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相思的詩意是什么,簡短一些的
長相思,詞牌名。唐教坊曲。《古詩十九首》有“客從遠方來 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作者未知)得名。又名《雙紅豆》、《憶多嬌》。后主李煜詞名《長相思令》。宋人林逋有“吳山青”,又名《吳山青》;張輯有“江南山漸青”,又名《山漸青》;張先詞名《相思令》;趙鼎詞名《琴調相思令》。金代嘛鈺詞名《長思仙》。元代仇遠詞名《越山青》;王行詞名《青山相送迎》。明人孫秉宗詞名《長思令》。清人沈謙新翻仄體詞名《葉落秋窗》等。原有平仄兩格。雙調三十六字。平韻格為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平韻,一疊韻,一韻到底;仄韻格如是壓仄韻。別有四十四字三首聯章一體。唐時張繼《長相思》一首,令狐楚二首,俱樂府詩,非詞體格。《長相思》詞牌共錄入平仄韻十三體(參考文獻《中華詞韻(增訂本)》謝映先,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 歷史上著名的《長相思》詞令作者有白居易、陳東甫、林逋、晏幾道、萬俟詠、納蘭性德、李煜、王灼、歐陽修等。
其詩意:戰士們跋山涉水,向山海關那邊進發.夜里,住宿帳篷,每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夜里又是刮風,又是下雪,戰士們不禁思念起故鄉來.故鄉溫暖寧靜,是沒有寒風朔雪之聲的.
2.長相思(納蘭性德)意思是什么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注釋】
①程:道程,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也。
②榆關:即山海關,古名榆關,明代改今名。
③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④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⑤更:gēng,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⑥聒:gūo,嘈雜攪人。
⑦故園:謂京師。
⑧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翻譯】
一路上爬山涉水,向榆關那邊行進。夜深宿營,只見無數行帳中都亮著燈火。
挨過了一更又一更,風雪聲吵得我鄉心碎亂,鄉夢難圓。家鄉沒有這種聲音。
上片寫行程之勞。直寫戍路途之曲折迢遙,側寫跋山涉水之艱險辛苦。
下片側重游子思鄉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風雪載途,作者思念家鄉。
3.長相思簡單全詞意思是什么
山水情深 風雪意濃--------納蘭性德《長相思》賞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地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滿族正黃旗人。本詞寫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時作者隨康熙帝出山海關,祭祀長白山。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親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邊都有親人送別的身影。“身向榆關(這里借指山海關)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燈”則是康熙帝一行人馬夜晚宿營,眾多帳篷的燈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襯下在所獨有的壯觀場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親人送行的依依惜別情;“身向榆關那畔行”激蕩的是“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蕭蕭豪邁情;“夜深千丈燈”催生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烈烈壯懷情。這情感的三級跳,既反映出詞人對故鄉的深深依戀,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風華正茂,出身于書香豪門世家,又有皇帝貼身侍衛的優越地位,自然是眼界開闊、見解非凡,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定會比別人更強烈。可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謹內向的性格,有話不能正說,只好借助于兒女情長的手法曲折隱晦地反映自己復雜的內心世界。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燈”既是上闕感情醞釀的高潮,也是上、下闕之間的自然轉換。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更何況“風一更,雪一更”。風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遠在塞外宿營,夜深人靜,風雪彌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遙遠,衷腸難訴,輾轉反側,臥不成眠。“聒碎鄉心夢不成”的慧心妙語可謂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與“風一更,雪一更”的兩相映照,又暗示出詞人對風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體驗。愈是路途遙遠、風雪交加,就愈需要親人關愛之情的鼓舞。因為她是搏擊人生風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為了她,就不怕千難萬險,就一定會迎來團聚的那一天。從“夜深千丈燈”壯美意境到“故園無此聲”的委婉心地,既是詞人親身生活經歷的生動再現,也是他善于從生活中發現美,并以此創造美、抒發美的敏銳高超藝術智慧的自然流露。
4.長相思詩意短的
一、《長相思》
作者:納蘭性德
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注釋: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
2、榆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
3、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4、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5、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6、聒(guō):聲音嘈雜,這里指風雪聲。
7、故園:故鄉,這里指北京。
8、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詩意:
走過一條條山路,走過一條條水路,
正向榆關那邊走去。
夜深了,人們在帳篷里點燈。
晚上又刮風又下雪,
聲音嘈雜打碎了思鄉的夢,
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
二、《長相思》
作者:李煜
原文: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月閑。
注釋:
1、重:量詞。層,道。
2、煙水:霧氣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嶺南尋弟》中有“蒼梧白云遠,煙水洞庭深。”詩句。
3、楓葉:楓樹葉。楓,落葉喬木,春季開花,葉子掌狀三裂。其葉經秋季而變為紅色,因此稱“丹楓”。古代詩文中常用楓葉形容秋色。丹;紅色。
4、塞雁:塞外的鴻雁,也作“塞鴻”。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來,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對遠離故鄉的親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贈江客》中有詩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鴻聲急欲霜天。”
5、簾:帷帳,簾幕。風月:風聲月色。
三、《長相思》
作者:李白
原文: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注釋:
1、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
2、絡緯:昆蟲名,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
3、金井闌:精美的井闌。
4、簟色寒:指竹席的涼意。簟,涼席。
5、帷:窗簾。
6、青冥:青云。
7、淥水:清水。
8、關山難:關山難渡。
9、摧:傷。
詩意:
長相思呵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
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
薄霜凄凄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
夜里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
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
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
長相思呵長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5.長相思納蘭性德翻譯,簡潔點
《長相思·山一程》
納蘭性德·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跋山涉水走過一程又一程,將士們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外面風聲不斷,雪花不住,擾得思鄉的將士們無法入睡,在我溫暖寧靜的故鄉,沒有這般寒風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
長相思:詞牌名,又名“吳山青”“山漸青”“相思令”“長思仙”“越山青”等。雙調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
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程:道路、路程。
榆(yú)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
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
聒(guō):聲音嘈雜,這里指風雪聲。
故園:故鄉,這里指北京。
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擴展資料: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云南平定,出關東巡,祭告奉天祖陵。詞人隨從康熙帝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關。塞上風雪凄迷,苦寒的天氣引發了詞人對京師中家的思念,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這首詞以白描手法,樸素自然的語言,表現出真切的情感,是很為前人稱道的。詞人在寫景中寄寓了思鄉的情懷。格調清淡樸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無雕琢痕跡。
6.長相思詩意短的
一、《長相思》 作者:納蘭性德 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注釋: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
2、榆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 3、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4、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5、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
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6、聒(guō):聲音嘈雜,這里指風雪聲。
7、故園:故鄉,這里指北京。 8、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詩意: 走過一條條山路,走過一條條水路, 正向榆關那邊走去。 夜深了,人們在帳篷里點燈。
晚上又刮風又下雪, 聲音嘈雜打碎了思鄉的夢, 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 二、《長相思》 作者:李煜 原文: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月閑。 注釋: 1、重:量詞。
層,道。 2、煙水:霧氣蒙蒙的水面。
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嶺南尋弟》中有“蒼梧白云遠,煙水洞庭深。”詩句。
3、楓葉:楓樹葉。楓,落葉喬木,春季開花,葉子掌狀三裂。
其葉經秋季而變為紅色,因此稱“丹楓”。古代詩文中常用楓葉形容秋色。
丹;紅色。 4、塞雁:塞外的鴻雁,也作“塞鴻”。
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來,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對遠離故鄉的親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贈江客》中有詩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鴻聲急欲霜天。”
5、簾:帷帳,簾幕。風月:風聲月色。
三、《長相思》 作者:李白 原文: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注釋: 1、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
2、絡緯:昆蟲名,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 3、金井闌:精美的井闌。
4、簟色寒:指竹席的涼意。簟,涼席。
5、帷:窗簾。 6、青冥:青云。
7、淥水:清水。 8、關山難:關山難渡。
9、摧:傷。 詩意: 長相思呵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 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
薄霜凄凄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 夜里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
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 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 長相思呵長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