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五一,五四的由來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五一國際勞動節源于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于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而設立的。它來源于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青年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采的紀念活動,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愿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它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造就了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為中國**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這場愛國運動推動了中國歷史進程,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了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青年光榮的革命傳統,1939年,陜甘寧邊區的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青年節。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布這一規定。五四運動所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仍然被當代年輕人所推崇。
2.分別寫出關于五一節和五四節的來歷,習俗等等
當時,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逐步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刺激經濟的高速發展,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以維護這個高速運轉的資本主義機器,資本家不斷采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
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馬薩諸塞州一個鞋廠的監工說:“讓一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 18歲小伙子,在這里的任何一架機器旁邊工作,我能夠使他在22歲時頭發變成灰白。”
沉重的階級壓迫激起了無產者巨大的憤怒。他們知道,要爭取生存的條件,就只有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斗爭。
工人們提出的罷工口號,就是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1877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罷工開始了。
工人階級走向街頭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條件,要求縮短工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罷工不久,隊伍日漸擴大,工會會員人數激增,各地工人也紛紛參加罷工運動。
在工人運動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會被迫制定了八小時工作制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資本家根本不予理睬,這項法律只不過是一紙空文,工人們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倍受資本家的折磨。
忍無可忍的工人們決定將這場爭取生存權利的斗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準備舉行更大規模的罷工運動。 1884年10月,美國和加拿大的八個國際性和全國性工人團體,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一個集會,決定于1886年5月1日舉行總罷工,迫使資本家實施八小時工作制。
這一天終于來到了。5月1日,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停工上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種膚色,各個工種的工人一齊進行總罷工。
僅芝加哥一個城市,就有4.5萬名工人涌上街頭。這下,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處于癱瘓狀態,火車變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鴉雀無聲,所有的倉庫也都關門并貼上封條。
當時在罷工工人中流行著一首“八小時之歌”,歌中唱道: “我們要把世界變個樣,我們厭倦了白白的辛勞,光得到僅能糊口的工餉,從沒有時間讓我們去思考。我們要聞聞花香,我們要曬曬太陽,我們相信:上帝只允許八小時工作日。
我們從船塢、車間和工場,召集了我們的隊伍,爭取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歸自己!” 激昂的歌聲唱出了工人的心聲,唱出了全世界無產者的共同愿望,也感染了廣大的群眾,他們紛紛聲援工人的罷工運動,將罷工運動推向新的高潮。罷工運動所表現的巨大力量使政府當局和資本家極為恐慌,他們不甘心答應工人的條件,便露出他們猙獰的一面。
5月3日,芝加哥政府當局終于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鎮壓工人。他們組織罷工破壞者在警察的保護下混進工人的罷工隊伍,故意制造混亂,以此為借口,當場開槍打死六個工人。
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極大憤慨,他們決心為死難的工人兄弟們報仇! 為紀念美國工人1886年5月11日的罷工運動,為推動整個世界工人階級的斗爭熱情,就把這一天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在以后的每年5月1日,各國的工人階級都舉行大規模的示威游行,以爭取自身的權利。
3.關于五一的來歷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游行,并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五一國際勞動節又稱“國際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
1866年,第一國際日內瓦會議提出八小時工作制的口號。1886年5月1日,以美國芝加哥為中心,在美國舉行了約35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1886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鎮壓,開槍打死兩人,事態擴大,5月4日罷工工人在干草市場廣場舉行抗議,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擲炸彈,最終警察開槍,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稱“干草市場暴亂”(Haymarket Riot)或“干草市場屠殺”(Haymarket Massacre)。
在隨后的宣判中有8位無政府主義者以謀殺罪被起訴,4位無政府主義者被絞死,1位在牢中自殺。
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及抗議隨后的宣判,在世界范圍內舉行了工人的抗議活動。這些活動成為了“國際勞動節”的前身。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4.關于五一和五四的小故事,特別提醒:不要來歷
五一國際勞動節亦稱“五一節”,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無產隊級、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此節源于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余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于獲得了勝利。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
5.五一勞動節的來歷
五一勞動節的來歷: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游行,并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1989年后,**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歐洲仍以示威慶祝“五一”在英國和德國,當局擔心示威恐怕會有無政府主義者鬧事搗亂。
在德國柏林,警方和無政府主義者半夜發生沖突,有多人被捕。不過,數千名工會活躍分子卻和平地在市內游行。在法國和奧地利,反對退休金改革的人也上街參與游行。從土耳其國家電視臺的新聞畫面完全可以看見,警方用警棍打示威者,并扯著其中一人的頭發把他拉走。
6.青年節的來歷,簡短點的
1918年11月11日,延續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英、美、法等國的勝利和德、奧等國的失敗而告結束。1919年1月,獲勝的協約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中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華特權,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當要求,均遭拒絕。會議竟決定日本接管德國在華的各種特權。對這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國代表居然準備簽字承認。消息傳來,舉國震怒,群情激憤。以學生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就如火山爆發一般地開始了。
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游行,他們高呼“還我青島”、“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呼吁各界人士行動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保衛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這一運動得到的工人和各階層人士的聲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紛紛舉行罷工或示威。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并指令巴黎參加會議的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她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造就了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為中國**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
為了使青年繼承的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12月23日,中國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7.五一勞動節的來歷,要簡要的,50字左右
芝加哥的20多萬工人爭取8小時工作制全部罷工,終于獲得了勝利。影響了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游行,并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
擴展資料: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全國放假一天。每年的這一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并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參考資料:五一勞動節 百度百科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五一和五四的來歷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