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用簡潔的話或詞語概括辛棄疾的故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追贈少師,謚忠敏。
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容。著名詞作《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滿江紅(家住江南)》、《沁園春》(杯汝來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
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著有《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棄疾逝世,年68歲。
2.辛棄疾的成就和經歷(簡略)
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容。
著名詞作《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退隱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棄疾逝世,年68歲、《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條陳戰守之策。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滿江紅·家住江南》、《沁園春·杯汝來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
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著有《美芹十論》與《九議》。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現存詞600多首,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號稼軒,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
追贈少師,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謚忠敏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辛棄疾生于金國,字幼安。
3.辛棄疾的英雄事跡寫的詳細些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將領,同時更令他名垂青史的,則是他所寫的豪放詞。靖康之難后,中原大部分被金人所占領。辛棄疾的祖父為族人所累,未能隨宋室南下,出仕于金。辛棄疾因為父親早亡,幼年就隨祖父辛贊讀書。但辛贊”身在曹營心在漢”,無時不刻不忘祖國,每逢閑暇之余,就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這便使辛棄疾以后產生了濃烈的愛國思想。
后來,南宋被金國入侵,這期間北方爆發了大規模的抗金起義。辛棄疾也在濟南地區聚集了幾千人的隊伍準備抗金。南宋朝廷對辛棄疾的義軍贊賞有加,授予辛棄疾承務郎。但是不幸的時,當辛棄疾南下時,義軍中的叛徒勾結金國,義軍被迫解散。辛棄疾得知后火冒三丈,帶領幾十名騎兵,長驅數百里,直闖叛徒老窩,將其生擒。當時的辛棄疾年僅二十三歲,從此名聲大震。“壯聲英慨,儒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辛棄疾贏得了當時人們的廣泛贊譽,南宋朝廷也對他進行了提拔。
4.辛棄疾的短小精悍的愛國事跡及詞
辛棄疾生平事跡
辛棄疾愛國詞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bì)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辛棄疾的故事簡短