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付出的名人小故事
1、故事《自信——照耀我們成才的明燈》 俄國著名戲劇家斯坦尼夫斯基,有一次在排演一出話劇的時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了,斯坦尼夫斯基實在找不到人,只好叫他的大姐擔任這個角色。
他的大姐以前只是一個服裝道具管理員,現在突然出演主角,便產生了自卑膽怯的心理,演得極差,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煩躁和不滿。 一次,他突然停下排練,說:“這場戲是全劇的關鍵;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這樣差勁兒,整個戲就不能再往下排了!”這時全場寂然,他的大姐久久沒有說話。
突然,她抬起頭來說:“排練!”一掃以前的自卑、羞怯和拘謹,演得非常自信,非常真實。斯坦尼斯拉斯夫基高興地說:“我們又擁有了一位新的表演藝術家。”
這是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為什么同一個人前后有天壤之別呢?這就是自卑與自信的差異。 2、小澤征爾的故事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音樂指揮家,一次他去歐洲參加指揮大賽,決賽時,他被安排在最后。
評委交給他一張樂譜,小澤征爾稍做準備便全神貫注地指揮起來。突然,他發現樂曲中出現了一點不和諧,開始他以為是演奏錯了,就指揮樂隊停下來重奏,但仍覺得不自然,他感到樂譜確實有問題。
可是,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權威人士都聲明樂譜不會有問題,是他的錯覺。面對幾百名國際音樂界權威,他不免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動搖。
但是,他考慮再三,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于是,他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他的聲音剛落,評判席上那些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向他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一個圈套,以試探指揮家們在發現錯誤而權威人士不承認的情況下,是否能夠堅持自己的判斷,因為,只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真正稱得上是世界一流音樂指揮家,在三名選手中,只有小澤征爾相信自己而不附和權威們的意見,從而獲得了這次世界音樂指揮家大賽的桂冠。 自信是一種力量,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應該微笑地,平靜地面對人生,有了自信,生活便有了希望。
“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命運之神一次次把我們捉弄,只要擁有自信,擁有一顆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心,成功遲早會屬于你的。當然,自信也要有分寸,否則,過分自信,就會變得狂妄自大,目中無人,那么必然會導致失敗。
3、故事《自信——照耀我們成才的明燈》討論要點 世界科學領域本來應該擁有更多的牛頓、愛迪生、達爾文和愛因斯坦,世界文壇本來也應該擁有更多的托爾斯泰、巴爾扎克、羅曼·羅蘭和狄更斯。然而,許許多多本來可以成為杰出人才的人都被埋沒了,被什么埋沒的?自卑! 因為自卑,就沒有勇氣選擇奮斗的目標;因為自卑,在事業上就不敢出人頭地;因為自卑就失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因為自卑,就得過且過,隨波逐流……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自卑就是自我埋沒、自我葬送、自我扼殺!一個人要想寫下我悔的青春,要想寫出人生瑰麗的詩篇,就要擺脫自卑的困擾,點亮自信的明燈! 我國受人尊敬的婦產科專家林巧稚,出生時曾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因為她是女孩。
讀書時又受到男同學的歧視;一次期末考試,男同學沖著她趾高氣揚地說:“你們女同學能考及格就不簡單了!”林巧稚毫不示弱地答道:“女同學怎么樣?你們得100分,我們也要100分!”在自信心的鞭策下,她刻苦攻讀,那次考試果然得了第一名。 居里夫人說過:“我們應該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發生什么事情,活著的人總要照常工作。”
正是自信,支持她在經受了失戀、喪夫、社會上的流言蜚語等打擊之后,兩次榮獲了諾貝爾獎,為人類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然,我所說的自信,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的自信來自對祖國燦爛明天的信念。
我們是時代樂章的一個音符,是祖國海洋里的一滴水。所以我們面對任何挫折或不辛,都不應該悲觀頹廢,都不應絕望彷徨。
同學們,走出自卑的峽谷,點亮自信的明燈吧!我們大家都應成為學習的強者,生活的強者。我們的生命將因此而閃爍瑰麗的光彩。
4、佳作《自信與強者》 著名發明家愛迪生曾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阿基米德、居里夫人、伽利略、張衡、竺可楨等歷史上廣為人知的科學家,他們所以能取得成功,首先因為有遠大的志向和非凡和自信力。
一個人要想事業有成、做生活的強者,首先是敢想。敢想就是確立自己的目標,就要有所追求。
不自信決不敢想。連想都不敢想,當然談不上什么成功了。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語言表達能力差,教書吃力,不合格。但他發現自己長于科研,于是增添了自信心,致力于數學的研究,后來終于成為著名的數學家。
其次是敢干。只是敢想還很不夠,目標只停留在口頭上,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實現的,一個自信心很強的人,必定是一個敢干的人,敢于行動的人。
他決不會對生活持等待、觀望的消極態度,而喪失各種機遇。他會在行動中、實踐中展示自己的才華。
當然這里說的敢想、敢干,都不是盲目的,更不是主觀主義的空想、蠻干。這是德國精神學專家林德曼用親身實驗證明了的。
1900年7月,林德曼獨自。
2.關于付出的事例
常常有人說:“只要你付出了,就會有所收”。
也常常聽人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可是,現實卻不是這樣。付出與收獲很多時候是不成正比的。
也許你會反對我的意見,我不會反駁。人們之間存在著太多的不同,正因為大家有區別、有差距,社會才會出現美與丑,才會有正義和邪惡的分別,人與人之間才會有那么深的隔膜。
太傻、太呆、太幼稚、太單純,我的付出會被人所嘲笑嗎?
可悲呼!可嘆也!
誠然,有時是感覺一腔熱血付空流,真心的付出得來的只有心痛的感覺和對一些人和現象的失望。那面有心痛的感覺,可再一想想,也許是我付出得不夠多,還是付出的方式不對,或許我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付出呢?
當你付出時,是否想得到回報呢?
其實,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但當斤斤計較付出和收獲時,也許得到的將會是痛苦。
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幸福的人就多了。
奉獻一顆真誠的心,孤獨的人就少了。
前人種樹,后人納涼,付出就一定要有收獲嗎?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即使僅僅是收獲幸福的感覺”。
2.
在人類的心靈中,有著一架分毫不差的天平,它是勞動者唯一的法門,只有付出了血和汗,才能得到它們的洗禮。而那把天平失去了平穩,那人便是不勞而獲,貪圖別人的血汗錢,將占為己有,那是懶惰無能的人。有了付出才會有成果,人類有著兩件致富的法寶——頭腦與雙手。錢并不是得心應手,那些富人也有著致富的聰慧頭腦。
從《臘八粥》說起,在一戶勤勞的家庭中,一對夫妻倆勤勤懇懇,創下了一份份的遺產。成天到晚的工作著,因此過了幾年,這一口子,便富了。但是他們對其子從小就溺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他由衷的關心,促使他養成了懶惰貪吃的壞習慣。等老兩口去世后,他和他的妻子便成天吃喝玩樂。餓了吃父母留下的糧食,冷了穿父母留下的衣服,過著神仙一般的快活日子。因此過了許久,也就是臘八這天,他倆只剩下一碗粥。最后被餓死,凍死。沒有吃不完的飯,沒有穿不破的衣,《臘八粥》中懶夫婦的下場也就是不勞而獲者的下場。這把心中的天平稱已經失去了平衡,東倒西歪。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耕耘,便想得到收獲的成果,在現實生活中是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的。
在我幼時,經常聽媽媽說談起一個故事,教育我萬事皆成功,必須消除懶惰的思想。“原來那寶貝就是他的頭腦和雙手”這句話我直到現在還清楚的記得,時時刻刻的回蕩在我的腦海中。這個故事雖然是童話,但它能給我,諄諄教導。故事發生在民間,有一位青少年,他的父親臨終前告訴這位少年:“兒啊,我留給你兩件寶貝,有了它們,你便能得到財富。”與是父親逝世了,這位青少年冥思苦想,找便了家中每一個角落,連后院,也翻了一便,可他始終沒有找到。有一天一位老爺爺,看著他心事重重,便走到少年前,問起了事來。青少年將事情認認真真的與老者說了一便。起初只聽他哈哈一笑,便告訴了少年:“寶貝就是他的頭腦和雙手。”此時的他茅塞頓開,恍然大誤,明白其中這一成透人心思的道理。從此以后,這個青年用這兩件“寶物”創造了許多許多。.雖然這是一個童話,但其道理是深刻明顯的,教育我們無論想得到什么,都要付出勞動,只有雙手才是真正的財富。要想獲取幸福與財富,天平對待世間各式各樣的人都是鐵面無私的。只有你業經與勤,形成于私,才能支撐起財富的大傘。
如果現在還是封建主義社會的話,當官的魚肉百姓,不勞而獲與勞而不獲是一個鮮明的對比。可是現在是一個真才識學年代,如果你成天癱坐著,不工作,不學習,去享受。那錢財會從天而降,決定是一個美好的夢。如果所有人都希望過充實的生活,必須認真工作,努力,便是事實的,一生將會快快樂樂地美好度過去。誰都愿做這種人。讓我們充分利用“人身兩件寶”,創造美好的明天。
3.關于付出就會有回報的故事
在人類的心靈中,有著一架分毫不差的天平,它是勞動者唯一的法門,只有付出了血和汗,才能得到它們的洗禮。而那把天平失去了平穩,那人便是不勞而獲,貪圖別人的血汗錢,將占為己有,那是懶惰無能的人。有了付出才會有成果,人類有著兩件致富的法寶——頭腦與雙手。錢并不是得心應手,那些富人也有著致富的聰慧頭腦。
從《臘八粥》說起,在一戶勤勞的家庭中,一對夫妻倆勤勤懇懇,創下了一份份的遺產。成天到晚的工作著,因此過了幾年,這一口子,便富了。但是他們對其子從小就溺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他由衷的關心,促使他養成了懶惰貪吃的壞習慣。等老兩口去世后,他和他的妻子便成天吃喝玩樂。餓了吃父母留下的糧食,冷了穿父母留下的衣服,過著神仙一般的快活日子。因此過了許久,也就是臘八這天,他倆只剩下一碗粥。最后被餓死,凍死。沒有吃不完的飯,沒有穿不破的衣,《臘八粥》中懶夫婦的下場也就是不勞而獲者的下場。這把心中的天平稱已經失去了平衡,東倒西歪。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耕耘,便想得到收獲的成果,在現實生活中是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的。
在我幼時,經常聽媽媽說談起一個故事,教育我萬事皆成功,必須消除懶惰的思想。“原來那寶貝就是他的頭腦和雙手”這句話我直到現在還清楚的記得,時時刻刻的回蕩在我的腦海中。這個故事雖然是童話,但它能給我,諄諄教導。故事發生在民間,有一位青少年,他的父親臨終前告訴這位少年:“兒啊,我留給你兩件寶貝,有了它們,你便能得到財富。”與是父親逝世了,這位青少年冥思苦想,找便了家中每一個角落,連后院,也翻了一便,可他始終沒有找到。有一天一位老爺爺,看著他心事重重,便走到少年前,問起了事來。青少年將事情認認真真的與老者說了一便。起初只聽他哈哈一笑,便告訴了少年:“寶貝就是他的頭腦和雙手。”此時的他茅塞頓開,恍然大誤,明白其中這一成透人心思的道理。從此以后,這個青年用這兩件“寶物”創造了許多許多。.雖然這是一個童話,但其道理是深刻明顯的,教育我們無論想得到什么,都要付出勞動,只有雙手才是真正的財富。要想獲取幸福與財富,天平對待世間各式各樣的人都是鐵面無私的。只有你業經與勤,形成于私,才能支撐起財富的大傘。
如果現在還是封建主義社會的話,當官的魚肉百姓,不勞而獲與勞而不獲是一個鮮明的對比。可是現在是一個真才識學年代,如果你成天癱坐著,不工作,不學習,去享受。那錢財會從天而降,決定是一個美好的夢。如果所有人都希望過充實的生活,必須認真工作,努力,便是事實的,一生將會快快樂樂地美好度過去。誰都愿做這種人。讓我們充分利用“人身兩件寶”,創造美好的明天。
4.幫我編一個關于付出與回報的小寓言故事 謝謝
【慶幸】
在一場激烈的戰斗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沖下來。照常理,發現低級俯沖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可上尉并沒有立刻臥倒,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個小戰士還站在那兒。此時一聲巨響,飛濺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粻弗綱煌蕺號告銅梗擴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寓意: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自己,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如果你能對別人伸出援助之手,你獲得的回報將不止是快樂,你搬掉別人腳下的絆腳石,獲得的回報,有可能成為你成功的敲門磚。
5.幫我編一篇關于付出與回報的寓言故事 150字左右 跪謝
付出總有回報
天平,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象征著平等、公平,準確地反映事物的輕重,孰重孰輕絕不偏袒任何一方。天地間也有這么一桿大秤,專門稱量一個人的付出與回報,你有多少的付出相應地也應得到多少回報。
一位平凡的教師,幾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講臺上揮灑自己的青春與汗水,以其精湛的教學素質和崇高的師德,換來了桃李滿天下,換來了世人對他的尊重。
一名普通的交警,無論嚴寒酷暑都堅守自己的崗位,為路人排憂解難,在紛爭前挺身而出,懲治那些違規駕駛者,維護了人們的安全和利益,博得了眾人的贊賞與稱頌。
一個勤勞的家庭主婦,一輩子為家庭勞心勞力,撫養子女,照顧老人,贏得了全家人的敬意,成為一個美滿家庭不可缺少的主心骨。
平凡的人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付出著,他們不是為追求名聲,不是為追求利益,但天地間的那桿大秤,卻回報了他們相應的名和利。
反之,一些在名利面前迷失自己的方向,不愿付出只求回報的人,只會使這桿大秤越來越傾斜,直到自己落入萬丈深淵而無法自拔。
一名小會計師,利益熏心,沉醉于紙醉金迷的生活,為了滿足其高額的消費,不惜拋卻良心,做假賬,挪用公款,最終事情敗露而鋃鐺入獄。
一名海關官員,利用職權之便,收受不法商販的賄賂,為其商船大開綠色通道,造成國家經濟的損失逾千萬,鼓了自己的腰包,損害了公眾的利益,最終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嚴厲制裁。
一個花季少年,從小養成好吃懶做的惡習,為滿足其生活花銷,一步步走上偷拐騙搶的道路,終于在一次搶錢時被捕,絢爛的花季從此要在鐵窗里度過。
世人總是希望這個世界給自己多少回報,卻忽略了自己到底為這個世界付出了多少。天地間那桿無形的大秤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誠如一首所唱: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我們只有讓自己付出,讓自己做得最好,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6.名人付出努力的故事
看看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里白干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后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7.關于奉獻的小故事 簡潔一點的 謝謝
1盲女燈油費 瑞士一個盲女,有一天,她拿了二十七元銀幣交給一位牧師,作為捐助向外布道費用。
牧師說:“你目盲,家庭環境又很不好,捐這么多,太多了吧!”盲女說:“我晚上作工不需要點燈,我就將這節省下來的油費捐為主用,為了感謝主的幫助,使我天天能夠賺錢生活啊!” 主喜歡我們不顧一切的愛他,奉獻給他;因為在他看來,我們愛他,永遠不會太多的;我們奉獻給他,永遠不會太過的。 2、安納提的奉獻最多 相傳古時在歐洲某城要鑄一個大鐘,不只外觀要很美麗,聲音也要清脆,好叫民眾一聞鐘聲就被吸引前來禮拜堂敬拜神。
所需款項由市民自由奉獻。居民之中有一極貧小姑娘名叫安納提,父已去世。
母作傭人,生活相當窘迫。但是安提納誠心愛主,巴不得在鑄鐘的事上有份。
有一天,因為幫助他人搬運雜物,人家送給她一個銅元。她起初推辭說:“請你收回,我并不是因為要錢才來幫助你。”
后來因為推辭不掉,她就征得母親同意,持往獻金處,獻上作鑄鐘之用。她見別人都在獻上大筆款項。
當收款人看見她光著腳,穿的又破,并且僅持一個銅元,羞羞答答的在那里遞上之時,收款人說:“什么,一個銅元,我們這里不要銅元,快拿回家去吧!”她回去一見母親,就哭著說:“母親,他們不肯收我的銅元。”母親安慰她說:“不要緊,天父知道你的心,你不必憂傷。”
安納提只得又把銅元收藏起來。鐘鑄好后,經過多次的修整,所發聲音總是不和諧。
鑄鐘的技工,雖然都是名匠,也灰心了。有的人說,鑄匠的手藝不佳,有的人說,是因天氣不合,最后有一人問說:“請問鑄鐘的款全用上了嗎?”收款人說:“所有奉獻的款都已用在這事上了;不過有個貧窮的女孩子拿來一個銅元,我沒有收她的。”
那人說:“啊,我們若是不收那個奉獻,我敢相信,這鐘聲永遠不能和諧。”那收款人說 :“這真是不近情理。”
但是群眾都說:“我們該把那女孩子找來。”于是有人立刻找到安納提,對她說:“你快快拿著你的銅元去獻上吧。”
安納提不懂是什么意思,可是她就照所說的 獻上了她的銅元。當人再敲那鐘時,鐘聲真的和諧了,極其好聽。
民眾十分歡喜,同聲說道:“安納提的奉獻最多。” 3、父子代牛犁田 一位富翁和一有名的律師結伴環游世界,看到許多很有印象的事物,尤其在某縣所看見的,更是畢生難忘的。
一天,他們在某縣鄉間散步,看見一個兒子拖著犁,一個老人扶著犁,在那里犁田。律師覺得非常稀罕,順手攝一鏡頭。
不久,他們無意之中把這照片拿給鄰縣的一個西國傳道人看,并問為何這樣用人犁田?傳道人回答說:“是的,這是少見的。不過,我碰巧認識這二人,他們很清苦,當本縣信徒建筑會所時,他們亦很愿意有所奉獻,但又沒有錢,結果便賣了他們僅有的那一只牛來奉獻,所以現在他們就要代替牲口來犁田了。”
他們聽后,愕然相覷,一時說不出話來。以后律師說:“這是何等愚昧的犧牲,為什么你們容許他們這樣作?”“哦!他們卻不是這么看,他們只覺得那是莫大的喜樂,因為還能有機會擺上一頭牛在主的事工上。”
4、霍州戒煙所 席勝魔曾設立幾個戒煙所,借此傳揚福音,釋放被煙癮所捆綁的靈魂。其中一個霍州戒煙的成立乃是這樣:有一天,席師母對她的丈夫說:“我們為霍州禱告很久,現在是不是要開始工作?”席勝魔說:“可惜目前沒有錢,房租又貴。”
她問:“多錢?”席氏便將數目告訴了她。她就走開,沒有說什么。
次晨,家中聚會,席師母裝束特別樸素,不同素常戴著首飾。會后,她將幾包東西放在桌上說:“我想神已聽了我們為霍州的禱告。”
席氏見太太裝扮樸素,又聞此言,知必有因,就將小包打開來看。原來是她的金銀裝飾:手鐲、戒指、簪、釵等物,席氏說:“你將這一切全都奉獻么?”“自然是。”
她很快樂的答覆,“我可以沒有這些東西,霍州不可沒有福音。”席氏就用所得的錢創辦這戒煙所。
戴德生當時也在場,看見這種情形,便對席師母說:“你不為這些美麗的東西可惜?”她回答道:“可惜什么?我有耶穌還不夠嗎?” 5、借破傘給女王 正在外面下著大雨之時,一位面貌陌生的女人,朝著住在一間丑陋小屋里的老婦人走來,開口向她借一把雨傘。那位老婦十分吝嗇的借一把破傘給她。
第二天,來了皇家的御使,把那破傘帶來還給老婦人。老婦人大大驚訝,便懊悔說:“哎呀!如果我早認識她是維多利亞女王,我就早把好傘借給她了!” 你今天奉獻得這么可憐,有一最大原因,就是因為還未認識他是誰。
6、尋求積財在天 當年閱讀慕勒孤獨院常年報告的人,可以不時發現一位隱名捐款的人,數十年來不斷奉獻,記錄之上只稱他為“一個主耶穌的仆人,因著基督之愛的激勵,尋求積蓄財寶在天上。”如把這些奉獻加起來,迄一八九八年三月一日止,竟達八萬一千四百九十鎊先令八辨士。
這位捐款人就是慕勒自己。他將人送給他或者遺給他個人的款,獻為主所用。
7、太愚笨的方法 查理先生曾問慕勒弟兄說,你平日有沒有儲蓄款項?慕勒答說,這是太愚笨的法子。若我將款儲蓄下來,當我缺乏之時,那我怎能求告主呢?我從來沒有儲蓄款項的思想。
我們的款項乃是儲蓄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