歡而散。一次兒子說:“爸爸,你從來沒有認真聽我說過一句話,我現在只要你把我說的話重復一遍就行。”
父親答應了。當父親重復了兒子的話,才發現兒子原來這么懂事,父子間關系變得非常融洽。后來,這位父親在工作上也開始認真傾聽下屬的話,企業業績開始不斷上升。
5、愛因斯坦的故事
小時候,愛因斯坦的父親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父親說,“我和鄰居杰克大叔清掃一個大煙囪。只有踩著踏梯才能上去。杰克在前,我在后,我們一階一階地上去了。下來時,你杰克大叔依舊在前,我跟在他后面。
后來,鉆出煙囪,我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臉上全都被煙囪里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杰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
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鉆出煙囪時干干凈凈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杰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對他說,“其實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
6.關于傾聽的名人名言諺語和事例等
1、對任何歌唱者來說,聆聽者眼中的淚水是最好的報酬。 —— 安徒生《安徒生童話》
適用于強調聆聽是最好的回應。
2、我也要做一個像奧普拉一樣的節目,現場要坐滿觀眾,他們不一定要發言,但他們的掌聲、笑聲、驚嘆聲或者只是靜靜的聆聽就是最好的參與。 —— 陳魯豫《語錄》
適用于強調大多數人都希望得到聆聽。
3、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個人如果每天觀賞一幅好畫,閱讀某部佳作中的一頁,聆聽一支妙曲,就會變成一個有文化修養的人——一個新人。 —— 羅斯金《文集》
適用于強調聆聽有利于提高個人素養。
4、辯才,是一種將真理轉化為語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語言又能讓聆聽者完全理解。 —— 艾默生《艾默生語錄》
適用于強調聆聽他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辯才。
5、韋恩是羅賓見到的最受歡迎的人士之一。他總能受到邀請。經常有人請他參加聚會、共進午餐、擔任基瓦尼斯國際或扶輪國際的客座發言人、打高爾夫球或網球。???? ?
一天晚上,羅賓碰巧到一個朋友家參加一次小型社交活動。他發現韋恩和一個漂亮女孩坐在一個角落里。出于好奇,羅賓遠遠地注意了一段時間。羅賓發現那位年輕女士一直在說,而韋恩好像一句話也沒說。他只是有時笑一笑,點一點頭,僅此而已。幾小時后,他們起身,謝過男女主人,走了。???? ??
第二天,羅賓見到韋恩時禁不住問道:“昨天晚上我在斯旺森家看見你和最迷人的女孩在一起。她好像完全被你吸引住了。你怎么抓住她的注意力的?”???? ??
“很簡單。”韋恩說,“斯旺森太太把喬安介紹給我,我只對她說:你的皮膚曬得真漂亮,在冬季也這么漂亮,是怎么做的?你去哪呢?阿卡普爾科還是夏威夷?
夏威夷。她說,夏威夷永遠都風景如畫。
你能把一切都 告訴我嗎?我說。????
當然。她回答。我們就找了個安靜的角落,接下去的兩個小時她一直在談夏威夷。???? ??
“今天早晨喬安打電話給我,說她很喜歡我陪她。她說很想再見到我,因為我是最有意思的談伴。但說實話,我整個晚上沒說幾句話。”???? ??
很簡單,韋恩只是讓喬安談 自己。他對每個人都這樣——對他人說:“請告訴我這一切。”這足以讓一般人激動好幾個小時。人們喜歡韋恩就因為他注意他們。
7.有米關于傾聽的故事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么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么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于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8.學會傾聽的小故事
安妮在一家肯德基連鎖店做收銀員,每天晚上到了下班時間孤獨就會爬上安妮的心頭:她總是一個人孤單地吃完晚餐,然后就隨手拿起一本小說來打發時間。?
紐約這么大的都市,擁有數百萬人口,每天人來人往,有歡笑,也有驚奇,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注意到你的存在,這世界還有比這更荒涼的嗎?安妮一想到這般的冷清,就像一只受驚的小兔子,蜷縮在自己的小天地中。?
這種日子已經過了幾個月,她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她不知道怎樣才能交到朋友,尤其是知心的男友,難道大學四年畢業之后,面對的就是這種生活嗎??
這還不是最難過的,反正她可以借著閱讀各種愛情小說,與書中女主角共度歡笑悲傷,讓時間慢慢流逝。但是到了深夜,一個人躺在床上,這才是最難熬的時光,她不知道,是否每個正常人都會有這種需求。?
有一天,安妮接到通知要去見公司人事部主管琳達女士,她不知道自己怎么會來這兒見人事主管,也不知道自己怎能對著她侃侃談出自己的情況,因為她一向不善于表達自己,以往這種情形總是令她手足無措,說不出話來。?
人事主管琳達是個善解人意的人,她語重心長地對安妮說:“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幫你克服難關,并且交到朋友,不過首先,你必須拋開那些愛情小說,利用晚上到藝術學校去選修些課程,不要再讀那些虛幻不真實的小說來自欺欺人。還有,你在公司的工作很有發展潛力,我希望你努力干,有一天能升到廣告部門的執行組,也正因為如此,你更需要多學一些繪畫及用色方面的技巧,最重要的是,你不要再整個晚上窩在家里了。”?
安妮還記得經理說過,年輕人只要肯出去參加活動,很容易就可以交到朋友,只要學著去表現自己的特點,做個活潑的女孩,一定會有許多追求者。要有所改變,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要注意看別人做什么,聽別人說什么,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伴侶;不要輕信別人的讒言;除非自己也能給予別人一些回饋,世上不會有人白白對自己好。?
不久之后,安妮的生活真的變得多姿多彩,她已經克服她的困難,她真沒想到只是學著多聽別人講話,就贏得了那么多的友誼。她想起這正如琳達女士曾經告訴她的:“大多數的人,自我意識都很強,都希望有表達自我的機會,所以,你根本不必擔心該說什么,只需要靜靜地、專心地聽對方說,這就夠了。”?
原來,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么簡單,以往安妮把自己關在小天地中,拒絕和別人溝通,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